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与创新——精选推荐

更新时间:2023-12-05 05:48:55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5日发(作者:尤其造句)

-

多元与创新——精选推荐

多元与创新

真人在线算命 /

(2012-2013年)

编者按:

2012-2013年是中国文化发展与改革深入推进的一年,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总结全国年度文化工作时指出,这一年在深入文化体制改革、引导文艺创作、加快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综合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这一总结既展现了全国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形貌,同时也揭示出随着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结构的复杂性也日益显现:文化内涵与外延的变动、文化的多重属性、文化与其他社会领域的关系、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等。这些复杂性都需要在新时期文化发展的研究中得以分辨和体现,各类专项化、分类别的发展研究也应运而生。

长期以来,艺术门类缺乏专门的发展研究,更多的是被文化发展研究所包含。随着艺术市场和新兴技术的崛起和发展,艺术行业的发展规则逐渐更新并快速细分,这些规则又反过来对不同艺术门类的创作和学科发展产生了重要却迥异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势下,国内已有的文化发展研究已经很难覆盖艺术领域及其内部复杂而多元的发展形态,专业化的艺术发展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由此,上海艺术研究所首次尝试对本地艺术发展进行汇总研究,推出《上海艺术发展年度报告(2012-2013)》。本报告以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为基础,立足于上海本地的文化、政策、艺术专业及产业环境,聚焦上海艺术发展的新兴现象和前沿问题,对美术、音乐、电影、电视、话剧、建筑等6个艺术门类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览和辨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观点及建议。

一、艺术与文化大发展

2013年12月30日,中国国家艺术基金成立,标志着国家对艺术重视程度的提高和资助模式的转型。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艺术发展的独特性和艺术创作的规律逐渐得到了体现和重视,针对艺术创作的政策设计趋向科学合理;另一方面,艺术发展的专门化设计也体现出文化发展细分化的趋势。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自贸区的设立为中国的艺术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期待,随着2013年自贸区首场拍卖会的成功举办,众多业内人士都认为自贸区将为中国艺术品投资和国际艺术品交易提供最佳通道;2014年,自贸区内计划建设2万平方米的二期艺术品保税仓库和10万平方米的国际艺术岛,这将为自贸区内艺术市场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领域针对艺术发展的政策调整与设计,显示出艺术在文化大发展时期的重要地位逐渐清晰。

1.艺术与文化的发展研究

艺术是文化的一个部分,文化发展包含艺术发展。艺术是对人类文化的高度提炼和创意表达,具有鲜明的美学价值和创造性是其区别于一般文化内容的特征。当文化发展联结涵盖的范围日益扩大,艺术则更为集中地指向文化中最具原创性、精神性和美学意义的部分。当下的文化发展研究包括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艺术创作、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文化遗产保护、对外文化交流等多个层面,同时涉及“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领域合作纵向发展”等多个维度。艺术发展研究则立足于艺术的发展规律和独特性,观察文化发展进程中,艺术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其受到的反作用,并探讨如何建立起更为良性的发展机制。

2.艺术发展研究的三个维度 1)艺术形态:针对艺术的发展研究,首先要把握艺术创作的独特规律,关注艺术本体的发展形态,考察艺术在美学价值、表现形式、创造能力、精神内涵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艺术形态的良性发展需要以尊重艺术创作的独立性为基础,平衡艺术作品与政治文化宣传品、一般文化消费品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艺术理论的发展和不断的创新实验来促进艺术创作能力的进步和突破。在文化发展的大格局内,相对成熟的艺术创作是提供文化创造力、提升文化审美品格、发掘文化价值内涵的核心内容。

2)意识形态:与大多数文化表现形式一样,艺术是人类思想和精神的产物,因此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艺术作品的意识形态一方面受到艺术家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形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艺术家个人的价值观及其理解世界的主观能动性。伴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发展,当代艺术也更为强调艺术的观念表达以及艺术对社会议题的介入,艺术的意识形态特征更为凸显,在创作主题上更多地表现出对社会问题的质疑、反思和批判。

在考察艺术发展的意识形态层面时,需要处理其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以消费主义为表征的商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我们要看到,艺术创作中既有直接表现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主流价值观的部分,也有从其他多个视角对现有社会形态提供反思甚而尖锐批评的部分――从更为积极的角度来看,批判和反思恰恰是文化的活力所在,也是文化改革和发展重要的精神资源。

对于艺术作品的意识形态考察,也需要分辨具有积极批判意义的内容和低劣庸俗的内容之间的区别。提高对这两者的分辨能力,关键并不在于通过行政方式干预创作,而更应当积极发展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让艺术的价值边界在各方力量的思辨和博弈中得以显现和确立,最终让“好”的艺术驱逐“坏”的艺术。 3)产业形态:伴随着文化产业发展,艺术与大众文化消费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部分艺术创作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成为快速文化消费品,另一部分艺术品则正在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文化产业对艺术(包括大多数其他文化形态)发展来说是双刃剑,一方面艺术的产业化生产使得更多人能够享受文化产品带来的精神满足,同时自由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着创造力,并通过资本积累为艺术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持。但另一方面,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兴领域,文化产业也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发展原则,文化和艺术的精神价值在经济价值面前退居二位,文化产品追逐最大多数人的审美趣味和消费习惯――这与艺术创作所需的核心价值恰恰是相悖的。

在考察艺术作为文化产品的形态时,要区分产业化带来的利与弊。一方面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要鼓励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自由市场提供的竞争和创新环境,减少行政力量对于文化市场的过度干预。另一方面则需要避免以文化产业发展代替文化发展的思路,避免产业发展大势下艺术独立性的减退,公共文化政策设计的重心应转向支持艺术本体的创作和艺术理论的发展,以此平衡过度商业化带来的文化平庸化低俗化的发展趋向。 二、2012年-2013年上海艺术发展概览

1.艺术本体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创作能力仍需加强

本年度,上海艺术界致力于艺术本体的开拓和钻研,在艺术创作与理论探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既体现了上海本土艺术领域的前沿水平,也通过对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双向介入而成为提升上海文化竞争力的核心内容。

美术方面,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组织实施的“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第三期顺利展开。由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明园集团等共同主办的“生长――2013年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也在中华艺术宫举办,空缺14年的大奖终于尘埃落定,青年画家汪凌凭借肖像油画《坏小孩系列NO.8》夺得桂冠。 话剧艺术方面,本年度上海本地的作品更为注重对艺术品质的提升和追求,体现出内容与形式并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创作特点。这一年同样是上海话剧理论建设成效显著的一年,尤其是通过一系列跨文化跨领域的专业研讨会来探索未来话剧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音乐艺术方面,在由上海音乐家协会推出的第七届“海上新梦”原创作品音乐会上,共上演了七首艺术歌曲和五部管弦乐新作,艺术歌曲体裁的加入是今年的亮点。

影视艺术方面,沪产电视剧迎来“春天”,五部沪产电视剧在第二十九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盛典上获得大奖。相较而言,上海的本土电影创作则成绩平平,本年度属于上海本地制作的电影作品只有三部,包含两部动画片。

建筑艺术方面,本年度出现了一批兼具传统内蕴和时尚潮流的建筑艺术精品,有不少作品在上海市建筑学会第五届建筑创作奖和2013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等奖项中脱颖而出。以K11、月星环球港、上海环贸广场为代表的一批商业建筑精品在2013年的集体亮相成为年度公共建筑艺术中的亮点。

尽管2012-2013年度在艺术本体的发展上有可喜的进步,但就国内与国际的比较维度来看,创作能力的薄弱依旧是制约上海艺术和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以电影创作为例,上海是全国电影消费的重镇,2013年上海联合院线高居全国院线票房第三位,但同年度由上海本地制作的电影却只有三部――只有消费市场而没有制作能力,上海在国内外电影界的话语权早已旁落。美术、音乐、话剧等艺术领域,虽然都在创作上有所努力,但有利于艺术本体发展的大环境尚未形成――2013年中国美术界热闹非凡的“新水墨”对话中,几乎没有来自上海的创作和声音;代表话剧艺术发展前沿的实验戏剧长期在上海主流戏剧界失声,唯一支持实验创作的公益性场馆“下河迷仓”也于2013年11月宣布关张;音乐领域则盛行着“不委约不创作”、“不出名不委约”等恶性循环现象。上海的艺术创作中不乏以宣传为导向的政治作品,更多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作品,最缺少的反而是以精神和审美为导向的艺术作品――而这恰恰是艺术创作力的直接体现。

2.多元艺术主体深度介入城市文化建设

政府牵头营造城市文化氛围,艺术发挥重要效能

按照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要求,上海市文广局制定了《关于营造上海城市文化氛围的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伴随着相关项目的启动,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显著的表现。

美术方面,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两馆的建设和开放填补了上海艺术博物馆体系的空白,使上海的艺术博物馆系列形成完整的格局;美术进地铁、机场美术馆等项目亦成为上海公共文化空间中的新亮点。

话剧方面,上海市规划设立“环人民广场演艺聚集区”,把剧场的概念和视野拓宽至了整个黄浦区,并设了“核心区”和“辐射区”两大范围。

除了直接参与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艺术类项目,其他部分艺术形式也借由政策扶持力度的强化而进一步表现出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比如具有最广泛影响力的电视艺术,这两年“上海出品”的电视剧,产量和质量都优于往年,政策的调整和扶持成为主要助力。2013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出台的《青年编剧项目资助扶持办法》就通过对电视剧剧本创作的资助,加强了针对青年电视人才的扶持和培育力度。

3.艺术主体与项目形式多元化发展

随着经济与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增长,不同性质的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公共艺术培育,成为上海近年来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也催生出艺术类项目在组织、运作和产出形态上的创新和变奏。

美术方面,经过几年的铺垫,上海地区的民营美术馆生态已趋于完善,成为公立美术馆以外重要的公共艺术空间和艺术教育平台;而上海K11和月星环球港的陆续开幕,则拉开了艺术和商业结合的全新序幕。

音乐方面,2012到2013年,上海各大演出机构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公益演出,纷纷开设公益活动品牌,推出公益演出季和公益票价。

电影方面,2013年6月,上海电影博物馆开馆、上海艺术电影联盟成立――尽管电影制作不尽如人意,但上海依旧是滋养电影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肥沃土壤。

除了艺术主体的多元化,具有公共影响力的艺术项目的组织和开展也呈现出更为多样的形态。

2012年-2013年度,上海的电视界主动拥抱多媒体技术,从“台网互动”的理念出发加强电视节目与网络结合,让更多电视受众在网络平台上对电视节目进行评论和建议。

话剧方面,上海话剧界通过开展类型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持续推进本土话剧艺术的发展和国内外影响力。

建筑方面,建筑艺术展成为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年度亮点,其中以“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最具代表性,该展览被称为是一个高起点、国际化、学术性文化事件,融合了建筑与当代艺术、本土与国际,堪称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风向标。

此外,本年度一些上海著名的艺术节庆品牌也尝试以新方法助推艺术创造力及其社会效应。 2012年起,上海国际艺术节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积极推动对国内青年艺术家的扶持和培养;2013年,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设立“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家创想周”版块,以“当昨天遇见未来――非遗与当代艺术对话”为主题,共委约创作了6件青年实验艺术作品和大规模的邀约作品。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是沪上最知名的音乐文化活动之一,2013年的第30届“上海之春”通过若干“第一次”尝试,让这个走过半个多世纪的老牌音乐盛典变得更加朝气蓬勃。 4.文化市场发展迅速,艺术原创力薄弱限制文化生产力

2012-2013年,上海市文化职能部门积极响应文化部印发的“‘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倍增计划”,调整并加大对于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上海在金融及金融服务业等方面的优势,逐步确立上海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强势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文化市场发展尤为迅速,整体趋向良好;但是伴随着市场升级带来的消费力增长和多元化需求,本土艺术文化原创力不足的短板效应也进一步突显,成为限制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把握市场发展的节奏和方向也对政策设计提出新的挑战。

文化市场稳健发展,产业服务逐步完善。

2012-2013年,上海继续立足于金融及服务中心的定位,一方面艺术品市场成长迅速,另一方面艺术(文化)创作向大众文化消费品转换的路径也更为便利。

美术方面,艺术品市场发展势头迅猛。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大幅度回调,2013年市场行情回暖之下,上海艺术品市场出现“井喷”状态。这一年度,多家拍卖行线上交易模式试水成为新亮点,成交率高。新型的拍卖方式有助于推动整个市场机制现状,形成良性的合作方式。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高速发展,上海的各类美术产业主体也积极调整进行应对,比如,上海几大艺术博览会在本年度重新定位,面向不同人群进行主题和展示设计;而艺术园区和画廊间则放弃单打独斗转向联合发展。

电视方面,随着“制播分离”机制的深化和成熟,上海广播电视台所有频道的专业化均已完成,市场细分的战术已经确立。市场对电视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也日益凸显:“以人为本”成为2012-2013年度上海各大地面频道新的重要原则和方向。

电视剧产业方面值得关注的是银行信贷进入电视剧市场的作用。金融与文化产业联合发展的模式虽然目前仍在发展和摸索中,但这些尝试已经表现出巨大的双赢效应,且成为上海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再者,上海在文化产业的专业化服务领域具有优势,以影视产业为例,目前,全国年产电视剧1.5万集,而上海松江的仓城胜强影视文化产业园区出品的电视剧产量约占全国年产总数的三分之一。

5.市场繁荣与创造力薄弱形成对比

在政策、社会资本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的艺术文化市场在本年度显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在市场繁荣的同时,本土艺术创造力和文化生产力的不足也被充分暴露:当更多的文化消费力被激发和释放,消费什么样的文化产品就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

以音乐演出为例,2012到2013年,上海的音乐演出呈现出繁荣景象,然而在这些演出中,引进的西方“名家名团名剧”却占有了市场的主要份额。一方面是演出机构为引进名作不堪重负,演出票价节节攀升;另一方面本地原创作品却进步缓慢,市场占有率不升反降。

建筑方面,境外设计机构大举进入上海,虽然也刺激着本土设计水平的提升,但其与境内设计机构在高端市场的争夺却日渐激烈,这也表明上海一流设计机构的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年度话剧演出的市场表现突出,上海平均每两场演出里就有一场是话剧。但是包括国内团体改编搬演在内,这些演出中有超过一半为境外剧目,而原创作品中接近八成是以“爆笑、逗乐、惊悚、麻辣、悬疑”等为主题的娱乐性剧目。同时,上海本地首演剧目不足一半,将过去市场反响不错的剧目重新打包销售的“炒冷饭”现象盛行――繁华背后,话剧整体原创能力贫瘠屡遭诟病。

目前看来,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在市场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这样的焦虑:文化引进和本土文化创作之间看似日益凸显的矛盾之下,反映的恰恰/仍旧是文化与艺术原创能力的不足。这样的市场博弈需要更为积极和智慧的应对策略:既要认识到引进文化所带来的良性竞争意义,因噎废食的文化抵制并非出路;也要更为重视艺术本体培育和本土艺术扶持的紧迫性,创造力才是国际文化竞争中的核心。

6.文化市场发展政策设计面临挑战

文化艺术市场的繁荣和原创作品的贫瘠之间拉开了一道限制文化产业发展的屏障。尽管这一年上海的文化主管部门积极推出各类产业新政助推市场升级,但是由于本土文化产业核心生产力的低下,市场过速膨胀的同时反而埋下隐患――对于文化产业而言,这伤害的或许不仅是本土产业的发展,更涉及本土文化价值的塑形。如何在强劲的发展势头面前保持冷静和智慧,放弃一味追求经济效应和文化政绩的思路,加强对中小文化企业和本土文化创作的支持,制定有利于文化产业稳步协调发展的文化政策,这是文化主管部门必须面对的挑战。

以电影为例,2012-2013年度,上海的政府部门不遗余力地推出各种新政来推动上海电影的发展。但是政策落实的过程中,虽然政府提出了130亿元的银行授信政策,但当有些公司真正开始融资的时候,银行或某些政府结构根本不予以支持,哪怕是扮演担保身份,给小企业做一个贴息贷款或低利率贷款都无法实现。由于缺乏监管机制,很多政府扶持资金到不了真正想做电影的企业或个人手中,使得很多中小影视公司举步维艰。

另一方面,上海新开业了不少影院,增加了新银幕和新座位,但新建影院数量的增加却反而加剧了上海各大影院市场的竞争。同时,影院的经营成本也持续上升,上海中小影院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市场进入到资源整合阶段,一些无力经营的中小影院已被兼并重组或直接退出市场。 中小文化企业常常代表着文化创新的活力,文化发展政策需向其倾斜并确保落实,以此来平衡自由市场中大资本的垄断式发展。需要不断强调的是,垄断式发展对于文化产业的影响不仅是经济层面的,更会对精神层面的发展产生深远的伤害。 话剧方面,如前所述,本年度上海市规划设立“环人民广场演艺集聚区”,包含12个核心区剧场和3个辐射区剧场;与此同时,黄浦区还在规划建设一批包括外滩源剧场群、新天地剧场群、老码头剧场群、外滩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剧场在内的新兴剧场群。

然而,这样的市场发展规划却并不意味着拥有配套的文化生产力。2012年的上海话剧市场,原创话剧只占到20%左右,剩下的80%中,30%为“影视话剧”,“编译话剧”占50%。上海演艺行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海注册的民营院团一共122家,从事话剧的制作、演出的不到20家。在本土话剧原创能力和水平低下的现状下建造大量的剧场群,一方面或将形成剧场泡沫,另一方面为了填充剧场则必然依赖更多文化引进――本土的文化作品多在"低端"徘徊,而高附加值、高质量产品的知识产权和高额利润都难以转化成本土文化发展的竞争力,地方政府花费巨资建造的场馆更多成为了演出码头而无法为艺术发育提供滋养。

三、分析与建议

1. 2012-2013年上海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问题

1)城市文化建设:多元艺术主体的兴起与挑战

通过长时期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公共文化建设的重心逐步从基础设施打造向城市文化氛围塑形转移。艺术作为在美学和精神价值上被高度提炼了的文化表现形态,其价值和作用在“由硬转软”的城市文化建设方向中将日趋鲜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公共文化建设不能再简单依靠行政主体由上而下推送的文化服务和规划设计,对于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而言这一点尤为明显。大都市人群的高度异质性决定了其文化需求的多样化――满足不同的文化需求无疑将依赖更为多元的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2012-2013年,多元艺术主体的出现、探索和实践已形成发展特色,成为行政主体以外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喜马拉雅美术馆、K11、月星环球港等实践了文商结合的多种形态;文化艺术园区探索中小型画廊联合发展的模式;上海电影博物馆、艺术电影院线联盟建立推动电影艺术教育;民营美术馆形成公共艺术教育品牌、各大音乐演出机构纷纷推出公益演出季,等等。新兴的多元艺术主体既包含以营利为导向的文化艺术企业,也有以社会组织形态出现的非营利性机构,它们正逐步构建出一个城市文化氛围营造的新结构。

如何把握和鼓励多元艺术主体的积极性、如何发挥出不同主体和组织形态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正面作用、如何整合多元艺术主体的资源和力量、如何设计具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的公共文化发展方案――这些都是多元艺术主体兴起后紧随而来的问题和挑战,也是新局面下上海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2)文化市场虚火旺盛,艺术核心竞争力受损

近年来上海大力发展文化市场效果显著。2012-2013年各艺术门类在文化市场上表现一片飘红,无论是话剧、音乐剧、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演出市场,还是电影票房,或是艺术品交易,都呈现出令人欢欣鼓舞的发展势头。在此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设计更向着终端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倾斜,最为显著的表现就是剧院、影院、艺术品交易会等消费平台在数量和规模上的不断增加。

但是市场高速发展的背后隐患重重。消费市场扩展对应的是产品需求的增加,当本地的文化生产力没有得到有效培育而无法跟上市场发展时,大量引进外来文化产品就成为必然。这样的发展模式如果无法得到理性的反思和调整,其在结构上的缺陷就容易被固化。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小产能大市场难以形成健全的产业结构,上海在大众文化领域的话语权也将一失再失。对于艺术发展而言,一方面市场虚火持续旺盛驱使本土艺术创作一味追逐市场反应而趋向庸俗,另一方面外来创作充斥市场则对本土艺术的价值塑造产生长远影响――两者共同作用下,作为文化核心创造力和竞争力的艺术原创性和独特性无疑大大受损。

3)商业文化独大制约艺术创造力发展 正如前文所述,仅以2012-2013年上海艺术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本土艺术(包括其他以人类创造力为核心的文化形态)的原创能力堪忧:年度上海原创电影仅有三部,包含两部动画电影;上海本地原创话剧以搞笑剧改编剧为主;上海古典音乐、音乐剧演出市场红火却高度依赖作品引进,等等。文化产业的兴起对文化和艺术发展而言是把双刃剑,文化消费力的释放和文化市场繁荣的背后,并没有人们所期待的本土艺术创造力的激发与转化,反而带来了艺术创作复制化、市场化、庸俗化等结果。

只有多元的文化艺术生态才能刺激和培育艺术创造力。目前上海的文化发展已形成商业文化独大的格局――从学院到社会,在商业性的发展平台以外,很少有其他能承接艺术人才并鼓励创作实验的空间和土壤;科班人才尚且别无出路,更遑论一般文艺爱好者的发展路径。独立性、实验性、非商业性形态的艺术主体在上海的生存状况每况愈下,既有来自商业文化挤压的因素,也因为文化发展政策设计上的偏颇和忽视。城市文化创作环境的趋同,与艺术本身所需的氛围相悖,因此艺术人才不断向外流失,本土原创日趋单一扁平就成为必然趋势。

2. 对上海艺术发展的建议

艺术良性发展秩序的建立,关键在于艺术形态、意识形态和产业形态彼此之间的平衡。

1)加强艺术本体建设,发展艺术理论与批评,支持独立艺术创作

艺术发展的核心是艺术本体的发展,包括艺术理论水平和艺术创作能力的提升。作为文化大发展一部分的艺术发展,应以尊重艺术创作和理论建设的基本规律为前提,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并保护艺术的独立性、思辨性、创造性和实验性等特点。任何以损害艺术本体为牺牲的艺术发展和文化发展都是舍本逐末,后患无穷。

中国国家艺术基金的建立标志着国家文化发展方向中艺术独特性和重要性的确立,上海的艺术发展也需要在政策设计上加大对于艺术理论发展和独立艺术创作的支持。 在艺术创作的资助方面,上海的文化基金会涵盖了对包含艺术创作在内的各类文化实践的支持,但在文化形态日益细分的发展形势下,上海也亟需建立更专注于艺术独立创作的专项资金和方案,并研究如何保障资助对艺术本体价值的倾斜。

在学科分类上,艺术学由于长期处于暧昧不清的边缘位置,导致学科重要性始终无法体现、艺术理论发展缓慢,思想力的欠缺是艺术创造力匮乏的直接原因之一。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艺术学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研究资金、确立艺术学学科独立性、完善学科结构等,这些对于艺术及文化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和影响――上海如能在此领域率先做出突破,将对全国的艺术发展和文化建设起到引领和表率的作用。

2)重视艺术和文化发展中的社会力量

一个较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需要包含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部分,通常以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对应形态出现,这三个部分各司其职,互为补充,互相监督,以此来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社会结构。基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社会组织仍处于不甚完善的发展阶段;但另一方面,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社会力量的生长和需求也在同步加速。以上海的文化艺术发展来看,近年来多元社会艺术主体的出现和成长恰恰表现出社会力量独特而强劲的发展态势。

未来上海在城市公共文化建设和艺术本体发展等方面都需要大力借助社会力量。

一方面,在“简政放权”的制度改革思路下,未来的上海公共文化建设也将更多地依赖于类型多样的社会力量。在过去一年间形成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合力的各类艺术主体中,既有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也有营利性企业。无论是何性质,它们在城市公共文化的建设和参与中都有不俗的表现。未来有必要加强对不同文艺主体的研究,通过政策的修订和鼓励充分发挥其社会效应,从而满足公共文化服务、城市文化氛围营造、艺术创作培育等日益多样化的公共文化发展需求。在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可考虑通过税收减免等政策调整来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文艺服务和创作支持等非营利性领域,

另一方面,艺术本体发展需要更多文艺类社会组织的支持。蔡武部长在最新出版的《文化热点面对面》一书中提出,行政权力对艺术发展的过多干预,是文化艺术难出精品难出大师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要减少行政权力对艺术创作的干预,就需要有更多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的文艺类社会组织来填补发展中必须的服务、扶持、监督、评判等角色。而文艺类社会组织既不代表政府,也不代表商业,可以更客观集中地从文化艺术本身出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衡由于行政干预和商业操纵带来的文化发展的僵硬化和庸俗化。

3)理性发展文化市场

文化产业像一支势不可挡的发展大军,但若缺少文化发展政策上的平衡,不但会形成大众文化商品对艺术原创力的挤压,也会对产业发展本身造成损害。

文化市场虚火旺盛是近年来上海文化发展中日益凸显的重要问题。为了防止市场泡沫堆积,以及对文化及艺术本体的损伤积重难返,现阶段文化市场的发展应适当放慢脚步。在迷恋文化产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同时,文化设施蜂起、艺术原创力薄弱、引进艺术作品大热等现象及其背后的严重隐患也应引起更多关注和重视。上海未来文化发展需立足中长期,在综合考量并深入研究文化产业结构、文化及艺术发展生态的前提下,对政策规划进行更为理性和平衡的调整和设计。

另一方面,也需要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面,减少行政力量对于产业和市场的过度介入,更多通过发展艺术理论和评价体系来替代基于意识形态管控的市场干预,通过发展艺术原创能力和社会组织力量来平衡市场大热的弊端,从而尽可能发挥文化产业和市场竞争对文化创作带来的良性刺激。

归根到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文化发展是亦利亦弊,解决困境的思路始终需要回到文化和艺术本身,毕竟独特性和原创力才是文化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文化产业的终极理想。

真人在线算命

-

多元与创新——精选推荐

本文发布于:2023-12-05 05:48: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7265351113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多元与创新——精选推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多元与创新——精选推荐.pdf

标签:艺术   文化   发展   上海   市场   文化产业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