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910试题AB卷、0607卷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02 06:49:00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形容团队)

-

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910试题AB卷、0607卷及答案

广 东 商 学 院 试 题 纸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A卷) 课程代码140193课程班号09级本科班 共4页

-------------------------------------------------------------------------------------------------------------------

一、单项选择题(在以下每小题列出的四个被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纸相应的栏目。每小题1分,共14分。)

1、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

A.坚持阶级斗争

B.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3、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

A.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B.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C.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

D.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

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抽象的“原初物质”

5、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A.合理内核

B.历史观

C.基本内核

D.核心

6、意识的本质是( )

A.人脑的分泌物

B.人与生俱来的特性

C.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D.观念的综合

7、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有限性和无限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同一性和斗争性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

1 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9、“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 )

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辨论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0、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11、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 )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D.上层建筑各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立刻发生变化

1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

A.在时间上是相互分离的

B.在空间是相互分离的

C.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是先后进行的两次劳动

13、货币的本质是( )

A.等价物

B.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

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4、在技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一般采取的剥削方式是

A.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

B.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

C.超额剩余价值的方法

D.加强劳动强度的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在以下每小题列出的四个被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纸相应的栏目,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6分。)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 )

A.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

B.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C.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D.能为人们认识

2、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

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

2 D.反映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3、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D.存在就是被感知

4、规律的特点表现在( )

A.客观性

B.普遍性

C.稳定性

D.重复性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承认(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D.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6、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 )

A.通过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制作

C.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D.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7、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

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8、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 )

A. 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B. 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C. 能够创造出生产资料的价值

D. 能够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9、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包括( )

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一般价值形式

D. 货币形式

10、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 )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D.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1、剩余价值是( )

A.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

B.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

C.商品价值中补偿劳动力价值后的剩余部分

D.商品价值中补偿资本消耗后的剩余部分

3 12、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

A.人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个人潜力和智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

C.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D.人的各种要求都得到满足

13、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 )

A.共产主义渺茫论

B.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

C.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的表现。

2. 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3.简述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4.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5.简述矛盾的同一性的表现。

四、辨析题(先辨别正误,然后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20分。)

1、哲学就是世界观。

2、一切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3、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能动的反映论。

4、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而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

5、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2.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什么?

4 广 东 商 学 院 试 题 纸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卷)课程代码140193课程班号09级本科班共4页

--------------------------------------------------------------------------------------------------------------------

一、单项选择题(在以下每小题列出的四个被选项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纸相应的栏目。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

B.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

C.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

2、依据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上可以划分:

A.唯心论和唯物论;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具体科学和哲学;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认为具体的物的形态如水、火、气等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4、近代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5、“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的观点。

6、整个认识的起点是:

A.概念;

B.感觉;

C.知觉;

D.表象。

7、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B.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C.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共同决定的;

D.认识的能动性决定的。

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具体性;

B.客观性;

C.终极性;

5 D.全面性。

9、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生物学、道德、宗教;

B.逻辑学、哲学、道德;

C.法律思想、艺术、语言学;

D.政治思想、哲学、宗教。

10、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1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12、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2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部分是:

A.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绝对剩余价值;

D.相对剩余价值。

13、垄断价格是:

A.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B.成本价格加超额利润;

C.生产价格加垄断利润;

D.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14、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

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15、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

二、多项选择题(在以下每小题列出的5个被选项中有2至5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纸相应的栏目。每小题2分,共20分。)

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是: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

E.大卫·李嘉图。

2、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是:

A.康德;

B.黑格尔;

C.笛卡尔;

6 D.休谟;

E.费尔巴哈。

3、“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E.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D.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E.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

A.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E.真理原则侧重于现实性,价值原则侧重于理论性。

6、社会存在包括: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

D.全部社会关系;

E.社会生活的精神生产活动。

7、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要素是: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在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养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E.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8、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包括:

A.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B.垄断组织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C.占统治地位的自由竞争;

D.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E.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的竞争。

9、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C.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E.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差别。

10、以下国家中目前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是:

7 A.泰国;

B.越南;

C.老挝;

D.朝鲜;

E.古巴。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

2、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4、简述剩余价值规律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5、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四、辨析题(先辨别正误,然后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5分。)

1、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3、“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4、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5、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五、论述题(10分)

试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六、材料分析题(10分)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上,存在着各种表现形态。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是那个时代的真理,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因此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材料2

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又说:“不以新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请分析:

(1)材料1的思想倾向;

(2)材料2的思想倾向。

8 广东商学院试题纸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A卷)课程代码140193 共4页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3分)

1、 设想存在不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 )

A时间和空间无限性原理 B时间和空间有限性原理

C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3、 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是( )

A《乌托邦》 B《太阳城》 C《理想国》

4、 剩余价值的来源是( )

A流通中的贱买贵卖 B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 C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的剥削

5、 人类社会存在、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6、“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辩证法原理是( )

A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7、“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8、“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发展的动力

9、俗语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指( )

A时间的二维性 B时间的三维性 C时间的一维性

10、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

A思想和认识相统一 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

11、把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二次伟大飞跃的是( )

A列宁 B马克思和恩格斯 C圣西门

12、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原理是( )

A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伟大使命

13、通过延长工作日时间,使剩余劳动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叫作( )A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B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C扩大剩余价值的生产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A唯物辩证法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E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其社会客观条件,可以概括为( )

A社会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 B工人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 D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

E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

3、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D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

9

E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4、意识的本质是( )

A人脑的机能 B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C人脑中进行的各种生理过程

D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E对客观存在的虚幻

5、苏东剧变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是( )

A中国 B越南 C匈牙利 D波兰 E朝鲜

6、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B无产阶级革命 C阶级斗争理论

D无产阶级伟大使命 E无产阶级专政

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

A客观的物质活动 B人类的精神活动 C人类自觉的能动活动

D社会历史的活动 E生物的适应环境的活动

8、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包括( )

A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C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D一切服从群众的观点 E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9、社会基本矛盾指的是( )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E思维和存在的矛盾

10、商品是( )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

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11、根据在价值增值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区分为( )

A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通资本 E流动资本

12、市场的基本要素包括( )

A市场主体 B市场价格 C市场客体 D市场关系 E市场行为

三、辨析题(先断定正误,然后简单说明理由。每题4分,共12分)

1、 一切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2、 存在就是被感知

3、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 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一般论述

2、 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3、 简述货币的本质及功能

10

4、 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哲学意义

五、论述题(12分)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意义

六、材料分析题(每题5分,共15分)

材料1:

笛卡尔说:关于观念,“我觉得有一些是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在无数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内部感官也是这样的”。他认为知识的可靠性来源是理性,包括理性直观和演绎推理。“所有其他途径都应该看作错误的和有危险的而加以拒绝。”只有清楚了的“天赋观念”以及以它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的知识才是可靠的。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斯宾诺莎认为,知识有三种:意见,由传闻和泛泛经验而来;理性知识,有共同概念推理而来;直观知识,有理性直接认识事物本质得来。他说:“第一种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种和第三种知识必然是真知识”,“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摘自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斯宾诺莎《伦理学》

材料2:

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或白板,任何观念都来自经验。“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来源于经验的。”他认为,理智通过综合、比较、抽象而形成的复杂观念不反映事物“实在本质”,只是“名义本质”和“一些标记”。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不仅构成知识,而且也构成物体。感官固然有错误,但“我们如果要努力以理性来改正这些,则我们会不知不觉陷入离奇的悖论、难关和矛盾中”。他认为人、人心的抽象作用是一切知识部门造成无数困难和错误的主要原因。——摘自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

材料3:

毛泽东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是错误的。” ——摘自毛泽东的《实践论》

请回答:

(1) 材料1中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2) 材料2中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3) 简述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唯理论”和“经验论”评价的科学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B 5、C 6、B 7、C 8、C

9、C 10、B 11、A 12、A 13、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E 3、ABCD 4、AD 5、ABE 6、ABCDE

7、ACD 8、ABCE 9、AC 10、AE 11、AC 12、ACE

三、辨析题

1、此观点不正确。因为不可知论最终都会陷入唯心主义。但并非所有的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彻底的

11 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但它是在精神第一性基础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2、此观点不正确。因为(1)它否认了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它把存在归结为被感知,认为客观的物质世界是有个人的主观意志派生的。在此观点看来,主观感觉是本原,有了主观感觉才有物质世界的存在,这就是主观意识第一性,客观存在第二性,主观意识决定客观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存在即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能被人感知,但并不依赖感觉而存在。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感觉、意识是第二性的。

3、此观点不正确。因为(1)看一种生产关系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看其公有化程度高低,而是看其是否适应生产力的状况。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即使公有化程度低一些,也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即使生产关系公有化程度很高,不能适应生产力状况,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不仅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看一种生产关系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唯一标准,是看其是否适应生产力状况。这个观点把生产关系公有化程度高低看成是生产关系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标准,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因而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

1、共产主义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包括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狭义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我们这里讲的共产主义社会,一般地说是指相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测和描述,作为美好而先进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第二,实行计划经济。第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第四,阶级、国家消亡。第五,“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2、(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3、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基本职能。

4、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物质定义的哲学意义:

第一句:坚持了哲学的概括性、抽象性,指出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从而反对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第二句、第四句:坚持了可知论,指出了物质可以为人的感觉所反映,人的感觉可以反映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从而反对了不可知论。

第三句: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指出了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从而反对了唯心主义。

五、论述题

(1)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即:第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第二,矛盾特殊性又与矛盾普遍性相联而存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我们要以普遍性为指导,深入研究每一个特殊矛盾,把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运用和实践。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我国的具体国

12 情的统一。我们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科学文化落后。这决定我国必须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成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我们的路线是正确的。

(3)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因为“左”和“右”两种错误倾向都会断送社会主义。但当前,主要是防“左”,因为“左”在我国是根深蒂固的东西。

六、案例分析题

(1)材料1中的两位哲学家都属于唯理论。笛卡尔是唯心主义唯理论,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唯理论。

(2)材料2中的两位哲学家都属于经验论。洛克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贝克莱是唯心主义经验论。

(3)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他全面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了“唯理论”只注重理性认识,“经验论”只注重感性认识,“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即它们都片面强调理性认识或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分别否认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重要性,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一.单选题(20分 每小题1分)

13

-

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910试题AB卷、0607卷及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3-12-02 06:48: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4709391080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910试题AB卷、0607卷及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910试题AB卷、0607卷及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