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否正确

更新时间:2023-12-02 18:35:44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工作任务)

-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否正确

龙源期刊网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否正确

作者:付玉

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07期

摘要:“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古时一个俗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指的是家长利用棍棒对孩子进行惩罚。强调的都是打打打,采用非常暴力的方式。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一定要以适度为前提。对于父母来说,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图尔明论证模式包含数据,断言,保证,支撑,辩驳和限定六个部分。本文将采用图尔明模式进行论证。

关键词:图尔明论证模式;棍棒底下出孝子;父母

“棍棒底下出孝子”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旧套路,显然在当今社会这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合常理的。

杨辉在读幼儿园时,有一次父亲指着挂历上的一个字,问他:“这是啥字?”虽然这个字在学校没学习过,但杨辉认识,这个字是“年”。他的父亲并没有表扬他,反而给了他一记耳光。到了上学的年龄,挨打更是成了家常便饭,字写不好、分数低都会挨打。如此,杨辉变得一点创造性都没有了。父亲喝酒后回家,当时已经快半夜了,一进门就骂人、砸东西、掀桌子。后来杨辉逐渐变成了一个没有人性的恶魔。舐犊之情,至真至纯,世间父母,皆爱其子。俗话说:“打在孩身,痛在娘心。”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教育方式显得至为重要,只通过打骂的方式让孩子听从管教、服从命令,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呢?棍棒没有教育出一个“孝子”,反而教育出一个“逆子”。棍棒式教育可能见效很快,会让孩子顺从,但同时也会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扎下邪恶的种子,并逐渐萌芽长大,最终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这种“施虐”的暴力行为,会使他们从小内心压抑,长大后也用暴力的方式加以报复。俗话说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家庭教育对孩子早期心理发展尤为重要,而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儿童年龄小,缺乏辨别能力,会对父母的行为举止进行模仿,也许会形成“以暴制暴”、“以强欺弱”的行为。家长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会对家长产生恐惧和疏远心理。不论内心是否真的愿意,只有乖乖服从,不敢违抗家长的命令。长期持续下去會使孩子失去自信,对世事失去兴趣,对家人和学习漠不关心,悲观厌世,甚至产生仇视心理,仇视家长、他人及社会,发展成怯懦的性格。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唯命是从,精神压抑,成人之后也会委曲求全。

大卫·梭罗断言:“爱是一种永远无法消除的饥渴。医生与精神病学家早就认识到溺爱与缺爱都将对身心疾病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监狱提供的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指出:爱的基本需要和个人尊严的感情对于个人发展而言十分重要,85%的刑事犯都因此而犯罪。爱的缺失会带来惊人的摧毁力,招来诸多祸端,甚至引发灾难。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小学生人身伤害的处理与防范”课题调查发现,在对家庭暴力的态度上,33.5%的学生认为打骂孩子不能起到好的作用,30.2%的学生认为还是可以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的,也有34.6%的学生立场较为中立。

-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否正确

本文发布于:2023-12-02 18:35: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5133442334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否正确.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否正确.pdf

标签:孩子   棍棒   没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