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3-12-02 05:38:43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金点子征集)

-

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摘要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因此,建设适应世界市场的现代企业文化,必须具有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本文综述了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特点与关系,并举例论证了企业文化中的民族性,并对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展望。

关键词:民族文化;企业文化;民族性

前言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个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企业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外在形式等的总和。从狭义上讲,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治理理论的最高层次。特指企业组织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为企业全体成员自觉遵守和奉行的企业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数千年历史中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因此,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为了弘扬民族精神与文化,探讨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1 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

1.1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文化理论传入中国之后,不到数年,企业文化便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发展。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更高的竞争在于文化已成为不争之趋势。因此,全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时代的呼唤、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工程,也是企业元气再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本、动力之源,更是企业的自身追求和必然的选择。面对企业文化建设新形势和新挑战,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更应主动承担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构建具有中国企业特色的先进文化,为国有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塑“形”炼“魂”,提升核心竞争力,只有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1.2构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

经济文化一体化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显着特征,构建特色企业文化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他们的成功经验说明,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倡导、积累、经过筛选提炼形成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软约束,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要以保证企业适应竞争、获得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着力点和出发点。在构建中要处理好与企业发展战略、领导率先示范和员工创新之间的关系。

1.3 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精髓

企业文化植根于民族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中, 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 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沟通、控制等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离不开环境, 环境是民族文化积淀的结果。管理企业,必先了解环境;了解环境,必先了解文化。脱离了民族文化的企业文化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民族文化决定企业文化的内容和特色。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经济、政治背景,形成了各民族的文化,而各民族文化决定了本民族的企业文化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企业文化。美国独特的国情与社会文化造就了其强调个人能力、注重理性、

尊重规则和秩序, 鼓励进取、创新的企业文化特色。日本企业的礼教习俗、家族风尚、讲究原则,团体的独特传统等, 都深深地打上了其民族文化的烙印。德国人精细严谨,具有高度责任感, 这与德国人讲究规范,追求完美的人文精神密切相关。这是美日德企业文化区别的根源所在,也是三国企业文化最大的相同点,即不论是哪个国家的企业文化,都是以各自的民族文化为主导,以各自的民族精神为动力。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在企业中的延伸,而企业文化又因为具体环境的不同,对民族文化进行着各种版本的演绎。

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原动力和推动者。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创新的根本靠企业, 企业创新的根本靠文化。德国精密制造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原因在于德意志民族具有准确、理性、严肃的民族文化特性。我国的企业文化中相对缺乏创新精神,这种现象可以从民族文化和教育理念与方式中去寻找部分原因。创新是 “立”,不破则不立,这与民族文化中“和为贵”的基调是有冲突的,而我们教育理念中,循规蹈矩仍然是好学生的重要评判标准,其权重远远超越创新品质。企业必须按照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将企业文化创新建设纳入先进文化的范畴和轨道,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和把握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吸收和借鉴其经验,立足企业实际,突出企业特色,发掘出有民族文化特质相支持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企业文化的企业。

民族文化是跨文化管理的基础。每一个国家的企业都植根于本国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从迪斯尼兵败巴黎我们不难看出: 一个国家的文化若进入另一个国家、

民族,而不与本国民族文化相结合,必然会被本地文化所排斥,企业文化只有和当地的民族文化相吻合,才能发挥作用。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在跨国经营中,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的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管理方法,在管理过程中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公司目标以克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内部员工间的观念冲突与价值分歧,而这一理论的实质是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巨大影响下的具体应用。坚持以民族文化为本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而是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2

2 企业文化中的民族性

2.1 日本企业文化中的文化传统

同美国企业文化一样,日本的企业文化也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的精神气质。我们认为日本的企业文化有以下特点: 企业一般具有追求经济效益和报效国家的双重目标、企业家族化、抱团打天下、经营即教育、重视情感激励、强烈的群体危机意识、论语加算盘等。这些特点每一个似乎都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内容,似乎不是在经营一个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企业,更像在合力捍卫一个信念。如果我们从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来审视这个问题,可能更能理解个中原因。

与亚洲其他国家不同,日本民族及其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多元复合的过程。在这个复杂的、思想交汇的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作为文化深层结构的基础是应该首先要考察的。日本跨三个气候带,气候和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这使日本人习惯于生活在多种因素并存的环境中,培养了它们灵活的适应性。同时,日本灾害频发、资源匮乏,生存条件的局限深深影响着日本的民族心理,在日本的民族心态中蕴含着承认自然威力的宿命论,也凝集着战胜灾害、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压抑感与危机感使日本民族孕育了顽强的自我意识和应变能力。

思想意识、宗教信仰也塑造着日本文化的多元特征。日本是典型的一国多教国家,日本的民族宗教是神道,佛教、基督教都是外来的。这些外来宗教无一例外都是按照日本人的需要进行了改造与融合的。比如,神道是日本原始宗教,中国道教传入后,日本去掉其消极成分,而把道教的万物有灵、尊祖先同忠君爱国、牺牲个人以求国家长存的需要结合起来,形成了日本的神道教。

日本民族文化在形成中不断吸收、借鉴着中华文化, 中国儒学对日本影响极为深远。中国儒学东传之后,其核心--“仁”却让位于日本儒学的核心“忠”,并且把服从上级、为天皇效死的“忠”,同尊重长者、孝敬父母的“孝”,与修己正心、处事待人的“诚”结合起来,形成了日本思想文化中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这些培育了日本民族勤俭、恭敬、谨慎、尽忠、报恩、自强、隐忍等品质和责任感与民族凝聚力,成为日本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如果我们把日本的企业文化与其民族文化联系起来看,现代日本人对组织表现出的献身精神、重视情感激励正是其文化中“忠与尽忠”的体现,其企业目标则是出于民族忧患意识的自强和报恩。日本成功企业家的自传则更直接地体现了民族文化在塑造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2.1 美国民族文化与美国企业文化建设

美国是移民国家, 各国移民所带来的民族、 种族文化在美国企业文化中得到了体现。从美国发展的历史看, 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 而是直接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因而没有形成一般封建社会的那种 “大家族” 式的 “群体意识” ,

也没有农耕社会遗留的血缘观念和追求稳定的保守性格。 相反,资本主义私有制倡导的个人至上、个人奋斗的个人主义, 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美国式” 文化的特点是: 以个人主义为中心, 崇尚科学理性与自由精神, 富有冒险、 开拓与创新精神, 既尊重个人价值,又重视规章制度。

美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美国的企业文化提倡员工个性、强调统一价值观、 气氛自由、 重视契约, 美国企业也重视将开拓进取、

不断创新作为基本要求。 回顾美国民族文化形成的历史可以发现,美国企业文化是其自然而然的结果。

3

展望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色彩纷呈,源远流长,但从总体看,其代表是汉族文化,汉族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流,兼收并蓄了道家和佛家等各流派的文化精髓。在农耕社会发展起来的儒家文化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强调家、家族、宗族、国家的群体利益、整体意识和责任感,提倡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崇尚伦理道德、 重视祖宗家法。中国式文化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以宗族主义为中心、以人为本、以和为贵、重视人伦、讲仁义、重感情。

20 世纪 80 年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被引入我国。在企业文化的实践方面,中国企业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海尔“敬业报国”的价值观和“真诚到永远”的海尔形象,是儒家“忠”和“诚信”的体现;自强不息的海尔精神,是刚健有为进取精神体现;不断创新的文化灵魂,是兵家权变思想的体现。

总之,当企业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运转时,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并为企业参与两个市场的竞争提供强大的文化力支持。我国的企业文化应有选择地脉承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借鉴美、日等过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才能贴近所有企业成员的自觉意识和不自觉意识,才能贯注于企业成员的日常行为之中。同时,也只有企业成员的普遍接受才能蔚成企业文化之大观。

参考文献

[1] 鲜国颖,王晓燕.论民族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4(2):49-51.

[2] 段 鸿,李 骏.企业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分析[J].亚太经济,2007,5:60-63.

[3] 李正梅.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机理分析[J].经营与管理,2008,(17):74-76.

[4] 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D].松江区商业联合会.2011-01-18.

[5] 叶坦. 儒学与经济 [M] .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5.

4

-

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本文发布于:2023-12-02 05:38: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4667231079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文化   企业   民族   日本   发展   形成   具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