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发(作者:道字组词)
《让子弹飞》是部以基本叙事结构完成的电影,没有使用《太阳照常升起》的那种颠倒手法,其实,《让子弹飞》如果采取倒叙手法,我觉得也许会更完美。因为,它很好地做到了首尾呼应、中间呼应首尾的效果,如果采取倒叙,其悬念性和诱惑力不仅不会打折扣,反而会更吸引人。象征性事物火车的出现,不再如姜文已有三部影片中的火车那么霸道,裹挟着无比的噪杂和喧嚣,姜文改用白马来拉火车在铁轨上的奔驰,富于他个人的一种浪漫幻想,骑士和侠客的精神再度呈现。姜文善于运用传统元素来叫人陷入到一种美好遐想当中,这次也不例外,一首古老悠远的《送别》,就很好地造成了某种联想和思维上的愉悦,这种开头是成功地。久石让在《太阳照常升起》里的配乐,又拿到了《让子弹飞》里来用,却使用了降调处理,背景音乐助推故事情节的效果更加明显。而在《太阳照常升起》这种背景音乐却时常居于主导性地位,作为人物无声行为的一种心理暗示和伴随。
在影片叙事上,《让子弹飞》的故事脉络是一个包袱接着一个包袱,一环扣一环,几乎容不得观众喘息。然而,姜文没有试图在这些环上造下无数死扣和死结,造下更多深刻谜团让观者犯难或费解。唯一费解地或许只是看似漫不经心的台词,譬如在六子的葬礼以后,张麻子和汤师爷在聊天时候说地,他原名叫张牧之,二十年前也就是他十七岁时候曾为松坡将军的手枪队长。而等张麻子说完,汤师爷要说话地时候,张麻子却让他打住了,此处就埋设了一个未解谜团。最后汤师爷被炸死,在银子堆里要说话而终于没能说出来时,可能就和这一段有着千丝万缕牵扯联系。还有,黄四郎的鸿门宴上,黄四郎对张麻子提到,二十年前他们曾有过一面之缘的事,张麻子说:“彼时此刻,”黄四郎接口:“恰如此时此刻。”这里似乎暗藏黄四郎一早就认出了张麻子,但是还不确信。应该说,汤师爷的死是把这个故事推至高潮的一个转折。之前的所有过程,都是抖语言笑料和包袱的情节。在张麻子和黄四郎的斗智斗勇结束以后,必然地,一场最后的决斗要拉开序幕。而汤师爷的死,正好给张麻子一个“义”的鼓舞和一个灭了鹅城一霸的理由。
汤师爷固然是个骗子,但却是个有血有肉的骗子,在朝夕相处当中,张麻子已然和他有了一种“酒逢知己”的感觉。汤师爷的小心翼翼和如履薄冰最一开始是为了明哲保身,可到了黄四郎亲眼目睹胡万横尸街头的那一刻,开始扭转。彼时彼刻,张麻子带着麻匪到来,让汤师爷做翻译,实质上是在考验汤师爷和他之间的默契度,是用言语作为试探。在这一段张麻子不断重复台词里,可以看到汤师爷说话越来越有底气,嗓门儿也越来越亮。正是这种朝夕相处的潜移默化,汤师爷在张麻子身上看到了一种希望,看到了一种“英雄”和“正义”的浩然之气。所以,有一段在黄四郎屋子里的“甥舅双簧”,就是张麻子和汤师爷的达成共识以后的一次亲密无间配合。这次配合几乎瞒过了黄四郎的眼睛,让一百八十万银子成功到了他们手上。
可是他们千估万算,还是算错了一步,算错了黄四郎会轻易饶过他们,就便他张麻子不是张麻子,县长是县长,黄四郎作为鹅城一霸,对于拿了他一百八十万两银子的人也绝不会轻易放过,那么只有一个字:死。或者一个词:斩草除根。所以汤师爷地死,加上前面六子、夫人和老二的死,在张麻子心里形成一股合力,不拔了黄四郎这颗钉子,他对不起死去的人,他自己也良心不安。这是中国传统的“义字当先”和“铁肩担道义”的情怀在作祟。在结尾处,张麻子和黄四郎有一番对话,很能应证张麻子的内心激荡,黄四郎问:“那是我重要,还是钱重要!”张麻子答:“没有你,才是最重要地!”张麻子的目标就是拔掉“黄四郎”,用黄金白银和枪支弹药铺街道的目的,都只是为了拔除“黄四郎”。因为碉堡易守难攻,张麻子不煽动鹅城老百姓的众怒,不可能达成他攻陷碉楼的目的。那些具有煽动性的话:枪在手,跟我走,杀四郎,抢碉楼,也只是激发鹅城老百姓的情绪。张麻子在攻陷碉楼以后的分文不取,完全摆脱了一种传统“匪道”的面目。“杀人越货”和“杀富济贫”原来是张麻子当麻匪的基本目的,可是在兄弟、朋友一个个死去一个,就变成了“血债血偿”,与财富再无瓜葛。这次起义的成功其实并没有裹挟那么强的现实折射和政治映射,或者它触及到某个“打土豪、有田分”的社会理想,但实质上,张麻子是为了朋友和干儿子才决定扳倒黄四郎的。因为姜文从一开始对麻匪张麻子的定义就不是一个“啸聚山林”的绿林好汉,而是一个因革命失败才落草的“手枪队长”。张麻子有自己的良心道义,有自己的评判准则,他张麻子先是一个“”,其次才是一个“麻匪”。在剿匪的路上,汤师爷在马上曾跟张麻子说,其实他是要到康城去上任的,然而,张麻子却并没有怪汤师爷,为什么,因为,张麻子从一开始就打定了要会会鹅城一霸的主意。他张麻子是鹅城这一带附近的枭匪,难道会没有听说过黄四郎这个名字么?汤师爷把他骗到鹅城,反而给了他一个绝好的借假县长之名“挣有钱人的钱”的各种天时地利人和。
在影片中,姜文一反前三部影片的台词习惯,不断使用“重复性台词”加强语言感染力和生动程度,叫观众也跟着仿佛打了鸡血一样的兴奋。最经典的几段运用,一是胡万和六子关于凉粉的争执,胡万反复强调是吃了两碗的凉粉而只给了一碗的钱,用激将法令六子剖腹死了。另有一段,是在六子的坟前,兄弟们一个接一个在坟前说“某哥会为你做主的”,然后是在鸿门宴上,关于“dollar”的分派,汤师爷一直在小心翼翼地替张麻子辩护,却不如张麻子张嘴的干脆的“五五分”。还有后来的一段,在黄四郎派人假扮麻匪行了苟且之事后,张麻子质问弟兄们的时候,弟兄们统一回答“大哥,你是知道我的”。诸如此类还有许多,限于篇幅不一点点拾掇出来,但从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姜文在剧本上是下过狠功夫的,为了把《让子弹飞》做出喜剧性的荒诞效果从而回避现实主义的指摘手法,姜文的功课做得相当扎实,甚至有不少地方有讨好观众的嫌疑,这也正是我不希望把该片归入文艺片的原因。
总地说来,姜文的“让子弹飞”是希望观众能在荧幕前得到一种观影享受,而没有试图让观众用尽大脑去思索,去费尽脑细胞的好片子。这种“让子弹飞一会儿”的过程,姜文用了他已使用过得“放大时间轴”的方法,把一个结果和开始中间的内容用精致的镜头艺术全景展现了,让人欣喜。如姜文所有电影的画面一样,让子弹飞的画面的阳光般美感和温暖气息不用再作过多描述了,重点仍然在于享受这种在密集剧情和细节故事里“漂流”的舒畅和惬意。其实,即使在观众登岸以后,还可以从《让子弹飞》的结尾里寻找到一点余韵和回味。片尾久石让的音乐的再度响起,我们看着张麻子那一张刚经过了斗争洗刷过地脸,看着他前面的火车又重被白马拉着离开,心里会生出怎样的感触来了。
让子弹飞了这么好一会儿了,我真真想说地是,姜文,你赶紧筹划拍下一部作品吧!
《让子弹飞》艺术姜文的商业气息 0点
姜文在中国影坛位居教父地位,更被国际电影业内人士誉为中国电影的脊梁。从《阳光灿烂的日子》脱颖而出影功底和跳跃的电影智慧,由衷感慨:中国电影,没有姜文不行!
再到《太阳照常升起》疑问重生,今年姜文48岁了,全新力作《让子弹飞》能够在艺术与商业上兼收吗?首映血性是男人电影永恒的主题,我们忒钟爱杜琪峰式黑色格调,枪声、无情和冷漠,姜文的黑色更灰暗,更直接,人至少要伟岸,然后为了兄弟、朋友能不惜牺牲生命,而且他的角度都是社会底层,未进化的原始气味甚是浓厚别的镜头,在令人大呼过瘾的同时,也确实体会到姜文的别有用心。那一滴滴冰凉的鲜血,一节节悲情的残肢和这里引出:人物塑造是成功电影的必备前提。
是热血男人的真实诠释,比起日本名导三池崇史《热血高校》强过太多,前者以血腥镜头为饵,实为剖析人物特一些演员演而优则导,一些导演导而优则演,姜文是两者的综合体,不但导得好,而且演得好。没有比自己演的饰演的山匪张麻子生活于北洋时代,众所周知在没有法律约束,群雄争霸的时代,是乱世出英雄的最好契机,因合时代特征的,但如何做好一名好土匪,姜文着实动了一番脑筋,首先是一个有小胜利的剧情,初来乍到鹅城的头领,让人感到欢呼雀跃,处理上,姜文没费多大周折,以迅猛告捷而结束。然后人物一定要受到挫折,那就是的迫害,这个迫害情节要深刻描绘,才能为激起主角人物的心理剧变,为之后的剧情铺平道路。电影里,令我们儿子六爷活生生地从胃里取出满满的一碗血米粉。当人物的心理激起巨浪时,就是电影的高潮,一连串智慧间的征,即仁爱仁慈仁义。如此完美的纯爷们,在军阀割据的年代非常鲜有,是歪曲环境下的纯正种类。理因这个男意大利喜剧匠师罗伯托•贝尼尼的风采。
文不是喜剧电影导演,他只让悲伤烙印在我们心里。电影帷幕,当姜文伤感地望着远去的兄弟和曾经略有心动的主角人物的成功塑造,不单是姜文自己饰演的角色,还有葛优饰演的马邦德、周润发饰演的黄四郎等一连串的重满场争鸣。姜文能够邀这些巨星参与摄制,其一是个人魅力,其二确实是电影剧本吸引了葛优等人,《让子弹飞们的本色演绎,例如贺岁片大腕葛优,既能演正剧,更能演喜剧,马邦德的角色根本就是葛优演艺生涯的刻画,唤雨的大人物,而刘嘉玲仅凭几句骚比的对白和几个夸张的动作,就使人过目不忘。
但喜剧功底深厚的他,似乎回到了90年代港片里无厘头式搞怪风格。令人惊讶的是冯小刚和刘嘉玲,如果前者对《让子弹飞》的片名非常纳闷,片名是电影的眼睛,能道出电影的主题,说实在姜文的电影需要多次观看才能让子弹飞是大框架,大结构,其中的本质是飞行的过程和时间,而且间隔很短,稍事即纵。是否想到了北洋时代民革命军北伐成功,仅仅16年。在这期间,军阀混战、名不聊生,或许是姜文的子弹要穿透最黑暗的年代,而城中恶霸黄四郎的故事。还有层意思就是人临死前的种种真实的状态,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从出生到入土无非几仰和遗忘。碎尸两段的马邦德讲了一番真话,这是他一辈子里唯一的一次真话,他死了,但他升华了。张麻子孤弹飞是荒凉的前奏,是死亡的根源。
却要永远孤独,他走完了子弹的所有行程。还有更多的人,在子弹飞行的尾声,完成了生命的绝唱,彰显了自我历经三年韬光养晦,姜文终于捧出新作,而且在贺岁档公映,表现出他对商业的重视。艺术撞击商业,按照常理但能成功,而且能大获成功,影院里观众们的笑声和掌声就可见一斑,但将《让子弹飞》当成喜剧看待,那就是术造诣。其实姜文电影一贯迷离,需要我们细细的观看,静静的思考,才会有深深的感触。姜文,你是中国电影 罗南
<让子弹飞>-浅入深出的行为艺术
一直久仰姜文导演大名,可惜对他导的仅仅几部大片都没怎么关注过,<让子弹飞>也是一个意外,可是,这个意外,让我改变了很多~改变了对国产片的一些看法~改变了对国产商业片的一些看法~改变了中国电影影响力的看法~也许我感悟的太迟~因为姜文不是一个新生导演~不过`庆幸~我没有错过这些~
为了更加深刻的去了解这部电影,或者说去了解姜文的风格,我去电影院看了两遍<让子弹飞>,两次!影院都有人击掌称赞,这是极为少见,何况对于一部国产电影.笑~是因恢谐,幽默;赞~是因精彩,巧妙;然后观看本片两次后,发现~此片看似喜剧片,可从骨子里是一部悲剧,对世界,对爱情,对友情~一种无奈与可笑,无时无刻不出现在电影里.而最让人后知后觉的是大量的影射,大量的隐喻~
剧中其实没有太复杂的事,因为每一个做法,每一个事件,在电影中姜文都会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那样做,为什么难懂?我想因为姜文加入了更多了个人风格的东西,艺术家总是做着一些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行为,而姜文,做了一些常人可以理解的行为,只是,看你愿意不愿意去理解了~
你可以花几十块钱看一部电影,从头笑到尾,一笑了之,不局小节的畅快一把;你也可以寻找大量资料,反复研究,细至入微的体会每一个"思想",影片本身,犀利的台词,没有一句废话的男儿本色;紧凑流畅的节奏,没有一点拖泥带水;活灵活现的表演,仿佛一切量身定作;每一场戏都相当有份量,鸿门宴那段,虽是文戏却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绝对经典.而影片最后一场高潮的写意处理,更是一种另类的行为艺术,就像没有硝烟的战争,斗智斗勇.
本片虽然演员大牌汇聚,却恰如其分,没有一点"花瓶"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这部看似商业大片却是一部艺术大片,至少内涵~需要观众自己去挖掘,但是~这种深层的暗示~大到社会小到现实~只怕我们这样的人一时都无法理解~
一个英雄,隐居江湖中,却还是被江湖所牵连,这种被动,相当的无奈,一声叹息,即使平一时,也平不了一世,在这场乱世混战中,活下来,并不代表没死;死了,并不代表没活~当结局结束,字幕落下~一种孤独感与失落感犹然而生~
片子大部分镜头都用了小景别的近景或特写,有种小成本制作的特点,本片的特技也实属一般,不知是太多的片酬需要支付演员,还是本片重点并不想放在这里,里面一些特效做的相当简陋,但~这些都没有影响观众的心情,因为出众的剧情,可以掩饰一切瑕疵~
音乐,依然是大名远扬的久石让,只是~这次用的是姜文的上一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音乐,也许这也是一个省成本的方法,或者~姜文太喜欢<太阳照常升起>的音乐了?虽然通用了音乐,但音乐本身所要表达的感情上~是互融的,并没有一点不搭调的感觉~
<让子弹飞>这颗子弹打到了每一个观众的心里,霸气外露的子弹,让每个观众佩服,欢笑~悲痛~无奈~混杂在一起,就是这样一个浅入深出的行为艺术.值得我长久的收藏~更值得我长久的学习~
核心提示:零点票房突破百万大关,《让子弹飞》基本是赚定了,姜文一再强调:“商业元素未必是坏事,看怎么用。其实好片子可以不糙、有想法同时也有快感的,就像才貌双全的美女。”
正文:收起
零点票房突破百万大关,《让子弹飞》基本是赚定了;网上网下好评如潮,姜文终于赢得了大众的欢心。于是大家纷纷给《让子弹飞》贴上纯商业片的标签,给姜文扣上“成功转型”,“向商业妥协”的帽子,甚至有人发出“姜文堕落”的哀叹。以上说法,我均不敢苟同。在我看来,《让子弹飞》虽然热闹、好看,但骨子里依然很文艺;而且姜文从未妥协,也没转什么型,他始终固执地讲他想讲的,拍他想拍的,只不过换了表达方式。
什么是“商业片”?普遍的定义是,有商业的运作和宣传,有极具冲击力的视听效果,有刺激感官的各种电影元素,顺应当下文化流行趋势。不错,《让子弹飞》都做到了:该片投资一亿一千万,其中光宣传费就花了五千万,还有赞助商包机让他去法国戛纳卖片。姜文几乎在片中玩转了当下流行的所有商业电影元素,并且玩得很棒—— 视听效果:精美、大气的画面,震撼的音效和配乐;明星:姜文、葛优、周润发三个老一辈大腕飙戏,陈坤、邵兵、廖凡、胡军、张默,一群新生代明星助威;暴力:老六横刀切腹取凉粉,张麻子挥刀砍掉黄四郎替身的头;情色:刘嘉玲扮演的县长夫人风情万种地和姜文扮演的张麻子调情,大胸民女被当丈夫面强暴;卖腐:周润发饰演的黄四郎与陈坤饰演的胡百万之间的暧昧,邵兵饰演的老二:“如果我出马,爬在桌上的应该是她老公。”搞笑:“步子迈得太大,会扯着蛋。”葛优饰演的师爷几乎张口就能让人发笑,而其他角色也是人人有笑料。纯情:张麻子暗恋周韵饰演的青楼女子;爷们儿:片中从主角到配角清一色阳刚猛男,尤其主角张麻子勇猛而智慧,匪气却正义、霸气中有柔情,幽默但不低级,理想主义又不失务实精神……树立了一个纯爷儿们的完美标杆。真是银幕上男性荷尔蒙充盈,银幕下女性荷尔蒙纷飞。
姜文坦言,虽然自己很喜欢,但《太阳照常升起》还是太意识流,超出了观众的接受能力。因此,他这次就是要拍一个让观众彻底舒服的片子。的确,《让子弹飞》慷慨地满足了观众所有的感官需求,让他们大呼过瘾,他们也就用节节攀升的票房作为回报。不过,以此就能认定姜文放弃了艺术追求,向商业妥协,向票房折腰吗?我看,不能。除非拍片拿的不是投资人的钱,而且拍出来也不到影院卖票公映,否则任何电影从本质上讲都是商业片。赚钱、讨观众喜欢,其实是每部电影应尽的本分。姜文尽到了这个本分,但不代表他就丢失了自我,背叛了艺术。难道非得卖不出去,曲高和寡的才算文艺片?而商业片必须肤浅、媚俗才能赚钱?有没有第三种可能——票房、口碑双赢,商业、艺术兼顾?
有,并且姜文做到了。正如张麻子在片中把枪和印章同时往桌上一拍,发誓要站着把钱挣了。《让子弹飞》的成功无疑是向整个中国影坛宣告,文艺片也能面目可爱、票房大赚,商业片也可以有思想、玩个性。排除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不谈,《让子弹飞》在精神内核上实为一部彻头彻尾的文艺片。
首先,影片嬉笑怒骂的背后,弥漫着浓郁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情怀——假县长张麻子“不要钱,不要女人”,到鹅城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公平。”胜利之后,所有人都各得其所,而他却只能落寞地送走身边所有人:知心的弟兄、心仪的女人、没心没肺的百姓、老谋深算的对手。其次,老刘坟头的数字手势木雕,城门口女人们用击鼓颂歌的方式对故事进行起承转合,广场上遍铺白银和枪械,四勇士带一群鹅勇闯碉楼,师爷被堆积如山的白银掩埋……这些荒诞、夸张的表达实际都是很现代主义的手法,散发姜文强烈的个性色彩。再次,哲理、犀利的对白,不但充满了戏剧的张力,而且饱含深刻的隐喻,不动脑子的人能够开怀大笑,动脑子的人可以回肠荡气。如此高端的黑色幽默,恐怕只有好莱坞的昆丁能敌。
姜文一再强调:“商业元素未必是坏事,看怎么用。其实好片子可以不糙、有想法同时也有快感的,就像才貌双全的美女。”其实,普罗大众并不排斥你表达崇高的、文艺的思想和情怀,他们只是不希望你板着脸来表达,他们花钱花时间到影院不是来上课,也不是来做研究的。相反,对影评人和文艺小众来说,一部电影既能触及灵魂和精神,又能刺激感官和视听,岂不能妙?姜文实现了这种双赢,他用最“三俗”的元素,表达最崇高、正统的情怀;用最轻浮、痞气的语言,传递最深沉、尖锐的哲理。正如一位投资者所说:“我不认为他被资本征服了,我觉得他的才气成功地和资本联姻了,这是当今任何导演都应该走的路。”
姜文走出的这条路,虽令人欣喜,但却并不让人乐观。毕竟,在当下的中国电影大环境里,姜文的双赢很难被广泛传播和复制。姜文一直说自己是“业余导演”,因此他可以17年只拍4部电影,不管票房好坏,每部都掷地有声。他可以3年前经历了《太阳》的票房惨败,却依然能为《子弹》找到比《太阳》更大的投资,聚集更牛的明星大腕,获得院线一如既往的信任和支持。这样的牛逼,中国有几个导演做得到?更普遍的情况是,有思想、有情怀的导演,在业内缺乏名气和号召力,拿着好剧本找不到大投资和好演员,最终勉强拍出来,连院线排期都难。能找到投资、吸引到明星的大导演,往往又缺少思想和情怀,影片虽票房不低,但口碑却很差。不过,无论如何,姜文的“子弹”为中国电影业树立了一个全新的、健康的标尺。有标尺,就有努力,尽管其中的过程会艰辛而漫长,但绝对值得期待。
本文发布于:2023-12-05 07:16: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7317912361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让子弹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让子弹飞.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