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议论文

更新时间:2023-12-02 18:42:34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飞镜又重磨)

-

棒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议论文

棒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议论文

回忆小时候,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有挨打的经历。因为中国有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很多名人也是被打出来的,被称作“百年出一人”的天才、世界“钢琴王子” 的郎朗,他父亲郎国任曾经回忆:“ 平时,郎朗到点就得赶回家练琴。此次学校成立了合唱团,让郎朗伴奏。郎朗回家迟到了两小时。郎国任一把拽住回家的儿子,揍了起来。越打火气越旺,他拿出一包药放到儿子面前,恶狠狠地说:你弹不好琴,别活了,要么跳楼,要么吃药,你选一样吧!郎朗眼里充满了委屈和绝望:我没有错!这个9岁的孩子把药片朝墙上狠狠摔去,用头朝父亲撞去。”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他的儿子傅聪现在也是一位国际级的钢琴大师。傅聪幼年也是被父亲逼迫着学习钢琴,傅雷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厉,他在楼上翻译作品,孩子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下来抓着儿子的头就往墙上撞。

万幸的是,这两个被打出来的孩子成才了究竟是打还是不打,究竞棍棒底下能出孝子吗?作为家长,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过犹不及”不能单一地说哪中方法好,哪种方法不好,对孩子要不要进行棍棒教育?

当然是要的,但是必须要刚柔并济,一番棍棒之后一 定要让孩子明白, 她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必须接受惩罚,现在妈妈不惩罚你,以后走上社会,会受到更大的惩罚。孩子必须明白的是,父母的棍棒是爱的表现,不仅仅是通过暴力让他屈服。

慈母多败儿,这也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句谚语,想到我们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单亲家庭教育,这话还真有点道理。

早就听过《后汉书*仇览传》“孤犊触乳,骄子骂母”的故事:有一个人因为是独子,所以受到母亲的娇惯,但他由撒娇而顶嘴,由顶嘴而骂母亲,最后竟打母亲。一天他见一只母牛的奶子鲜血淋淋,原来是被小牛犄角触伤了,有人说:“干脆把这头小牛杀了,它竟这样对待妈妈。”也有人说:“牛是畜生,可是有的人连畜生都不如。”这个人觉得大伙是在说他,后来才改过。这个故事说明,对孩子娇惯不得,孩子的不孝往往是娇生惯养的结果。

《颜氏家训》中讲:世上有些人,对子女不加管教,而是溺爱,……本来该劝诫却反而去鼓励,该斥责却笑着表示赞同,以至于子女长大后不良习惯已经形成,那时再去管教他们,就是打死他们,也不害怕。北齐时的颜之推说的这番话至今令人深思。

实际上,古代有不少严格教子的好母亲。唐代李景让的母亲郑氏就是其中的一位。郑氏丈夫去世后撇下三个儿子,她没有再嫁,家境贫寒,无钱供孩子念书,就在家里教孩子读书识字。郑氏对儿子“苦其心志”,从不放纵,儿子不听话有时就捶打,最后三子都金榜题名。郑氏严厉教子的方法不失为经验之谈。

孩子是娘的心头肉,当娘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但不严加管教,孩子不会有敬畏之心。对孩子更要该说则说,该管则管,不能溺爱,不能任情,不能袒护,不能放纵,不望子成“龙”,也求子成人!

-

棒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议论文

本文发布于:2023-12-02 18:42: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5137541085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棒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议论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棒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议论文.pdf

标签:孩子   儿子   孝子   不能   钢琴   父亲   惩罚   棍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