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对照片长廊分析500字

更新时间:2023-12-04 22:01:04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4日发(作者:犯错检讨书)

-

对照片长廊分析500字

对照片长廊分析500字

很多土生土长的扬中人,在这个小岛上一天天地长大,虽然在不知不觉间见证了这个岛城的变迁,但很多历史往事也淹没在它的喧嚣与浮华之中。

直到看到了这些布展在利民市场居民区的老照片,才猛然发现过去小岛的印迹却是始终抹不去的!

照片上许多建筑费尽心思才找到它的现在位置,早就不在了吧。在这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的某个角落,有那么个好去处,是件多么让人温暖的事情,可它不在了。溜冰场不在了、老百货公司不在了、老文化馆不在了、三茅大港沿港老屋都拆了、利民市场大棚早换了、人民大会堂不在了,城镇小学高大的法国梧桐也都不在了。似乎就在昨天,它的树荫还是孩子们的天堂;那个笨拙的秋千,晃来晃去,忘了多少个黄昏,伙伴们为了谁先坐在上面争得不可开交,不一会儿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地和好如初。

老照片对大家耳语,提醒大家曾有过这么段在心底缓缓流淌的时光。那些长长短短的故事,短短长长的心情,哭着的,笑着的,打着的,闹着的,愿意想起或不愿意想起的,都伴着它柔和的嗓音一同闯进大家的心里,再也不愿离开。

看着一张张老照片,就仿佛看到自己一天天由青涩走向成熟,一天天变老的历程。想起已逝去的青春曾经是多么美好,那时是多么的年轻,是多么的美好,像早晨的太阳,充满生机、活力,但那时也许是太年轻了,总觉得有大把的青春可供挥霍。人到中年、老年,看到这些老照片对人生的感悟也很深了,明白了什么是真正需要,什么是应该珍惜的,什么是应该得到的,什么是我们应该舍弃的。

照片墙没有按类布展,事实上也无法分类,小岛过去的点点滴滴都是交融在一起的。有从三茅大港边茅草屋到高楼大厦的变迁,而港边一群拉板车的工人,边等活边聊天的场景,又是一幅生动的市景画。原名“文明桥”的三茅大桥,既有文革时期手捧主席像游行的队伍,又有八十年代川流不息的骑自行车的和各种表情不一的行人。

各企业的泛黄的老照片,能保存下来着实不易,既包含了老一辈摄影师的心血,又有收藏者数十年的坚守。当初父辈们在扬中各企业中上班,用微薄的工资养育了家中一群孩子。电子仪器厂、扬中化肥厂、扬中洗玉厂、东风电视机厂等,既有工厂外景、门楼,又有车间内的组装线、锅炉、车床、洗玉机。相信会有很多当年在镜相里工作的,会看得老泪纵横。

扬中京剧团、锡剧团的各时期旧照,从五十年代老演出单,到六十年代戏剧学校成立合影,再到七十年代小京班,在互联网没有普及的年代,包含了五十岁以上扬中人几乎所有的娱乐内容。

从新坝电影院,到联合、丰裕、迎江、大会堂、三、兴隆、永胜、长旺、油坊、八桥、幸福影剧院,又是多少当年少男少女们约会的必定场所。既有万年桥、王三桥、中八桥等百年老桥的留影,又有扬中长江大桥建成时的万人空巷的状观。从空中航拍的新坝、三茅、永胜、八桥等镇全貌照片,在没有无人机的年代,都是政府花巨资动用直升机,才保留下来的影像,又是多么的珍贵。费孝通参观扬中化工仪表配件厂,任正非与该厂合作生产“标准真空发生器”的照片影像,大全集团早期生产的风雷电表,扬中砂轮、柳编、竹器生产的产品和场景,无不反映了岛城城市发展的轨迹。

怀旧不是一种病,不是时代的倒退,它既体现了人真实的情感,又映证了岛城的发展,温故而知新。

-

对照片长廊分析500字

本文发布于:2023-12-04 22:01: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6984642357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对照片长廊分析500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对照片长廊分析500字.pdf

标签:扬中   老照片   照片   不在   岛城   没有   想起   生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