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逗人开心的小笑话)
让孩子心悦诚服
教育贵在精准
尹建莉
杨杰年龄比我小,但我们已是交往多年的老朋友了。对家庭教育的共同热爱,对这份工作的不断探索,让我们一直彼此欣赏,互相激励。
她从北师大毕业时,就已明确自己要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我曾经在心里暗暗为她捏一把汗,她能胜任这样一份工作吗?
她后来的工作当然很好地回答了我的疑问,不但胜任,而且游刃有余。每次读她这些在工作中形成的细腻的文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她总能从我们熟视无睹的生活小事中,挖掘出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教育逻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温暖细腻的分析,给出恰到好处的对策。在与家长的互动中,一切都显得那样轻灵与娴熟。她对教育尺度的拿捏,简直到了让人惊叹的地步。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词来形容杨杰工作的出色,“精准”这个词应该是最合适的。
这部书中,杨杰自己也特别强调了教育的准确性。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专业水准。这就仿佛乒乓球,拿起拍子谁都可以打几下,但那都是业余的消遣,能成为世界冠军的选手,则是因为他们能精准地处理好每一拍球。在对教育问题的处理上,杨杰常常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读者一定会感到好奇,她的精准程度来自哪里呢?我想,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天赋和悟性。所谓的天赋,说到底就是一种喜欢,凡事喜欢就是天才,杨杰是我见到的对教育真正充满热爱,真正执着和坚持的人,我非常想说,或者说想预言的是,她就是为教育而生的。
现在教育类书籍很多,谈理论并不是件很难的事,几乎谁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最难的是如何把这些理论融入自己的行动。可以说正是“实践”这个硬标准,检验出了谁只能谈教育,谁真正可以做教育。
杨杰“做教育”的能力表现在她的工作中,也体现在她所写下的这些文字中——那些让家长晕头转向的问题,她居然可以一目了然;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她的手中可以一步步解开!我想,这种天然而精准的直觉,是她今生最大的财富。她像一座桥梁,用自己的工作,联通了家长与孩子的心,她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唤醒童年的记忆,用孩子的心,去理解孩子。
她的确有做这项工作的天赋,但她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更因为她个人的努力。有一个理论叫作“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大致的意思是,任何人想成为某一领域的“天才”,都需要一万小时的精深练习。所谓“精深练习”,指的是目标清晰、方法适宜的专门练习。如果用这一理论来衡量,她用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阅读、思考和实践的时间,远超过一万小时。特别是教育咨询工作,是磨炼教育精准程度的最佳途径。当然,我们未必迷信“一万小时”这个具体的数字。我想,这个理论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所有的成就都自有它的来路,在每一种才华和能力的背后,都隐藏着踏实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 在这本书里,杨杰通过非常具体的事例,为我们展示了教育孩子应有的思路和状态。大家可以从中找到很多教育的“妙招”,相信这些妙招可以给家长们很多启发。但我想,“支招”并不是她写书的初衷。她呈现的“技巧”,说到底是教育精准度的具体表现,这背后,是她不断的思考和学习所形成的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是她真正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做深入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她书中最迫切要传达的东西。
这几年,杨杰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和实践新型家庭教育模式,影响了不少家长;相信她的书会影响到更多的家长。一个在教育之路上有心、有力、不断坚持的人,注定会走得更远!
等花盛开,看树长大
——留住教育的初心
在咨询中,常常遇到亲子冲突的场景。让人吃惊的是,许多来自天南地北的家庭,亲子之间事由不同,性格不同,但冲突的方式竟然如此雷同,仿佛被统一培训过。比如,因为孩子错了个题目,家长就数落孩子不认真、心不在焉,然后历数孩子的种种不是。最后,发现孩子依然没有改进,甚至还有消极对抗的苗头,便怒不可遏。
这些父母们事后冷静下来,就事论事地分析,也觉得自己反应过度,但是当时却怎么也控制不住火气。
明知道不该发火,却又控制不住自己,这是许多家长的真实困境。
为什么有一部分家长格外爱发火?
表面上看是性格使然,仿佛天生如此。
此类家长教育子女过程中的小事,慢慢地,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深层心理需求便呈现出来。我发现,一个人童年的心理需求如果没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他就会像个孩子一样,对别人有各种期待,渴望对方主动满足自己。一旦对方没有达成自己的愿望,就会有挫败感,并且心生埋怨。这种期待特别容易指向孩子。如果自己不是一个内心富足的人,往往无法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于是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以孩子做错题为例,父母的心理需求是:孩子要知错就改,并且要避免重犯,还要态度诚恳,就算被批评也要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孩子的心理需求则是: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就算犯错也会被接纳,在一个平和的氛围中改错,并且能得到必要的帮助。从理智上讲,我们都知道应该满足孩子,而在事实层面,许多家长首先选择满足自己,通过批评和责备孩子来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且以“为孩子好”的名义,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事实上,在处理孩子做错题的这件小事当中,父母不但没有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还通过负面情绪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增加了改错的难度。我们对孩子看似合理的要求未必禁得住推敲,比如,我们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知错就改,但自己明知不该发脾气却又屡次重犯。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对上一代亲子关系的检验。
这些年,我深度了解过许多家长的成长故事,有些家长的童年经历听来令人唏嘘不已。他们的父母往往奉行“棍棒出孝子”的准则,对孩子非打即骂,却自认为在行使教育的权利。一个孩子,受尽冷落与伤害,在痛苦和压抑中艰难地长大,等自己做了父母,发誓不再让孩子重复自己的童年伤痛,然而要把自己不曾体会过的爱与温暖带给孩子,会遇到很多现实的困难。比如,有的家长无法坦然地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榜样,对合理与否的概念是模糊的。另一方面,拒绝孩子也容易勾起自己被反复拒绝的痛苦记忆,同时他们想当然地以为孩子会承受同等强度的痛苦。
作为父母,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超越自己,每一步都是艰难的。我敬重那些不放弃的父母,他们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改写了家族的社会遗传密码。在咨询中,无论家长重犯多少次错误,我都不愿意去责备。在我看来,能清醒地觉察到自己有错并想方设法改错,就是了不起的父母!我想,总有一天他们的孩子会明白,就算父母依然不够完美,也是他们跨越万水千山才达到的生命高度。
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已经无法改变,但是,他在成年以后可以选择尊重自己的感觉,满足自己的愿望。只有学会了自我满足、自我哺育,才算真正走向成熟。父母的成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孩子的快乐成长。
今天,父母的另一重挑战来自不断增大的社会压力。由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加,我们都想在教育中为孩子积累更多的人生筹码。这种殷切之心,不知不觉就超越了孩子的现有水平和真实需求。比如,看到别人的孩子某方面表现好,担心自己的孩子被超越,就会在焦虑的推动下,采取即兴而可能伤害孩子的教育行动。
在压力不断增大的社会,时刻保持镇静并不容易。但是,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天然就需要一个安定的心理环境。现在,我们都非常重视物质条件的满足,尽量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同时也比较关注孩子的行为,却较少注意孩子平常所处的心理氛围。当父母焦虑的时候,有时会不知不觉地将紧张情绪传递给孩子。例如,得知孩子龋齿,妈妈肯定会担心,因此,同样的刷牙动作,父母现在再看,就总觉得孩子不尽如人意,觉得孩子的刷牙方式有问题。事实上,妈妈紧张的神情,不断数落孩子,对孩子发脾气,已经把焦虑情绪传递给了孩子。也许妈妈数落过孩子会感到轻松一点儿,但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他很难准确预知龋齿的危害,而且他会记住妈妈发火的神情和语调,会记住自己痛苦的感觉。事实上,既然龋齿已经成为事实,家长只能首先选择接纳。妈妈能做的,一方面是监督孩子认真刷牙,另一方面则是求助于医生。至于对未来的过分担心和焦虑,容易给孩子增加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作为父母,不要做焦虑的传送带,而要做孩子心理上的保护伞,为孩子遮风挡雨。
谈到焦虑的话题,我总是想起一篇文章——《一位母亲与家长会》。文章大意是: 一位妈妈参加孩子幼儿园的家长会,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妈妈听了,“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但她告诉孩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原来宝宝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在小学的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有些智力障碍。在回去的路上,妈妈流下了眼泪,却对孩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初中的家长会上,老师说: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妈妈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对孩子说: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等孩子拿到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妈妈悲喜交加,十几年的用心良苦,全都化作幸福的泪花。
这个故事许多年前就看过,再次读起来,却非常感慨。教育需要一颗安定的心,否则,孩子就会成为被焦虑情绪迫害的重灾区。可以想象,这位妈妈替孩子承受了老师的负面评价,她热情而耐心地鼓励孩子,内心是承受了巨大压力的。这位妈妈却把焦虑截流在自己的心中,为孩子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也正是因为这份担当,才让孩子有了健康成长的空间。
我曾经问一位妈妈,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她说她觉得自己像个服务员,日复一日地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这位妈妈的感觉与我的观察非常吻合,我发现,许多妈妈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但结果是妈妈不但疲惫,还容易烦躁,像赶任务一样忙碌,却很少感到快乐。如果家长仅仅把自己当成服务员,教育孩子就变成了一个苦差事。只是付出,没有收益,心里难免不平衡,会忍不住时时向孩子索取回报,比如好的成绩或表现。如此一来,所谓的付出就变成了一种交换。
有时候,我们会忘记教育的初心。
一个小生命来到身边,往往会为父母带来巨大的喜悦,面对初生的婴儿,只是看着,内心都会洋溢着幸福感。随着小生命的成长,焦虑、责任以及生活琐事,一点点地把父母们的喜悦感淹没。
作为父母,如果总是功利地向孩子索要好的成绩和表现,其实是丢了西瓜捡芝麻。要知道,孩子能给我们的最好回报,就是生命的喜悦感!
我常常和小孩子玩耍,许多人都问我:为什么孩子那么听你的话,那么愿意和你玩?其实我和孩子玩的都是常规游戏。我想,真正的原因是我喜欢小孩儿,每当和小孩儿在一起就有一种天然的喜悦感,并且透过游戏互动,我把这种感觉传递给了孩子。一个孩子,如果他感觉你无条件地喜欢他、爱他,这便是对孩子自我价值的最高肯定,那么他就会本能地靠近你。这时候,一切的教育行为都会水到渠成。
我发现,喜悦感也是判断亲子关系质量的一个快捷线索。如果亲子之间充盈着喜悦感,这样的家庭往往看不到剑拔弩张的“教育”孩子的场景,孩子却成长得很好。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是人家的孩子懂事。其实,教育的最高境界便是“无招胜有招”,家长给了孩子无条件的爱,激发了孩子巨大的生命能量,孩子便不再需要监督催促。他会听从内心的声音,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个儿童,天然需要完整而纯粹的爱,这份需要是父母的功课。从这个角度来说,育儿便是育己。
孩子的到来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满,在陪伴一个小生命长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等花盛开的耐心,也会收获看树长大的欢喜!
无名怒火从哪里来
常听家长说一句话:“我也知道不该对孩子发火,可就是忍不住!”有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忍不住呢?
恰好前几天咨询中遇到了这样一个细节,相信每个家长都遇到过相似的情况。
孩子放学回来,嘴里说今天作业有点多,却慢悠悠地看报纸。过了40多分钟才开始写作业。他让妈妈帮他听写,妈妈说:“这么久才想起写作业!”过了一会儿,孩子说还有点数学作业没写,妈妈说:“早不写,这都几点了?”看孩子半天还写不完,妈妈又忍不住责备:“怎么不早点写!”最后,孩子生气了,拿起书走了。
事后,妈妈很快认识到,自己当时不应该生气,也不应该几次三番唠叨,她只需最后总结性地提醒孩子一下就行了。
下面我们从头分析一下,看这位妈妈内心的情绪是怎么一点点高涨起来,最后演变成埋怨和生气的。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孩子一边说作业多,一边却还慢悠悠地看报纸,一点儿都不着急。看到他这个状态,你是怎么想的?”
妈妈说:“看到他看报,我没说什么,他吃完东西,还没做作业的意思,休息了40多分钟才开始写,这时候我就有点心情不太舒畅。听写时都晚上10点了,而且要听写的任务是两篇,可当时他数学作业也还没做完。我一次次看表,心里有点着急,不高兴的话也就跟着说了出来。”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他说作业比较多,按照你的习惯思维,是不是认为孩子应该马上投入到写作业的状态?他没有按照你的思路来,你心里有没有隐隐的不快?或者说有没有一种轻微的挫败感?”
妈妈说她的确有不快的感觉。我继续追问:“仔细想想,这算不算一种挫败感呢?表面上看你生气是因为孩子不主动,深层的原因,是他不符合你的意愿。”
我又追问一遍,妈妈说:“对。”
这里是情绪的分水岭。如果仅仅是不做作业,这是孩子的问题。如果孩子的行为引起了妈妈轻微的挫败感,问题就变成两个人的了。也就是说,作业与妈妈发生了直接的关联,在心理层面,妈妈部分地承担了孩子做作业的责任。
虽然妈妈的策略是先不管孩子,由孩子自己决定何时写作业,但是妈妈心里并不超脱,并且在不断地积累不满,心中不快的感觉一直在酝酿。尽管这时候妈妈可能在做别的事情,但一直牵挂着孩子的作业,妈妈的情绪已经和孩子的作业纠缠在一起。
到最后,妈妈忍不住发牢骚,孩子因为忍受不了妈妈的责备,也发了脾气。如果做个情绪的成本核算,会发现两个人都不是赢家。妈妈费力不讨好,孩子有对立情绪,两个人不欢而散。
这种不愉快能否避免呢?
孩子慢悠悠地看报纸,不符合妈妈的意愿,引起了妈妈的挫败感,事实上此时两个人的情绪已经绑定在了一起。因此,最关键的,是要切断挫败感的链条。
怎样对待这轻微的挫败感呢?妈妈的做法是指向孩子,希望孩子能表现好点,符合自己的意愿,这样她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其实妈妈这样做是通过孩子来处理自己的情绪。当然,最开始妈妈并不认可这个说法,她说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希望他能早点睡。这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我反问了她一句:“仅仅是为了孩子着想吗?有没有为你自己考虑的因素呢?如果仅仅是为孩子好,他不听也就算了,为什么你会那么生气呢?”
这时候,妈妈感慨道:“这么说,我的确是觉得他没有按我潜意识的意愿来行动。”
我继续帮妈妈分析:“有些事情,明明有替自己考虑的成分,但承认这一点显得不那么‘高尚’,所以,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强调自己是为对方着想。其实你已经被自己催眠了。你并不觉得是为了自己。他快点做完作业,早点睡,的确对他身体有利,但是,这也是平息你的担心和焦虑的一个方法。”
于是,我们换了个视角重新来面对这个问题。我问妈妈:“当你听到孩子说作业多,看到孩子在休息,心里是不是已经对他有要求了呢?是不是希望他快点去写作业?随着休息时间的延长,你的担心也在增加。现在让我们停下来思考。”
“晚做一会儿作业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危害大不大?”
“你的内心能否允许孩子不按照你的想法来?”
“如果要求你接纳孩子的行为,你会怎样说服自己呢?”
在我的不断追问下,妈妈罗列了如下的理由:
不就是晚做会儿作业吗,只要知道做就行。
他确实挺累的,回来放松一下也是应该的,晚睡一晚上没什么。
从孩子以前的表现来看,他会安排好自己的作业,何必跟他计较,搞得最后大家都不愉快。
不论是谁都不愿意天天听别人指手画脚,他的事让他自己做主吧。
我这样想到底是为什么?是为了跟他分离还是越缠越紧?
从这几条理由来看,只要方向对路,妈妈能很好地说服自己,消除心中的担忧和焦虑,也顺便切断了她挫败感的链条。我最后补充了一点:孩子的作业只要完成就行,并不需要按照你期望的状态和节奏去完成。想了这么多说辞,就是希望你发自内心地相信,作业是孩子的事情,他能安排好,与你没有直接的关系,作业也不是你的责任,只是属于你的监管范围而已。如果孩子做完作业的时间太晚,事后提醒一句就可以。如果有足够的耐心,甚至不必刻意说,过几天,说不定孩子自己就会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悄然改正了。
当我们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通常有两个努力的方向。要么,控制他人,让他人符合自己的意愿;要么,改变自己的想法,接纳他人的行为。通常,没有人喜欢被控制、被强迫,因此,通过改变他人来抚慰自己的情绪,迟早会引起对方的反抗,结果会引发矛盾和对立。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则是一种健康和理性的处理情绪的方法,这更容易使我们达到人际和谐的状态。这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中一样重要。
所以,我们要直面问题,对自己的情绪承担完全的责任,不要试图通过控制孩子来平复自己的心情——这不是长久之计,否则势必会引发对抗。
管理自己的念头(1)
有一位家长在博客上给我留言,事例比较典型,我便逐条进行了回复。
杨老师,您好!我的孩子11岁了(男孩),很依赖我,现在还每天黏着要跟我睡,可在别人面前他很得意地说是我硬黏着他。今晚我提出让他自己睡觉,他就跟我谈条件让我先跟他睡两天,然后他独立睡一个星期,依此规律循环。我很反感孩子这种懦弱的做法,起初坚决不答应他的条件,后来被他缠不过,就答应了。可我越想越生气,反悔了。他也很生气。结果,这件事让我们俩都很烦。我觉得他太黏人,摆脱不了他,在我说过不陪他睡后,他自己躲在被窝里哭了„„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杨老师可以帮我分析一下吗?
我的回答:
首先,谢谢你信任我。从这段文字中,我能感受到你烦躁的心情,也理解你的苦恼。
1.孩子依赖你,黏着你,在别人面前却得意地说你硬黏着他。我猜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不愿意当面承认黏着你的事实,所以颠倒黑白。还有一种可能,这是事实——你正在以一种非常隐蔽的方式,甚至你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方式控制孩子,造成了孩子离不开你的事实。
2.孩子说先跟你睡两天,然后他独立睡一个星期,依此循环。客观地讲,你的孩子很善于想办法,他想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脱离对你的依赖。两天陪伴与一星期独立,这样的安排也很合理,从这一点来说,他并不想硬黏着你。有这样一个过渡,孩子也会感觉更舒服。我们能否真心地理解并倾听孩子的意图呢?但你把孩子的合理建议定义为“懦弱”,很显然,你对孩子心怀埋怨。
3.“我很反感孩子这种懦弱的做法,起初坚决不答应他的条件,后来,被他缠不过,就答应了。可我越想越生气,反悔了。”——在这里,我要追问几句:你是在生孩子的气,还是更生自己的气呢?你会恨自己不坚持原则吗?这个“懦弱”的评价,是指向孩子的,还是指向你自己的呢?
4.答应孩子的事情又反悔了,这会降低你的威信。那么孩子答应你的事情,也会出尔反尔,因为你没有作出信守诺言的好榜样。并且,对于你的决定,他会通过软磨硬泡来不断修改,最后甚至可能让你的决定不了了之。
5.其实这件小事情没必要以烦躁和眼泪作为结局,依照孩子的办法,陪他两天,再让他独自睡一周,不是皆大欢喜吗?当然,这里我还要特别提醒,他自己睡的时候,可能还会对你软磨硬泡,这是考验你是否坚持原则的时刻。
再次感谢你的信任。最后,我还想多说两句:孩子的表现是一回事儿,我们对他的评价是另外一回事儿。这件小事,二者恰好南辕北辙。客观地讲,孩子的建议很合理,如果我们给他贴个“懦弱”的标签,他在我们心目中就会面目可憎。作为家长,我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之前,必须先学会管理自己的念头。并非每个念头都是对的,在相信之前,需要推敲和审核。
那么,要如何推敲和审核我们的念头?这正是我咨询工作的重点。表面上看,我的工作是在改变家长的方法,事实上,我是在修正家长的念头。许多家长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却控制不住自己,最终把这些错误的方法加诸自己深爱的孩子身上。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不能知错就改呢?在我看来,是因为这些做法背后,有一连串的念头和判断在支撑着家长,它们未必正确,但力量强大。如果家长真想改变自己,光改变行为还不够,必须斩断这些有害的念头。
关于如何斩断有害念头,心理学家拜伦?凯蒂进行了很好的研究。凯蒂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忧郁症所困扰,甚至走到了自杀的边缘。当痛苦达到了顶点,她的人生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急转弯。某天早晨醒来,她忽然有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领悟:从前的一切痛苦,都是因为她不假思索地相信自己的某些负面判断。换句话说,是这些负面念头,把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想明白这一点,十年的深刻痛楚顿时烟消云散。
凯蒂的方法简单而有效,当我们心中升起一个不好的念头时,不妨问自己四个问题:
这是真的吗?
我能百分之百确定这是真的吗?
当我相信这个判断时,我有什么反应?
没有这个念头,我会怎样呢?
我们不妨用“孩子懦弱”这个案例来做一个练习。
“孩子懦弱”,这是真的吗?妈妈认为孩子懦弱的证据是孩子不肯立刻与妈妈分开睡,而是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案。而“懦弱”的定义则是:害怕面对眼前的事实,逃避事实,胆小怕事。很显然,孩子并没有逃避,而是想了一个更柔和的办法去面对。
能百分之百确定“孩子懦弱”这个判断是真的吗?在这个例子中显然不能。就算家长的判断非常有信心,一旦有人追问“能否百分之百确认”,答案往往也是否定的。比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做作业时玩笔、发呆,马上判断孩子不认真。其实,除了不认真,我们还可以想出别的可能,比如孩子遇到了困难,或者正在思考,或者心情不佳。如果我们不能百分之百确认,这个判断就不能当作事实,而是需要进一步核实。
当妈妈认为“孩子懦弱”时,会有怎样的反应?妈妈的行为给出了答案:怨恨、愤怒、失望、烦躁,对孩子出尔反尔,导致孩子躲在被窝里哭鼻子。
没有这个判断,妈妈会怎样呢?很显然,如果没有“孩子懦弱”这个判断,妈妈会看到孩子的积极态度和主动寻找方法的诚意,妈妈会肯定孩子的努力,重申“说话算话”这一规则,并欣然应允孩子的要求。
本来可以皆大欢喜的事情,因妈妈的一念之差,亲子之间的气氛便急转直下。这再次证明,念头的力量绝对不可小觑。一个不起眼的念头,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我们推向深渊。而我们最大的失误,往往就是放任各种负面念头和认知在心中纵横驰骋。
其实,不光是家庭教育,我们人生中大部分的烦恼都来自于心中的负面念头。这让我想起半杯水的故事,同样是半杯水,有人会说“怎么只有半杯”,有人则会说“多亏还有半杯”。乐观与悲观都与水无关,左右我们心情的,不是那半杯水,而是我们对半杯水的看法。我们看待孩子的行为,也存在“半杯水”心态,同样一个孩子,有的人能发现好多优点,有的人则能挑出一大堆缺点。视角不同,与孩子互动的结果自然大相径庭。
不管是为了教育的成功还是为了人生的幸福,对于心中的念头和判断,都需要有一个理性的审查系统来过滤,相信那些值得相信的念头。而凯蒂的四个追问,则可以扮演称职的法官,守护我们内心的安宁。
不对孩子发脾气的小绝招(1)
我发现自己在咨询过程中有一多半的精力,都在处理亲子双方的情绪。我常常在心里感慨:如果能把情绪问题剥离出去,就事论事地解决家庭教育问题,亲子沟通其实非常简单。
许多父母都说: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绪太难了,尤其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而且,自己忙得团团转,哪里有心情与孩子温和互动?我也曾经是脾气急躁的人,非常理解家长们的这种心情。在此,我结合咨询经验和自己的体验,来谈谈情绪管理。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被头痛所困扰,当时特别怕生气,一旦生气,头痛立刻加重。因此,遇到生气的事情时我必须克制自己。为了不去想那些令人生气的事情,我常常像念经一样,在心中默默地念叨:我不生气,不生气,坚决不生气„„这样做就是为了阻止自己发火,等情绪稍微平复一些,再回头思考。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是这样坚持几年以后,我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性格温和的人。
从我个人的体会来看,自我克制的滋味并不好受,但要改变爱发脾气的习惯,自我克制绝对是必经阶段。
当然,仅仅克制还不够,保持克制,只是为了安然度过情绪爆发的危险期。等平静下来,则要回头处理自己的情绪。我发现,许多家长克制完情绪后便不再对情绪展开工作。这不是处理情绪,而是在压抑情绪,数次积累之后,情绪的火药桶便会彻底爆发一次。其实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这样做危害更大。一件事情让我们感到生气,一定是有缘由的,我们不妨重新回到这件事情本身,了解自己的困境和需求。我们可以换个视角抚慰自己的心情,同时,看能否找出更温和的处理方法来替代发脾气。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只有这两个步骤都完成了,才算真的把这件事情处理完,也只有这样才不会积累负面情绪。
有时候,我也会充分发扬阿Q精神。遇到特别生气的事情,我会问自己两个问题:这件事情,3年之后你还能想起来吗?那时候你还会生气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一定会在当下把事情处理完。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我就对自己说:既然3年后都不记得了,今天何必生气呢?通常3年后还让人纠结的事情,不会超过1%。许多家长对孩子发完脾气,往往用不了3个小时,就会感到特别后悔。因此在对孩子发脾气之前,也不妨问问自己这两个问题,如果你很快就会后悔,何必发脾气呢?这样想想,气往往就消了一半。
遇到父母控制不住情绪的情况,我通常会建议他们主动将自己隔离几分钟。这一小段时间是情绪爆发的危险期,如果选择让自己安静地待一会儿,发脾气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同时在这段安静的时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理清思路!不管我们怎样生气,事已至此,我们必须想出对策,想好接下来怎么办。比如,有几个处理方法?各有什么利弊?孩子接下来可能会有怎样的回应?我们该怎样对待?之所以对孩子发脾气,往往是因为我们无力处理当下的局面。如果我们能找到很好的策略,谁愿意发脾气呢?因此,我们的任务不是单纯压抑情绪,而是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来。
这个思考的过程不妨用书写的方式记录下来。最近几年我一直在用这个方法。我发现一个人思考时心里会千头万绪,写下来则会变得很清晰,更容易取舍。后来,在一个访谈节目中,看到一个企业家也用这个办法。他说遇到让人火冒三丈的事情时他会坐在办公室里,把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念头一股脑地写下来,写完了就发现情绪平静了,办法也出来了。
不对孩子发脾气的小绝招(2)
就算没有突发事件,我们每天也会不经意地积累很多负面情绪,因此处理情绪的工作需要天天进行。这并不是勉为其难的“作业”,而是疼惜自己的最佳方式。
几年前,我在一本心理学书籍上看到这样的话:人的信念非常重要,有的时候,一个非常细小的念头,都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我就琢磨,怎样避免小念头制造大麻烦的这种情况发生呢?于是我开始每天晚上回头梳理一天的感受,如果有不舒服的感觉,马上去寻找源头,因为是当天发生的事情,一般都能找到根源。这是一个很好玩的过程。梳理之后发现,许多时候,心里不痛快的感觉,往往就是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自己一个很琐碎的甚至是“没经过大脑的”念头引起的。在咨询过程中也常常有类似的情况,比如有的家长在闲聊中,听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优秀,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就有点失落。回家看到孩子总觉得心里不顺畅,如果恰好有个导火索,负面情绪就会爆发出来。其实事情本身未必那么可气,是之前的负面认知搭了便车。这许许多多的琐碎想法给我们带来层层叠叠的烦恼,如果不及时追踪,父母们只能被痛苦所困扰,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因为什么而痛苦。
渐渐地,我把每晚的梳理工作变为随时的追踪和记录。我的书桌上总有一个小本子用来记录自己的负面念头,随时思考并把感悟记录下来。这是一个高效处理情绪的方法,而且大大减轻了大脑的负担,可以让我空出更多的“内存”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现在,我非常喜欢我的状态。
这种处理情绪的方法最开始实施起来比较慢,而且因为要重新去面对不愉快的事情,难免会有情绪反应。但渐渐地,我处理情绪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有时候处理一个念头只需要半分钟。
还有的时候,生活中没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我们内心却产生了真实的负面情绪。这往往与我们的童年成长有关,我也是最近才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有一件小事启发了我。每次我看见许多书胡乱地堆在书桌上,就会对自己说,应该把书整理一下!紧接着我就感受到内心有一丝细微的抗拒力量:我不想做!于是整理书桌成了悬在我心头的一个任务。每当看到那一堆书,心里的两个声音都会一起登场:“应该整理一下!”“我不想做!”通常否定的力量会占上风,这件小事会一拖再拖,每次看见那堆书,心里都会不舒服。直到自己忍无可忍,就抽空把书整理了一下。结果只用了一分钟书桌就变得非常清爽。我心里想:就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会拖了好几天,非得让自己的内心陷入困扰才做呢?然而下一次,我又陷入了这个怪圈。许多小事都是如此,比如应该去趟超市,或者应该给某人打个电话„„却又纠结要不要马上去做。
经过深入分析,我发现自己的内心有一个思考的模式。还以整理书为例,在“应该把书整理一下”之后,还跟着一句话:“看看你,总是乱扔东西,不知道随时整理。”接下来,心中才升起对抗的念头:“我不想做!”此前,我一直忽略了自我责备的念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抗拒什么。觉察到自我责备,我立刻明白了:小时候,妈妈就是这样责备我的,她总是数落我没有物归原处的习惯。我不由惊呼:“内在父母”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我完整地复制了父母责备我的方式,每天非常“敬业”地用这个程序谴责自己。这么多年,我的内心成了两股念头的战场,如果不是学心理学,也许我终生都会被这些琐碎的念头所侵扰。
不对孩子发脾气的小绝招(3)
这个细微的发现让我感到非常吃惊。许多人的情绪容易习惯性低落、烦躁,自己却找不到源头,也不知道该怎样处理。其实,我们都带着童年的影子生活,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积累各种暗伤。我们值得为自己停下来,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念头在阻碍自己。
自从发现自我谴责的倾向以后,我非常注意心中的念头,一旦有轻微的不舒服的感觉,我马上回头去想,并且立刻把自我谴责改为自我期待。比如再看到书桌杂乱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请整理一下,我喜欢清爽的感觉!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从小到大一直伴随我的不舒服的感觉消失了。
我们的成长历程并不完美,但我们都要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不转移,不蔓延。如果我们不是成熟的人,如果我们不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那么,“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孩子就会成为我们负面情绪的重灾区。
随意发脾气就像乱扔垃圾一样,是不好的行为。不要把家变为负面情绪的垃圾桶,也不要把孩子变成替罪羊。其实情绪并不是坏东西,负面情绪中往往也隐藏着我们的需要和诉求,如果我们认真对待,会更了解自己,也更懂得满足自己。
我发现,很多家长发脾气都是“即兴”的。比如发现孩子没做作业,立刻火冒三丈狠狠地批评孩子,其间难免口不择言,而且还翻出旧账。训斥完孩子往往丢下一句:“作业是你的,我再也不管你了,你看着办吧!”这最后一句话显然是赌气的,如果真坚持这个原则就没必要发这么大的火。家长只是发泄了情绪,并没有解决问题。
我也不主张一味地压抑情绪,那就仿佛把霉变的垃圾藏在了地毯下面,虽然看不见,我们却会一直被难闻的气味所困扰。
我总是对家长说,当发脾气在所难免的时候,请把发脾气变成一种沟通!如何做呢?简单地说就是定好目标,划定界限。不要“即兴”地发脾气,而要确定一个理智的目标,并且要坚持就事论事的原则:“干净地争吵”,绝对不翻旧账、不攻击孩子。这样可以把发脾气的危害降到最低。
为此我曾经和一位妈妈总结发脾气的流程。如果我们用遍了所有的温和方法依然无效,当我们决定发脾气的时候,不妨坚守三个清晰的表达:“我看到„„我感到„„我希望„„”要特别注意的是,三句话都要以“我”开头。如果用“你”字开头,特别容易变成指责孩子,那样的话就不再是“干净地争吵”。以没做作业为例,我们不妨这样向孩子表达:“上午有充足的时间,我们约定好中午以前完成作业,我也很信任你,可是我发现你一直在玩游戏看电视,作业一点儿都没做,我很生气,也很失望。我希望你在晚上六点之前完成作业。如果你一直这样,下周我会考虑加强监督。”
表面上看这个方法显得对问题过于轻描淡写,只说了几句话而已,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点到为止”非常重要。教育的力量是一个累加的过程,一次这样做未必能看到效果,但坚持这样做,就会看到令人惊喜的改变。有的家长总觉得孩子当时俯首认错,才算教育到位,其实,有时候孩子虽然没说什么,但行动上已经认错了。如果非得逼着孩子低眉顺眼、诚惶诚恐,累加起来则是过度教育。这样的结果就是彼此积累怨恨,影响亲子互动的结果。
父母管理好情绪,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孩子,其实最终成全的是自己。当我们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共处后就会发现,人生的喜悦和幸福,原来触手可及。
学会尊重学会爱(1)
有一位妈妈曾经在网上给我留言,那严厉的措辞仿佛是对家人的投诉。她说老公脾气暴躁,与孩子关系紧张,夫妻很难达成教育理念的一致,孩子的问题也非常多。有一次,孩子交了白卷,老师找这位妈妈深谈了一次,她进一步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咨询开始后,我首先了解了详细的情况,比照她的网上留言,我惊奇地发现:妈妈的描述和我看到的事实竟然南辕北辙。当然,妈妈并不是故意隐瞒,她当时真诚地认为,问题都在老公和孩子身上。从具体事实出发,我却发现所有的问题都与妈妈有关。在咨询的过程中,通过对生活小事的分析,妈妈渐渐意识到她并非局外人,一切的问题她都参与其中。同时她也认识到,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妈妈发挥作用。
有一天,这位妈妈在日志中描述了一件小事:
晚饭很快做好了,他爸很怕热,吹着电扇,一边吃一边淌汗。我让他洗洗再吃,他不理我,我也没再说话。孩子却帮着我对他吼,让他爸快点去洗脸。我在一边听着,感觉很好笑,但还是故作平静地对孩子说:“吃饭,不理他!”
对于爸爸没有理会妈妈的建议这件事,我首先让妈妈形容一下对爸爸说话的语气,妈妈说:“现在想起来,我觉得我的表现不是很好。我觉得汗流浃背的样子很脏,就用平常的语气对孩子他爸说:‘去洗洗吧,怎么流那么多汗?又没让你干什么活儿!’”我继续问:“孩子的爸爸没理你,你觉得和语气有关系吗?”妈妈说:“他经常表现出这样的态度,仔细想想应该有关系。”妈妈性格比较直爽,她在平常的沟通中都会带着责备的语气,而她浑然不觉。这个倾向在后面的咨询中反复出现,比如她还说过:“家里不是有饮料吗,你怎么又买一瓶?”为此我专门和她讨论了一次,并建议她用陈述句表达自己的见解,不要总是用反问句。其实,她的话如果转换为“家里有饮料呢,不用再买了”,便不再有责备的意味。我猜测,妈妈的话让爸爸感到不舒服,但还不至于发生争吵,所以爸爸就用沉默应对。妈妈说,她在工作中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得罪人,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应该就是语气的原因。 我半开玩笑地问妈妈:“孩子吼爸爸,你心里觉得好笑,是觉得儿子帮你‘报仇’了?”妈妈说有一点儿这样的想法,不过她也不赞成孩子吼爸爸。我继续问妈妈:“爸爸不洗脸,孩子吼爸爸,你觉得谁的错多一点儿呢?”妈妈很干脆地说:“是爸爸。”妈妈不假思索地给出这样的答案,让我有点吃惊。我追问理由,她说:“如果他爸洗脸,不就没有后面的矛盾了吗?”我说了自己的看法:“你让爸爸去洗脸,但语气不是很好。爸爸没有去也没有理你,你心里可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觉得他不听劝。”妈妈接着说:“是的,我当时就觉得自己说的是对的。”我继续说:“从爸爸的角度看,他出汗了,他觉得吹吹风扇就可以了。他要对自己的感觉负责任,洗脸与否,决定权在他手里。我们可以提建议,但没必要强迫他。如果你要求他必须去洗脸,那么洗脸这个行为,就不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你和孩子,为了让你们看着舒服点。如此说来,爸爸没有听你的话并不算过错。后来孩子参与进来直接吼爸爸,你觉得妥当吗?”妈妈说:“看来是我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光想着爸爸不听我的,反倒忽略了孩子的过错。”
学会尊重学会爱(2)
这件生活琐事中,孩子可以参与意见,但没有权力对爸爸颐指气使。对于孩子的行为,妈妈故作平静地说“吃饭,不理他”,本意是阻止孩子,但给人的感觉是母子立场相同,都觉得爸爸不识好歹。妈妈说“不理他”专指眼下这件事,但孩子有可能将其扩展为任何时候都可以不理爸爸,因为爸爸是个讨厌的人。如此说来,妈妈的做法与她的初衷背道而驰,反倒鼓励了孩子与爸爸敌对从而加深父子之间的裂痕。
我问妈妈:“如果再遇到同样的事情,孩子吼爸爸的时候,你会怎样处理呢?”妈妈说:“这么看来,孩子和他爸关系不好,我自己也有责任。我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需要尊重。你尊重了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不夸张地说,这句话我已经听过上百遍了。“尊重”这两个字,说到容易做到难。如果默许孩子对爸爸大吼大叫,回头再给他讲一番大道理,那么“尊重”便成了一个口号。每个家庭都有许多口号,那些口号都正确无比,却只是说说而已。有一次与家人聊天,恰好聊到这个话题,我说了自己的看法:一个道理,我们能说出来,最多证明我们只懂了5%,另外的95%,则要看能否将道理融会到自己的行为中。这恰好是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通俗的理解——做到了,没必要说;做不到,说了也白说。所以我非常敬佩那些说到做到的人。
那么,我们该如何把“尊重”这两个字体现在行为中呢?在当时的具体情境中,爸爸没有去洗脸,孩子吼了爸爸。妈妈怎样做才能既体现对爸爸的尊重,又体现对孩子的尊重呢?
我建议妈妈先倾听内容,再关注语气:“你希望爸爸去洗脸,对不对呀?”孩子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讨论到这里,妈妈插话说:“然后,我就对他爸说,家庭表决,二比一,你应该去洗脸!”我没有评价妈妈的方法,继续说我的思路:“我也希望爸爸去洗洗,这样爸爸自己舒服,我们看着也舒服。不过呢,脸是爸爸的,是否洗脸要由爸爸自己来决定。你也是好心,但是吼爸爸就不对了,这样爸爸心情不好,更不想去洗了,咱们要尊重爸爸!”
这段话,目的是首先让孩子明白,我们是在建议爸爸去洗脸,而不是命令爸爸去洗脸,不管爸爸怎样选择,我们都要尊重他。同时,肯定了孩子的出发点,也委婉指出孩子不妥的地方,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孩子很想说服爸爸,除了吼爸爸以外,还有没有更温情的办法呢?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如果孩子想不出,妈妈也可以提供建议。比如,让孩子学会亲昵地请求:“好爸爸,你去洗洗吧,那样多不舒服呀!”或者建议孩子直接行动,拿一块湿毛巾给爸爸,这样既体贴又温馨,通过这件小事,父子关系反倒会升温。如果爸爸去洗脸了,可以开玩笑地肯定爸爸一句:“瞧,这个老爸又讲卫生又听儿子的话!”如果爸爸依然无动于衷,不妨对孩子说:“你的话爸爸听到了,但他现在不想去,那等他想洗的时候再洗吧。”
这位妈妈感叹:“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这么容易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且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不注意自己的语气。现在终于明白了,会说话的人,让人笑;不会说话的人,让人跳。”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所呈现的问题,往往都是父母深度参与的结果。与指责相比,我们可以选择更负责任的态度,从我做起,反躬自省并努力改变。这样做虽然不容易,但更有价值。
你在孩子面前的威望值是多少(1)
常常有家长问我:“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那么听话呢?也没见家长怎么管,孩子却表现优异?”言外之意是老天爷偏心眼,把听话的孩子都赐予了别人,把小淘气摊派给了自己。
假设真有老天爷的话,我相信他老人家手里的确有这样的孩子,不但天赋过人,还自主成长,没给爹娘出什么难题,一溜烟儿就长大了,其间居然还成绩斐然。不过好东西都是稀缺资源,就像500万的彩票,惦记的人多,中奖的人少。
话又说回来,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够严密——没见着别的家长管,并不代表人家没管。就算真没管,他们也没妨碍孩子成长,至少给了孩子空间。不管我们有没有看到,毕竟所有的成功、失败,都自有它的原因。
有一位家长说起她的侄儿,每次都赞不绝口。她的侄儿也确实优秀,在县里成绩始终是第一名,到了省里最好的高中依然数一数二。在她看来孩子根本不用父母操心,体贴父母,孝敬老人,待人礼貌,自己就能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来,她和孩子的妈妈,也就是她的嫂子聊天得知,她的嫂子对教育很感兴趣,而且很早就开始科学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指导孩子学会从错误中学习,并且有很多具体的方法。比如,专门为孩子做了一个错题本,出错的地方反复练习,慢慢地,孩子也养成了严谨的习惯。孩子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她的嫂子便对孩子完全放手,表面上看,似乎从来没管过。
前几天又有一位家长咨询,她问得很具体:“为什么有的孩子打一顿就很管用,而我的孩子打了也不长记性呢?”我不赞成打孩子,不过我还是反问了一句:“你一年打多少次孩子,别的家长一年打几次呢?”
有的时候,的确如这位家长所说,偶尔打孩子,孩子在恐惧的驱使下会有短暂的改变。这个办法看上去立竿见影,其实这样做不但伤害孩子,也妨碍父母的成长。这是一个懒惰的办法,阻碍了家长的反思和改进,并使他们形成对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的依赖。如果挨打成了家常便饭,孩子改正后的良好状态会越来越短暂,甚至会反弹得越来越严重。渐渐地教育就会陷入“打了收效甚微,不打无计可施”的恶性循环。从这个角度来说,打孩子绝对是饮鸩止渴。
和这位家长继续聊下去,就说到了一个问题:同一个孩子,同一件事,为什么有的人唠唠叨叨说了很多,孩子就是不听,而有的人只说一句,甚至只是一个眼神,孩子就服服帖帖了呢?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小时候我也是个淘气的孩子,老妈成天唠叨我,我依然我行我素,就当没听见。而老爸呢,通常一个月才说我一次,居然会令行禁止。如果让我给父母打分,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我会给老妈60分,给老爸95分。
我的感觉是,抗拒老妈没有什么后果,她只是说说而已,而且会反复地说。但抗拒老爸的结果是,他虽然不会有激烈的行动,但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处理完。另外,老爸很少说话,但说的话一定是有道理的,是非说不可的,我自己也服气。从体验来讲,老妈成天说教,会让我很烦躁;老爸很少说我,我平时都很舒坦,所以他一旦开口说话,我一定会认真对待。我从中得到的体会是:说得多,不代表效果好;说得少,效果却更好,这便是“少即是多”的道理。所以,与孩子交流的时候,我非常关注效果,一旦产生无效的互动,我会立刻反思,并寻找新的策略。
你在孩子面前的威望值是多少(2)
这个体验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对待小孩子,也大体复制了父亲的方法。有一次,叔叔家的弟弟陶然玩的时候一直翻我家的抽屉,恰好那个抽屉里面有针、螺丝钉、剪刀等尖利的东西。陶然的妈妈一直在制止陶然,陶然却充耳不闻。她连续说了6遍,简直像复读机一样:“陶然,把抽屉关上,小心扎着你的手,快点啊,快点关上,别动了!你没听见我的话呀,赶紧关上,扎着你的手会出血的„„”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就拖着长腔说了一句:“陶然,把抽屉关上!”结果,陶然痛快地答应了,并且马上关了抽屉。陶然的妈妈半开玩笑地说:“陶然欺负人,我说了6遍都不听,你说一遍就管用。”
我想,真正的原因并不在于提醒遍数的多寡。平时,我非常注意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印象。每到周末我家就会聚集许多小孩儿,如果像陶然的妈妈这样唠叨着管他们,估计会把我累死。我的原则是最低限度地管。我平时习惯和他们约定一个大致的行动范围,告诉他们哪些东西绝对不可以玩,比如厨房用具或者被子等。除此之外,我对他们保持观察而很少干涉。经过慢慢观察我发现,其实孩子并不鲁莽,他们也会小心。我只要稍加提示即可,没必要一定制止,但我对于要制止的事情,一定会很有执行力。所以我一开口说话,孩子就知道,如果他不听,我必然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聊聊威望值,其实每个家长的威望值都不同,只是难以准确地用百分制来计量。威望值在任何领域都存在。如果我们用心经营,就可以事半功倍。
如果一个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望值比较高,孩子就会顺从。在这里,“顺从”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指的是自愿服从,这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写照。
至于怎么提高威望值,似乎没有标准答案,针对不同孩子的性格有不同的适用方法。不过有两条是共同的,首先是家长的自律,其次是教育方法落实的精准性。
教育孩子,首先是自我教育。因此大人必须对自己有要求,做孩子的榜样,做一个让孩子佩服的人。这话说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可没这么轻松。许多家长都感慨,管住自己的行为和管住自己的嘴非常有难度,常常半途而废。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有的长辈管束我,我就会在心里说:你都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求我?孩子一旦有这样的感觉,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很难实行。
与一位家长交流时她一直在感慨:“说道理谁都懂,但到关键时刻就忘了,或者就算是下定决心改变自己,最后也都不了了之。”我就半开玩笑地说:“你看,孩子在学校都有学生守则,作为家长,也应该有个家长守则。你不妨针对你家的情况列个家长守则,每天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后来,这位家长还真列了一个家长守则给我,内容如下:
尊重孩子,不过多干涉孩子,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还有体验失败的权利。
不唠叨,制定的规则言简意赅并坚持监督。
遇事控制好情绪,态度平和,语调温和。把事情处理完,不回避。
对待两个孩子要公平,解决他们的纠纷时要了解清楚整个事件,最好能让他们分别阐述过程。
对孩子要做到无条件积极关注。
信任孩子,孩子的天性是善良向上的。
不过多看重考试分数,把关注点集中在总结经验和教训上。
你在孩子面前的威望值是多少(3)
每天抽出15分钟全心全意和孩子互动。
我看了这个守则,感觉写得很充实,也很符合她家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我给了她一个建议:每天按照这个标准检查自己的行为。可以评分,也可以写出自己具体做到了哪些,是怎样做的,还有哪些有待改进。这样做有一些麻烦,但可以通过这样的自律,让自己得到改变。
这几年,我非常重视教育方法落实的精准性,在方法对路的前提下,教育成果的差别往往取决于过程中的精准程度。我很喜欢观察周围的人教育孩子的过程,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越是不擅长教育孩子的家长,越会大张旗鼓地教育孩子,吃饭、走路、做作业、玩游戏„„孩子耳边时刻响彻着家长的“谆谆教诲”。这样做的结果却往往是问题越来越多。作为旁观者,看到这种景象时心里会莫名地烦躁、紧张。相反,那些擅长教育孩子的家长很少讲大道理,更多的是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一切都点到为止。表面上看平淡无奇,作为旁观者却觉得很舒服,而且能体会到亲子之间那种无言的默契。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非常关注这样的细节。我特别喜欢追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两类家长的回答侧重点各不相同。不擅长教育的家长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我看见孩子存在的问题,我感到很担心,我想要怎样的教育效果,所以我立刻进行干预„„而擅长教育的家长,更多从孩子的角度进行考虑:孩子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孩子需要怎样的帮助,孩子的感受是怎样的,我这样做会在哪方面促进孩子的成长„„从结果来看,前者主要是孩子在满足家长的心理需求;后者是家长更多地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
二者的另外一个区别,则是对当下策略的用心程度。让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家长,更重视自己的体验,会随意而频繁地教育孩子;更多地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的家长,会非常重视孩子的感觉,每个教育行为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正因为经过深入的思考,所以这类家长能全面分析孩子的状态,解释教育行为的用意,预测各种可能的后果。每当听到后者这样完整的分析,我都暗自感慨:这些家长,手中仿佛有一张教育地图,他知道自己和孩子现在所处的位置,也能清晰地标注目的地,而且能够通过反复权衡,从诸多线路中选择一条最佳线路通往目的地。正因为做了如此细致的准备工作,才不易迷路,也很少走弯路。
如果我们没想好就教育孩子,便是把孩子当作试验品,这是在孩子身上试错。是否追求教育的精准性,关键看我们的取舍——要么舍得思考,要么舍得孩子。
从当前来说,关注教育的精准性,家长会辛苦,但照顾了孩子的体验;随意教育孩子,家长省了事儿,但孩子的感觉却非常糟糕。从长远来看,不断追求教育的精准性,则是同时成就了家长和孩子,这是双赢之路。
通过深思熟虑,我们要对孩子进行精准的教育,就算我们不多说什么,孩子的体验也会告诉他该做什么。这简洁准确的教育行为背后隐藏着父母的深情和爱意,是真正的用心良苦。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会明白父母的这份付出对他的深刻意义,我相信孩子会为此感激终生。
其实,教育的精准性并非一个高高在上的目标。我们不妨立足现实的教育水平,教育之前深思,教育之后反思。每天进步一点点,通过不断打磨细节,教育的精准性便会不断提升。
请别说无可救药(上)(1) 虽然我接触过各种情况的孩子,大宝的状态还是让我倒吸一口凉气,据他父母的描述,孩子完全处于失控状态,看上去简直无可救药。
这是大宝妈妈的描述:
大宝每天都玩到很晚还不写作业。我急呀,急得咬牙切齿,用食指指着他怒吼,威胁他再不写就不许吃饭、不许睡觉。大宝就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玩。我在一边咆哮升级,忍不住动手抽他一通,嘴里发泄着我的不满:“叫你不听话,叫你不写作业!”刚开始大宝撇撇嘴哭两声就继续玩,后来他锻炼成了我的对手,我抽他一下,他还我两下。我们常常是斗争了一晚上,结果大宝就是不动,困了躺在地上就睡。我拿着针对着他,他一合眼就扎一下。
那时候大宝刚上学,我就已经被搞得精疲力尽。老师也三天两头找我,说他和同学打架、上课睡觉、上课离开座位、不写作业„„一大堆的问题袭来,我都要崩溃了。最让我心惊胆战的是,老师找我说:“大宝上课不听讲,瞪着老师,眼神很可怕,带孩子去看看吧。”
在咨询开始的时候,我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先停止打孩子,作业的问题慢慢解决。大宝的父母极力控制自己,不再打骂孩子,但对于这种失控的局面依然无计可施,这是大宝的爸爸当初写的一段日志,描述孩子做作业的过程:
今天是正月十五,打算晚上去孩子奶奶家吃晚饭的。我6点回到家,地上到处都是书、笔、本、尺子、橡皮„„孩子闹了一下午一个字都没写。听他妈妈说,一直和他僵持着不理他,他也不写。妈妈盯着他不让他玩他就扔东西。妈妈没给他捡,他继而起身往床上扔鞋,妈妈还是没理他。他找来钥匙把门锁上,并说:“想要钥匙吗?需要5000块钱,您给我1块就行!”他妈妈还是没理他。他说:“反正我今天得去奶奶家,不带我去,我就自己去!”正在这时我回来了,我让他妈妈先去孩子奶奶家,我盯着他要求他必须把作业完成,否则就不让出门。孩子又开始撕心裂肺地哭,没完没了玩命地闹,要求先去奶奶家回来再写作业。这中间奶奶来了两次电话,姑姑也打过一次电话,劝他赶快写,我在电话里跟她们说:“不完成作业,哪儿都不能去!”孩子没完没了地重复一句话:“我就要去奶奶家,我要给妈妈打电话,我就要去奶奶家!我等妈妈来接我!”并猛烈反抗。他的作业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完成,他就是磨蹭。我一次又一次地用尽各种办法,把他“请”回书桌前坐好。我刚把他放在座位上,他就打出溜儿,然后趴在地上爬。要是想把他拉起来,他就打坠儿。一不留神他又跑到床上去了。反反复复一次又一次,我真是身心疲惫了。等到他妈妈从奶奶家回来了,他还是只字未写,此时已经晚上8点了。我和他妈妈轮番上阵,他一直闹到12点才写完作业。总共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耗了一天,补寒假作业的时间被他耗没了,原打算带他出去玩的时间也被他耗没了。
爸爸写得详细而稍显烦琐,看了这个过程,我既能理解这对父母的疲惫和无奈,也能理解孩子的无助和痛苦。妈妈曾经用手机录了一些视频片段给我看,其中一个片段是大宝不写作业,妈妈的话也听不进,自顾自地在床上打滚儿。妈妈的话多了,他索性把整个被子蒙在头上,躲在他自己制造的黑暗中,嘴里哼哼哈哈地在床上转圈儿„„
请别说无可救药(上)(2)
父母和孩子天天这样相处,对双方来说都是灾难。
咨询正式开始后,在不打孩子的前提下,我和孩子的父母共同寻找新的策略。对这个家庭来说,改变并不容易。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情况确实比较严重;另一方面因为父母已经习惯了打骂的方式。当然,孩子的表现主要是父母不当的教育方法造成的。
这个家庭给我的感觉是,妈妈的内心储存着很多愤怒和敌意,而这些负面情绪来自于她的童年。这位妈妈说,她的家庭成员都属于简单粗暴型的,爸爸非常严厉,她做错了事就挨打,也不敢反抗。她内向、胆小,做事总是小心翼翼,无法化解心中的郁闷而常常生闷气。她在学校也很孤僻,很少说话,也不合群,总是受欺负。家人亲戚都不喜欢她,她遇到困难时也不知道向谁求助。而她有一个聪明漂亮的妹妹,大家总是拿姐妹俩作比较,总是否定她,夸奖妹妹。
也正因为这样的童年遭遇,她没有形成健康的化解情绪的方式,她的情绪反映到躯体方面,就是一直被莫名的疼痛所困扰,吃了很多年中药。
客观地说,这位妈妈如此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的确不对。了解了她的童年故事,对于她所经历的无助和痛苦,我感到怜惜,毕竟她也曾经是一个孩子。值得庆幸的是,这位妈妈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且痛下决心改变自己。
妈妈在情绪方面遇到的困难超乎我的预料。有几次遇到一些比较小的事情,我建议她严肃地和孩子说一下即可,不必过度处理。结果她“严肃”地和孩子沟通的后果,竟然是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按照常理来判断,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发生激烈的冲突,怎么会这样呢?开始我以为是我的判断出错了,反复推敲这个过程,可想来想去都很费解。我反复问妈妈她是怎样和孩子说的。妈妈说,就是“严肃”的态度。这个细节困扰了我一段时间。有一次,这位妈妈又需要“严肃”地和孩子谈一件事情,我建议她用手机录下这个片段。看了视频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妈妈一直以为自己是“严肃”地和孩子谈话,事实上,她是在“生气”地训斥孩子。
一个成年人分不清“严肃”和“生气”似乎不可理解。联系她的成长经历则很容易解释:在她看来,像父亲那样暴怒的时刻才算是“生气”,相比之下,平时话语中带出来的奚落和训斥都已经是家常便饭,是她眼中的“严肃”。原来,我们之间存在这样一个情绪换算的公式:我们眼里的“暴怒”,在她看来是“生气”;我们眼里的“生气”,在她看来只是“严肃”而已。
于是,我不得不想方设法教她学会真正运用“严肃”的态度,光用语言描述显然不够,我们最终回到了那段视频,一句话一句话地揣摩,慢慢地,她能找到真正的“严肃”的感觉了。这个过程对我俩来说都是挑战。在后来的咨询中,我尽量通过具体的细节,让她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也学会解读孩子的情绪。
这也产生了一个新的任务,我们把表情、眼神、音调作为一个专题来训练。过程中这位妈妈录制了大量的视频片段。我发现,她辅导孩子的时候,语调非常尖利,而且语气很生硬,她总是一脸冰霜,像个监工一样。作为旁观者,我听了都觉得很不舒服。这样的表情语气会让孩子感到紧张。妈妈在旁边辅导孩子的本意是帮助孩子,其实她的负面情绪反倒干扰了孩子。有一次,我们通过对视频的分析,完整地把她干扰孩子的过程呈现了出来。她说,要不是这样分析,她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细微情绪会对孩子有这样大的影响。
后来,我干脆给她布置了一个“作业”——每天花点时间,对着镜子练习笑容。我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她面对孩子的时候表情能有点“温度”就可以。这个作业显得很“可笑”,还好,这位妈妈一直坚持做了,而且坚持了很长时间,她甚至特意在办公桌上放了一面小镜子。同时,我教她怎样更细致地肯定孩子——加上表情语气的变化。渐渐地,孩子和她的互动不再剑拔弩张,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妈妈说:“我改变了表情,大宝的性情不那么急躁了。我改变了语气,大宝学会了和同学互动。”
后来,她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反馈:有一次回老家,老家的一个长辈竟然说她“变样了,好看了”。她说从小长辈们就说她长得丑,一副“干巴样”,现在居然说她好看了,她自己也感到非常意外。我想,所谓的“好看”,是因为她的表情明媚起来了。其实,这位妈妈一点儿都不丑,以前别人说她丑,是因为她把内心深处的愤怒和敌意都写在了脸上。
这位妈妈的坚持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因为她的童年缺少温暖和关爱,所以对于很多微妙的体验,她特别不容易找到感觉。比如,让她学会对孩子示弱,不要太强势,孩子便会有所不同。遗憾的是,她小时候,长辈从来不曾对她示弱过,现在她也从来不曾对孩子示弱过,因此,她总是很难理解“示弱”的意义,也无法想象自己弱下来孩子会怎样。但她愿意一直去尝试,做得不妥当的地方就反复讨论,不断改进。终于有一天,她体会到了示弱的价值:“我生病的时候,就对他说:‘大宝,妈妈浑身没劲儿,头也疼,顾不了你的学习了,你自己写作业吧。我还没吃药呢,能帮我倒杯水吗?’就见大宝纵身一跳:‘妈妈您等着啊!’一会儿就端来一满碗热气腾腾的水,还说‘倒水的时候都烫到我了,不过没事,吹吹就好了’,我听了那叫一个热泪盈眶呀,这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我体会到了!”
请别说无可救药(中)(1)
前面提到的咨询,在过程中,我会不断指出大宝妈妈的错误,并寻找改进的策略,同时也非常心疼她。她也曾经是个孩子,在严酷的家庭环境中艰难地长大,她的痛苦对于一路撒娇耍赖备受疼爱的孩子来说,是很难体会的。因此我非常能理解她的困难,也非常认可她的态度,虽然慢了一点儿,只要肯学,愿意改变,就不算晚。
在平时的咨询中,我每天所做的都是与前来咨询的父母讨论看上去很琐碎的教育细节,通过这些细节,教会他们用积极的视角看待孩子,学会判断孩子的动机和感受,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同时学会处理突发事件。大宝妈妈在咨询的前期,她家里几乎天天都有突发事件,甚至一天和家人争吵好几次。对于她而言,如何冷静地处理这些冲突非常关键。这个过程不但改变了妈妈的教育方法,也在不断修正她的思考方式。后来这位妈妈也很感慨,她说,现在她明白了,很多沟通方式本来都应该是在童年的家庭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但因为她当时的处境很孤独,没人教她也没人帮助她,同时因为她对周围的人都很敌视,也不会主动学习,这是她童年落下的最重要的人生课程。因此,到了自己教育孩子的时候,她不但不懂教育,也不懂得一个孩子基本的感受和需求。她复制了父母的方法,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尽管那样的方法曾经铸就了她半生的痛苦。
最开始,家长认为我的方法过于温和,他们一致认为这样严重的问题,必须用一些“霹雳”手段。为此孩子的父亲还特意和我谈了一次。其实这个问题之所以严重,就是因为他们以前过度地依赖“霹雳”手段。当然,最开始家长停止了打孩子,有一小段时间,孩子的表现反倒变本加厉,作为家长,的确是在咬牙切齿地忍耐着。我心里清楚得很,这是“松绑”之后的必然反应,也是咨询的必经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教妈妈学会寻找大宝细微的优点和进步,学会温言暖语地和孩子沟通,经过不懈的努力,慢慢把孩子的状态给“暖”过来了,孩子也不那么爱闹腾了。虽然大宝写作业的速度还是不快,但他会坚持写,不会再为半小时的作业折腾一整天了。
这位妈妈的困境,不仅反映在亲子教育中,也反映在她的全部生活中。她与很多家庭成员的关系都很紧张,与同事关系也不够融洽。偶尔,我也会扮演“妇联主任”的角色,和她聊聊家长里短。
比如,她总觉得别人都瞧不起她、笑话她。亲戚朋友看到大宝的表现,会对孩子说:“好好学,别整天让你妈操心。”“成天挨老师批,你得知道争气要强。”“我家孩子可不这样,到家就写作业,老师从来没找过家长。”„„这些话让妈妈感到非常郁闷,也对亲戚朋友很不满,觉得他们很狂妄,说这些话是为了嘲讽自己。因此她见到这些人都躲着走,生怕他们问起孩子的事情。
针对这种情况,讨论的时候,我一连串地追问:“不排除个别人有尖酸刻薄的心理,但这些人的话,有没有善意的成分?遇到困难时你是否会向他们求助?虽然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照顾你的感受,但大宝的现状确实如此,我们是接纳还是逃避?既然他们能把孩子教育得不错,我们能否向他们讨教一些教育的经验?亲戚说这些话的时候,怎样回应能既接受了对方的好意,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请别说无可救药(中)(2)
通过这样的讨论,妈妈渐渐认识到,其实多数的亲人都是善意的,是自己把敌意投射到了亲人身上,结果连人家的好意也一起回绝了。这样她就陷入了孤立的境地,遇到困难时得不到理解,更得不到帮助。这位妈妈进一步认识到,大宝也复制了她的思维模式,一旦遇到批评就会充满敌意地对抗,全盘否定对方,对自己有益的话也听不进去。
在咨询中,我们也非常注意细节的打磨。比如有一天孩子出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改变,孩子晚上730就完成了作业。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这不算什么,但对于大宝来说则是破天荒的表现,我们高兴得不得了。我忽然冒出一个主意来:“我们给孩子发一个‘证书’,说他破了家里的吉尼斯纪录,怎么样?”妈妈也赞同这个想法,她先打了个草稿:“某年某月某日,某同学晚上730完成作业,破了家里的吉尼斯纪录。”我觉得这个说法过于平淡,不足以表达我们的喜悦心情,就改成了如下内容:“某年某月某日,我怀着平静的心情走进家门,却听到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同学晚上730就做完作业啦!啊,这是真的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和爸爸都心花怒放、手舞足蹈、眉开眼笑。这是大宝最最快的一次,破了咱们家的吉尼斯纪录啦!!”第二天,妈妈告诉我,孩子的反应是“欣喜若狂”,亲自把证书贴到了墙上。后来,妈妈又告诉我,接下来的几天,大宝总是念叨吉尼斯纪录,他说:“妈妈,真没想到我能得这个奖!”而且,大宝睡觉前都要看几眼呢。我们绞尽脑汁,就是为了让孩子体验到这令人陶醉的感觉。
做咨询的过程,往往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遇到什么问题就得解决什么问题,有没有效果,第二天就见分晓。这个过程需要直面困境,有时候还会很琐碎很疲惫,但是我非常喜欢,就是因为我们能得到这样的惊喜,能看到孩子的改变。这份喜悦支撑着我不断去探索。
当然,也会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最开始妈妈的任务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打骂孩子,学会识别孩子的情绪,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妈妈基本做到了,但是关于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以及如何划清二者的界限,妈妈则陷入了困惑之中。有时候不知不觉走入放纵的误区,妈妈甚至觉得孩子有点“欺负”她。比如,大宝做作业的时候一直和她闲聊,妈妈只能耐心地听着,如果妈妈阻止,他就生气。妈妈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状态,于是有一段时间妈妈就由着孩子说,结果是大宝常常完不成作业。关于如何拿捏教育的尺度,我们结合类似的例子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后总结出一个原则:温和对人,坚定对事。对于边做作业边聊天的情况,要坚定地阻止孩子,将做作业和闲聊分开,同时,完全可以用温和的态度来处理这件事情,不需要批评责备。后来妈妈告诉我:“我发现,当我先放低姿态,柔声细语地说,再加上温和的面部表情时,大宝很容易接受。平时他经常眉飞色舞地给我讲学校发生的故事,如果是正写着作业大宝就开始和我闲聊,我会什么也不说,就看着他,用头示意一下作业,他会突然说‘我写完了再和您讲’。”妈妈的行为,很准确地诠释了“温和对人,坚定对事”的原则,大宝也会主动为妈妈划定行为的边界。同时,大宝也会主动为妈妈划定行为的尺度,他和妈妈约法三章:第一不能嚷;第二不能用手指人;第三不能随意打断他。
这个约定让我们感到很欣慰,因为大宝渐渐学会了用积极的方法与妈妈沟通。
请别说无可救药(下)(1)
在关于大宝的这个咨询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个少见的问题——提笔忘字。大宝不但写字非常慢,而且经常忘记一些简单字词的写法。比如他经常问妈妈,“可以”的“可”怎么写?“同学”的“同”怎么写?如此简单的字词都记不住,而且是大面积遗忘,让妈妈非常崩溃。也正因为这样,孩子非常怕学语文,有强烈的畏难情绪,每天的语文作业都会占用他大量时间。我发现随着孩子和妈妈情绪的共同好转,大宝的记忆力好点了,遗忘的字在减少,但记忆能力还是低于同龄人的水平。
有一段时间我比较关注呼吸问题。我从一本书上了解到,郭沫若受王阳明静坐的启发,通过静坐、调整呼吸,治好了自己的神经衰弱。我忽然想到了大宝,虽然他的变化已经很大,妈妈也非常注意教育方法,但这个孩子从小一直生活在冷落和责备当中。在家里父母会打骂他,在学校里因为学业落后、不守纪律,他经常被老师批评,也总是被同学排斥。有一段时间,他和同学关系很紧张。面临这样的处境,孩子长时间被负面情绪包围,心理一定会处于一种防御状态,处在这种状态久了,身体也会习惯性紧张。所以我就建议大宝的妈妈每天让孩子练习一下深呼吸,尽量天天拿出一点儿固定时间来练习。考试之前孩子坐在考场时,也不妨建议他先做几个深呼吸。
过了一段时间,大宝妈妈非常高兴地告诉我,练习深呼吸快一个月了,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不做都别扭。练习的效果非常好,大宝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老师说他比以前强多了,能坐得住了,注意力也集中了,课外班老师也这样反馈。而且,大宝不爱闹脾气了,有想法就用语言沟通,家里人都夸他懂事多了。最显著的改变是睡眠,以前哪怕很晚才睡,大宝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很久才睡着,现在做10个深呼吸,躺下五六分钟就睡着了,睡眠质量提高了。成绩也全面提升,各科都在90分左右,只是作文还差一些。
大宝的班主任告诉妈妈,她发觉大宝变了:一二年级时觉得这孩子问题特别多,上课走神,下课在座位上坐着,没人理他,他也不理别人。老师批评他,他就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老师,眼神里带着杀气,让人觉得很冷,很可怕。最近字词错得很少,期末考试,老师算定了他会不及格,结果他只有两个词不会写。而且,他现在开始展露活泼天性了,和同学一起玩也很开心。写作业也不抵触了,原来遇到不会写的就停,一节课只写十几个字,现在满篇只错几个词。最大的进步就是字词会得多了。
说实话,看到大宝妈妈的反馈我也很惊讶。我只是估计这个办法对大宝有效,但没想到效果这样明显,大宝妈妈说她当初也没觉得深呼吸这个办法会有效,只是试试而已。看来是“对症”了。这也印证了我的猜测:大宝习惯性地处于紧张状态,深呼吸缓解了孩子的内在紧张。现在看来,孩子记不住字词不是记忆力的问题,而是情绪的问题。深呼吸的方法,恰好非常适合他,帮他放松了身心。
我发现,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会无意识地处于紧张状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处于紧张状态,人的身体会显得很僵硬,有心理学家称之为“反柔软状态”,而回到“柔软状态”的方法,恰好是深呼吸。
请别说无可救药(下)(2)
大宝妈妈说孩子期末数学成绩是98.5分,其余科目的还没出来,估计这次作文没写好,孩子自己说这次的作文题目他没写过,下次要早点准备作文。这段时间,孩子比较主动,自己安排时间,同时还给妈妈安排事情,妈妈基本会听他的。比如,他怕黑,让妈妈坐在房间里看书陪他,但会提前告诉妈妈不许说话、不许催他,“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我就烦你说话,你不用说,我停一会儿就会写”,“我保证到点完成”。如果没完成,大宝自己会总结一下哪个地方耽误时间了,让妈妈过十分钟再提醒一次。
妈妈说:“大宝目前状态比较稳定。他没做到时我说了他,他会主动到我身边来让我搂着他,然后说,‘您错怪我了,我不是不想写,我是想过一会儿马上就写,您不用说’。”
大宝能这样表达心里的想法,我们非常开心。现在的大宝与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此前,大宝经常在学校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伸手摆平。
有的同学经常讥讽他:“你是天才,你是天生的蠢材。”他从不和他们讲理,动手就打。跑步的时候跑不过同学,就拦住同学打,人家也不示弱,大宝打不过就咬,最后总免不了和同学一起被揪到老师办公室挨批。还有一次大宝一巴掌打在同学的耳朵上,同学哭着说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了,妈妈只好带着那个孩子到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
因为这样的事太多了,妈妈经常被老师叫到学校,老师对妈妈说:“你的脾气一定很大,孩子的行为都是和家长学的。”当时妈妈感到很委屈,说自己能用的方法都用了,是因为没招数了才打孩子。后来妈妈慢慢学会了解孩子的心理,她说:“孩子的确是跟我学的,每当我讲道理的时候,他不听我就打,我实际上是在强迫他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大宝也是在学我,他希望别人都按照他的想法去做,没达到目的就动手解决。想到这些就觉得可怕,这样发展下去,就是在为社会培养一个暴徒。”
妈妈首先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学会了用温和的语言引导孩子。关于如何判定自己的引导是否有效,妈妈总结出一个心得:“看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听进去了,他的眼睛是亮的!”妈妈举了一个例子,大宝经常和同学打架,每次问起原因,大宝都说“他招我”。有一次妈妈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不发火,思考怎样开口能单刀直入,说到他心里去。妈妈问:“他招你,不理他会怎样?”大宝说:“会继续招我。”妈妈说:“那你冲着他微笑会怎么样?”大宝哈哈大笑起来,眼睛亮亮的:“妈妈,为什么要微笑呀?您怎么不嚷我了?”妈妈通过对比发现,以前大宝在学校与同学打架,她就用发脾气的方式来处理,其实孩子根本没听进去,也没有学会其他的处理方法。这件事情以后,每当大宝与同学发生冲突,妈妈就和他坐在一起分析:这件事大宝对在哪儿或者错在哪儿,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两人商量着决定,看谁能集思广益,看谁想的方法多,然后选出一个最合理的方法,下一次再发生类似事情的时候就用这个方法试验一次,看效果怎么样。
以前大宝在班里一个朋友都没有,人人都躲着他走,有的时候每周都制造一两起打架事件。后来打架越来越少,到现在已经有半年了,一次打架事件也没发生。他和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大宝还经常把自己的玩具、图书借给同学,也开始有同学到家里找他玩。
在咨询的后期,大宝的自觉性越来越高,我们开始尝试放手。此前这位妈妈什么事情都帮忙代劳——刷牙水、洗脸水都事先打好,出门帮助背书包,写作业全程陪同。后来我们尝试让孩子每天说出自己的安排,仅让妈妈提供一些简单的指导,然后放手让孩子去做。现在,大宝基本能做到独立完成作业,不再需要妈妈介入。妈妈说:“以前什么都帮孩子做了,孩子并不快乐。现在学着放手,孩子自己成功完成一件事情后,脸上总会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我对妈妈说:“大宝在小学阶段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从比较长的时间跨度看,也未必全是坏事。你看,他现在非常善于用语言沟通,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用闹脾气的方式对你表达不满。另外,孩子慢慢学会了安排时间,也学会了及时总结得失并作出调整。”妈妈说:“对,就是这样,以前我发脾气,他也发脾气,现在我们都用语言进行沟通,而不是用负面情绪沟通。”
大宝的表现曾经让他的父母陷入绝望,也正是这样的表现为他的父母敲响了警钟,敦促他们面对自己的人生议题,实现二次成长。大宝通过这样激烈的方式拯救了父母,使得父母的人生更加完整,同时也拯救了自己,使得他不用再重蹈妈妈童年的覆辙。我不得不再次感叹: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请给他们一个天使的环境!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1)
有位深圳的妈妈对我说,她6岁的儿子看起来总是晕晕乎乎的,说话莫名其妙,有时候会让人哭笑不得。我问她具体的情况,她举了两个例子。
比如,妈妈开车的时候,母子俩曾有这样的对话。
儿子:“妈妈,车灯为什么会闪?”
妈妈:“要变道。” 儿子:“为什么变道就闪呢?”
妈妈说:“要让后面的司机知道。”
儿子:“为什么要让后面的司机知道?”
妈妈:“我们要变道了,当然要让后面的司机知道呀!”
孩子又重复了一句:“为什么要让他们知道呢?”
妈妈觉得孩子有点不可理喻。还有的时候,他坐在车上说:“再有1000米就到北京啦。”
在妈妈看来,孩子的话纯属胡说八道。
听完,我问妈妈:“关于开车变道的事情,你觉得孩子是故意捣乱,还是真的不懂呢?”妈妈说:“他应该懂了吧,我已经说得很明白啦。”是的,我们以为自己说得很明白,孩子就应该懂,其实并没有解开孩子心中的疑团。听了妈妈的描述,我对妈妈说:“估计孩子没有理解变道和闪灯之间的关系,一个6岁的孩子,没有开车的经验,他的理解非常简单:变道就变道吧,为什么要闪灯呢?还要让后面的司机知道,关他什么事儿?”妈妈说:“看来他可能真的不知道。”变道的时候要闪灯,让后面的司机有心理准备,避免发生碰撞——对成人来说这是常识,对孩子来说,这是新知识。那么,如果用讲解常识的方法去讲解新知识,孩子肯定会觉得云里雾里。
我告诉这位妈妈,对于新知识,我们不但要让孩子知道“是什么”,还要让他理解“为什么”,这才算真的讲明白了。比如这个交通规则,你前面给他讲了半天,只是回答了“是什么”——变道要闪灯,但没有回答“为什么”——变道与闪灯之间的关系。
妈妈问我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我告诉她一个思路。我们不妨逆向提问:“如果我们不闪灯,后面的司机不知道我们要变道,假设他又开得很快,会怎样呢?”孩子思考一下通常能想出答案——发生碰撞。然后可以问孩子:“两车碰撞在一起,是不是很危险?车会受损,人也会受伤吧?有什么办法能避免碰撞呢?用招手的办法有用吗?用喊话的方法能听见吗?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这样慢慢引导,孩子会发现,闪灯是最安全、最有效、最聪明的方法。然后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继续观察:除了变道闪灯,还有什么时候要闪灯?每种闪灯的含义是什么?道路上方的各种标志,以及路面上各种线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呢?没有会怎样?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和讨论,孩子不但了解了完整的交通规则,还理解了每项交通规则背后隐藏的智慧和祝福。孩子自然会认识到,交通规则是保护大家的,他也会更愿意主动遵守交通规则。
我们都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态度,希望孩子爱学习,却常常忽略另一个问题:有的孩子很想好好学习,也付出了很多时间与精力,结果却差强人意。也就是说,光有学习态度还不够,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学习能力。每个孩子都有天然的好奇心,这是学习能力的发源地,从出生的那一刻,学习就开始了,孩子在一刻不停地探索这个世界。遗憾的是,这种探索的本能常常被人为扼杀。学习能力最大的杀手,就是轻视孩子的“为什么”,漠视孩子的困惑。孩子小的时候常常会问一些可笑的甚至没法回答的问题,比如:鸟为什么会飞呀?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那么长呀?石头为什么没有腿呀?人为什么会死呀?星星为什么那么小呀?土里为什么能长出小草和大树呀„„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2)
被孩子问烦了,我们常常敷衍孩子说“本来就是那样的”,这等于没有回答。有一次鹏鹏小朋友问他妈妈:“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会转呀?”妈妈告诉他:“因为轮子是圆的。”我发现鹏鹏仍然一脸困惑地站在那里,我就走过去问鹏鹏:“你是不是想知道,你只是踩了踏板,为什么轮子就会转动起来了?”鹏鹏使劲地点头。于是我把自行车倒过来,然后用手摇动踏板,让鹏鹏观察发生了什么。他饶有兴趣地看了很久,眼睛里闪耀着好奇的光芒,我告诉他,与车轮和踏板固定在一起的零件,叫作齿轮,带动两个齿轮转动的,是链条。我没再多说什么,但我相信,以后他上物理课学到齿轮的时候,一定会想起这一幕。再比如,孩子问“鸟为什么会飞”,如果告诉孩子“因为鸟有翅膀”,这只是回答了最表层的问题。其实我们还可以就此引申出很多有意思的话题。比如,家里养的鸭子也有翅膀,为什么飞不起来呢?不妨引导孩子观察各种鸟,慢慢孩子就会发现,这与鸟的翼长和体重都有关系。其实,这个话题已经靠近了空气动力学。另外,不同的鸟,飞的高度和姿态也都不一样,有的鸟还有特殊的本领,比如滑翔、悬停、俯冲、翻飞等。如果孩子感兴趣,可以更细致地了解不同的鸟类,由此孩子便会对动物学产生好感,并惊叹于造物的神奇。
学习,往往都是从有价值的问题开始的。我曾经向许多妈妈建议,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除了认真对待、认真回答以外,不妨做一些统一规格的卡片,回答不了的“为什么”先记录下来,并放在一个专门的盒子里,做成一个储蓄“为什么”的银行,这是最好的教科书。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他们常常问出一些非常深刻、非常核心的问题,而且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囊括了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数学、历史等人类的全部学科。这些“为什么”也是最好的知识路线图。我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去追踪答案,开始知识的发现之旅,带着问题去阅读、上网查找资料、请教老师和亲人朋友,每寻找到一个答案,就记录在卡片后面,并庆祝每个并不新鲜的“新发现”。通常,一个“为什么”解决了,又会生出许多新的“为什么”,通过追踪这些“为什么”,慢慢就织成了一张完整的知识网。这个“织网”的过程是主动的、愉悦的,充满了探索新知的乐趣。并且这些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孩子通过探索得到答案,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孩子上学以后会发现,课本上的知识他早就思考过,甚至发现他自己当前的知识储备已经远远超越了课堂的内容。
当然,和孩子一起探索的过程,也是对我们的耐心和好奇心的考验。孩子的好奇是全方位的,而我们的好奇,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流失,我们更关注“有用的”和“需要的”内容。与孩子相比,我们的好奇心已经严重萎缩。所以我们不要用自己的认知界限去框定孩子,而应跟随孩子好奇的脚步,单纯地去体会那些“没用的”知识带来的乐趣。另外,随着孩子知识面的扩展,如果我们希望与孩子有交集,哪怕部分地参与孩子的探索,对父母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也是个技术活儿,这不但需要耐心,还需要毅力。当然,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陪伴,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3)
相反,如果我们轻视孩子的“为什么”,敷衍孩子的问题,甚至阻止孩子问“没用的”、考试不考的问题,那么孩子探索的链条便会出现断裂,因此失去学习的灵魂——主动探索的精神。当孩子进入被动学习的状态,就成了一个被灌输、被填充的知识容器,只会机械地记忆结论,很难洞悉知识之间的深层联系。如果仅仅把知识储存在大脑里,不能灵活运用,那不是真正的知识,而是知识的“残骸”。许多家长抱怨孩子“被动、不自觉”,我们不妨回头看看,是否做到了珍视孩子的好奇心,是否认真对待了孩子五花八门的“为什么”。没有了主动探索的精神,学习注定会成为苦差事。
也许你会问,既然书本上都有答案,我们直接告诉孩子结论,不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吗?确切地说,这是高效的储存知识的方式。学习,至少包括储存知识和发展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能力是更核心的目标。能力的发展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实现的。这个探索的过程会综合运用并提升一个人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各项能力,相当于让孩子重走了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路径。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一切知识都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课本上那些知识,就算忘了也可以很快查阅到,最关键的是通过学习知识获取学习的能力。这便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常常看到一些家长硬生生地给孩子灌输一些知识,孩子却很排斥。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握好教育的契机——我们想讲的时候,并不是孩子想学的时候。教育的契机通常是等来的——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当孩子感到好奇的时候,机会便来了。以前文中那个6岁的男孩为例,如果家长心血来潮教他长度单位,会显得很突兀,孩子也会感觉很枯燥。他说“再有1000米就到北京啦”,也许是说着玩,也许他并不懂得1000米有多远。我们不妨以此为切入点。比如,车再向前走一段,可以问问孩子:“到北京了吗?你能说说1000米有多远吗?”从孩子的回答中,我们便可以判断出他是真不知道,还是说着玩。平时在开车的过程中,可以告诉他,1000米大约有多远。在此基础上可以引申出一个长度游戏,比如,你知道1米有多长吗?1厘米又是多长?如果孩子不知道,可以找一把尺子和孩子玩测量长度的游戏,比如,和他一起量桌子有多高、窗户有多宽、走廊有多长,或者30米可以几步走完。为了增加趣味性,还可以先估计后测量,和孩子一起互相出题互相验证。总之,这个游戏玩过了,孩子对千米、米、分米、厘米都能有概念,也能估算出一些东西的大致长度。这不恰好是数学课上要学的内容吗?我们通过游戏在恰当的时机已经教会了孩子,等孩子再学习的时候便不会有陌生感。如果一个新知识里面包含了孩子熟悉的内容,就特别容易使其产生共鸣。既然孩子提到了北京,不妨拿出地图让孩子找找北京在哪里,看看深圳与北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如果去北京,要经过哪些省份、哪些城市,这也能让孩子间接地了解地理知识。
许多孩子觉得学习痛苦,是因为当前的教育体制压抑了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另外班级授课制虽然高效,却很难照顾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点。学校当天教授的内容很难与孩子想学的内容相吻合。而家里则是最适合因材施教的地方,千万不要把家里弄成第二个应试教育的舞台。因此我不主张把学习和生活割裂开来,也不主张把学习和游戏对立起来,我们完全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学习的乐趣和契机,恰到好处地点拨孩子。通过游戏,无须正襟危坐,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知识了。没有痕迹、没有负担、没有意识的学习,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们往往忽略了生活的契机,却要花费金钱和时间,依赖兴趣班培训某种单项能力,真是舍近求远。
不为没教过的事情责备孩子
假期回老家见了一位老朋友,我们约了几个人一起吃饭,闲聊孩子的时候,她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没有教过孩子的事情,孩子犯了错,不要责备他!”
这位朋友的孩子,在我另一本书的《一段短暂的师生情谊》一文中曾经提到过,因为孩子听力方面有障碍,他的成长面临更多的挑战。一般孩子自然而然能学会的东西,他未必能学会,需要刻意地重复学习。
我这位朋友举了个例子,因为孩子听力不好,所以孩子常常很大声地关门,把别人吓一跳而自己浑然不觉。或者,一家人一起回家时,他常常开门先进屋,随手就带上门,把爸爸妈妈丢在了门外。这时候爸爸会很生气,说他不懂礼貌,不懂得替别人考虑。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家长还会上升到自私的高度。对此这位妈妈持不同意见,她说:“我从来不为没教过孩子的事情责备他!”
妈妈的做法就是不断地让孩子体会,比如让孩子反复练习关门,让他体会多大的力气关门是合适的。孩子把他们关在门外,他们敲开门,把孩子叫出来,锁上门重新开一次。我们不难想象,重新演示一遍,孩子就懂得了,不需要任何的批评和责备。在平和的心境下,孩子学会了为别人考虑。
有一次,许多朋友一起出去玩。吃饭的时候,孩子拿起菜单就点菜,并不征求别人的意见。妈妈觉得很不妥,就制止了孩子,没再多说什么。回家以后妈妈详细和他说其中的缘由:“吃饭是大家的事情,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同,要照顾到大家的喜好,不能你一个人说了算。”这个孩子就非常坦然地问妈妈:“这样做不对,是吗?我以后不这样了!”作为旁观者,看到母子俩这么平静地谈论对错,我心里也觉得很温暖。孩子犯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本可以这样温和地谈论,自然地改正。从孩子和妈妈的对话来看,他确实不知道点菜的学问。回家后,妈妈选择教会孩子,而不是单纯地责备孩子,这是很好的做法。
我好朋友说:“你看,我一直用这个办法,他现在不像以前那么急躁了。”我猛然意识到,的确哦,孩子确实很平和了,尤其是最近两年。因为听力不好,小时候他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急躁,如果说不过别人,他就会非常着急地去捂住别人的嘴。如果妈妈和别人说话,他因为听不清,又急切地想知道聊天的内容,就会不管不顾地打断别人:“妈妈,他在说什么?在说什么呀?告诉我!告诉我好吗?告诉我吧„„”
我好朋友就不厌其烦地告诉他:“等别人把话说完再告诉你!如果当时不方便,回家我也会告诉你。”现在,就算他非常想知道,也会静静地等在旁边,等别人说完的当口,再插话。这几年,孩子唇读的能力也在提高,他能通过唇读,大致了解谈话内容。
他很喜欢和我聊天,我们聊历史、政治,还聊UFO之类的话题。因为不经常和他在一起,有的话他要重复三五遍,甚至还需要妈妈帮忙“翻译”我才听得懂。说实话,我有时候都不忍心,但是,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急躁和不耐烦,一遍遍地重复,直到我听懂为止。然后,我们的话题继续。虽然有许多地方需要重复,但这样的重复完全不会影响他的心情。很显然,这并不是顺其自然的结果,在这份坦然背后,隐藏的是妈妈多少年不厌其烦的引导。
我常听家长抱怨孩子不懂事、没记性。说孩子不懂事之前,我们不妨想想,我们有没有教过他,有没有让孩子去体会?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进行不间断的学习,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承担言传身教的任务。这个任务并不轻松,其实,说了不代表教了;教了也不代表会了。作为家长,我们不但要有耐心,还要有责任心,要“包教包会”。
通常,我们总喜欢做“事后诸葛亮”,发现孩子做错了,就给孩子单纯地讲一番道理。道理听上去很透彻,但孩子下次依然不会正确做事。一般来说,讲道理不是一个高效的方法。以前文中的那个孩子为例,孩子大声关门这件事,如果妈妈只是事后告诉孩子“小点声”,要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妈妈的道理似乎讲得很明白,但孩子依然不知道用什么力度关门才算“小声点”,如果提醒的同时手把手让孩子直接体会,他则很容易明白,并且会使他形成一种“手感”——孩子很容易通过感觉来判断是否用力过度。
许多人发现孩子错了会立刻教育孩子,而且很多家长会走入一个误区,以为严厉地训斥孩子,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就会学得更认真。事实证明,这样的学习效果反倒不好,情绪是智力的守护神,当孩子情绪不佳的时候,学习效率也很难保证。
那么,遇到孩子不会的地方,我们该怎样教会孩子呢?至少要注意三个方面,分别是方法、时机和语言。以点菜为例,如果妈妈当着众人的面严厉地批评孩子,那么方法、时机、语言的选择都不妥当。事实上,妈妈当时只是简单制止了孩子,但并没有立刻教孩子,而是选择回家以后和颜悦色地解释因由,并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妈妈语气温和,心情平静,孩子就很容易接受道理。
也许我这位好朋友的做法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信心和启示。岁月像一条悠长的曲线,昨天和今天看不出太多的改变,然而她就这样一天天地坚持着,我想她内心经历过的煎熬和惶恐,是我们所无法体会的。我与这位朋友相识已经整整十年,回首十年,我见证了一个孩子从急躁走向平和,其中有感慨,更多的是感动„„
孩子不会自动符合我们的期望
周六上午我们一家三口跟刘洋的同学一块儿打球,刘洋和爸爸一组,我和他同学一组,我们双打。刘洋输球时爱批评爸爸,他的积极性不高。比赛还差几分钟结束,刘洋想回家,但他同学还想继续打。我看到他的样子心里有点火:“干吗非得自己早回去?神经吧,等他们一块儿走吧!”刘洋也火了:“你才神经,你是无可救药!”嘴里骂骂咧咧的。我没理他,生气地说:“给你钥匙,愿意走就走吧!”刘洋马上软了:“行了,我等一会儿吧。”
这是一位妈妈的日志片段,我问这位妈妈:“看到孩子的样子,为什么会发火呢?”妈妈说是因为孩子一点儿活力都没有,老想回家看电视。我继续追问:“孩子想看电视,这算错误吗?”妈妈说:“不算错误,但让我不舒服。”
那么,妈妈“舒服”的状态是怎样的呢?我推测,一定是学习认真主动,对看电视保持克制,甚至不看,做运动劲头十足,没有负面情绪,听从妈妈的安排„„总之,不让父母操心,一切都天遂人愿。一个孩子如果能始终做到这一点,还是孩子吗?那简直是神仙!
从道理上讲,我们都知道不应该用完美的标准要求孩子,但是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大人们心中的期望不知不觉便飘到了云端。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恰好说明了这一点: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又温顺,回回考试年级第一,不让人操心„„
这“别人家的孩子”固然是一种调侃,但也确实是家长的口头禅。我们小的时候,也最痛恨父母拿“别人家的孩子”教育我们,如今我们为人父母,忍不住用同样的主题教育自己的孩子。说到底,这“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无数个小孩儿的优点拼凑起来的一幅“理想小孩”的画像。没有任何一个孩子能达到这个标准,但我们都希望拥有这样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从来不制造麻烦的“理想小孩”。
这个虚拟的理想小孩,让现实中的每个孩子都黯然失色、错误百出。比照这个“理想小孩”,每个孩子的行为都不完美,都能挑剔出许多“不应该”。比如在这位妈妈看来,刘洋“不应该”提出早回家的要求,“不应该”热爱电视——热爱学习还差不多,这才符合妈妈的期望。说到底,这是一种最不费力的期待:自己付出最少,让对方来迎合我们。
许多家长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模糊的期待:希望孩子的表现自动符合我们的愿望。如果真能这样,父母就可天天度假、日日狂欢啦!以看电视为例,对于特别喜欢电视的孩子来说,如果没有约束,他们恨不得全天守在电视前面。全天守候,我们肯定不答应,不过我们也理解孩子热爱电视的心情。对于孩子的爱好,我们常常从功利的角度区分出“有用”和“没用”。比如,看漫画没用,看电视没用,看名著则有用,如果爱做习题,那就更有用啦!对孩子而言,爱好就是爱好,无所谓有用或没用,喜欢电视,当然希望多看,这本身不是错误。
如果我们觉得孩子行为过度,就可以行使管理权,不让孩子看那么多便是,没必要为这件事情在心中怄气。另外,如果孩子提出我们不愿意答应的要求,也特别容易与孩子怄气,父母的潜台词是:你怎么就不能提点合理要求呢?其实,孩子有提任何要求的权利,无论多么离谱都没关系。关键是,我们有管理权和否决权,合理的答应,不合理的拒绝。正是在这样的磨合中,孩子确定了自己行为的尺度。最后,套用一下那句名言吧:我可能会拒绝你的要求,但誓死捍卫你提要求的权利!
关于刘洋想回家的事情,解决方法也非常简单,同意就给钥匙,不同意就不给,让他等一等,没必要责备孩子。以后他就知道,这样的情况下想早回去也没用,妈妈不允许他看那么多电视,他也会保持克制。也就是说,妈妈的态度已经确定了孩子行为的尺度。我又问妈妈:“如果孩子真的拿着钥匙走了,你心里会接受吗?回家是否会继续找茬?这是否会成为新冲突的导火索?而且,孩子虽然承受了不愉快,却达到了目的,这反倒破坏了孩子的自控能力。鼓励孩子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特别难缠。”当然,这次孩子看妈妈发怒了,就软了下来,说到底,孩子是迫于压力而放弃行动,而妈妈是在用怒气控制孩子。当我们用负面情绪来处理问题,孩子也会用负面情绪回应我们,比如责备爸爸,回击妈妈。
古往今来,这世界上都不曾有过“理想小孩”,但这个形象却像幽灵一样,干扰我们对孩子的判断。请放下这个形象,回到人间,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也接纳我们自己的不完美。
孩子如何与社会规则接轨
有一次,许多人一起去吃饭,出来的时候,我三哥朋友家12岁的男孩不知道在哪里拿到一个气球,自己拍着玩。三哥的女儿曼曼看见了,跳着脚哭起来:“我也要气球,我也要气球„„”
三四个人同时喊那个男孩,让他把气球给曼曼。那个孩子很喜欢曼曼,他很高兴地把气球拿过来了。
这时候,我又“不合时宜”地站出来,示意那个孩子先别给。然后问曼曼:“你想要那个气球,对不对?”曼曼点头。我对曼曼说:“不用哭,你要自己去和哥哥讲。”在我的引导下,她说出了这样的话:“哥哥,把气球给我吧。谢谢!”然后,男孩把气球给了她。
后来,我和老爸闲聊起了这件事情。他有点不明白,人家都愿意给了,你为什么非要曼曼说出来?这不是画蛇添足吗?
所谓的“愿意给”,是三四个大人施压的结果。这件事情并不需要大人的介入,曼曼自己就可以处理,她只要礼貌地和哥哥协商,同样也会得到,根本不用跺着脚哭。相反,如果这次通过大人施压得到了气球,那么下次她还会跺着脚哭。
我经常和我三哥家的孩子曼曼及四哥家的孩子鹏鹏玩游戏,一起玩耍的时候,我不会刻意让着他们,也不会因为他们的哭闹就改变游戏规则。相反,如果他们认真与我协商,我会非常重视,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久而久之,大家都很讲道理,两个孩子习惯了用平和的语言表达诉求,而不是一味哭闹。因此我们很少发生争执,从长远来说,这份对原则的坚持反倒让大家相安无事。
有一次,我们在楼下玩游戏,一个和曼曼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在旁观,问他是否参与游戏,他说不参与。等我们开始玩的时候,他又主动参与进来了——当然,我们是欢迎的。没玩几分钟,他要求大家停下来,说不许玩这个游戏,要玩他的游戏。我对他说:“玩你的游戏也可以,不过我们要征求其他小朋友的意见,如果他们都同意,我们就马上改,如果不同意,等这个游戏结束再玩你的游戏。”没想到这个孩子坚决不同意,要求马上玩他的游戏,而且态度强硬。我问了其他几个孩子,他们不同意终止正在玩的游戏,于是我对那个孩子说:“大家想把这个游戏玩完,一会儿再玩你的游戏。”没想到,这句话一下子捅了马蜂窝,那个孩子哇哇大哭起来,他的父母也过来了,我简单解释了一下。我注意到,他的父母一直安慰他不要哭,他的哭声却越来越大,指着我说:“你不听我的话,我要杀了你!”
在公共场合,这场面的确让我有一点儿尴尬,不过遵守规则是我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家里,我对曼曼、鹏鹏一贯如此,不能因为那个男孩是别人家的孩子,就对他网开一面。那样的话,曼曼和鹏鹏也会对这个规则提出质疑。
对于这个小男孩来说,这时候恰好是他学习如何融入同伴群体并学会遵守规则的契机。我发现他的妈妈一直在安慰他“别哭”,但对于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建议或引导,甚至没有阻止孩子说“我要杀了你”之类的话。类似的情况其实很常见,我猜测这个孩子在家里处于中心的位置,可以左右大人的意见,并且玩游戏的时候,喜欢习惯性地任意改变规则。从他妈妈的态度来推测,以后他与别的孩子玩游戏,还是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我也曾遇到过一些孩子,他让别人帮个忙也会颐指气使。别人问他问题,如果他不想回答,就会用奚落的语气回敬一句:“连这都不懂,笨!”令旁观者也觉得不舒服。不过我更愿意相信,他本人并没有觉得不妥,因为他在家里一贯如此,所以已经把这种沟通方式当作常态了。
很多家长和我探讨孩子的合群问题,苦恼于自己的孩子没有朋友。多数情况,这都是因为家里的规则和社会的规则不相符。在家里,全家人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这些孩子小的时候,玩游戏只能赢不能输,想要什么必须给什么,想去哪里必须答应,把自己的要求放在第一位,不考虑其他家庭成员的处境和需求。对别人可以态度恶劣,但不允许自己被批评。家长的一味迁就,营造出了一个虚幻的众星拱月的世界。在家里,孩子形成了几个与社会规则严重冲突的认识:在群体中,我有特殊的话语权;我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我需要被包容,但没必要包容他人„„
秉持这样的观念,进入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时,立刻会体验到巨大的失落感——他不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对人际关系的相互原则会非常不适应。一群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相遇,必定要陷入权力斗争,争夺唯一的中心地位而导致彼此的疏离。有的家长甚至以孩子处处占先、对小朋友颐指气使为荣,甚至觉得孩子有“领导能力”。其实,孩子只是在控制支配他人,而这样的行为,也必将引起同伴的抗拒和反感。
为了避免这样的状态,我们就不要实行“双轨制”,而应该与社会规则接轨。当然,迁就孩子是一种简单的方式,避免了眼下的冲突和不愉快,但这绝对是一种“养虎为患”的教育方式,慢慢地,孩子会越来越守护自我中心的位置。
在家里,孩子通过哭闹达到目的,家人往往会因为疼爱而妥协。但是,如果是和小朋友们玩,哭闹就是无效的策略。如果他将来走上社会,也是通过哭闹、生气、要挟来达到目的,多数人都不会买账。在人际交往中,平和的沟通更容易被接受。
如果孩子一哭闹我们就妥协,我们就是在鼓励孩子运用哭闹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这不但意味着他要哭无数次,还将给他未来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挫败。既然我们真的爱孩子,就不要用爱的名义设置障碍。
别只给挫折不教育(1)
在做咨询的过程中,有位家长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对孩子说,你总这样不听话,将来到了学校和社会,谁会哄着你、顺着你说呢?我是怕我总顺着他,他没受过一点儿挫折,将来很难适应社会。”
我们就这个话题深入探讨下去之后,我发现这位家长的想法颇具代表性:认为给孩子增加困难和障碍,逆着孩子的意愿做事,不夸奖孩子,是在进行挫折教育。
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努力地理解孩子的意图,满足孩子合理的愿望,肯定孩子的进步,反倒有违“挫折教育”的原则。
我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的内容,大部分文章都把挫折教育理解成给孩子增加挫折,使之受到教育。很多文章还耸人听闻地说,某个孩子因为很小的事情自杀,就是因为“挫折教育”不够。
有心理学家说,挫折是一种负性的情绪体验,在人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发生。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前进中遇到的失败和不顺利而引起的感觉。
很多人以为,只有失去至亲,父母离异,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流离失所才算挫折。按照这个标准,今天的孩子太幸福了,根本不知挫折为何物。其实,这样的理解过于狭隘。
事实上,“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孩子每天都有这样的体验,比如考试不如意,遭到批评和嘲笑,和同学闹矛盾,不小心丢了东西等等,都算是挫折。从这个定义中便可看出,挫折无处不在。其实孩子们从来就不缺少挫折。比如,两个孩子玩游戏,甲请求:“把铲车给我玩玩好吗?”乙回答:“不。”那么,甲的愿望没有达成,算是遭遇了一个小小的挫折。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面对这种情况时,孩子的反应会各不相同。有的孩子继续请求,或者想别的办法,总之要把铲车拿到手;有的孩子困窘得很,不知如何是好;有的孩子哇哇大哭,或者会请求大人支援„„而所谓的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在他自然而然遇到的挫折中获得教益,而不是累计挫败。
因此,挫折教育的重点,并不是人为增加挫折的分量,而是教会孩子积极地面对挫折、化解挫折。
有一次,我朋友家的孩子麦粒儿和小侄子鹏鹏去公园玩沙子,麦粒儿借铲车,遭到了鹏鹏的拒绝。麦粒儿非常困窘,来向我求援。我温和地问麦粒儿:“你想要那个铲车,对不对呀?”她点头。我继续试探:“你去和鹏哥哥说好吗?”麦粒儿摇头。以我对麦粒儿的了解,再怎么逼迫她她也不会去的。于是我对她说:“我带你去好吗?”她点头。我牵着她的小手到鹏鹏身边,蹲下来对麦粒儿说:“你和鹏鹏说吧!”麦粒儿的语气还有点虚弱,但勇敢多了,终于开口问:“鹏鹏,把铲车借给我好吗?”这回鹏鹏给她了。我顺势应了一句:“你看,再和鹏哥哥说一遍,他就给你了。”
我们来假设一下,假设麦粒儿来向我求援,我给她这样的“挫折教育”:“你这么大了,连这么点事都处理不了,还来找大人,羞不羞啊?现在我管你,以后谁保护你啊,自己想办法!”我想,这样只会使麦粒儿更困窘,下次遭到拒绝,更不知所措。
其实,我并没有直接帮麦粒儿去解决问题,只是认真听了她的困难,然后带她到鹏鹏身边,鼓励她自己去说。说到底,我只是为麦粒儿提供了一种新的面对挫折的方式:再说一遍,结果就会不一样。当然,如果麦粒儿不肯说,我会有限度地介入并作出示范。
别只给挫折不教育(2)
美国的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兹提出了“挫折商”(简称AQ)的概念,从四个方面考察人的挫折商:控制、归因、延伸、忍耐。简单地说,挫折商高的人,会觉得自己对局面有掌控能力;遇到挫折会主动承担责任,并相信自己可以设法化解挫折;将挫折的后果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无限蔓延;懂得在逆境中坚持。
不同的人面对挫折的方式也不一样。积极的方式包括继续坚持或寻找其他策略,消极的方式则表现为攻击或退缩。前文中的麦粒儿虽然表现出退缩的状态,但并没有放弃求援,我引导她的方法则是继续坚持。当然她也可能选择另外的方式:寻找其他策略,比如找其他玩具和鹏鹏交换。采取攻击行为,可能是通过攻击鹏鹏来释放愤怒——很多孩子会采用这种方式。攻击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挫败感。
以借铲车这件小事为例,如果被拒绝后,孩子觉得自己对局面失去控制,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结果,就会陷入沮丧之中,继而采取消极的对策,攻击或退缩;如果孩子觉得自己仍然有很大的主动权,就会继续请求,或者寻找别的策略来达成目标。
既然挫折是“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个目标的设定则大有学问。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如果把目标定得过高,或者定为一个点,就容易被挫败感包围,因此,我主张“分层设定目标”。
从许多身处困境的孩子身上发现,孩子并非不想改变,只是对改变的过程并不了解。因此,他们会设定一个非常彻底的理想目标,比如,一个平时得50分的孩子,定了个90分的目标,而且期待短时间内完成。一旦设定这个目标,孩子热血沸腾地努力几天之后,便被残酷的现实击垮。这样的目标之所以成为挫败感的根源,不仅仅因为目标过高,还因为仅仅设定了一个点,哪怕得了85分,都会导致挫败感。因此我们建议孩子设定梯度目标,最低的目标一定要离现在的水平很近,也就是所谓的“跳一跳摘桃子”。获得首次成功非常重要,这样孩子就会在喜悦中一点点地进步。AQ高的孩子,善于收集进步的证据来鼓励自己。AQ不高的孩子,如果目标定得很高,又不善于收集证据,就特别容易被挫败感击倒。我们口中许多所谓“不求上进”的孩子,并非真的“不求”,而是因为“求”得太急切,数次挫败后彻底丧失了信心。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进步,就不能太急躁,而且要指导孩子设定客观的目标。否则,目标过高反而会欲速则不达。
其实,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常常要面对自己的挫败感。挫败感重的家长,会因为很小的事情而感觉很崩溃,觉得孩子无可救药,最后导致心力交瘁而放弃。父母挫败感重,格外容易对孩子进行所谓的“挫折教育”,通过攻击孩子来释放自己的挫败感。有的家长则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不厌其烦地想办法,经过漫长的探索,最终解决问题。
成年人沉重的挫败感,往往与我们童年的“挫折教育”有关。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常常因为做错事情导致父母批评我们这个人。久而久之,我们对事对人的界限也模糊了,因为做错事情而否定自己这个人,这就导致了挫败感的蔓延。如果父母和孩子同时被挫败感包围,就容易互相攻击,这也是亲子关系紧张的一个根源。因此,挫折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孩子,成年人也需要重新认识挫折感,并学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
我想,真正的挫折教育,就是我们给孩子足够的爱、理解与鼓励,引导孩子用积极的策略来面对挫折,并最终跨越挫折,这样,孩子抗击挫折的能力就会增强。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越挫越勇。
相反,你会发现,光给挫折不教育,最后的结果会与家长的期望南辕北辙,孩子会越来越退缩。道理很简单,困难增加了,办法却一点儿都没有,不退缩才怪。
孩子从来都不缺少挫折,关键是怎么利用这些素材,让孩子获得教益。孩子遇到了多少挫折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从挫折中学到了什么。
小孩儿都是行动派(1)
这里有一篇家长给我的日志,这个孩子因为慢,放学的时候经常被留下写作业。孩子在家里做作业的速度也很慢,母女俩经常为做作业发生矛盾,亲子关系比较紧张。我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不要再和孩子对抗,注意回应孩子的细微情绪。在咨询的第一周,我们看到了转机:
回到家是下午415,一进门孩子先吃东西,然后转来转去,就是不提写作业的事。我没有正面提醒,只是说:“咱们如果630写完作业就去外面吃饭,如果写不完就在家凑合吃点。”
到了下午450,孩子说要开始写作业,可她真正坐下来已经到了下午500。她选择先写英语,说:“老师说作业比较难,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但是必须自己完成。”她拒绝了我的辅导,也拒绝我帮助检查,不让我看。听她的意思好像是有不会的题没做,英语作业用时20分钟。
接着写语文作业时,孩子开始看记事本,一项一项地看,很随意的样子。我对她说:“赶快看完,有哪些作业需要写就马上写,这样更快啊!”孩子厌烦地说:“我最烦你说这些!”我转身进了其他房间,没再理她。她自己说了一些不满的话后,开始写语文作业。过了一会儿,孩子叫我帮她记录写每项作业的时间。
写作业期间,孩子很反感我在旁边,而且控制欲望很强,我必须按照她说的帮她听写,而且必须按她要求的方式来,否则就会有情绪。我基本会听从她的口令。她写“看拼音写词”用时比较长,我中间提醒过一次说:“我去熬粥吧,时间要超过630了。”孩子不干,说我说话不算数。后来听写的时候速度很快,我开始表扬她,她的动作明显更快了。看时间快到了,孩子露出焦急的表情。我说:“后来写得很快,进步很大,可以延长10分钟。”孩子很高兴,执意要读完英语再去吃饭,结果老师发的网络地址打不开,没办法完成。
吃完晚饭,孩子说想到小姨家玩一会儿,我跟她商量好,“我一叫你咱们就走,晚上800要准时到家”,孩子很痛快地答应,并很高兴地做到了。
回来后,孩子主动要求听写剩下的英语,结果还是没能打开网址,我提醒说:“你这两天该读的还没有读呢,要抓紧呀,下周要考试了。”孩子也痛快答应,读得很认真。
我建议跟孩子比赛洗漱,孩子不仅一口答应,动作也很快。睡前,我在床上为她读故事时,孩子听得很投入。
这一天我和孩子相处得很好。
纵观全篇,前半部分显示母女俩一直处于对立状态。孩子讨厌被监督和不断催促,妈妈则希望孩子能自觉地写作业,并听从自己的叮嘱。母女双方都很容易生气,从而引发冲突。放学后,孩子在家里转来转去迟迟不去写作业,妈妈已经很着急了,与孩子约定,下午630完成作业就外出吃饭。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孩子拒绝妈妈的帮助,也不让妈妈检查,妈妈觉得孩子随意地看记事本太浪费时间,就提醒了一次,结果是孩子更加厌烦。听写的时候,孩子严格限制妈妈的行为,避免任何可能的提醒、催促和唠叨。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妈妈的处理方法是教育孩子乃至训斥孩子,这往往成了冲突的导火索,双方都不易控制情绪。
其实,“控制情绪”是比较宽泛的一个词儿,在处于对立的状态下,首先需要控制的,是过激的语言和无谓的行动。从这位妈妈以往的经验看,直截了当的责骂孩子并没有解决当下的问题,反倒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张。当然,后来妈妈改变了策略,对于孩子的反感和所谓的“控制”行为并没有继续指责,而是顺应了孩子的要求。在孩子闹情绪、抱怨妈妈说话不算话的时候,这位妈妈没有继续纠缠这件事情,而是寻找新的话题,肯定孩子听写速度很快的进步表现。
小孩儿都是行动派(2)
这时候,那个消极、拖沓、烦躁的小女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高兴的、负责任的小女孩。这像不像变戏法呢?妈妈便是那神奇的魔术师。其实,魔术师也不过是说了句肯定的话而已。妈妈感慨:“抓住孩子的心理,小孩儿其实也挺好哄的,表扬完,感觉沟通顺畅多了。”
我问妈妈:“孩子执意要把英语读完,你怎么看待这个行为呢?”妈妈说,要是以前,她会说“回来再读吧”。我继续追问:“这次为什么要执意读完呢?猜猜孩子的心理吧。”妈妈说:“不好猜。”
平时因为慢,孩子不知道挨了多少批评。这次在不大愉快的氛围中,妈妈不再纠缠而是突然转向,表扬女儿听写写得快。于是孩子受到鼓励后有意识地加快速度。可是时间已经很紧张了,妈妈再次宽宏大量,说因为进步很大,特延长10分钟。对孩子而言,今天的太阳仿佛是从西边出来的,不但没有预想中的催促和指责,而且还得到了肯定与宽容。今天的妈妈是多么通情达理呀!这时候,孩子的心情一定是很舒畅的。那么,孩子怎样把好心情反馈给妈妈呢?少数孩子会用语言来表达,比如:“妈妈,你今天对我真好,我很高兴。”但是大多数孩子都是直接付诸行动。就我的观察,孩子往往会投桃报李,当他们被温暖、愉悦、轻松的感觉包围时,就会主动选择做得更多、更好、更完满,并顺便以此来回报大人。小孩儿天生都是行动派,他们喜欢用实际行动与大人呼应、沟通,却不多说什么,言外之意是:妈妈,我做得这么棒,你一定会发现吧!
不过,小孩儿往往高估了大人的观察能力。这个微妙的细节在多数人的眼里,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坚持要看完嘛,这本来就是你应该做的,好孩子就该这样!于是,小孩儿回馈了父母的宽宏大量,却没得到进一步的回应。假设妈妈当时回应了孩子的积极行为,孩子的状态可能会更好,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其实,亲子关系的增温,说难就难,说不难也不难,因为转机随处可见,关键是要善于捕捉。
仔细梳理前文案例的整个过程会发现,转折就发生在妈妈的肯定与孩子的回馈之间。在这之后,孩子如愿地到外面吃饭,心情大好;妈妈约定晚上8∶00离开小姨家,孩子很痛快地答应,并很高兴地做到了;回家主动听英语,对于妈妈的建议也不再抗拒,表现出少有的顺从;与妈妈比赛洗漱,速度很快;在床上读故事,也很投入。
这的确是母女相处很好的一天,而转折点竟然只是一句宽容和鼓励的话。如果我们理解了孩子投桃报李的心态,便会看到这个行为背后的积极意义。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个孩子会越来越好。她不是个“慢小孩”,也不是“答应得很好,就是不见实际行动”的孩子,她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可以改变。当然,小孩儿的反感与排斥,也会用行动告诉我们。所以,我们不要总想着制服孩子、消除孩子的负面行为,也要反躬自省:孩子用反感和排斥,表达着怎样的诉求?
作为成人,我们更习惯于对孩子讲道理。你会发现,哪怕我们说得天花乱坠,孩子也未必能将道理很好地“转译”成积极的行为,所以,讲道理通常是一种低效的方法。孩子的情绪、态度和努力,都蕴藏在行动中,与语言相比,用行动与孩子沟通更直接也更有效。当然,识别孩子的行为并不容易,对很多家长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是一种能力,这需要我们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连续的观察,并保持敏锐的反应。这位妈妈在孩子烦躁抱怨的情况下,用实际行动扭转了整个事情的走向。如果能在孩子的细微行动中捕捉到更丰富的信息,并继续用实际行动与之呼应,那么,我们应该能看到孩子更积极的一面。
并不是每个导火索都会引爆弹药库,并不是每个不愉快都会导致激烈的冲突。亲子之间发生小的摩擦是很平常的事情。对于孩子不尽如人意的行为,哪怕是双方已经处于胶着状态,我们依然可以作出选择:用温和的、灵活的、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来处理,结果往往会皆大欢喜。因此别为了一时痛快对孩子恶语相加。每一句冰冷严厉的话,都会如同烙铁一般,深深刻印在孩子的内心深处。从后面的咨询进程来看,这件事情是亲子关系转变的开始。看似严重的问题,只要我们审慎地处理好每个细节,就不难解决,孩子的转变,孩子的成长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等主动性自然浮现
在咨询中,有个妈妈问我:“找你咨询的家长,是不是都是急性子?”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这样总结过。经她一提醒,我回忆了一下,保守估计,有80%的家长都是急性子。当然这只是感觉,并非严谨的统计数字。
恰好另外一位家长发给我一个日志片段,佐证了这个论断:
他首先写的是数学作业。当时我在洗衣服,他说要和我比赛看谁更快完成。这个过程中,感觉他不像我在身边时那么抓紧时间,经常愣着、抠鼻子。我没理他,过一会儿他又自觉地低头写。我想,以前都是见到他玩我就催,这样锻炼不出来他的主动意识,这次我索性就不理他,结果确实也很耽误时间。我手里的衣服洗完一件,就念叨一句“我离成功不远了”。他就说“别以为我会输”,然后速度也会加快,最后他赢了。
以前,只要孩子一走神,家长就想立刻改变孩子的状态,于是就忍不住干涉,如果孩子不听,家长就特别容易发脾气,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最后却弄得硝烟弥漫。
面对孩子,要尽量做到不急躁。在具体的咨询细节中,我们常常讨论到这个话题。但是,作为妈妈,很难一下子真正做到不急躁,多数情况下,要么尽量压抑隐藏自己的愤怒情绪,要么是不让自己爆发得太底,不让自己表现得那样歇斯底里,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伤害。这位妈妈经过了很长时间,终于体会到了这种感觉,当她看到孩子愣着、抠鼻子,并没有急躁,也不急于干涉,而是选择等一等。过了一会儿,孩子身上现了她期待的行为:又自觉地低头写。大约两个月以后,这个孩子对妈妈说:“我愣神的时候,你不要催我,我最烦你催我了,你不催的话,过一会儿我自己就会去写。”
耐心等待——这个道理容易理解,但很难做到。特别是对于性格急躁的家长,就更加困难。
性格急躁的人喜欢雷厉风行、干脆利落,更急于看到结果。而孩子被他自己的感觉所左右,并不懂得附和大人的节奏。大人在自己预设的时段内没有看到孩子表现出积极的行为,焦虑便开始升级。在焦虑的推动下,大人便试图立刻扭转孩子的表现,这往往是冲突的开始,从本质上说,这是对孩子的控制。事实上,如果我们肯从容地等一等,极有可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怎样减轻自己的焦虑呢?不妨换个角度——“愣着、抠鼻子”,我们可以把这个行为定义为磨磨蹭蹭,也可以把它定义为“战胜自我的必经阶段”。通常,孩子在疲惫、烦躁、畏难的时刻,更容易出现这样的行为,我们自己在工作中,偶尔也会这样偷懒走神。那么,我们能否允许孩子停下来,把自己的注意力暂时转移一下呢?如果我们认为孩子是在积蓄力量,继续并不容易的旅程,心中便不会那么急躁,说不定还有一丝感动呢!这不正是“等花盛开,看树长大”的情怀吗?
从这个角度说,慢性子会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更容易等来孩子战胜自我的时刻。如果你是个急性子,不妨给自己设定一个“等待时限”,把平时的忍耐程度扩大个两三倍,多等一会儿,极有可能等来另外的一片风景。
当我发现孩子磨蹭的时候,通常先是默默地观察、等待。其实,沉默本身便有一种无言的力量,它的潜台词是:我相信你能做好,我愿意给你战胜自我的空间。孩子能感受到我们的忍耐和期待,他会主动改变自己。当然,前提是我们保持平静的状态。如果我们急躁焦虑,这个态度本身就包含着对孩子的不满和不信任,孩子内心的情绪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要么反抗,要么防御。也就是说,大人平静而沉默,孩子的注意力会放在自己的行为上,他想着怎样改变自己;大人急躁而沉默,孩子的注意力会放在父母的情绪上,他更关心父母是否会发火,是否会责备自己,自己应该怎么应对。同时在这段沉默的时间里,我的大脑在高速运转:如果他依然磨蹭,我选择什么时机介入?怎样说,怎样做?管到什么程度?孩子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我该怎样应对„„多数时候,这些策略都用不上,孩子会自觉地终止磨蹭,开始做事。而一旦需要介入,因为策略已经想得很清晰,也能简洁而有效地处理。
我们这里说的“等一等”,体现了教育的滞后性。也就是说,我们不妨信任孩子内心的积极力量,付出足够的等待,等孩子的主动性自然浮现。这个等待的过程给了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很多孩子不主动、依赖性强,就是因为我们介入太多、太频繁,也太深入,导致了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丧失。
懂得“自夸”,远离炫耀
你一定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孩子出去和小朋友踢球,回来的时候特兴奋,说他们这组如何如何厉害,大胜对方。我们可能会附和孩子几句,但内心里常常会不以为然——至于吗?简陋的场地,模糊的规则,互相踢着玩而已。只有你们这些小屁孩,一脸的春风得意,好像自己是载誉归来的西班牙国家队!
这样一想,心中便会升起一股冲动——给孩子浇几盆冷水。
前几天,和一位妈妈讨论的就是这样一个细节。我追问:“孩子眉飞色舞地和你讲这件事情,他会期待你怎样回应他?”
妈妈也能说出来表扬孩子的话,只是不太愿意这样做。我继续追问:“你是不是怕孩子骄傲?”
果然是,她说有时候,看上去很简单的题,孩子做了出来,也会“自吹自擂”:你看我很聪明吧!
我们怕孩子骄傲,或者,觉得那点滴进步不值得这样自吹自擂。这听上去很有道理,那么,你会担心孩子自卑吗?其实,孩子觉得自己很棒的时刻并不算多,孩子觉得自己不行的地方却数不胜数。这与我们的文化有关,我们总觉得谦卑是美德。
谦卑的确是美德,但是谦虚到了自卑的程度,就不好玩了。
孩子之间踢球,这种比赛和竞争虽然有点小儿科,但也是同水平的较量,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才能成为赢家。做题也一样,我们觉得简单,对孩子来说,未必那么轻松。
在我看来,“你看我很聪明吧”这句话未必是自吹自擂,而是孩子完成一道题目的庆祝仪式,也就是说,他并不是为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仅仅是想表达此刻的好心情。孩子做一件事情,如果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进步,有喜悦之情,有成就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我也是走了很多弯路,才明白了这个最简单的道理。我从小生活在不鼓励自夸的环境里。明明是一件很令人高兴的事情,如果表现得兴高采烈,大人就会本能地压制孩子的情绪。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夸奖自己,是很不好意思的事情。所以我小时候常常批评自己,但不懂得夸奖自己。自夸会让我感到难为情,而且我觉得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才不可原谅。
所以,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我一直被自卑包围着,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还好,我一直坚持一个信念:优劣是一回事,努力是另外一回事。于是,我就处于一种很拧巴的状态:我很差,但是,我不能停下。现在回头去想,当时的内心是非常压抑的。
读高中的时候,我经常去姑姑家,她家的气氛比较轻松,常常会赞赏我在学校的一些鸡毛蒜皮的表现,我体验到了非常美好的感觉。在我家里,这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经历过这样的对比,我开始思考人的自我激励机制。自我激励是情商的一部分。简而言之,情商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了解自我、调控自己的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的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心理学家发现,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善于自我激励。丹尼尔·戈尔曼曾说过,“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员、世界级音乐家以及国际象棋大师的研究发现,他们共同的特质是不断提升自己坚持常规训练的能力”。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能在看似枯燥的、重复的、单调的任务中坚持下去呢?他们靠什么激励自己?
这些人都善于捕捉当下的积极体验还以踢球为例,在成年人看来没什么意义可言。但孩子不这么想,他们全情投入,奔跑、传球、射门,甚至小伙伴的呼喊都能唤起他们心中的积极体验。一旦赢球,更是兴高采烈,每个嬉闹玩耍的孩子,脸上都写满了愉悦感。孩子为什么对游戏乐此不疲呢?就是因为这些积极的体验,让他们不吝付出脑力和体力。也正是这些积极的体验,让孩子为自己的行动赋予了价值。
做题也一样,孩子说“你看我很聪明吧”,表面上看一点儿都不低调,其实孩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捕捉到了做题的积极体验,比如反复思考之后的豁然开朗,或者做题的时候充实而沉静的感觉,甚是笔尖画过稿纸的“沙沙”声营造的氛围,以及完成一道题后的满足感。正是这些看似细微而又琐碎的体验,让一个人在反复训练中充满激情。我们成年人总是一副世事洞明、波澜不惊的样子,这固然是谦虚稳重的表现,但也容易压抑住最宝贵的激情和自我激励的力量。
有时候,看到孩子做完作业,我会和他一起欢呼:“哦,我们做完喽!”我并不担心孩子会因此而骄傲,这仅仅是突出孩子的积极体验而已。真正的高手和天才都不是靠功利和恐惧驱动自己,而是被内心积极的力量和体验所激励。善于自我肯定的人,同时也可以很谦卑,二者并不矛盾。甚至只有真正的自我肯定,才有真正的自我肯定,才有真正的谦卑。
自我激励是人生的引擎,是自我动力的来源。如果我们总是以谦虚为理由压制孩子的表达,就是在教孩子否定自己的感觉,这样会瓦解掉孩子的自我激励机制。这就仿佛倒洗澡水时连孩子一同倒掉一样。自卑的孩子自我激励能力非常弱,看上去不够积极主动,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孩子要懂得欣赏自己的成功,才能不断走向成功。也正是这个原因,我非常反对把批评当作教育的手段,孩子做错了事情,我们应该点到为止,要把着眼点放在怎样改进上,而不是没完没了地责备孩子。严厉地批评孩子,通过制造恐惧迫使孩子作出的改变,注定是暂时的改变,从长远来看,我们破坏了孩子的积极体验。如果总是被批评孩子很难对任何事产生真正的热爱。凡是热爱,都是能从过程中捕捉到积极体验的,就比如爱书的人,会看得如痴如醉;爱摄影的人,为了拍摄唯美的图片,宁可风餐露宿,不惧奔波。
现在,我非常在意自己细微的进步,坚持捕捉积极的体验,而且会记录在备忘本上,这是我自我激励的方法,也是我动力的来源。我发现,正因为始终坚持自我鼓励,在别人看来很难的事情,我也可以一直追随自己的兴趣,不断挑战自己,同时在工作中体验轻松和愉快。
当然,自夸紧挨着炫耀,需要警惕。二者之间的界限在于,自夸是说给自己听的,炫耀是夸奖给别人看的。
“自夸”本身有点贬义,确切地说叫自我肯定。这里,我之所以用这个词,是因为我们常常给自我肯定贴上“自夸”的标签。
自夸是为了认识自己、鼓励自己,而不是表演给别人看、博得羡慕与喝彩。所以,我们要尽量掌握这样一个尺度,允许孩子自夸,但是不鼓励孩子炫耀。
炫耀,会间接地贬低他人,伤害他人的自我价值感。所谓的懂得自夸,远离炫耀,就是我们对自己要善于捕捉积极的体验,同时也体谅他人的处境,照顾他人的感受。如果孩子能坚持价值平等的原则,肯定自己的价值,也认可他人的价值,便不会去贬低他人。一个不懂得自我肯定的人,也很难真正欣赏他人。回到小朋友踢球的例子,我们不妨深入到这件事情当中去:你们是怎么赢了对方的?怎样传球配合,怎样攻门,选择什么样的角度?这样的话,孩子会找到自己“厉害”的证据,下次遇到别的事,这些成功经验还会派上用场。
很显然,自卑的人也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只是要付出非常高昂的情绪代价。我们不希望孩子承受这份痛苦,所以要鼓励孩子学会自我肯定,尽量让他们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达成自己的目标。
我一直认为,不卑不亢是非常难得的一种境界。不卑不亢的背后,是稳定、恒定的自我价值感。如果孩子懂得自夸,并远离炫耀,他们的人生就是在向这种境界靠近。
本文发布于:2023-12-02 06:57: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471435371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让孩子心悦诚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让孩子心悦诚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