2023年12月5日发(作者: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北京民族文化宫服饰
北京民族文化宫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千年历史的积蕴,千万里山河的滋养,各民族智慧的创造,成就了中华“衣冠之国”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
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是中华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纷繁的服装款式,精湛的服饰工艺,多彩的服饰民俗,不断丰富装点着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成为中华大地一道亮丽而绵延流长的文化景观;而蕴涵其间的工艺技术等服饰元素、生活情趣、审美观念、婚姻道德、宗教信仰以及多民族文化交融,复成为研究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内涵和认识东方文明独特形态的又一途径,成为中国服装产业成就中国气派、铸造民族品牌的宝贵资源。 为整理、研究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华民族服饰文化。自1959年开馆以来,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逐步对中国各民族传统服饰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征集,现已累积收藏各民族服装服饰近万件,基本上反映出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整体风貌。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先后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国苗族服饰》、《中国彝族服饰》、《中国少数民族佩饰》等专题展览,并出版了相关画册、论著。
礼品
民族文化宫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各少数民族敬献中央人民政府及国家领导人的礼品、贡品3500多件。今天,这些礼品已成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珍贵藏品,成为中央政府与地方各族人民及各界人士亲密关系的历史实物见证,成为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独具特色的典藏精品文物之一。这些贡品和礼品赠与的双方,多为中央政府的领袖和民族地方的政治、宗教领袖或上层人士之间,因此,它们不同与民间交往中表示友好和亲善的赠与物品。这些礼品记载和传递着地方各族人民及各届人士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对人民领袖的拥护与崇敬。
这些礼品涉及到藏、回、维吾尔、蒙古、满、苗、瑶、傣、佤、彝、白、达斡尔等30多个少数民族,内容包括民族生产、生活、经济、文化和宗教器物等方方面面。其中很大一部分礼品无论从工艺还是从材料和价值上看,堪称文物中的精品和珍品。有些礼品还与历史事件相关,具有重要的史料和文物价值。
在各少数民族敬献礼品中,尤以历世达赖和班禅敬献中央政府的礼品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我馆收藏了许多五世达赖、十三世达赖、十四世达赖和六世班禅、十世班禅、十一世班禅等敬献清朝皇帝、慈禧太后、中央人民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贡品和礼品。这些贡品和礼品大多用金、银、珍珠、珊瑚、琥珀、松石、蜜蜡等贵金属和稀有宝石精制而成,文物价值极高,弥足珍贵
本文发布于:2023-12-05 17:51: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7698641119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北京民族文化宫服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北京民族文化宫服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