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发(作者:描写夏天的四字成语)
5.《搭石》
一、阅读提升
1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而对iffi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
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 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 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 “理所当然”的意思是,文中人们把 当作“理所当然”的事。
(2)选文描写了、两个情景,表现出了 乡亲们 的品质,表达了作者 之情。
(3)选文中画“”的句子可以概括为(
A.止步
B.礼让
C.友好攀谈
D.相背而行
(4)第二自然段中“美好的情感”指的是 这句话 在文中的作用是(
)o
A.照应开头
B.设置悬念
C.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5)走搭石的时候,还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情景?乡亲们会怎么做?发挥想象写一写。
二、课后练笔
2
.本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具体的事情,写出了乡亲们的美好的品质。请你也用这种 写法写一写你身边的某个人,突出他(她)美好的品质或情感。
三、思维拓展
3
.下面是一个关于礼让的典故,请选择合适的诗句,把序号填在文中横线上。(选做题)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夺宅基地,与邻
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附诗一首: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家人接信后十分惭愧,让出三尺基 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三尺,“六尺巷”由此得名。
A.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B.n懂秋阑霜后冻,唯有梅蕊雪中藏
第1页
C.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D.俨然正直好礼让,才敏明辩超无伦第2页
参考答案
L(1)答案 从道理上说应该这样 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句的理解。“理”指道理、事理,“当然”是应当如此。知道了这些,
“理所当然”的意思也就知道了。联系上下文可知,乡亲们把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看作很自 然的事,认为应该这样做。
(2)答案互相谦让背老人走搭石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对乡亲们的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概括和理解。“见过这样的情景”后具体描写了两个情景, 仔细读读,概括出来即可。联系全文可知,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了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 想的品质,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乡亲们的赞美之情。
(3)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句子的能力。从句子中的“面对面”“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 可知,这里描写的是走搭石时互相礼让的情景。本题选B,
(4)答案相亲相爱、友好互助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关键词语和结尾的作用的能力。第一空要结合文章的主题思考。本 文描写了家乡关于搭石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为他人着想的 传统美德。第二空,结尾的这句话点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一赞美搭石以及像搭石 一样的无私奉献、为他人着想的乡亲们,因此作用是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5)答案 示例:一位妇女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走搭石,一位青年主动帮忙抱着孩 子走搭石。
解析 本题考查想象写话的能力。注意围绕赞美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这一 主题来写。
2
.答案示例:妈妈的爱如同那温暧的阳光,洒遍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我淘气的时 候,妈妈就会严厉地看着我,让我知道我做错了。在我晚上踢被子的时候,妈妈又会悄悄地 走进我的房间,把被我踢掉的被子重新盖到我身上,不让我着凉。
解析 本题考查对以小见大的写法的运用能力。注意留心生活,仔细观察,枳累点点滴 滴的写作素材。比如妈妈给我们的爱太多了,妈妈在我们的生活上、学习上都倾注了大量的 心血……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即可。
3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课外知识的积累。本题是关于礼让的,要分析四个选项的内容来判断 是否合第3页
适。A项讲的是长城还在,但修筑长城的人已经不在了,说明不要计较;B项讲的 是梅花藏雪中,说明了梅的谦虚:C项说的是忍让:D项是苏洵的《自尤》中的诗句,讲 的是自己的品质。综合来看,A项无论在意思上还是韵律上都比较恰当。本题选A,
第4贞
本文发布于:2023-12-04 00:46: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6220152347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搭石》阅读训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搭石》阅读训练.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