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茭白怎么做)
作文讽刺微型小说
【篇一:磊哥体-微型小说两篇】
鉴赏区11班 王宝磊
1.每次,在姐妹们的笑语喧哗中,默声不语的赵小穗总是很快将一杯沏好的热茶送到客人身边,并递上一个热毛巾。平日里,寝室里的热水几乎都是赵小穗打,扫地擦桌也是她干得多,大家对她的勤谨似乎已习以为常。
赏析:写出了赵小穗纯朴、憨厚、善良、勤快、谦让等性格特点。
如“默不作声”“羞涩一笑”等词语,写出了她的憨厚、朴实;“沏好的热茶送到客人身边”,“递上一块热毛巾”,“寝室里的热水几乎都是赵小穗打,扫地擦桌也是她干得多”等写出了她的朴实勤快。
2.那一夜,爱说爱笑的姐妹们都不再说话,寝室里静静的,久久弥漫着葵花子的焦香。直到夜很深的时候,王玲才在黑暗中说:“我是大姐,提个建议,往后,都别让父母再为咱们讲究了,行吗?”
赏析:体现了她们对自己的父母的爱,理解的不够,对父母的关心不够,但是她们毕竟良知还没有泯灭,最后的那句提议表明了她们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能够看出她们内心的歉疚。
《讲究》写作分析 11班 吕海涵
《讲究》营造和渲染了很真实、很温馨的校园生活气息。王玲、吴霞、李韵的爸妈带给女大学生的礼物全没有来自“山区乡下”赵小穗的父亲带来的礼品“讲究”。
赵小穗父亲送给8个女孩的礼物是8包“剥了壳的葵花子仁”。从礼物的实际价值看,“葵花子仁”当然没有“印字苹果”、“鲜艳的针织衫”、“时髦的皮挎包”来得贵重,但是它却是赵小穗那个没有了双腿、仅剩下一只胳膊、整天只能蜷在坑上的父亲用一只手一颗颗瓜子捏出来的。这种礼物的产生方式使得8包“葵花子仁”早已超越了物质实体使凝结在上面的深情厚意无法用任何金钱和物价来估量。
“8包剥了壳的葵花子仁”的构思和表达构成了这篇作品最为感人的“小说核心细节”。作者在叙述这个“核心细节”时采用了精心的有智慧含量的两个技巧。一个叫“叙述延宕”——4份礼物实际上是一个比一个“讲究”:“苹果上的字”很讲究,“鲜艳的针织衫”也很讲究;“时髦的皮挎包”当然更讲究,但这3个礼物,都没有“剥了壳的瓜子仁”在情志上来得最讲究。前3个细节作者用了平常的叙述和描叙的方式来比较概括地表达,而最后一个“核心细节——因为它在高潮位置上,作者采用了细致的“场面描写”的方式来渲染,因为有前3个细节有力的重复的铺垫,而当最后一个“最讲究”的高潮出现时,“剥了壳的瓜子仁”便成为揭示人物生活方式和内心情感的“最亮点”。3个铺垫细节和1个高潮细节的线性“延宕叙述”,把那个核心细节储备的感人的能量全引爆了。
另一个技巧叫“人物侧写”。最让我们感动的作品主人公——赵小穗的爸爸竟然在全篇作品中完全没有出场。作者没有给这个作品主人公一笔正面描写的笔墨,他的所有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全是通过赵小穗的口、通过女大学生们的对话描写来侧面透出。这个作者没有一笔正面描写的人物,最后不但感动得连一向叫喳喳的女大学生们沉默了,甚至通过王玲的一句“往后,都别让父母为咱们讲究了”告诉我们——女大学生们不仅仅是被赵小穗爸爸的行为和情意感动了,而且在思想上、生活上竟然有了某种转变。让作品不出场的主人公的行为改变作品的表层描写的人物的思想和行动,这就是“人物侧写”的方法带来的较好的艺术效果。
《讲究》读后感 11班 潘信江
《讲究》一文以情取胜。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勾勒出当代大学生的鲜活的形象,以及发生在她们身上的挚情故事,感人至深,让人回味。
作者并没有用过多的修饰来刻画八姐妹的形象,而是从家长探女的“讲究”中引出八姐妹性格的迥异。“八人团结紧紧的,试看天下能怎的”有王玲最初的得意;“哎哟妈呀王叔,您老可真讲究啊”是五妹张燕适时的幽默;“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在三姐吴霞的眼里是小菜一碟;“八花绽放,各不相同”,二姐李韵却故作不屑;惟有七妹赵小穗家境困难,难得“讲究”,笑语喧哗中,惟有默声不语沏茶打水,扫地擦桌。故事倒此却也平平。
而正在大家没有把小穗的那一份讲究挂在心上时,寒假归来,小穗却意外地“讲究”了一回,送了每人一袋葵花子,还是剥了皮的仁儿,当李韵要追求“嗑时的那份情趣”时,却意外地引出了一位只剩“一条胳膊一只手”的伟大的父亲。而赵小穗喃喃地说出“别人家的姑娘是爸妈的心肝儿,我家的闺女也是爹娘的宝贝”时,满座寂然,这份“讲究”的确与众不同。在笔者的眼中,此时的“讲究”已褪去它世俗的面纱,溢满的是爱是情,相对于其他物质化的“讲究”,更显得难能可贵。故事并未到此结束,姐妹感动之余,十分羞愧,大姐终于提议“往后,都别让父母再为自己讲究了”。在经历“讲究”的风波之后,此时的八姐妹已明白许多,
成熟许多。结尾笔收意余,予人诸多思考的空间。
文章启示:1. 会做人比什么都重要2. 不管处于什么环境都要充满自信
3.不要忽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4.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要
这篇微型小说叙述了生活中平常的故事,“强”高考落榜后和本家哥到城里打工,通过雨夜自动抢救仓垛而受到老板赏识而被提升为部门经理;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不徇私情真诚任人,拒绝了本家哥拉关系的请求,并用言语征服了那些“有文凭”的职员;最后以高尚人品打动外商,顺利签约的朴素故事,塑造“强”这一人物形象。小说通过纵向深挖,横向拓展,非常成功地运用了对比衬托手法,入木三分地揭示了主人公成才的根本,表本渐进地对当前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审视和反省。首先,作者将题目定为“高等教育”,与小说主人公形成强烈的反差,不落窠臼,给人强力审美刺激,也从表层上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品德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教育,也就是老板所说的那种“比文化高”的东西——诚实的品格和敬业精神。
其次,作品舍弃了对人物外貌、心理正面的描摹,独具匠心地运用大量了大量个性化的对白,使人物冲突更加表层化,对比更加深入和强烈,使主题的体现更加明确。“强”与本家哥、与老板、与大学职员、与外商对话等等都取得了“余音绕梁”,空谷足音的效果。在对话形成的对比中,我们很容易看到一些表层的审视和反省,听出了本家哥的自私、老板的重义、外商的精明和“强”美好的本质:自信、诚实、节俭、勤恳、无私??人物丰满的形象立了起来。
然而透过表层,从入木三分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文本所揭示的深层意义,一种更具震撼力的审视和反省。透过文字表层我们看到了另外两种教育结果的对比,两种教育思想的碰撞。我们知道,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存在着一种无形但更长久更具影响力但又被人们忽略了的教育——社会教育。根据弗洛姆理论,群体生活中普遍存在“趋众”心理。而当今社会讲市场讲经济讲人情讲文凭讲
效益,所以“商品”意识常成为人们心理所趋。在小说中,本家哥说:“人家瞧不起咱。”他看重别人的看法是一种“趋众”心理;年轻职员看不起没“文凭”的强重文凭的意识也是一种“趋众”心理;看重权力——“经理的帽儿”意识,外商懂母语,偏偏带上了翻译,这种社会趋同的“权力炫耀意识”,使我们看到了社会教育无形中趋向“功利性”这一商品因素。而强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使一种弗洛姆所谓的“自爱”式的教育。强母说:“你能做好自己的事就中”,这种朴素的品德教育,做人教育,天底下最基础、最传统的教育使“强”具备了诚实勤俭,胸怀广阔等成功品质,使他走向真正的成功。而“社会教育”的代表本家哥,“学校教育”的本家哥“却被”比“下去了。
在高等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的今天,这不禁引起那些仍在为柏杨大揭中国人丑陋而愤愤不平,在为伤熊事件而痛心疾首的读者,那些关心教育的有识之士陷入深深的思考和痛苦的反省中:什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立足点是什么?什么的教育才是当今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教育?
间接引语与叙述语态——《高等教育》赏析 11班唐楷棋
《高等教育》的叙述语言明显地不同于一般小说的叙述语言。许多的场面描写,特别是一些带有对话的场面描写,作者往往采用间接引语的形式来构建小说的叙述语言。所谓间接引语就是叙述者以第三人称的方式明确叙述人物语言和内心活动。这个时候的叙述者往往把自己的主观感觉和主观意识置入人物语言中,用自己的体验对人物语言进行选择和解释。叙述者在转述作品人物语言时会融入叙述者的理解和体验,并对人物原话进行必要的控制和改造。 作品的第一情节是强与本家哥的对话;第二情节单元则丰富一些,计有:强与老板的对话;强与本家哥的对话;强与大学生职员的对话。第三情节单元是描述强请外商吃饭的情节。这些情节内容相当多都由对话场面构成,耐人寻味的是,这么多的对话内容,都被叙述人调整、改造为流畅的、朴实的叙述人语言。这里面混合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叙述人的声音,另一种混合有作品人物的声音。作品人物的声音。作品人物的性格,如本家哥的自私;老板的重义;外商的精明都在这些叙述人修饰、改造的人物语言背后隐约可见。而叙述人采用间接引语方法熔铸叙述语言时也透露出一种率直、幽默、机智的叙述个性。 这种间接引语构成了很特别的文字--它有人物语言的内容,但无人物语言的形式;它是叙述人的语言形式,但又有人物对话的内容--我们几乎分不清究竟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人语言。 这种间接引语构成的独特文本有好几个特色。第一,它有效地浓缩了对话场面的描写。一些本当停滞的场面描写化为了流动的、简洁的叙述。第二,它隐含了人物性格的内容。从叙述中,我们可以联想到各种人物言行、思想和所具有的个性特征。第三,它形成了一个很独特、很有审美价值的叙述文本。虽然带出了人物的个性,而叙述人的个性亦同时显现。叙述人安置故事的方式和体验在这种文本中十分突出。
【篇二:高中作文技巧:如何选择微型小说】
高中作文技巧:如何选择微型小说
摘要:微型小说(小小说)是近年来高考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微型小说,主要是塑造人物、表现情节的,所以必须符合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及环境)。当然在文字较少的情况下可以相对减少对环境的描述。
【策略解读】
1.题目精巧。微型小说的题目应该短且不是个完整的意念。它应能唤起读者的好奇,产生想知道小说内容的欲望,它绝不可泄漏故事的结局,它应与小说的主旨有关。
2.人物集中。人物少,多半只有一个核心人物,一两个或两三个次要人物;集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某一点或某一侧面,不对人物性格作多侧面、多角度的发掘。
3.选材精粹。微型小说的篇幅精短首先制约了它的选材。选材一般有这么几类:①真实性和虚假性混杂的题材;②具有完全真实性的题材;③真实性程度更高达到了典型性的题材;④典型性程度达到更完美形态的精粹的典型题材。
4.节奏快速。不宜铺陈细节,主要情节的推进速度比较快,表现进行节奏的动词比较密集,而作静态描绘的形容词相对较少。
5.巧设结尾。微型小说最后一段与最末一行极其重要。结尾时常寓有深意,透露“惊愕”(整个故事为此“惊愕”做准备),有时它为整个故事做一总结,给读者以有力的情绪冲击。
6.语言简练。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在语言的运用上不能泼墨如雨,而只能是惜墨如金。
【例文解剖】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魔镜
我,小鼻子,小眼睛,脸也很小,天生的一副小人相,但现在我却已经是一市之长了。要问原因嘛——啊,多亏我“捡”到了一面镜子!
半年前,我还只是一名不起眼的小科员,日子平淡得像白开水,或许是老天同情我,在一个不大不小的日子里,我不明不白地成了某人的法定继承人,并从他那儿继承了一面镜子。这面镜子除了外形上大了一点,别的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它却是一面魔镜。当然,这一点是我在当上科长后才知道的。那一天,正在吃晚饭的我突然听到:“主人,我的新主人,您想让我为您做点什么?您吩咐的一切我都会听从。”听到这句话的我,背上顿时“哧溜”一声,一丝冷气从我身上冒出。我缓缓地把头转向那面镜子,我的眼不停地打颤。
见我回头,那句话又被重复了一遍。此时,我才发现是那面镜子在说话。或许我是新世纪的人,对新事物接受得快,短暂的惊恐之后紧接着的是万分惊奇。于是,我走到镜子面前,清了清嗓子说:“我想当大官,想出名,你有没有办法?”
“有!1.相信自己的实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干,不受外物的干扰;
2.完全听我的安排,我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我选2!你帮我!”我想,这样可能更快。相信自己?自己是干啥的料自己还不清楚?
“那主人要完全相信我。”镜子提出了要求。
“当然,一定。”我的脸上现出了笑容。
听了这句安排,我很纳闷,拦辆车与我当大官有什么关系?我还是老老实实地生活吧!
终于,有人来了!来的却不是我所希望的,是反贪局的。当那锃亮的手铐铐上我的双手时,我愤愤地质问镜子:“你怎么能这样对我?!”“我让你当了大官,这一下你不又可以家喻户晓了吗?我是一直在遵从您的意思去做的啊。”镜子好像很委屈。
一股粘腥的液体从我口中涌出,我想:“天啊,我还不如相信自己,为什么要听一面镜子的话呢?”镜子仿佛洞晓我的想法,答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解剖:这篇微型小说的结构安排可谓匠心独运,尺水兴波。从长相看不成大器的“我”当了一市之长,原因是“‘捡’到了一面镜子”,开头就让人纳闷,这不就是悬念?按“魔镜”的安排去拦车,拦的竟是县长夫人的车,这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拦车”的结果是“春风得意,青云直上”,这不令人心
花怒放?万事如意的“我”把巨款划到自己的账号上按理该是“更上一层楼”,不料等来的人竟然是反贪局的,这不出人意料?结尾部分“我”本想迁怒于“魔镜”,没曾想“魔镜”一语惊人!真是斗折蛇行、峰回路转、摇曳多姿、跌宕起伏!
【精题解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人看到:在一个美丽的乡村,来了一个乞丐,这个乞丐看上去只有30来岁,长得很结实。乞丐每天端着一个破碗到村民家中讨饭。 日子稍稍长了,便有人看中他的身材和力气,想让他去帮着打打零工,并许以若干工钱。岂料乞丐竟一口回绝,说:“给人打工挣点钱多苦,远不如讨饭来得省力省心。”
另一个人看到:每天傍晚,某居民新村都会有一个老人到垃圾箱里捡垃圾。老人是个驼背,这使得他原本就矮小的身材愈发显得矮小。为了捡到垃圾,他必须将脸紧紧地靠在垃圾箱的口子上,否则他的手就够不到里面的“宝贝”。老人每次捡完垃圾都像打了一场胜仗,完全不会顾及别人脸上的那种鄙夷。看着那些可以换钱的“战利品”,走在新村的路上,他总是显得格外兴奋。请以“两种贫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解析:贫穷伴着人类的诞生而存在。但同样是贫穷,一种是不思进取的懒惰,一种是直面生活的勤勉;一种是人格的湮灭,一种是不屈的抗争。难怪有人断言,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倒是精神上的贫穷。
【篇三:高考微型小说写作技巧】
高考微型小说写作技巧
(2011-01-30 19:14:43)
标签: 分类: 写作训练营
教育
每年的高考,总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每年的高考作文,因单项分数最高、对人影响最大而备受关注。有人为它欣喜若狂,有人为它伤心落泪,真可谓爱也是它。恨也是它。高考作文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既然万人都来挤独木桥,我们在高考作文中就可以考虑别出心裁,独具一格,让阅卷老师立即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微型小说,实在是很好的选择。
其实,微型小说在我国还是有一定渊源的。《战国策》中的一些片段,魏晋文人的小品,明清笔记小说均能看出微型小说的影子。当然,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当属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了。在总共490多篇中,500字以下的就多达140多篇。上世纪80年代,由于王蒙、冯骥才等一大批文学大师的加入,更使这一文体呈现出夺目的光彩。
我们应当注意到,在每年的高考考场上,都会有为数不少的考生以此种形式写作,并获得高分直至满分。2010年浙江考生满分作文《角色转换之间》,通过插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等巧妙地表现了“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转换,构思新颖巧妙。整篇小说表现了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反哺”,立意较为高远。2009年四川考生满分作文《熟悉》选取了一个中国历史上妇孺皆知的故事,采用微型小说的形式,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主题在叙述中自然表露。
针对微型小说这一形式,我们须下工夫来研究。总体来看,微型小说具有哪些特点呢?
一、短小精悍,见微知著,半瓣花上说人情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可就这简单的几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我们试加分析:一位已有了妻室的人,又钟情于一位漂亮的女打字员,给她送花,和她共进晚餐。此事让他的妻子和岳母极为恼怒。为了平息风波,丈夫花了一大笔钱,给妻子和岳母购置了贵重的礼物。最后,这位男士不得不再次刊登广告,重新招聘打字员。只是这次的广告上明确地写着,要中年以上的女性。微型小说人物少,情节简单,但要小而精,微而妙,现实感强,生活气息浓厚,才能达到以
少胜多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善于“选择”和“截取”,不能像写长篇小说那样写人生的纵剖面,而必须写人生的横断面,虽是人生中的一段,但可以窥见整个人生,从而揭示生活本质的某些特点。
故事是小说的重要构件,但小说不能只停留在故事的层面上,而应注重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立意、无穷的韵味。构成小说的故事,应当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而不应该是远离生活、胡编乱造,应当是半瓣花上说人情,有着切肤的真情实感。
二、形式自由,不拘一格,强调个性施展
微型小说在写法上不拘一格,个性发展十足,可以采用幽默与适当的讽刺。但不能调侃或挖苦,微型小说同样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三、去旧撷新,严格选材,注重思想内涵
高考中微型小说的写作,应勇敢地扬弃那些琐屑的“流水账”,抓住真正有用的写作素材,大胆剔除一成不变的陈腐内容,代之以源头活水。在文字中渗透自己的思想感情,使生活素材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 著名作家高尔基也曾说过:“正如在机器上一样,不应该有一个多余的螺丝钉,尤其是不应该有多余的零件。”这就告诉我们,写作微型小说必须严格选择题材,深入开掘。衡量一篇微型小说的价值,既要看选材本身,也要看作者对于题材所开掘的思想的深度。我们应当意识到,作者对素材本质意义开掘得越深入,主题思想就会越深刻,其教育作用也就会越大,价值也就更高。可以这样来总结,一篇没有好的主题的微型小说,是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那么,作为高中生在写作微型小说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第一,心理接受,思维严谨,做好知识储备
心理接受是前提条件,如果从心底深处抵触这种文体,那是不会写出佳作的。当然,文学创作离不开个人知识、经验等一系列环节。应具有一定的思想修养和生活积累。
文学巨匠茅盾先生在《创作的准备》中提出的观点,对于今天高中生创作微型小说同样适用。他说:“一个初学写作者最好多做些基本练习,不要急于写通常所谓小说,不要急于成篇。作为初学写作者的基本练习的速写,不妨只有半个面孔,或者一双手,一对跟。这应当是学习者观察中恍有所得时勾下来的草样,是将来的精制品所必需的原料。许多草样融和、提炼起来,然后是成篇的小说。”所以,作为高中生学习写作微型小说,必须从思想、生活、技巧各个方面下苦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有必要指出的是,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能绝对化,并不是说我们先要达到大学教授水平的时候再进行创作。
我们不能一味沉浸在枯燥的理论中,整天不是抱着《小小说速成三百篇》,就是手拿《微型小说写作十大技巧》等大部头的书。而应在掌握一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勇于拿出我们手头的笔,敢于创作实践。微型小说创作和其他文体的写作一样,没有什么捷径,思维要严谨,方法要得当。要相信自己,别人的技巧,只能作借鉴。
第二,认识社会,感悟人生,文学来自生活
对生活不熟悉,就不能反映、表现生活。应当看到,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只有熟悉它,才能理解各类人物。现任《微型小说选刊》名誉主编郑允钦认为:“我的微型小说,多半取自现实生活,来源于我的生活积累,直面人生,干预生活,张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文章合为时而著,由于年龄、阅历、传统 习惯、思想道德观念和创作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我在创作过程中,只相信生活,我觉得没有比生活更重要更崇高的东西。但不是照抄生活,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高中生对生活的感悟还略显稚嫩,就应该扬长避短,根据生活选材。因为这些题材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积累的大量素材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写起来容易驾驭,而且能写得生动、深刻。选材的目的在于从大量的素材中选取可以写入微型小说中的题材——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片断。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具有从纷纭的生活现象中“捕捉”题材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微型小说创作极为重要。善于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捕捉到不平凡的东西,从而由时代和社会的一角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全貌,使读者从生活海洋中的一朵浪花看出奔腾澎湃的大海。
第三,刻画人物,塑造典型,细节凝练传神
人物的刻画和典型的塑造,是小说写作中的基本工作。茅盾先生指出:“典型性格的刻画,永远是艺术创造的中心问题。”
怎样才能写出典型的人物形象?我们要充分运用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采用排比、拟人、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人物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但是,仅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微型小说与一般记叙文不同之处就在于要进行艺术概括,运用虚构、想象的典型化方法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出既有个性又体现时代精神的典型形象。
典型化的本质规律就是个性和共性的和谐统一,使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典型环境,一般指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典型性格,指的是人物必须是充分的共性和鲜明的个性高度的统一体,人物的共性要从人物的个性中体现出来。只有在深刻领悟现实关系的同时,才能较好把握人物内在灵魂,以期达到现实主义创作所要求的典型化高度。鲁迅的《狂人日记》写得较有特色,主要是给我们刻画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狂人”。他的原型就是鲁迅先生的一个远房表兄弟。鲁迅结合平时的见闻,改造了这个疯人形象,并赋予人物以深刻的社会意义,从而塑造出了“狂人”这个不朽的文学艺术典型。这也正吻合鲁迅先生提出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写作方法。
微型小说是细节的艺术。因为一篇微型小说以写好生活的“一朵浪花”为己任。那“一朵浪花”很明显就是一个细节,整篇文章必须要围绕这个细节来谋篇布局。虽然是“一个细节”:却能映照出一个光辉灿烂的世界。
[高考作文]
县长的笔记本 河南一孝生
辉在局里十多年,因为和领导没交情,至今连个小科长还没有混上。前几天,他听说从外地调来一个新县长,一打听,是自己的老乡,爹还说,岂止是老乡,咱跟他是亲戚,你叫他大姑父呢!辉和爹径直到县政府大院,认了这门亲戚。临了,县长高兴地把他俩送到大门外;还说,等家搬来后,请他们有空常到家里坐坐,
给县长汇报完了,局长就说,县长是第一次来我局检查指导工作,中午就别走了,我都安排好了,就在这儿吃个便饭吧!县长说,下午我还要到市里去呢。哎呀!县长像是想起了什么,叫住了正要往外走的辉,哎,小辉哪,我还有个笔记本忘拿来了,你替我跑一趟!县长边说边掏出了钥匙,我的笔记本在我办公桌中间的抽屉里,坐我的车去给我取来!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几个局长像看天外来客似的瞅着辉。
辉也感到很吃惊。县长的秘书就在身边,县长都没用他。这一定是私人的笔记!辉答应一声,从容地从县长手里接过钥匙,转身出去了。其他人谁也没有动地方,跟县长一起坐在那儿共同等着辉,县长跟局长闲谈着,但对辉的事,一字未提。辉在县长的办公桌里找到了那个笔记本,下楼时,他随便翻了一下,里面竟一个字也没有!辉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过了半个月,辉就被局长提拔为办公室主任,辉心想,若不是与大姑、大姑父的亲情,这许多人盯着的位子,哪轮得着我呢!
[赏评]
这是一篇典型的官场小说。作为考场作文,能够如此驾驭文字,不显山,不露水,实属难能可贵。文中主要人物非常简单,辉与县长。辉认亲的目的很简单,想获得提拔,可是“大姑父”县长就是不为所动。又有一次,县长到辉所在的局指导工作,可是县长对辉的事却只字不提,这不免让人纳闷。正当读者误认为县长不徇私情时,文章出人意料地写到县长让辉“到办公室拿笔记本”,而且“在场的人都愣住了”,等辉拿到“一个字也没有”的笔记本时,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至“辉就被局长提拔为办公室主任”而达到高潮,县长任人唯亲的丑恶嘴脸早已彻底暴露出来了。
不过有必要告诫考生的是,此类文章不可勉为其难而为之,考场应试作文还是以寻找闪光点为佳。
[学生习作]
祥林嫂之死 安徽岳西汤池中学高三(10)班孙小燕
话说四婶见这祥林嫂精神一日不如一日,心里直犯嘀咕:“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的好。”于是便想打发她走。
祥林嫂照旧是闲着,夜晚也是愣愣地睡不着觉。凌晨四五点钟,她摸索着爬下床,用那早已枯干的双手按着床沿,好久才掏出一把沾满油渍的木梳,粗粗地理了一下她花白的头发,然后就坐在一张断了椅靠的黑漆木椅上望着窗外出神。
鸡啼叫三遍后,柳妈也起来了,开始在厨房里演奏锅碗瓢盆交响曲。祥林嫂走下灶去,机械地向灶内添点柴火。不知何时,四婶从祥林嫂的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包袱走到祥林嫂跟前动情地说:“祥林嫂啊,这包袱你拿着。你也知道,近日咱家经济也不景气,单强留着你,只让你受委屈了。这月钱你也领了,另外这还有一吊钱,是我平时省吃俭用存下的,你也都拿了去吧!迟些卫老婆子又要出门了,你这就上她那儿去吧!”
祥林嫂手里拿着包袱也不说话,只是愣愣地站在那里,目光呆滞得像个木偶人。
四婶早看不惯这副模样了,狠狠心,就命柳妈夺过她的包袱送至门外:这一下,祥林嫂却像触了电似的,不顾一切地扑过去抢回自己的包袱,心疼地拿出阿毛的那双绣花小鞋紧紧地贴在脸上。背后的大门就在此时“砰”的一声紧紧地关上了。
风愈刮愈紧,将大片的雪花搅得满天乱飞,黑夜再一次吞噬了一切??
次日柳妈起来打开大门,发现门前竟多了一个雪人。走近一看,原来是祥林嫂。柳妈走过去搀起她,帮她拍了拍身上落满的雪花说道:“祥林嫂,你这是何苦来呢?”
祥林嫂看着柳妈疑惑地问道:“你说我这门槛也捐了,为什么还是赎不了这一生的罪名呢?”
柳妈冲她一笑:“哎,谁知道呢?或许这门槛终究是块死木头,不能灵验吧,我劝你还是另想法子吧!不行,我得进去了。”说着她叹惜似的摇了摇头,回转身又把门关上了。
祥林嫂听了柳妈的话,两眼微微放出些光芒。心想:“这死的不行,活的总该行吧?”于是她慢慢捱到庙门前往地下一躺,一见有人来口中就不断念道:“千人踏,万人跨,快点赎了一生的罪名吧!”
开始,人们看见祥林嫂这样,还关切地说几句:“起来吧,别这般作践自己,这罪名还是到阴司里去赎吧!”后来索性从她身旁绕过,不再理会。
这样过了一年,又到了鲁镇祝福的时候。大红的鞭炮噼噼啪啪,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酒肉香,人们一个个喜气洋洋,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这天夜晚,祥林嫂歪靠在墙角,忽见后夫同着阿毛向她走来。祥林嫂微笑着牵起阿毛的小手一直朝前走,走到鲁镇的小河边,阿毛突然松开她的手和爸爸一起走进了小河中央,边走边回头朝她微笑。祥林嫂怎会舍弃近在咫尺的幸福呢?她奋力地朝阿毛奔去?? 从此,人们再也未曾见过祥林嫂。鲁镇依旧是鲁镇,人们都在诚心地准备祝福,祈求神灵给鲁镇带来无限的幸福。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亦如此。
直到一个月后,一位泛舟水湄的舟子在鲁镇的小河里拾起了一只绣花小鞋。
[赏评]
我怎样写小小说
申平
屈指算来。我写小小说已有20年的历史了。从1985年我的第一篇小小说发表并获奖到现在,我在写作其它作品的同时,共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小小说作品近300余篇。其中有80多篇被选人(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今日文摘》、《中国小小说精品库》《中国微型小说精选》《当代小小说名家珍藏》、《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大观》、《中国小小说排行榜》、《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中国小小说首届金新雀奖获奖作品集》等各种选刊、文集中。1985年,小小说《功臣》获《中国青年报》全国千字小说征文大赛二等奖:1989年,《最后一窑货》获内蒙古6家报刊举办的建国40年小说征文
本文发布于:2023-12-02 13:58: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4967062332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说作文之作文讽刺微型小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说作文之作文讽刺微型小说.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