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立南沙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运作平台企业的方案研究

更新时间:2023-12-03 18:25:23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3日发(作者:君家何处住)

-

关于设立南沙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运作平台企业的方案研究

关于设立南沙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运作平台企业的方案研究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国家、省、市“十二五”规划对南沙新区发展方向、目标、任务等总体部署和《南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 设立专业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运作平台企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南沙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健康休闲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南沙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区政府2011年工作报告也明确要求: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南沙新的支柱产业。南沙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关键在于加快开发利用各种文化旅游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南沙的文化旅游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欠缺知名度高、驱动能力强、辐射能力广的大型旅游龙头项目的带动,目前的景点规模、层次、开发水平等都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分布较分散,和旅游相关的商贸、交通配套也不发达。如果设立南沙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运作平台企业,就可以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解决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和项目包装等问题,策划和打造出有品牌、有特色、有效益的龙头文化旅游项目,逐步形成经营规模,以带动其他旅游要素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是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南沙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具有南沙特色的经济结构、快速提升南沙经济实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二)整合区内文化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需要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项高投入、对资本需求有较强依赖的产业。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作支持,尤其是开发初期,交通、通信、能源、水电等基础设施往往是制约旅游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全区由于旅游产业投融资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不足,软硬件设施满足不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由于历史原因,全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处于条块分割的状态,多数旅游企业不仅缺乏必要的开发资金,更缺乏懂经济、善策划、会管理的专业人才,致使许多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藏于“深闺”,或长期处于闲置浪费、低水平重复开发状态。因此,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为基础、投资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新机制,广泛吸收国内外各方面的资金投资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以保证南沙区旅游产业获取更多的资本投入,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应该通过组建平台公司,有效整合区内旅游资源,进行专业化管理,实施旅游精品工程,聚集更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等各项发展要素,真正改变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的现状,做快、做大、做强、做精南沙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此外,组建成立平台公司,还有利于各级旅游专项资金、政府投入等形成资金合力,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投资效应。

(三)南沙文化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平台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目前,南沙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发展时机。既有发展旅游经济的广阔市场前景,又有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发展旅游业所创造的宏观政策环境。文化旅游业被定位为战略支柱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机遇期。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支持旅游业与文化行业的利好政策。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必将出现新一轮的发展,在未来5~10年内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原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在参加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南沙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要大力整合旅游资源要素,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延伸旅游产业链,着力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南沙的支柱产业。

南沙依托良好发展环境,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公共交通发展、假日经济等机遇,大力推进旅游经济强区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已形成相当规模,构成“吃、住、行、游、购、娱”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涌现了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海洋旅游、商务会展、康体运动、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美食购物等新业态;旅游产品从单一的观光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元化方向发展。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区共接待游客5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同2010年相比,游客接待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了48.7%和69.9%。目前全区已有旅游景点20家(含在建项目),星级酒店3家,南沙旅游业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1]

根据南沙“十二五”规划旅游业发展总体目标,将南沙打造成为辐射粤港澳的区域性旅游中心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将旅游业培育成南沙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着力提高旅游业对南沙绿色GDP、南沙居民增收致富和南沙美誉度三个方面的贡献率。计划到2015年,初步建成旅游形象鲜明,旅游配套设施较为完善,旅游环境优美,旅游产业规模、服务质量、综合效益较高的旅游强区。当年全区旅游总收入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全区力争建成2个以上的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5~8家星级酒店,培育3个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知名旅游品牌。良好的发展基础、宏伟的发展目标为平台企业的运作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四)区属国企良好旅游资源条件为设立文化旅游投资平台企业提供良好的基础

南沙旅游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较好,既有秀丽的自然生态资源,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如南沙湿地、天后宫、大角山炮台遗址等;与发展旅游经济紧密关联的城市景观、交通、通信、接待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不断完善;近几年来南沙旅游的游客增长速度也非常迅猛。如能充分发挥出南沙地理、交通、资源优势,打造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项目,逐级发掘珠三角、华南乃至全国市场,南沙旅游业发展将大有可为。

在目前南沙著名的旅游文化景点中,大部分是由区属国企管理经营。如被列入“羊城新八景”的南沙湿地游览区由区属国企围垦开发公司管理经营,天后宫、海滨浴场等由经济开发总公司管理经营,经济开发总公司还拥有旅游公司、公交运输公司等旅游配套企业。此外,区属国企还有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包括农工商公司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可发展都市休闲旅游农业等。区属国企具有的旅游文化资源及旅游文化运作管理经验,为整合资源、打造新的运作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 南沙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运作平台企业的方案设计

(一)指导思想

学习和借鉴国内其他城市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运作平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构建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运作平台,按照整合注入资源,将资源转化为资产,以资产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运作思路,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通过平台企业的投资运作,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领域重大基础配套设施和旅游园区项目建设,提高全区旅游文化产业运作管理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南沙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和质的飞跃,并为平台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将其打造为在资本市场上市运作企业。

(二)企业名称及经营范围定位

设立广州南沙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区内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服务,文化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以及文化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经营管理等。平台企业由开发区管委会为出资人,委托区国资局履行出资人职责,按照市场经济规范运作,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现代企业法人治理机制,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

此外,平台企业致力于探索国有文化与旅游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模式,推进南沙区文化

-

关于设立南沙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运作平台企业的方案研究

本文发布于:2023-12-03 18:25: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599123377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于设立南沙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运作平台企业的方案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于设立南沙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运作平台企业的方案研究.pdf

标签:旅游   文化   南沙   产业   发展   运作   企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