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3《万里一线牵》说课稿2篇

更新时间:2023-12-04 15:56:21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4日发(作者:友情的作文)

-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3《万里一线牵》说课稿2篇

13.《万里一线牵》说课稿 (一)

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万里一线牵》,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通信主题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编排上是螺旋上升的,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侧重从安全角度引入通信,在“119的警示”板块中,学生学习了遇到火灾时,正确拨打“119”火警电话的方法。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重在引导学生了解通信的发展、作用及通信交往中的礼仪规范。

这一课是依据《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们的国家”中的第8条“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体会现代传媒,尤其是网络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在有效获取信息的同时,增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遵守通信的基本礼仪和网络道德、法律规范,做到文明上网”而编写的。教材内容共有四个栏目,第一课时聚焦“神通广大的现代通信”和“历史上的通信”两个栏目, “神通广大的现代通信”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通信对生活的巨大作用,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历史上的通信”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古人通信的艰难,体会现代通信的便捷。这一课时主要关注的是通信方式与选择。

二、学情分析

4G网络、智能手机的普及,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现在的手机不仅可以通话,可以传递文字、图片、视频,还有网上购物、扫码付款等功能。三年级的学生从小就处于这样一个通信快捷便利的时代,已有丰富的生活经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大家不能出门,更加大了人们对现代通信方式的依赖:云联系、云购物成了生活必需,云课堂、云办公等“未来形式”加速进入生活,这些都是三年级的学生当下最为直接而深刻的体验。为了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真实认知情况,课前教师通过访谈和调查等形式进行学情了解。发现目前学生最常用的通信方式是用电话手表和微信聊天,对于写信、发电子邮件、发传真等方式了解不多,对古代通信则认识更少。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基于教材的解读和学情的了解,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感受通信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体会现代通信的神通广大;2.了解古代通信的艰难,在古今对比中体会现代通信的便捷。3.了解现代常用通信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教学的重难点是感受现代通信的神通广大,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本课时设置了四个教学活动:活动一:聚焦疫情,感受作用,活动二:以古衬今,体会便捷;活动三:连线生活,合理选择;活动四:总结话题,延伸调查。

活动一:聚焦疫情,感受作用

首先,教师谈话导入:2020年的春节很特殊,一个叫新冠病毒的坏家伙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对于新冠病毒,你了解多少?是从哪里了解到的?在交流中体会现代通信传递信息远、快、准的特点。

接着,引导学生从“云联系”“云购物”“云学习”“云办公”等方面回顾疫情期间通信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板贴:联系、购物、学习、办公),顺势引出“通信”的概念:刚才同学们说到和亲人视频,和同学用电话手表打电话,用钉钉上直播课等这些传递信息的方式,就称为通信方式!(板贴:通信方式)

这里,教师适时补充“写信”“发电子邮件”“发传真”等其他通信方式。

此时,学生对现代社会的通信方式已基本了解,于是,教师总结并揭题:现代通信方式真是形式多样!无论你在哪里,各种通信方式就像无数条无形的线,使你能够时刻与亲人、朋友保持联系,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天下大事,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真是万里一线牵! (板贴课题)

道德与法治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本环节的设计,聚焦于疫情下的现实生活,由“联系”“购物”“学习”“办公”四个点,引导学生畅谈运用现代通信方式的生活经历,体会现代通信给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接着,引入“通信”的概念,通过“你还知道别的通信方式吗”这一问题,由点及面地展开“生活中的通信方式”的认识了解,不仅体现了现代通信的多样性,也形象地说明了“万里一线牵”。

活动二:以古衬今,体会便捷

这一活动,教师继续以疫情这个话题过渡:现在我们有了各种通信方式,联系、购物、学习都很方便,即使身处疫区,正常的学习、生活也影响不大。如果这场新冠肺炎发生在古代,又会怎样呢?

首先提问:要是疫情发生在武汉,得向北京报告,北京收到信息后,再通知全国各地,古人可能会用哪些方式来传递疫情信息呢?引导学生交流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接着,通过古今对比,体会古人通信的艰难:

针对邮驿传信速度慢,引导学生算一算:北京和武汉两地相隔约1200千米,武汉的疫情要报告给北京,当时最快的速度是800里加急,即日行800里,相当于400千米,那么信息送到北京,最快几天?北京收到信息以后,对武汉疫情有所指示,派专人去治理,最快几天到达武汉?算出6天后,再比一比:现在的武汉疫情是怎么发布的,需要多久?鼠标一点,信息就传遍全国。而且,邮驿传信当时主要用于传递官方信息,普通人家只能托人带信,教师引用陆游的诗句,“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再次强化古人通信的艰难。

针对烽火传军情,引导学生体会“信息少”“效率低”“受天气限制”的特点,针对飞鸽传信,引出其安全隐患。

最后,教师进行小结:尽管古代科技很不发达,但是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却充分利用人力、畜力、声音、火光等方式想到了那么多的通信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现代的眼光看古代通信方式,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一活动的设计中,教师组织学生复盘古代通信方式,借助历史故事、古代诗歌进行对比,通过“算一算”“比一比”“读一读”“想一想”等活动,凸显现代通信的便捷,体会现代通信发展的重要意义。

活动三:连线生活,合理选择

这一活动,教师预设了以下四个情境,情境一:学生忘记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该怎么办?情境二:如何给远方的奶奶送上生日祝福?情境三:学校举办60周年校庆,怎样通知校友和远在英国的结对小学?情境四:大学要发送录取通知书,该选择哪种通信方式?请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情境展开讨论,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并说明理由。

第①个情境指向学生学习生活,第②个情境指向学生家庭生活,这两个情境适用于所有学生。第③个情境考虑校本性,金山小学作为萧山区的对外窗口学校,先后接待过国内外近50个团队来校考察工作,更与英国克里夫兰骑士路小学结对。第④个情境是“录取通知书的发送”的通信方式选择,这种情况学生不太了解。四个情境交织成现代通信的运用面,①②情境有多种选择,③④两个情境要考虑是否适合,由此了解通信方式的选择有时具有多样性,有时要讲究适合性。

这一环节,通过小组交流、汇报活动,引导学生知道各种通信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能够学以致用。

活动四:总结话题,延伸调查

最后,教师引用“孙悟空”这一形象进行总结:古人一直幻想拥有超级能力,能有一双千里眼,看到千里之外的事情;有一对顺风耳,听到千里外的声音。如果以古人的眼光看,现在的我们个个都是孙悟空。在这里,教师引入“孙悟空”这一形象,作为古人梦想的寄托,再次凸显现代通信的神通广大!(板贴:神通广大)

最后,教师布置课后调查作业,采访了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的通信方式及特点,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活动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万里一线牵》这一课在教材编排上共有四个板块,本课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为后两个板块的内容:飞速发展的通信世界和通信交往中的文明。“飞速发展的通信世界”这一板块以调查表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四十年来通信的发展变化,“阅读角”旨在让学生认识通信给医疗、教育等行业带来的巨大变革,感受通信应用于各领域带给人们的便利;第二个板块 “通信交往中的文明”,目的是引导学生遵守通信交往中的道德礼仪和法律法规。本课时重点关注的是通信发展与交往。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感受了神通广大的现代通信,并且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通过课前调查与采访,发现学生对于日新月异的通信发展感受不够全面深刻,能用各种通信方式传递信息,但容易忽视通信交往中的道德礼仪和法律法规,亟待引导与学习。

三、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解读和学情分析,确立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1.了解改革开放以来通信方式的变迁,体会现代通信的飞速发展;2.知道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懂得并遵守通信交往中的道德礼仪和法律法规。教学的重难点是感受现代通信日新月异的发展,养成文明通信的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为达成教学目标,本课时教学设计了四个板块的活动。活动一:探究发展,通信方式日新月异;活动二:小组交流,通信应用领域广泛;活动三:辨析思考,通信交往文明守法;活动四:畅想未来,通信生活更加美好。

活动一:探究发展,通信方式日新月异

首先,教师以复习谈话导入新课,回忆交流上节课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及感受,从古至今,展开通信发展历程探究,为本课时学习做好铺垫。

接着师生交流汇报课前调查表——“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通信的发展变化”,了解爷爷奶奶小时候、爸爸妈妈小时候和我现在使用的不同通信方式(板贴:通信方式)。在交流分享过程中,从通信发展变化的不同角度加深体验。借助视频了解电报传递信息的方式,实物展示BB机与公用电话的搭配使用,现场拨打电话实现一键智能化,对比中深化体验——操作越来越方便;了解30年前大哥大的昂贵、买不起,到现在人手一机的现状,感受现代通信普及越来越广泛;创设情境:假如今天你在同学家玩,要晚点回家,你会用哪些方式联系你家人并告知?畅谈中感悟通信选择越来越多样。拓展补充主席与航天员的天地通话视频,了解通信发展变化还体现在——超越空间界限!

最后,请学生说说通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通信方式发展的探究,对比中你有什么发现?教师进而小结:纵观过去与现在,从地面到外太空,不管横向还是纵向,我们都真切感受到我国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板贴:日新月异)

本环节意图让学生感受飞速发展的通信世界,浅显的认识在课前完成的调查表中就能有所体现,那么如何深入感受与体悟其“飞速发展”的内涵呢?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教师在师生交流过程中紧紧围绕通信飞速发展体现在“操作越来越方便”“普及越来越广泛”“选择越来越多样”“超越时空界限”四个角度,让学生在今昔对比中更加深入感受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活动二:小组交流,通信应用领域广泛

首先教师由疫情期间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字——“云”引入,请学生说说你了解的“云”现象,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云课堂”、“云购物”、“云运动会”等是今年疫情期间学生耳濡目染的新现象,特别是“云运动会”,是学生第一次参加的新运动形式,聚焦此活动,教师请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贴一贴,完成“我来参加云运动会”的流程图,小组完成后请代表上来展示与分享:与传统运动会相比,云运动会具有哪些不同点?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板贴:通信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进而拓展,我们身边的“云伙伴”还有哪些?学生通过课前搜集了解,预设会聊到云会议、云医疗、云旅游、云宣传、云招聘等等(板贴“云+”)联系当前生活,教师补充说明“云医疗”,出示钟南山院士医疗团队与香港及欧洲专家视频连线进行云会诊以及武汉医生利用“5G混合现实云平台”远程指导600公里外的医生进行云手术等事例,引导学生深入感受现代通信高速高效的运行给医疗等行业带来的巨大变革。 最后,教师顺势小结: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还将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板贴:领域广泛),出现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方便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就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因此这一板块以“云+ ”模式为载体,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活动中深化认识云技术应用后与原先的不同点,畅谈当下更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再一次深入体会通信新发展带给人们的快捷与便利!

活动三:辨析思考,通信交往文明守法

这一环节的教学,首先以教材中的两幅情境图入手,辨一辨:你觉得这些同学在通信交往中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板贴:通信交往)

在辨析交流中,当学生说到图一小红同学打电话没有礼貌时,教师追问:怎样才是有礼貌地回应呢,请你来试一试;当学生说到图二小明同学观影中接电话影响他人时,教师请学生给他提提建议,并回忆在哪些场合中也看到或听到过这样的温馨提醒,说说好处。通过以上两种情境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我们在享受通信带来的便利时,应讲究通信中的道德礼仪,学会文明通信。

然后出示第三幅情境图,问学生:图中的小男孩在干什么?你同意他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不同意的理由可能会说到没有经过他人的允许,不能随便看;信息变“已读”后,大人会错过重要信息;会误删或误发信息等等,教师进而请法律小博士补充更重要的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第四十条内容,在劝一劝男孩中懂得在通信交往中我们不能随意偷看他人的信息与邮件,不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最后拓展补充其他有关通信的法律法规,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我们不仅要讲究通信中的道德礼仪,而且要遵守通信方面的法律法规,学会文明守法!(板贴:文明守法)

在本环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辨析思考,通过模拟表演等将通信文明落实在具体行动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分析解决,引导学生认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受法律保护。进而补充解读关于通信的法律法规,强化学生的认识与感悟,引导学生在日常的通信中能知法、守法、懂法、用法,养成文明通信的好习惯!

活动四:畅想未来,通信生活更加美好

这一板块中教师以“这节课我们乘坐时光机,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通信的发展变化,你有什么感受?”为题引导学生畅谈体会,再度回顾现代通信的飞速发展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懂得文明通信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最后以欣赏微视频《未来通信更美好》结课,引导学生憧憬未来通信技术将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既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也凸显了教学目标。通信世界仍将继续发展,万物互联的未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神奇世界呢,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视频中满怀期待与憧憬,强化主题,升华情感。 13.《万里一线牵》说课稿 (二)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万里一线牵》。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万里一线牵》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共有四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前两个话题《神通广大的现代通信》和《历史上的通信》,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多种现代通信方式,体会通信给人们的生活提供的便利,了解通信的变迁,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通信方式的多样化和适宜性。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现代通信方式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都在使用,并享受着通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乐,但对现代的多种通信方式及通信发展的重要意义还不完全了解。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了解神通广大的现代通信和历史上的通信。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三个。

1.了解不同的通信种类、方式及古代通信的艰难。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来解决问题。

3.感受通信和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 重点是:了解现代通信方式,能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来解决问题。

难点是:了解通信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教法与学法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以活动为教学的主要组织与实施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行为实践;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结绳记事、击鼓传情、烽火报警、驿骑传书这样一组图片,学生说一说对信息传递的了解,教师引导到有关通信的话题,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万里一线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铺垫。

环节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通信真方便

结合课前搜集的关于通信方式的资料,小组合作填写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特点及分类表格,然后全班展示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板书:现代通信的方式。 然后,播放一组现代通信方式的视频,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和家人常用的通信方式,体会通信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的便利。

设计意图:了解多种现代通信方式,感受通信和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学会选择适宜的通信方式

首先,学生阅读教材第82页活动园,教师引导学生帮助主人公李红选择一种通信方式来祝爸爸生日快乐,并说一说为什么用这种方式。

然后,课件出示四种生活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各自选择一个情境展开讨论:遇到这种情况,选择哪种通信方式更适合,并说明理由,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现代通信和人类生活之间密切的关系,学会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活动三:历史上的通信

课件再次出示古代用来传递信息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古代的通信方式,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通信的图片、故事、诗歌等。

然后,学生阅读教材第85页的阅读角,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古人通信的艰难,理解现代通信的便捷。

设计意图:感受古代通信的艰难,体会通信发展的意义。

环节三:课堂小结,内化提升

学生谈一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相机引导。 设计意图:梳理总结,体验收获与成功的喜悦,内化提升学生的认识与情感。

环节四:回归生活,拓展延伸

生活中,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与人交往。

设计意图:将课堂所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利于落实行为实践。

六、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让学生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设计板书:在黑板左半面的中间位置是课题《万里一线牵》,右半面有四部分,从上到下依次是现代通信的方式。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3《万里一线牵》说课稿2篇

本文发布于:2023-12-04 15:56: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6765812382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3《万里一线牵》说课稿2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3《万里一线牵》说课稿2篇.pdf

标签:学生   方式   生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