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发(作者:崆山白云洞)
云南少数民族的织绣纹样
杨德鋆
云南纺织大约始于三千多年以前。
织物染色术与纳纹织物的出现,约当新石器时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谈及传说中的南方民族先槃瓠时说,槃瓠“其毛五彩”,殁后,他的孙子“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不但能织,而且会染,使衣服有五色。说明已知文彩装饰,是时应即南方少数民族喜爱并掌握文织技术的初端。
战国至汉,滇人和滇池周围民族的衣著尚文饰,所穿用的衣、裤、帔、腰带、头幌、罽…… 、顶饰上分别有条纹、几何纹、水波纹、草木纹、云状纹、鸟状纹等多类纹样,有的通身布满纹形,显示着纺织物染绘与刺绣技术达到的高水平。
据《华阳国志南国志》载、汉晋时期,滇池四周与永昌等地“织染采文绣”,产“蚕、桑、绵、绢、采帛、文绣”,能将“罽……、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品种多样,花色艳美,为时人所羡爱。
唐宋是云南织绣艺术的灿烂时期,有纹形花饰的锦、绫、绢、缯、氈罽、婆罗布、朝霞布、……布或取其为地,再行染绘刺绣,产品十分丰富。南诏宫室“陈设锦绣”(
《南诏通》
);“蛮王至清平官礼衣悉服锦绣”(
《蛮书》卷七
),“贵者绫锦裙襦,上施锦一幅”,衣“锦……袄”(
《新唐书南蛮列传》 ),文采斑斓,异常华贵。百姓衣装亦重文饰,美丽质朴,色调和纹形别具风采。南诏、大理染绘刺绣纹样琳琅满目,变幻无穷,这在《南诏图转》、《大理梵像画卷》和《南诏奉圣乐》的演员服饰中有充分的表现。
元至清代,云南各族善“纂组文绣”(
《云南志略》
),喜“衣斑花布,披色氈”(
《异域志西南夷》 ),用缤纷绮丽的织染刺绣美化装束之风彼盛,继续发扬着南诏、大理服装文化的优秀传统。
历史悠久的云南织绣艺术至今生意盎然,依旧在各民族间保持着……秀灿丽、奇妙多姿的传统风韵和特色。就其纹样而言,那缭绕眼目的和变化万千的诸类构形,仿佛是即形象又抽象的一部文化巨著,记录着人所接触的自然界,人所经历的事态和感情,隐现着人类历史。纳纹纺织、挑花、刺绣是人的心理因素的外在表现,是生活的艺术,除具有欣赏价值外,她还能启迪人们去寻觅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起源、演变、发展的过程,从而发现和认识民间艺术为何历久不衰的真谛,懂得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与扮饰为何如此丰富瑰美的原因。
纹样是织绣艺术造型的核心,是体现艺术个性与风格的主导。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多以客观事物为凭借(原型),以自然物的外廓作造型的基素,把握住形貌、生态、动态等规律,或全貌再现,或描录局部,或异体变样,或合体错陈,相对说来,含有较多的象生性、摹妮性、写实性,即便抽象了的纹样,也动势绵延,毫不呆板,不难识别它在萌发时的本形。通过巧妙的概括与抽象变态,保持拟形的浓郁生活化,拟物化等直接、淳朴的原始色彩和美的意境,故而使文形意态多变,奇趣无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极富艺术魅力。
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约可分为表现自然与自然物纹、表现人及其生活文化纹和装饰纹三大类,纹形在千种以上。本期封二、三介绍的鸟纹、虫纹、属第一 类中动物项目的一部分,兹将纹样名称及其族属按图的序号说明如下:
鸟纹(封二)
1、凤凰纹(白)。2、雉鸡纹(白)。3、白鹇纹(白)。9、喜鹊纹(白)。13、燕纹(白)。14、鸭纹(白)。15、飞鸟纹(白)。16、鸡纹(白)。18、孔雀纹(白)。虫纹(封三)
6、蜗牛纹(白)。10、蛇纹(白)。15、蝴蝶纹(白)。16、蝴蝶纹(白)
18、蝴蝶纹(白)。
本文发布于:2023-12-04 17:5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6835382355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云南少数民族的织绣纹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云南少数民族的织绣纹样.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