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三)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03 18:56:35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3日发(作者: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三)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 选择题(12分)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确凿(zuó) 觅食(mì)秕谷(bǐ) 人声鼎沸(dǐng)

B.菜畦(qí) 油蛉(líng)蝉蜕(tuō)风流倜傥(tì)

C.缠络(lào) 捕获(bǔ)锡箔(bó) 人头攒动(cuán)

D.盔甲(kuī) 宿儒(rú)斑蝥(máo)朝花夕拾(zhāo)

2.下面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曾子的话中“三省吾身”的内容来看,古代治学的人非常注重品德的修养。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句讲了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C.“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一句在强调“安贫乐道”的思想,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会为物质的享受而四处奔忙,粗茶淡饭就能让他们乐在其中。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的是做人要有理想,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敢于做统帅的想法。

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B.《夜上受降城闻笛》的一、二句写月下边塞,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形象描绘边塞荒凉凄冷的景色,这是触发征人望乡的典型环境。

C.《次北固山下》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天净沙·秋思》中“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远离家乡的地方”。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B.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C.“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D.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二、 填空题 (12分) 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下午的阳光穿过阳台的金银花,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________

(2)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________

6.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名________,________末期思想家、______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论语》是________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_____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三、 文言文阅读 (10分)

9.曾子有疾,孟敬子①问②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③,斯远暴慢④矣;正颜色⑤,斯近信矣;出辞气⑥,斯远鄙倍⑦矣。”

【注】①孟敬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②问:探望、探视。③动容貌:使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于面容。④暴慢:粗暴、放肆。⑤正颜色:使自己的脸色庄重严肃。⑥出辞气:出言,说话。指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⑦鄙倍:鄙,粗野。倍同背,背理。

(1)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

(2)曾参临死前告诉孟敬子应该重视哪三个方面?(用自己的话回答)

10.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①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②,硁硁③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④,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注释】①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底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②果:果断、坚决。③硁硁(kēnɡ):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④斗筲(shāo)之人: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孔子认为,真正的“士”,是能够在行为上虽曾有令其羞耻之处,但当他出使各国时,能不负君命的人。

B.关于士的标准,孔子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言必信,行必果”是属于最后一个层次。

C.孔子认为,不问黑白,一味讲信用,只知贯彻自己言行的人,只是小人罢了。

D.对当朝的执政诸公的言行,孔子颇为鄙视、不屑,认为他们是器量狭小的人。

(2)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与上文对“信”的表达是否矛盾?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孔子“信”的理解。

四、 现代文阅读 (20分)

11.(二)课外阅读

访绍兴鲁迅故居

一转入那个地上铺着石板的小胡同,我立刻就认出了那一个从一幅木刻上久已熟悉了的门口。当年鲁迅的母亲就是在这里送她的儿子到南京去求学的。

我怀着虔敬的心情走进了这一个简陋的大门。我随时在提醒自己:我现在踏上的不是一个平常的地方。一个伟大的人物、一个文化战线上的坚强的战士就诞生在这里,而且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我从中学时代起就怀着无限的爱戴与向往。我读了他所有的作品,有的还不止一遍。有一些篇章我甚至能够背诵得出。因此,对于他这个故居我是十分熟悉的。今天虽然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我却感到我是来到一个旧游之地了。

房子已经十分古老,而且结构也十分复杂,不像北京的四合院那样,让人一目了然。但是我仍觉得这房子是十分可爱的。我们穿过阴暗的走廊,走过一间间的屋子。我们看到了鲁迅祖母给他讲故事的地方,看到长妈妈在上面睡成一个“大”字的大床,看到鲁迅抄写《南方草木状》用的桌子,也看到鲁迅小时候的天堂﹣﹣百草园。这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东西和地方,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神奇之处。但是,我却觉得这都是极其不平常的东西和地方。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桌子的每一个角、椅子的每一条腿,鲁迅都踏过、摸过、碰过。我总想多看这些东西一眼,在这些地方多流连一会。

鲁迅早已离开这个世界了。他生前恐怕也很久没有到这一所房子里来过了。但是,我总觉得,他的身影就在我们身旁。我仿佛看到他在百草园里拔草捉虫,看到他同他的小朋友闰土在那里谈话游戏。看到他在父亲严厉监督之下念书写字,看到他做这做那。

这个身影当然是一个小孩子的身影。但是,就是当鲁迅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他那坚毅刚强的性格已经有所表露。在他幼年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里,我们看到了他用小刀刻在桌子上的那一个“早”字。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有一天,他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上学迟到,受到了老师的责问。他于是就刻了这一个字,表示以后一定要来早。以后他就果然再没有 迟到过。

这是一件小事。然而,由小见大,它不是很值得我们深思自省吗?

这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的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对人民是一个态度,对敌人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态度。谁读了这样两句诗,不深深地受到感动呢?现在我在这一间阴暗书房里看到这一个小小的“早”字,我立刻想到他那战斗的一生。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熔,水浸不透。他的身影突然大了起来,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

(选自《游遍天下》,作者季羡林,有删节)

(1)“我怀着虔敬的心情走进了这一个简陋的大门”一句中“简陋的大门”具体指什么?

(2)画线句的内容是否矛盾?请简要说明理由。

(3)结合第4自然段,说说:对于鲁迅故居中的东西和地方,作者为何会觉得这都是极其不平常的东西和地方呢?

(4)对于鲁迅刻“早”字的故事,文章中写得非常简略,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5)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选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最温暖的你

钟 蝶

①我记得她年轻时的样子,那时她刚大学毕业,一脸青涩,分明还是个孩子。

②对于这个偏远而又闭塞的小山村,她仿佛天外来客。她就站在冬日的阳光里,盈盈地看着我们笑,瞬间俘获了我们的心。

③山里的孩子生性顽劣,总是闯祸,山里人只有一个理念: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唯一的教育方式。每次有谁被打得体无完肤,她总要冲上去找家长理论。奈何祖辈传下来的观念根深蒂固,每一次她都无功而返。

④她开始教我们下跳棋,放学了把黑板架在课桌上教我们打乒乓球,还和我们做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以此来消磨我们四溢的精力。有一次,她随口讲一个故事,当我们期待她讲下去的时候,她就说忘记了……

⑤后来,她每节课开始时,都讲一个故事,每次讲到一半就戛然而止。对此,我们愤愤不平,她甩来一句:“想知道结局,自己看呀。”每天放学,她扔下一堆书后,就扬长而去。我们上去就一阵疯抢。抢到的人兴高采烈,没抢到的人就巴巴地问:“我晚上可以去你家和你一起看吗?”

⑥那些书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稀罕物,我们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能抢到一本书。在争抢中,我们不知不觉读了很多书,写起作文来也顺畅了很多。

⑦那次被学校推荐去县里参加作文比赛的,全是我们班的同学。我因为在比赛中得了特等奖,被推选到市里参加比赛。比赛的题目是“我的老师”,我很想写她,可是她在我们印象中一直是一个姐姐呀。我绞尽脑汁回忆我看过的作文书里的老师是怎么样的,如法炮制了一篇。毫无意外的,我铩羽而归。

⑧她的父母来过几回了。我们想着法子对她好,时常冷不丁地往她手里塞花生、炒蚕豆,还往她宿舍的窗台上放腊肉、粽子、糍粑,上学的途中,估摸着她的青菜快吃完了,专门拐去菜地里扯一把青菜,有时还下河给她摸鱼捉虾。

⑨她终于要走了,我们追着疾驰的车,一边跑一边呜呜地啼哭。尘土飞扬,黄沙遍地,我们一直追,嘴里大声喊:“老师,你不要忘记我们。”

⑩我们还沉浸在离别的哀伤中,她却回来了。我们知道她放弃了什么,父母帮着找的稳定工作,城市里优越的生活。

⑪我们小学毕业那年,她结婚了,跟一个来我们学校支教的老师。我们听说如果有人送出999只纸鹤的祝福,收到的人会永远幸福。我们悄无声息地一只一只给她折,每一只都是虔诚的祝福。她回来上课的时候,我们把串成串的纸鹤挂在她的身上,绕了一圈又一圈。她一直咧着嘴笑,可我们分明看到她眼角的泪花。

⑫我们离开她上了中学,最初的几年,我们时常回去看她。再后来断断续续听到她的消息。听说她离婚了,因为她的丈夫想回到城里,而她放不下那些孩子。听说她去到更偏远的学校了,孤身一人带着女儿。

⑬后来,我去过她授课的学校,却没有遇到她。那所学校在大山的深处,在公路的尽头下车后,还要走十来里的山路才能到。问了住校的学生,学生说她去城里淘书去了,还说老师告诉他们,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⑭我想起最初她随口说的那个没讲完的故事。有一对老夫妻进城时捡回一个弃婴,那个孩子长到10岁时,她的亲生父母寻来把她接走了。当她长大了,有能力回报时,老夫妻已相继去世。到此时,我已经知道了故事的后半段,那个孩子悲伤之余发现这片曾养育过她的土地,即使经过了十几年,还是一如既往的贫穷和落后,于是,她决定留下来。

⑮我走出学校,风很大,我迎着风走,泪掉得很急。我们一个一个走出了小山村,而她却留了下来,年复一年地在贫瘠的土地上种下桃李。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多想在当初的作文比赛里,在《我的老师》里,写下你的样子﹣﹣神采飞扬的你,坚定执着的你,最温暖的你。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2015年5期,有删改)

(1)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说说标题中“温暖”一词的含义。

(2)文中③④两段写了哪些事?从中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文中的“她”为什么没有名字?文章在前面叙事一直用第三人称“她”,而在末尾却变为第二人称,这是为什么?

(4)请结合第⑦段和第⑮段谈谈你对“铩羽而归”这个词语的理解及这两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5)读完全文,结合以下链接材料并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心目中的教师形象。

[链接材料]2015年12月16日,湖北英山县温泉镇长冲初中徐美容老师带着自己的四名学生穿过马路时,突然看见一辆摩托车快速驶来,她便将学生拦住。不料,这辆摩托车竟直接冲向了五人。两名学生快速跑开,另两名学生反应稍慢,徐美容一把将他们推开,可是,她自己却瞬间被摩托车撞倒,身体向后飞出了四五米。徐美容老师被称为“最美”教师。

五、 综合读写 (16分)

13.假如你与同学一起参观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请你根据下列的情境设置完成任务。

(1)你发现百草园里存在游客乱丢垃圾、乱折花木等现象。假如你遇到了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你会怎么劝说?请写出来。

(2)三味书屋管理处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在三味书屋墙上张贴广告,或乱涂写、乱刻画,现向社会征集提示语,请你设计一条简明得体的提示语。(不超过15个字)

(3)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课本中“三味书屋”的图片写几句解说词。

14.七年一班开展了以“红烛颂﹣﹣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____,_____.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

(2)为参加以“辛勤的园丁”为题的演讲活动,一位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明代文学家宋廉,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

材料二:北京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申,一直工作在第一线,80岁的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

材料三: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22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

六、 写作 (50分)

15.作文。

老师是我们的第二任父母,老师给予我们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为我们的人生掀开了灿烂一页。我们感谢您,老师!请回忆与老师之间的点点滴滴,然后把这些细小的事情展示出来,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 D

2. D

3. B

4. D

5.(1)描写(2)抒情

6.(1)丘春秋教育(2)儒语录

7.(1)形容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2)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8.说,悦,愉快 有,又,副词

9.鸟将要死时,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时,他说出的话是和善的。

严肃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怠慢;端正自己的脸色,就接近于诚信;说话时措词得当、声调合宜,就可以避免鄙陋和错误。

10. A

矛盾。孔子的“信”即守信,讲信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的是“信”对人的重要性。但孔子并不是无条件地推崇“信”,他认为人要懂得在不违背道义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

11. 指鲁迅故居的大门。

不矛盾。感到是来到一个旧游之地,是因为作者读了鲁迅所有的作品,鲁迅的不少作品中对故居都有所描写,所以作者对于鲁迅的这个故居是十分熟悉的。

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桌子的每一个角、椅子的每一条腿,鲁迅都踏过、摸过、碰过。

“早”字的故事写得简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这个故事大家都较熟悉,没有必要详细介绍;二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是介绍这个故事,而是写作者游览鲁迅故居的感受。 鲁迅刻“早”字时所体现出的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鲁迅的这种精神也给后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

12. 温暖”在文中是指“她”主动放弃优越的生活、稳定的工作,来到偏远的山村任教,教孩子读书,改变他们的命运;“她”的这种牺牲和坚守,让那些山村里的孩子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无私的爱。

所写事情有:劝阻家长打孩子;教我们下棋和打乒乓球;和我们一起做游戏;给我们讲故事。由此看出,“她”是一个有爱心、和学生关系融洽的好老师。

因为文中的“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类人的代表; 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是因为情感的需要:用第二人称,感情更强烈、更真挚,更能抒发对“她”的钦佩和赞美之情。

“铩羽而归”在文中指“我”在参加市里的作文比赛时,只是按照作文书中的老师的样子如法炮制了一篇,而没有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导致那次比赛失利了。这两段文字段形成照应,使文章结构更严密、更紧凑。

我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是:幽默、风趣,有爱心、有耐心,对学生 嘘寒问暖,为了学生而不顾一切,就像文中的“她”和材料中的徐美容老师那样; 有良好的素养,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发 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讲究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性格和心灵的塑造,引领 学生逐渐走向成功。

13. 示例:这是一方美丽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

示例:留下文明,带走印痕。

示例: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当年鲁迅先生所在的书塾﹣﹣“三味书屋”。书屋中间挂的就是“三味书屋”的大匾,匾下面画着一只很大的梅花鹿。这边还有鲁迅先生当年读书写字的桌子…

14. 你不是画家,却描绘着我们人生的画卷;你不是农民,却耕耘着我们知识的心田。

材料一不符合要求,因为演讲活动的主题是“辛勤的园丁”,而材料一的主题是“勤学尊师”。

15.我的老师

当我拿起笔写作文时,思绪万千,脑海里浮现出许多画面。那些画面,都是与您有关。那就是四年级开学的第一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英俊潇洒的语文老师----平老师。

平老师的耳朵很长,我觉得非常有“福气”。话说那弥勒佛是人们非常尊重的佛,高高在上,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弥勒佛耳朵非常长,长到下坠。老师也是这样的,并且非常“好玩”,所以,只要是没有其他老师的情况下,我就会“玩玩”。平老师总笑着说:“有那么好玩吗?”然后我说:“是呀,呵呵。”

我们班从一年级开始,是全年级里最出名的调皮的班级,好多老师也管不了我们,也怕管我们。别的班级的同学说我们都是一些淘气的孩子,每天上课时要么说话,要么画画,要么搞小动作、玩游戏,有的胆子大点的还在上课时睡觉。但是,自从您担任了我们班语文教学的任务时,我们班级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一,上课时有一些同学不说话了;第二,上课时也很少有同学搞小动作、玩游戏;第三,已经有一些同学都开始努力地学习了,要求上进了。这一切都是平老师的功劳。

平老师上课前总是给我们出出题,才讲课。而且每讲一课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并常用这些道理来循循善诱教育我们。从平老师的眼睛中看到了目光和蔼,平易近人,使我们上课时不敢扰乱课堂纪律。

平老师的到来,使我爱上了语文,喜欢学习语文。语文课上他的滔滔不绝,使我佩服;他的声情并茂的朗读,使我心醉。他的一言一行,使我深深地受到感染,从此,我上平老师的课总是全神贯注地听讲,语文学习近平迅速提升。是平老师,挖掘了我的潜力,指引了我。

记得有一次上《普罗米修斯盗火》时,您让我读课文。里面有几个神的名字我不懂读,您让我查了字典,我会了。但是我不敢,因为我没有勇气。平老师就鼓励我说:“不用怕,大胆读吧,就是读错了也没关系,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你的一句话让我信心倍增,结果我全读对了。

平老师,是您一直在为我支撑着成长的天空,是您一直在守望我的进步啊!您辛苦了,我会好好学习,不让您失望。您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三)附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3-12-03 18:56: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6009951097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三)附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三)附答案.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老师   学生   看到   孩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