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道德经中的千古名句

更新时间:2023-12-04 14:39:41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4日发(作者:与春节有关的诗词)

-

道德经中的千古名句

《道德经》名言/名句/语录

上善假设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道德经》

上善假设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道德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道德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道德经》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 ——老子《道德经》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道德经》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道德经》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道德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道德经》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道德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 ——老子《道德经》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道德经》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道德经》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老子《道德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道德经》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道德经》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3 ——老子《道德经》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道德经》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道德经》

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老子《道德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道德经》

慎始如终,则无败事。

——老子《道德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道德经》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假设存假设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道德经》

4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老子《道德经》

大直假设曲,大巧假设拙,大辩假设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老子》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老子《道德经》

上善假设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道德经》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道德经》

5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道德经》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道德经》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道德经》

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假设曲,大智假设愚,大巧假设拙,大勇假设怯,大辩假设讷,大美假设臭,大善假设恶,大真假设假,大忠假设奸,大贤假设痴

——老子《道德经》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道德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道德经》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6 ——老子《道德经》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道德经》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老子《道德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道德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道德经》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老子《道德经》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老子》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7 ——老子《道德经》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李耳《道德经》

明道假设昧,进道假设退,夷道假设颣。

上德假设谷,大白假设辱,广德假设不足,建德假设偷,质真假设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老子《道德经》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老子《道德经》

大成假设缺,其用不弊;大盈假设冲,其用不穷。大直假设屈,大巧假设拙,大辩假设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老子《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道德经》

8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道德经》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道德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道德经》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道德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老子《道德经》

9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道德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实的话不一定动听,动听的话不一定老实。世间的好人不会花言巧语,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是好人。聪明的人不一定博学,见多识广的人不一定真正聪明。人生的修行重在于行,而不在于辩。

——老子《道德经》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老子》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老子《老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老子《道德经》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10 ——老子《道德经》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道德经》

大道至简

——老子《道德经》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道德经》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

11 ——老子《道德经》

有道无术 术尚可求 有术无道 止于术

——老子《道德经》

无为则无心,无心则无欲,无欲则无求

——老子《道德经》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老子《道德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低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老子《老子》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道德经》

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道德经》

12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老子《道德经》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老子《道德经》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老子《道德经》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德经》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道德经》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13 ——老子《道德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道德经》

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故能成其大

——老子《道德经》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道德经》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道德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道德经》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4 ——老子《道德经》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老子《老子》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老子《道德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不只是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更能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长期有所长进。自己不要别人争利,那么所有人都会为你让路。〕

——老子《道德经》

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

——老子《道德经》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道德经》

第八十一章 善者不辩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译文:真实可信的言语不华美,华美的言语不可信。

15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译文: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不巧言善辩,巧言善辩的人不善良。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译文:有真知灼见的人不求知识广博,有广博知识的人不可能有真知灼见。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 译文:圣人不私自积藏,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天的法则是利于众人而不妄加伤害,圣人的法则是施惠众人而不与人争夺。

——老子《道德经》

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道德经》

道隐无名

上德假设谷,上善假设水

大象无形,大器晚成

大成假设缺,大知假设愚

16 ——老子《道德经》

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

——老子《老子》

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老子《道德经》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低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德经》

虚极静笃

——老子《道德经》

17 生命,除了生命本身之外,一无所有。

——老子《老子》

澹兮其假设海,飂兮假设无止.

——老子《道德经》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老子《道德经》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道德经》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老子》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道德经》

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百谷之王,善处其下也。上善假设水

——老子《道德经》

18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和光同尘〕

——老子《道德经》

19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参考译文:有最高德行的人,不去追求德行,也不以有德为荣,这种人才是真正有德之人。下德之人每天坚持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德行,从来不做符合德行的事情,这种人反而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

《老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道德经》

无为无不为

《道德经》

曲则全

多则惑

——老子《道德经》

20 [和光同尘]

对他人有宽恕之量,对谤语有忍辱之量,

对忠言有虚受之量,对事物有容纳之量。

——老子《道德经》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假设存假设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假设昧,进道假设退,夷道假设颡;上德假设谷,广德假设不足,建德假设媮,质真芳渝;大白假设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老子《道德经》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道德经》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能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老子《道德经》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道德经》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21 ——老子《道德经》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道德经》

良买深藏假设,君子盛德,容貌假设愚。

——老子《老子》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道德经》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

治大国,假设烹小鲜。

——老子《道德经》

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老子《道德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道德经》

22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老子《道德经》

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老子《道德经》

天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道德经》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道德经》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老子》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老子《道德经》

23 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老子《道德经》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老子《道德经》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道德经》

出生入死。

——老子《道德经》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老子《道德经》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老子《道德经》

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

《老子》

后其身而身先,忘其身而身存。

——老子《道德经》

24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道德经》

天下唯有不争而莫与之能争也

——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以观其妙

有名万物之母以观其徼

同出于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道德经》

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道德经》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老子《道德经》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是谓守柔

25 曰强〕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绰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人只知争一时之胜而弗能远虑,刚则折乃必然之势,作人应如水,柔韧有余最正确。〕

——老子《道德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故为人处谦为下而能以下为上,统万人之心。〕

——老子《道德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 哉!诚全而归之。

——老子《道德经》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26 ——老子《道德经》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道德经》

为着败之,执者失之。

——老子《道德经》

上德不德而有德

下德不失而无德

——老子《道德经》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静胜动,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

《老子》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道德经》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假设存,用之不勤。

——老子《道德经》

27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道德经》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道德经》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假设冬涉川,犹兮假设畏四邻,俨兮其假设客;

涣兮假设冰之将释,敦兮其假设朴,旷兮其假设谷;

混兮其假设浊。

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老子《道德经》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道德经》

28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道德经》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道德经》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老子《道德经》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道德经》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道德经》

大成假设缺,其用不弊。大盈假设冲,其用不穷。

《道德经》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道德经》

29 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

——老子《道德经》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老子《道德经》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老子《道德经》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道德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夫唯大,故似不肖。假设肖,久矣;其细也夫。〔不肖:不贵重、仿假设愚钝、不可言说、无从分别等。〕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30 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王者为之下而为王〕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圣人之道唯一谦字而已,为人之道亦如此,怀玉如怀土,不因其贵而骄。〕

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需细细揣摩〕

——老子《道德经》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道德经》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31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老子《道德经》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假设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道德经》

埏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

——老子《道德经》

上善假设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以无私成其私是否与佛教的无私之私相似?〕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功遂,身退,天之道。

32 ——老子《道德经》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道德经》

水: 柔 , 静 , 处下 , 善利万物而不争 .

——老子《道德经》

祸莫大于不知足

——老子《道德经》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物本有生灭,这是周行不始的规律〕〔而修道之法在虚静,虚心止静可以观万物象〕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清修之人,守真朴之道,心无杂念,无欲无求,持一守中而能有所悟〕

——老子《道德经》

33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道德经》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老子《道德经》

有,是万物之所始;无,是万物之所母。

《道德经》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道德经》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道德经》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道德经》

34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

——老子《道德经》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俗人昭昭,我独假设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假设海,漂无所止。众人皆有已,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道德经》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道德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道德经》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老子《道德经》

35 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道德经》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老子《道德经》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老子》

慎终如始

《道德经》

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有利器,不可示人。

——老子《道德经》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老子《道德经》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36 ——老子《道德经》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老子《道德经》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

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老子《道德经》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老子《道德经》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老子《道德经》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德经》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道德经》

37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老子《道德经》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假设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道德经》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纪:原为线,有传统、纲纪、原则、秩序、本质等意〕〔希夷子之号与此有关?且有清微之境?亦联想到混元圣纪〕

夫唯不盈。故能蔽之不新成。〔不盈满才能永远有可盈之机,做人如此才能经得住风雨〕

38 ——老子《道德经》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老子《道德经》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道德经》

和大怨,必有余怨;抱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老子《道德经》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老子》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道德经》

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

39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老子《道德经》

上善假设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而攻坚强莫能胜之。

《老子》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且久者,是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道德经》

治大国如烹小鲜

——老子《道德经》

上善假设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低调是上善中的一种,混迹于芸芸众生中,做好自己的同时,又在默默为他人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这种修养,善莫大焉。

《道德经》

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深乎!万物宗。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湛常存。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

40 ——老子《道德经》

企者不久,跨者不行,自见不明,自是不彰,自伐无功,自矜不长。

——老子《道德经》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老子《道德经》

正言假设反

——老子《道德经》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老子《道德经》

清净为天下正。

——老子《道德经》

美之为美斯恶矣, 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老子《道德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41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绩;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到达。

——老子《道德经》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道德经》

上善假设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善的人好似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老子《道德经》

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老子《道德经》

42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假设遗⒃。我愚人之心也哉⒄!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假设海;飂兮,假设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道德经》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①。是以君子②终日行不离辎重③,虽有荣观④,燕处⑤超然。奈何万乘之主⑥,而以身轻天下⑦?轻则失根⑧,躁则失君。

《道德经》

豫兮假设冬涉川,犹兮假设畏四邻,俨兮其假设客,涣兮假设冰之将释,敦兮其假设朴,旷兮其假设谷,浑兮其假设浊,澹兮其假设海,泊兮假设无止。

《道德经》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假设,哀者胜矣。

《道德经》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3 ——老子《道德经》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假设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

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

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道德经》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老子《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tuó yuè〕乎?虚而不淈〔qū〕,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假设守于中。

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一样吗?虽空虚却不会穷竭,越动,它的风就越大。政令繁多反而使人困惑,更行不通,只会加速失败,不如保持虚静任其自然发展。

——老子《道德经》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44 ——老子《道德经》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

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

大者宜为下。

——老子《道德经》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道德经》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德经》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道德经》

45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

——老子《道德经》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老子《道德经》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道德经》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道德经》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老子《道德经》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而上,故不美,假设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哀礼处之。

46 ——老子《道德经》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begins with one step.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清静无为。

《道德经》

能受国之诟,是为社稷主。

《老子》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道德经》

道出言,淡无味,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

——老子《道德经》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德经》

故贵身于天下,假设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假设可寄天下。

47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假设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执古之道,以语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已。

从无到有再到无。无有无

水它请请凉凉地冲淡了一切

爱也好 恨也好

血也好 泪也好

它冲圆了石头

把他们冲成了泥沙

而你在看看我

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

48

——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

——孙楠《老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低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Being and Not-being grow out of one another;Difficult and easy

complete one another. Long and short test one another;High and low

determine one another. Pitch and mode give harmony to one another.

Front and back give quence to one another

——老子《道德经》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道德经》

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

宠辱假设惊,贵大患假设身。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假设惊,失之假设惊,是谓宠辱假设惊。何谓贵大患假设身?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故贵身于天下,假设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假设可寄天下。

——老子《道德经》

49

-

道德经中的千古名句

本文发布于:2023-12-04 14:39: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6719812353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道德经中的千古名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道德经中的千古名句.pdf

标签:假设   圣人   万物   不可   不争   天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