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前台文员工作内容)
艺坛剧影月报I 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的艺术特色 ■姜茜 小剧场戏剧是戏剧工作者攀登戏剧高峰的 生’的交流关系,戏剧是不能存在的。”现场观众 实验田,通过一批优秀的小剧场戏剧,展示出他 是戏剧存在的前提与基础,戏剧的魅力在于现场 们颖异的才思、独特的感悟,以及痴迷于戏剧艺 观众与演员的活生生的交流,这种对于戏剧的认 术的情感。与此同时,相对稳定的观众群体也在 目益壮大。观看小剧场戏剧的演出,已成为不少 人的精神需求。 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在剧场艺术上的探索, 要比在思想内容上的探索更为大胆、更具有创新 意识与实验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戏 剧观念的变化,即确立以观众为基础的戏剧观 念,认为戏剧最本质的、与电影、电视等媒体不同 的,是现场观众和演员之间的活人交流,这种戏 剧观念的确立,为小剧场戏剧带来了舞台样式与 观众参与的种种方式;二是舞台演出与剧本关系 的改变,一些导演不再将剧本视为舞台演出}向基 础,不再遵循导演只是二度创作的理念,对经典 剧作的传统解释不再信守,有些导演甚至将剧本 只看作是为舞台演出的部分素材从而任意改动 等;三是对现实主义戏剧模式的突破,即打破了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话剧舞台上的一统天 下,突破了“第四堵墙”的理论,并在舞台上进行 了种种新的表演理论和表现手段的尝试。 一、确定以观众为基础的戏剧观:旱在十九 世纪末,萨赛就提出,戏剧可以没有舞台、没有灯 光甚至没有布景和服装,但不能没有观众,观众 在戏剧演出中的作用,正如格罗托夫斯基所说, “没有演员与观众中间感性的、直接的、‘活生 识,也逐渐被当代中国的戏剧人所接受,并成为舞 台实践的理论基础。 为了演出能更好地与观众交流,小剧场缩短 了物理空间上舞台和观众距离,《绝对信号》将 在首都剧场的演出搬到了人艺的小小的排练厅, 消除了首都排练厅舞台与观众的距离。从《绝对 信号》以后,很多戏都采取了尽量缩短舞台和观 众的距离,把舞台放低,使观众和舞台处于同一 水平线上。如抛弃镜框式的演出方式,如《绝对信 号》,采用中心舞台表演方式。在《绝对信号》之 后采用中心舞台,舞台四面是观众的有《母亲的 歌》《留守女士》《安提戈涅》等;舞台三面是观 众的《金棕榈酒巴的楼上楼下》《恋爱的犀牛》 等;采用一面观众、观众面对舞台的有《等待戈 多》《屋里的猫头鹰》《纪念碑》等;为了让演出 与观众更接近,有的小剧场演出取消了常规剧场 里的观众席,而将演出与观众席都放在舞台上, 在舞台上再搭出观众席来的《情感操练》《纪念 碑》《安娜克里斯蒂》等;有的演出采取中央舞 台,同时又将演区延伸进观众席,在观众席中形 成一些小型演区,成为舞台与观众席互相包围渗 透的演出样式,如早期的《天上飞的鸭子》《大西 洋电话》《押解》等;还有将演出分在数个不同的 演出空间,而观众席则跟随演区移动而移动,如 I尉影月报艺坛 《放下你的鞭子/沃伊采克》等;还有实验剧目 念单一狭窄的局面,为话剧舞台上表导演艺术的 《江河行》,观众在两侧,中间舞台表演区域是条 深化与拓展作了贡献。小剧场戏剧突破了传统写 长长的弯曲的河流,演员表演近在咫尺。这些舞 实主义“第四堵墙”,我们传统都沿袭了斯坦尼体 台表演空间的设计目的,都是要从空间上对观众 接近再接近,加强演出与观看,演员与现场观众 之间活生生的交流,消除观众在观剧时冷静的旁 观态度。 二、文学剧本和舞台演出:原先编剧是第一 创作者,而在戏剧舞台上,编剧只成了个提供素 材的人,导演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诠释者,剧本 作用被降低的第一个方面表现在戏剧名著的舞 台呈现上。由于导演不将剧本视为舞台演出的 基础与内容解释的权威,而是依自己的观点对 剧本作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解释和舞台处理,于 是出现了完全不顾剧本的写作背景与原来的时 代,不顾原作的主题、情节、场景与人物性格的 舞台演出。 三、戏剧观念变革和舞台词汇的更新:在中 国当代小剧场戏剧中,艺术成就最丰富、最有特 色的是舞台艺术。由于戏剧观念的更新与变革, 小剧场舞台上出现了不同的风格流派,丰富了戏 剧舞台的艺术语汇,为戏剧扩大了表现广阔生活 的可能。小剧场戏剧在舞台艺术上的成就,主要 是对现实主义戏剧模式的全面突破,如突破“第 四堵墙”以及写实主义美学原则,如对表演艺术 中“问离”效果的探索,以及对各种新的舞台语 汇和表现手法的探索。这些探索,打破了演剧观 系的表导演,要求细致的真实,舞台真实,环境的 塑造还有演员表演真实来表达人物内心,都是用 写实主义来表达,虽然在反映现实的真实生活有 优势,但是在艺术形式上却显得陈旧。比如舞台上 只能呈现人物可见的外部行为,所以难以深入地 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特别是难以表现人物内心 那些与其外在活动不一致的心理活动;比如不能 破坏写实主义幻觉,剧中时空不能自由变换,所以 舞台上要么很少变换时空,剧情被“三一律”所限 制,要么环境变化的手段单一,过于笨拙。这样一 种舞台原则极大地限制了戏剧的表现力,而中国 当代小剧场戏剧正是看到了这一戏剧模式的缺 陷,力图对此进行突破。当代小剧场戏剧对现实主 义戏剧模式的突破始于《绝对信号》。这个戏从剧 本、导演、表演、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向传统现实 主义戏剧模式和斯坦尼体系发起了挑战。《绝对 信号》使中国话剧界重新认识了舞台的假定性原 则,正如徐晓钟所说,“舞台假定性不是戏曲专有 的特点,而是戏剧(包括话剧在内)共有的基本特 性”。 在艺术手段上,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继承了 优良的传统历史,不断创新,运用越来越丰富的舞 台表现形式,叙述方法,使得小剧场戏剧样式更为 活跃和新颖。
本文发布于:2023-12-02 16:02: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5041432375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的艺术特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的艺术特色.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