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发(作者:大学生顶岗实习周记)
学号
密级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汉语四字格式成语和英语成语的来源和特点
院(系)名称:留学生教育学院
专 业 名 称 :汉语言
学 生 姓 名 :
指 导 教 师 :
二O一二年六月中文摘要
语言是文化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有密切关系.因此语言与文化是同存,而分不开.成语也是如此,它是语言的关键部分之一.成语有能力表达人类的深刻思想,想法和观点,而且成语能表现不同文化,语言和社会的特点和异同.语言学家们把它称为语言的精髓.本文主要介绍什么是成语,成语有什么样的特点和成语的来源.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通过对汉英成语的差异比较与分析做出对汉英成语比较深刻的领会.
全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引言,成语的定义,成语的特点.
第二章:汉英成语的来源.
第三章:结束语.
关键词: 成语 英成语的特点 汉英成语的来源
I Abstract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ly related. Languag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culture
which coexists side by side with culture and is inparable with it. Similarly, idioms
are the key part in every language. The idioms has the ability to express one’s
profound thinking, ideas, perspectives, it also projects the uniqueness,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different cultures, languages, societies and countries. Well respected
linguist’s call idioms the esnce of languag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idioms, characteristics of idioms and its origin.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arch is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idiomatic system of both Chine and English languages.
This rearch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Definition of idioms, Characteristics of idioms.
Chapter 2: The origin of Chine and English idioms.
Chapter 3: Conclusion
Keywords: Idioms Idiom characteristics Idiom origin
II 目 录
第1章 引言 ............................................................................................................... 1
1.1成语的定义 .......................................................................................................... 1
1.1.1汉语成语的定义 ............................................................................................ 1
1.1.2英语成语的定义 ............................................................................................ 1
1.2汉英成语的特点 .................................................................................................. 2
1.2.1“源远流长” ..................................................................................................... 2
1.2.2 “定型不变” .................................................................................................... 2
1.2.3 “意义上整体化” ............................................................................................ 2
1.2.4 “四字格式” .................................................................................................... 3
1.2.5“声调“ ............................................................................................................. 4
第2章 汉英成语的来源 ........................................................................................... 5
2.1
地理环境 ............................................................................................................. 5
2.2
风俗习惯 ............................................................................................................. 6
2.3
信仰体系 ............................................................................................................. 7
2.4历史背景 .............................................................................................................. 8
2.5传说,神话和寓言 .............................................................................................. 9
2.6文人作品 ............................................................................................................ 10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 12
III 第1章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它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语言表达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思想,情感和观念等等.语言之中有很多可以研究的方面,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成语.
成语是语言的关键部分之一,而且成语会表达各人的想法,沉思或观点.在各种语言的文化发展中成语收到巨大的影响.因为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成语吸收人民日常生活的种种特点.因此每一种语言的成语都体现出该民族文化的特色.本文介绍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中国和英国是两个遥远的国家,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很大.本文研究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存在的异同.
1.1成语的定义
成语是长期使用的言简意赅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成语的意义不是单个词的意义总和,而是一定的概念,一定的意义.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都使用成语,为了描述一个简单的意义或表达自己的深刻思想.比如:汉语成语“水落石出”①,它比喻某事情的真相显露出来.英语成语“Truth will out”②跟汉语成语“水落石出”意思相近,它比喻某事情的真相早晚会显露出来.
1.1.1汉语成语的定义
汉语当中的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定型,表达精炼,含义丰富的固定词组.汉语语汇里有大量的成语大多数为四字格.汉语成语不包括习语,谚语,俗语等.
1.1.2英语成语的定义
英语成语的基本需求跟汉语成语相同,也要被人类长期使用,语言简洁生动,寓意深刻和词型要固定.但英语成语还包括俗语,俚语,谚语等等.
①“水落石出”出自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②“Truth Will Out”出自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1 1.2汉英成语的特点
汉英成语主要有这几个特点:
1.2.1“源远流长”
成语形成和出现以后,要符合几个要求,才能成为成语.其中的一个要求就是“源远流长”.成语要长期被人们使用才能成为成语.比如:汉语成语“画蛇添足”①(英语说法“Gild the Lily”)②,“三思而行”③(英语说法“Think Twice”)④至今至少有千年以上的使用历史.再如英语成语“Apple of My Eye”⑤(汉语说法“掌上明珠”)⑥,“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⑦(汉语说法“一箭双雕”)⑧至今也有千年的历史.
1.2.2 “定型不变”
“定型不变”指的是成语的结构不能随意更改或变动.例如:汉语成语“不三不四”⑨ 不能改成为“不四不三”,也不能把“患得患失”⑩ 减缩为“患得失”.英语成语也一样,不能随意改变成语的结构.例如:英语成语“Ashes to
Ashes, Dust to Dust”11 不能改成为“Ashes to Dust, Dust to Ashes”, “The Best
Defen is a Good Offen”12 也不能变成“The Best Offen is a Good Defen”.
1.2.3 “意义上整体化”
“意义上整体化”是指成语的意义不是在字面上,为了理解成语的正确意义
①“画蛇添足”源于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②“Gild the Lily”源于Shakespeare《King John》Act IV, Scene II, Lines 11-16
③“三思而行”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④“Think Twice”源于《圣经》
⑤“Apple of My Eye”源于《圣经·旧约·生命记》
⑥“掌上明珠”出自晋·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⑦“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源于希腊神话《代达罗斯和伊卡洛斯》
⑧“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⑨“不三不四”源于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⑩“患得患失”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1“Ashes to Ashes, Dust to Dust”源于《圣经》Genesis 3:19
12“The Best Defen is a Good Offen”源于Karl von Clauwitz(普鲁士将军和军事战略家)的引用句:“The Best Form of Defen is Attack”
2 要透过字面上的意义.因为它的意义是特定,先要了解它的来源故事才能理解它的本义.比如:“胸有成竹”①并不是在胸里长竹子的意思.它来源于苏轼的作品《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事讲得是有一位著名画家,叫文同,他是画竹子的高手.他很会画竹子因为他对竹子做了长时间的细微的研究和观察,所以很了解怎么画竹子.现在“胸有成竹”比喻对事情有十分把握的意思,做事情之前已经做好了充满的准备.再如,英语成语“Raining Cats and Dogs”②它的直译是从天上下猫和狗,一看就不明白猫和狗怎么能从天上而下呢?这个成语源于北欧神话故事,俗话说神众之王奥丁是暴风大神,他身边常见狗或狼,所以他们象征大风.暴风的时候巫婆骑扫帚,扫帚上陪着黑猫,所以猫象征大雨.因此,在西方国家下大雨的时候说“Raining Cats and Dogs”,它跟汉语成语“倾盆大雨”③一样的意思.
1.2.4 “四字格式”
汉语成语最显出的特点是汉语成语大多数由四个字构成的.目前在网上查询结果为例:“汉语成语四个字组成,占成语的95%以上.有人已经对《中国成语大辞典》做过统计,结果:收条目17934个.其中由四音节构成的有17140个,约占总数的95.57% 基本上书面上用四个汉字来记录都是四个字的格式.”④汉语成语大多数为四字格式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语言习惯和传统方面.汉语成语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古典书和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而中国文化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其古代诗歌大多数都是四字句.这当然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语言习惯.比如:“捷足先登”⑤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⑥,“以攻为守”⑦(“The Best Defen is a Good
Offen”)等等.
第二个原因是成语不能过长或过短.成语过长就失去精炼的要求了,显得太复杂,而且不好记住.如果成语太短就不容易清楚地表达意思,又不易深刻思想.
①“胸有成竹”源于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②“Raining Cats and Dogs”源于北欧神话
③“倾盆大雨”源于宋·苏轼《雨意》:“烟拥层恋云拥腰,倾盆大雨定明朝.”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
⑤“捷足先登”源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⑥“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源于John Ray 《A Collection of English Proverbs”》1670年
⑦“以攻为守”源于宋·陈亮《酌古论·先主》:“且吾又闻之,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用兵之常也;以攻为守,以守为攻,此兵之变也.”
3 ①而四字句符合容易记住,意思完整,表达精炼的要求.比如:“入乡随俗”(“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②,“打铁趁热”③(“Strike The Iron While It’s Hot”)④等等.
1.2.5“声调“
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是一种具有音乐美的语言.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成语的四个音节大多数是二二对应的,匀称整齐,而且节奏鲜明.比如:“十全十美”(“To Be Perfect in Every Way”),“百战百胜”(“Victorious
in Every Battle”)等等.第二个是平仄相间,能构成和谐的声调美,一个常用的修辞手段.例如:“山清水秀”⑤(“Picturesque View”),“暗箭伤人”⑥(“Stab in The
Back”)⑦等等.
①“入乡随俗”源于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大宁道宽禅师》:“虽然如是,且道入乡随俗一句作么生道?”
②“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源于St. Ambro的一句话:“Si Fueris Romae, Romano
Vivitomore; Si Fueris Alibi, Vivito Sicut Ibi" "If you are in Rome, live in the Roman way, if you
are elwhere, live as they do there"
③“打铁趁热”源于骆宾基《胶东的暴民》
④“Strike The Iron While It’s Hot”源于民众口头语,铁匠们常用的说法.
⑤“山清水秀”源于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⑥“暗箭伤人”源于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但是杀下马的,各自抬回本阵,不许暗箭伤人,亦不许抢掳尸首.”
⑦“Stab in The Back”源于第一个世界战争,德国将军Erich Ludendorff的引用句:“We were
stabbed in the back”1919年
4 第2章 汉英成语的来源
成语的来源有很多,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古典书,历史事件,古代故事(传说,神话,寓言)等等来源.成语反映着民族文化的特点和概念,因为影响成语的因素很多.每一个国家对某事情,情况,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还有不同的教育,宗教,语言习惯,生活习惯等等.成语跟人类的行为思想和生活环境也有密切关系,连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也会影响到成语方面.
2.1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的影响当然很大.在高中学我们都上过地理课,上课时老师已经讲过英国是一名渔业国家.古时候英国人的生活都赖以与海洋.因此,英语里常用于海洋,水,鱼等等词有关的成语.比如:“To Take The Wind Out of One’s Sails”①它的直译是“采取别人帆的风”,但意思是由控制对方争取主动,跟中国成语“先发制人”②意义相近.“Never Offer To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③(不要教鱼怎么游泳)它的意思跟“班门弄斧”④一样,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的意思.
古时候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中国面积大,土地多,人民都依靠土地而生存.所以汉语也收到了许多农业方面的影响,汉语成语中经常用“土地”,“收”“丰富“等词.例如:“五谷丰登”⑤(“Produce Good Harvest”)比喻年成粮食丰富,“挥金如土”⑥形容吧金钱如泥土一样挥霍,过分的浪费钱.它跟英语成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⑦一样的意思,因为英国是岛国到处都是大海,所以英国人说“挥金如水”.
接着说,英国位于海洋性气候带,所以英国是经常下雨的国家.因此英语有很
①“To Take The Wind Out of One’s Sale”源于民众口头语,英国的水手者先开始使用的说法
②“先发制人”源于东汉·班固《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③“Never Offer to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源于民众口头语,英国水手者常用的简单知识,日久天长就成了成语
④“班门弄斧”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⑤“五谷丰登”源于《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⑥“挥金如土”源于宋·周密《齐东野语·符离之师》:“挥金如土,视官爵如等闲.”
⑦“Spend Money Like Water”在英国经常用的比喻
5 多跟“雨”有关的成语.比如:“To Rain or Shine”①直译为无论下雨或晴朗,意译为“无论如何”②,“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③它的意思跟汉语成语“祸不单行”④一样,比喻不幸的事情不单独来,而二连三地发生.
中国位于大陆性气候带,还有中国的面积很大,所以中国东西南北的气候丰富多彩.因此汉语中有跟四季有关的成语.比如:“春花秋月”⑤(直译:“Spring
⑥Blossoms, Autumn Moon”,意译:春秋的美景),“冬日夏云”(直译:“Sun in winter,
Cloud in summer”,意译:人态度好,使人接近)等等.
2.2 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两个民族有很大的文化差异.中国和英国人对某事情,事物,情况都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两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一样.
先来看两个民族对动物的看法.西方的国家特别喜欢狗,他们看做狗一个好朋友,是个伙伴.在西方国家基本上每个家庭都养狗.因此,西方人常用关于“狗”的成语,比如:“As Faithful As Dog”⑦(像狗一样忠诚),“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狗学不了新东西)等等.但在中国人们看不起狗这种动物,所以⑨理解“狗”词为贬义词.比如:“狗仗人势”(“To Bully People Under Protection of
⑧Powerful Master”),“人面狗心”⑩(“To Have Face of a Man, But The Heart of a
Dog”)等.再如:中国人都崇拜巨龙,因为巨龙是中华人的权力,力量和好运的象征。比如:“望子成龙”11(直译:“Wish For One’s Son to Become a Dragon”,意
①“To Rain or Shine” 是源于Harold Arlen的一首歌“Come rain, Come shine”1905年
②“无论如何”源于鲁迅《书信集·致宋崇义》:“要之,中国一切旧物,无论如何,定必崩溃.”
③“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源于人民群众口头语
④“祸不单行”源于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⑤“春花秋月”源于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⑥“冬日夏云”出于宋·陈恬《程伯淳赞》
⑦“As Faithful as Dog”源于希腊神话故事《奥德赛》
⑧“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源于John Fitzherbert的“The book of husbandry”1534年
⑨“狗仗人势”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五回:“他怕你怎的?他怕我狗仗人势.”
⑩“人面狗心”出于《晋书·苻郎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
11“望子成龙”源于周而复《上海的早层》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
6 译: “Waiti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Successful”),“人中之龙”①(直译:“A
Dragon Among The Man”,意译:“A Man of Man”)等.但西方人看做巨龙为可怕的动物,并特别凶残的动物.这样在西方国家“巨龙”是贬义词。比如:“Dragon
Lady”②(直译:妇女龙,意译:表示邪恶的太太),“The Old Dragon”③(直译:老龙,意译:比喻魔鬼,撒坦)等.
再如,中国和英国对时间的看法.我举两个例子“Make Night Into Day”和“夜以断日”④看起来是意思一样的两个成语,但,如果字面上的意思一样,说不定它的本义是一样的.因为有时成语翻译成其他语言,会发现有的成语字面上是一样的,但本义完全不同.“Make Night Into Day”的正确意义是跟汉语的“昼夜颠倒”⑤一样,白天该做的事情做夜晚时,夜晚时活动,白天睡觉.而“夜以断日”的意思跟英语的“Work Like a Hor”⑥ 相同,就是日夜不断工作的意思.来好好的研究成语不会出这样的错误,上面的两个成语使人容易陷入混乱,经常用错的两个成语.
2.3 信仰体系
各个国家的文化都有所不同的信仰体系,而且信仰体系和文化是分不开的,信仰体系是一种文化的现象.所以不少成语从人们的信仰体系发展而形成的.
中国是多宗教的国家,但影响力最大的是佛教.因此有很多关于“佛教”与“哲学”的成语.如:“一厢情愿”⑦(“One's Own Wishful Thinking”),“现身说法”⑧(“Talk By Own Experience”),“盲人摸象”⑨(“Blind Leading The Blind”⑩)
①“人中之龙”出于《晋书·宋纤传》
②“Dragon Lady”源于Milton Caniff的漫画“Terry and the pirates”1934-1973年
③“The Old Dragon”出于《古兰经》:“Satan the old dragon”
④“Make Night Into Day”出于《国王詹姆斯圣经》1611年;“夜以断日”出于先秦·孟轲《孟子·离娄下》
⑤“昼夜颠倒”出于生活习惯,睡眠,经常熬夜等状态
⑥“Work Like a Hor”出于人民群众的成语,最早见于讽刺作家Jonathan Swift 1710年
⑦“一厢情愿”源于《百喻经》蒋子龙《乔厂长上任及》:“有人说:“你这一厢情愿,石敢同意去吗?”
⑧“现身说法”出自《楞严经》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释迦牟尼佛》:“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
⑨“盲人摸象”来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⑩“Blind Leading The Blind”源于印度故事《Canki Sutta·Blind Men and The Elephant》,但《圣经》也出现相似的故事,所以西方人用“Blind Leading the Blind”这个说法
7 等成语为例子.相对中国大部分的英国人是基督教的.因此英国人常用于“上帝”,①“圣经”和“天”等词有关的成语.比如:“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God
Helps Tho Who Help Themlves”(“自助者天助”)②等成语为例子.其中,有一个源于《圣经》的成语“Bear One’s Cross”③(直译:背十字架,意译:“忍受苦难”④).它跟汉语的成语“忍辱负重”⑤容易出错,因为“Bear One’s Cross”(“忍受苦难”)和“忍辱负重”看起来意思相同.但事实上,两个成语的相差甚远.“忍辱负重”是出于佛教,而“Bear One’s Cross”(“忍受苦难”)是源自于基督教.曾晓惠在它的文章解释为:“忍辱”是佛教的六种修行之一,它要求教徒为了宏大的志愿而忍受一时的委屈.因而汉语中的“忍辱负重”通常是指为了更大的重任,忍受眼前一时的屈辱”.“Bear One’s Cross”(“忍受苦难”)是指信徒必须要像基督耶稣一样承受苦难.两个几乎相近的成语,并不相近,而且来自两个不同的宗教.
2.4历史背景
一个民族的语言与国家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历史背景像一面镜子,它会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和特色.汉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而且汉语的发展没收到过外地的影响.所以大多数汉语中的成语都产生在汉民族的环境,具有本民族独一无二的特点.英国的历史背景很复杂,英国收到过其他国家的影响,像德国,法国,罗马,西班牙,所以从古时候就具有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特点.
汉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当然出现过很多著名历史故事或事件,天长日久就成了成语.比如:“破釜沉舟”⑥它比喻下定决心干到底,不能后退的意思.英语也有同样意义的成语:“Burn One’s Boat’s”⑦源于古罗马朱力斯·凯撤(Gaius Julius
①“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源于《圣经》
②“God Helps Tho Who Help Themlves”(“自助者天助”)出于《圣经》
③“Bear One’s Cross”出于《圣经》
④“忍受苦难”出于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
⑤“忍辱负重”源于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⑥“破釜沉舟”源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⑦“Burn One’s Boats”源于古罗马“Crossing Rubicon”49 BC
8 Caesar)大军乘船越过卢比肯(Rubicon)后就把船烧了,这样他向士兵指明没有后退的路了,必须决一死战.再如一个典故成语:“Meet One’s Waterloo”①源于1815年拿破仑(Napoleon)的军队在一个城镇叫滑铁卢(Waterloo)大败的事件.比喻大败,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个英语成语跟汉语成语“一败涂地”②一样的意思,“一败涂地”源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当然两个民族的历史背景不一样,但还是存在着近义的成语.这说明,人类的思维能力也影响着生活的许多方面.
2.5传说,神话和寓言
汉语和英语中有许多有趣和道理的古代传说,神话和寓言.古代传说,神话和寓言不仅是一偏给孩子听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意义,道理,道德和美德的古代故事.因此传统古代传说,神话和寓言是成语的来源之一.
古时候在西方国家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巨大,那时候希腊和罗马是欧洲最坚强的两国.不用说,英国也收到了希腊和罗马的影响.希腊罗马的古代传说,神话和寓言极大的丰富了英语成语,比如:常用的“Kill The Goo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s”源于希腊寓言故事,故事讲得是一个乡下人为了发财杀死了下金蛋的鹅,他以为这样能取得所有的金蛋,结果什么也都没得到.它比喻只看得到眼前的好处,而不管长远的利益.在中国也用这个成语,但说的是“鸡”-“杀鸡取卵”④.再如:“The Apple of Discord”⑤也是来自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它的直译是纠纷的苹果,意译为争斗之源或不和之因.
中国是一个历史长久的国家,因此中国古代传说,神话和寓言特别丰富.中国古代故事不但数量多,而且具有独特性.古时候,中国没收到过外地的影响,所以古代传说,神话和寓言都是本地的,都是传统的,比如:“邯郸学步”⑥直接
①“Meet One’s Waterloo”源于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大败1815年
②“一败涂地“源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③“Kill The Goo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s”出自希腊神话 《Aesop’s Fables》V.S. Vernon
Jones,W. Heinemann publishing hou,1912年
④“杀鸡取卵”出自希腊神话《伊索寓言·生金蛋的鸡》:“
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从而一下子发大财,结果却一无所得.”
⑤“The Apple of Discord”出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神话故事,荷马,陈中梅,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01月
⑥“邯郸学步”源于庄周《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③ 9 翻译为“Learning How To Walk in Han Dan”.故事讲有一位燕国人,他听说过邯郸人的走路姿势最美,所以他去邯郸学邯郸人的走路姿势,结果他并没有学到邯郸人的走路姿势,而且忘了他自己的走路姿势.比喻模仿人什么也学不到,而且丢失自己的本领.再如:“朝三暮四”①比喻经常变卦的人,反复无常的人.在英语中比喻反复无常经常用“Blow Hot and Cold”②.虽然两个成语的来源故事不一样,但在意义上它们相同.这样能清楚地看出英语和汉语成语的文化差异.
2.6文人作品
文人作品也影响到了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成语.特别著名的文学作品也是成语的来源之一.《论语》,《左转》,《诗经》是中国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大数量的汉语成语都是源于这些文学作品创造的.比如:“举一反三”③(“To Get More
Knowledge from One Fact”)源于《论语》的成语,比喻从一件事情或知识经过深刻思考学会许多事情或知识.再如:“进退维谷”④源于中国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比喻情况很困难,进还是退都没用,在两个困境之间.“进退维谷”跟英语成语“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⑤同样.
英国的文人作品也很精彩,其中最著名的是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麦克白》《Macbeth》,《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等.莎士比亚对英语和英国文化的贡献极大,源于莎士比亚的作品成语当然许多.比如:最常用的“Love is Blind”⑥(“爱情是盲目的”)源于《威尼斯商人》,比喻恋爱的时候实在分不出皂白.再如:“The Ugly
Duckling”⑦源于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n)的作品《丑小鸭》《The Ugly Duckling》,比喻一个样子丑陋的人最终成熟的时候会变成美人.
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①“朝三暮四”源于庄周《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②“Blow Hot and Cold”源于希腊神话《Aesop’s Fables》
③“举一反三”源于先秦·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④“进退维谷“源于《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⑤“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源于Robert Monro《MacKay’s Regiment》1637年:"I, with my partie, did lie on our poste, as betwixt the devill and the deep a."
⑥“Love is Blind”源于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1596年
⑦“The Ugly Duckling”源于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丑小鸭》1837年
10 结 语
汉英成语的研究显示汉英成语具有自己的独特重点和区别.而成语和文化的关系特别重要。成语像一面镜子,它反映该民族的文化,历史,生活方式,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等等.
本文的第一章显示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的定义在特点上很相近.但是汉语成语不包括谚语,俗语等语言形式,英语成语比较广义,它包括谚语,俗语等语言形式.还有发现两种语言的成语在特点上有着相似之处:“源远流长”,“定型不变”和“意义上整体化”.同时汉语成语有着独特性的特点:“四字格式”和“声调”.这是汉英成语的差异,因为英语成语没有这些特点.
第二章显示成语的来源有许多,而且成语的来源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汉英成语的来源有许多,其中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信仰体系,历史背景,传说,神话,寓言和文人作品是最主要的成语来源.各种来源毫无疑问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各种来源跟文化发展和语言习惯有密切关系.
结果,我们补充了对汉英成语的知识.成语根据文化发展和社会行为过程一起发展.汉英成语具有很多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但也具有不少相似之处.在这本文章能看清语言是积极复杂的系统.它周围的一切都有能力影响它,而成语是通过长期考验的语言遗产.
11 参考文献
1. Carl Gene《33 Proverbs that Translate Well Between English and Mandarin》
2010年12月14日
2. Yang Sheng Rong《Translation Across Chine and English Idioms Related to
Culture》 2005年
3. 曾晓惠《从英汉成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2011年12月21日
4. 赵冰《从成语看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6月第16卷第2期
5. 单之蔷《中国人对春秋的感受为何这么深?》《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11期
6. 邓炎昌,刘润清《Language and Culture》外语教学与出版社,2003年
7. 刘金路《成语的特点》 2009年01月09日
8. 任超奇《中华成语大词典》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年05月01日
9. 王金娟《汉英成语比较分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5年07月01日
10. 杨喜玲《汉语四字格佛教成语研究》宁夏大学学报2010年04月01日
11. 马国凡《成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
12. 张景成,宋平锋,师蓉《从习语看英汉文化差异》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3. 张韶华《简论英汉成语文化色彩的异同》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8卷第9期
14. 张维友《英语词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15. 郑立信,王菊泉《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16. 朱瑞玫《成语与佛教》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年03月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2
本文发布于:2023-12-05 08:30: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7362152361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汉语四字格式成语和英语成语的来源和特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汉语四字格式成语和英语成语的来源和特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