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班主任育人案例
【因为爱而选择相信】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信任很重要。从做二十二班班主任以来,我一直喜欢相信我的学生,我不想质疑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们。但这也导致了某个学生的屡次以请假看病为借口外出上网,以解网游之瘾。
小建同学一直都有玩游戏的网瘾,这个我是略知一些。而这学期他的病假很多,一周有三次,让我很是怀疑。每次请假的借口都是生病了,比方感冒发烧、头痛、手痛、脚痛等等,我也曾与家长理解他的身体状况,家长说他从小体弱多病,我刚开始也没在意,就相信了。而后来愈演愈烈,我又一次打告知家长,家长不太在意,让我给他批假,我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我要求他把医院的看病证明给带回来。而这个次,他迟到了,而且没有医院的凭证,只在药店买了一盒药,这样我更加确信他是外出上网了。不过他怎么都不承认,说了一大堆,也没有丝毫要承认的意思。鉴于我也没有证据,只好作罢。而导火索则是端午假期,因为只有一天半的假期,故不回家的同学需要写留宿申请。而他没有写,但经过和家长核实,他也没有回家。这件事完全触怒了我,这学生毫无可救了。于是就把他找来问话。
我开门见山,直接问他有没有回家,他说没有,去了同学家。我把他怎么去的同学家,几点到的,几点离开。去之前做了什么,离开之后做了什么,问得一清二楚。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都老实交代了。去同学家之前在网吧,离开之后也在网吧,上网时间达到十个小时。再问之前请假有没有在外面上网一段时间再回来的,他也承认了。而问他是否在晚休时间溜出去的,他没有承认,这个点和我向其他学生理解的情况不符,并且,宿管那儿有记录,但也没有证据。随之,我和他谈话,历时两节课。开始时,问他是否喜欢这样的生活,以玩游戏为中心,上课睡觉或者发呆,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他也坦言不喜欢。我表扬他这点理解是好的。随后,跟他谈谈学习方法,谈谈他的家人,谈谈他的未来,从中也看到了他悔改之意,我在心里暗想,真是没白说。后来,他也逐步放松,没有那么拘谨,我相信他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不过,第二天的考试考到9:30,考完后他径直走出了校门(门卫不拦),出去了,中午才回来。我越想越生气,敢情昨天白浪费一番口舌了。又把他拿来问话。还没等我问,他就直接承认他出去了,说他不知道还要上课,也听某个班的同学说不用上,便坐5路车出去逛了一会,想要买件衣服作为母亲节礼物送给他妈妈,后来没买着,就回来了。我问他有没有趁机去上网,他说没有。虽然他的行径很让人质疑,不过我还是选择相信他,只因他的诚实,还有他的孝心。我相信他不会来妈妈来说事,来当借口。再后来,我就既往不咎了,我给了他一次机会,我希望是值得的。
从后面的这段时间的观察,他为人也开朗很多,课堂上也认真很多,小组讨论也积极地参与,见到我也不再是愁眉苦脸的了。
【反思感悟】这是我希望看到的,是我很欣慰的,我相信他的改变会让他自己为之骄傲的,我希望他能继续坚持对,改正错的,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注重学生,用真诚去相信学生。对于那些学困生,特别是有一定坏习惯的学生,教师应给她们更多的关爱,经常鼓励、协助、督促他们,让他们逐渐增强自我控制水平。使用赏识,选择相信,促其发展。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有一定坏习惯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对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很微弱的闪光点,很微小的进步,我们教师也要即时予以引导肯定: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产生欣慰内心体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升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与动力,他的进步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永不放弃】 小波,个性倔强,看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看似较一般同学来得成熟、深刻。听其家中说,在初中人生观初步形成时期,较多地接触到社会上的阴暗面,并受类似韩寒小说的负面影响,逐渐滋生了对人生、对社会特别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情绪,认为它扼杀了有个性的人才。进入高中以来,因学习任务的加重,成绩不如人意,思想就越来越偏激,老师、家长一次又一次的教育疏导在他眼里却都扭曲成了对他个性的压制,以至与学校、老师、家长的对立情绪愈演愈烈,上课似听非听,作业爱做不做,时常迟到。
进入高中后,小波的情绪一直不太稳定,想法偏执。老师、家长多次联手,耐心做工作,但始终收效甚微。今年开学不久,值班老师数次从课堂上没收他正看着的小说,他内心更加压抑、焦虑、烦躁。在后来给我的信中写到:“慢慢地,这种感觉加剧了,以至于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学校、老师、家长身上,觉得自己仅仅一个受害者。上课时,我一个字也听不进;课后,虽然仍和以前一样与同学讲话、玩乐,但这时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这时的我在课间与同学玩乐已成为支撑我上学的主要动力。”就这样,迷迷糊糊的日子一直混到了 3月25日。
这天早上刚出门,他的自行车就爆胎了。小波心想:迟到反正无所谓,不如定心地修车。迟到进教室时,老师没说什么,但他坐在教室里思前想后,觉得再呆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于是刚一下课,向班主任讲了一声就离开了学校。
我立即与他父亲联系,告知了情况。第二天,他父亲拽着他来到学校,让他继续读书。但他死活不肯,且态度、言辞非常激烈,就在办公室里与父亲大吵大闹,差点动手。在他父亲说出气话“要断绝父子关系”时,他竟然说:“断绝就断绝。你们给我的钱,我都记着,以后一定会还给你们的!”一旁的张主任当即驳斥道:“经济帐暂不算,你父母养育你十几年的感情,你还得清吗?”小波不吭声了,但仍执意退学,说要去打工挣钱,并转身就走。
同意他退学,省却了学校、老师很多麻烦,这是局部老师的意见,但这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因为有着不放弃一个学生的信念,级部主任、班主任会同老师、家长一起分析研讨对策,决定:第一,暂时满足他的要求,让他自己去找工作;第二,家长跟亲朋好友讲好,若小波到他们那里找工作,一定要他拿出高中毕业文凭来;第三,这期间,不再逼他,给他时间、空间自己去想、去做。
两个星期过去了,学生反映小波回学校来了,但没来找老师,仅仅在门卫室坐坐,聊聊天。我们也不去找他。那一个星期中,他天天如此。到第四周,他背着书包,在父亲的陪同下,终于走进了办公室,要求复学。我心中一喜,不过考虑到他的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想再看看他复学的决心有多大,毅力有多强,便严肃地告诉他:学校不是任他随意进出的,不能想走就走,想来就来。若他真心悔过,再给他一个机会——用一周时间深刻反省,写一份思想理解;将开学以来的各科作业补起来,交给任课老师,等所有老师都认可了,才能进教室。第五周,他回到了熟悉的教室。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在他交来的思想理解中,我看到了他心灵的震动:“退学后,我丝毫没有后悔。当然,父母不会让我在家什么也不做的。我必须要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最好能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第二天,我出去找,但是待遇不错的工作基本门槛是高中毕业,否则只能去做苦力。几天下来,一无所获。我病倒了,医院出来,已经过去一个星期。这个天,我上街买东西,感觉气氛有些异样,看着周围行人,才发现是星期四,难怪路上没有学生。买了东西正要付钱,老板娘突然问了句:‘你是学生吧,为什么不上课?’我一时回答不上,但还是编了个谎:‘今天我有事。’‘难怪,哪有学生不上学的。’我不敢多留,提起东西就走。”
这些经历对他触动很大,他的思绪不再平静,心头升起了一丝悔意。晚上一直睡不着觉,干脆坐起,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想反复思量,逐渐理解到了自己的错误,下决心要改正。“尤其补作业的这几天里,悔恨的感觉从来没有减弱过,反而一天天地增强。趁着补作业的间隙,想着同学们在学校里认真听讲,老师们辛勤耕耘,而自己却在为自己作为买单。更重要的是,我舍本逐末,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最适宜学习的时刻,却做出了如此愚蠢、幼稚可笑的行为……至此我已深深忏悔,对于老师、家长,我无以回报,只有发奋努力,刻苦钻研,争取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即使他是自己主动要求复学的,但我们担心他能坚持多久,会不会反复,所以一直密切注重着。果然,一星期后,上课时一些老毛病开始复发。这时,我即时找他谈话,敲敲警钟;任课老师也都经常给他提个醒;同学们鼓励他、督促他。慢慢地,他的心定下来了,行为规范起来了,学习成绩稳步上升,期末考试中,竟然考到了班级第十五名。
【反思感悟】现在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影响、教育可能比书本知识、老师的说教来得更直接、更生动、更丰富。小波因受到社会上过多的不良影响而使自己的人生出现了偏差,但同样是现实生活教育了他、纠正了他,令他回到了正常的人生轨道。因而,我们现时期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要建构基于生活、社会的开放型活动德育模式,借鉴、使用陶行知先生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育思想,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面向社会,拓展教育时空,以生活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构筑校内外相互沟通、结合的“大教育”格局,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小胜同学是我班中学习成绩较好的一个同学,入学成绩为615分,排班内第六位,期末考试得802分,排班内第六位,平时喜欢问问题,并且一问到底,特别是相关理科竞赛方面的题目,喜欢看竞赛方面的书籍,在课堂上,当所授内容是副科或其认为已掌握,则容易开思想小差说话,搞小动作,特别是自习课,搞小动作,说话现象更多,甚至在自习课上打游戏机,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太好,自我中心意识太强,纪律观点,集体观点都比较淡泊,贪小便宜,对值日工作不认真负责,却是应付了事,我从他的初中同学也理解到,他在初中时,学习成绩能够,但纪律太差,一次因为在自习课上大声说话,出位,搞小动作,我叫他到办公室谈话,他不去。私下还对同学说:“我学习成绩好,看你能把我怎样”,这是一种典型的一好摭百丑的思想,也是一种幼稚而又偏颇的思想,以为学习成绩好了,就是一个人才,就是一个好学生,看不到好的标准应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更没有作为学校的一分子就应遵守学校纪律的意识,因而认为老师对他的管教是有意为难他,认为侵犯了他的自由,只考虑自己,不顾别人和集体,自私自利思想严重。对于这种学生的违纪行为,我没有冲动的批评,我知道单靠批评是收不到什么效果的。刚来到本班后,批评过两次,但收效也不大,没过几天又重犯了,后来,当我理解到过去的情况后,觉得应首先改变他的一些价值观点和自私观点,才能使其正直改变他的行为。一天晚自习课上,他用文曲星玩电子游戏,我从后面走到他的身旁,他仍浑然不觉,我没收了文曲星并把他叫到了级部办公室,他一副漠然的神态站在那里,似乎对此已司空见惯,你能耐我何如?,我搬了一张椅子叫他坐下,他不情愿地坐下了,我就电子游戏和他聊了起来,问他是否很喜欢玩电子游戏,从什么时候喜欢的,班上喜欢电子游戏的人多不多,他们都用什么时间去玩等等,也问他原来的学习情况,以及取得过什么成绩,问他现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来高中半年多有什么感受,有什么理想和目标,最后我抓住他喜欢问问题这个点,说:你是来问问题最多的一个学生,给我的印象是,你是十分好学而要求上进的学生,因而我很喜欢你来问问题,对你也寄予了较高的期望,但你的古怪行为与你好问问题这点又是如此的矛盾,这是为什么呢?致此,他哭了,哭得很伤心的样子,他并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最后说了一句,我错了,从他哭着说出这句话时,我感到了他的心是诚恳的,我鼓励他说,知道自己错了,就应下决心改正来,改正来了,用心搞好学习,我相信,你一定是我们班的一个佼佼者,本来你的成绩就不错,我坚信这点,知道了吗?他默默地点了点头。
【反思感悟】 学生违犯了学校纪律,当然要批评教育,批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纠正其错误行为,使其上进,但看法不同,效果就会不一样,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学生都应该出于一种爱心,有了爱心,就会选择恰当的方式,使在批评中,学生感到的是老师对他的关心和保护,而不是仅仅是指责,这样,学生就易于接受,易于错误行为的改正,因为惯性,虽然不一定批评教育一两次就能把其彻底改变,但是,只要出于保护学生,相信学生一是为持续改进,持续进步的,小胜同学后来虽然也还有些说话现象,但已越来越少了,电子游戏能够说再没有见过他玩了,学习也比过去勤奋多了。
【用心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在校双休日的一个上午,我在级部值班室批阅学生周记时,先看到小涵在周记中流露出一种极度的伤感,却不愿说出原因,这非同小可!紧接着我又翻阅了同宿舍的其他几位同学的周记,终于在一个同学的周记中理解到了一点情况:“老师,小冉以为我们都不喜欢她了,您要关心一下,劝劝他”。
对于这种情况,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个班是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住宿,8个人一个宿舍,女孩子在一起,肯定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闹小脾气。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让小涵那么难过,室友那么着急。我必需对这件事实行认真分析,还要妥善处理。认真思考许久,我做出如下处理:第一步:分别找她的室友谈心,进一步理解事情真相:小霞让小涵帮助到水,小涵不理,俩人闹别扭,小霞一急跑了出去,宿舍六个人都出去追她,剩下小涵一个人,结果造成小涵的误解。我找出同宿舍同学关系所存有的问题,并实行引导和教育。第二步:再找小涵谈心理解情况,协助其消除心理障碍。第三步:利用得到的结论对班上的同学实行教育,同时避免对小涵再度造成影响。
【反思感悟】平时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而无视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宠爱甚至溺爱。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使他们难以客观地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与他人的交往上往往表现得过于敏感或处理不当。所以,作为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交流的过程。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其社会化和人格成熟的关键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人格的健全发展以及今后成功地走向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建立同伴关系是学生们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过程,通过这次事件我发现,一些学生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存有一定的障碍。做为教师假如想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应理解学生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存有的一些误区或障碍,并实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事后,我在周五举行主题班会《宿舍之内,我们该怎样相处?》,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小涵的室友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首先要善良和富有爱心,这是一个人幸福的源泉。只有善良和富有爱心的人最终才会是真正幸福的,当你关爱他人时,你获得的是精神上的快乐与动力。其次,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不欺凌弱者。不能只考虑自己,不能自私,更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再次,要学会宽容,要拥有宽广的胸襟,不能过于敏感,不要斤斤计较。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们不要在微小细节上老是影响情绪,分散精力,失去来学校学习的根本目标。最后,要学会互相协助、互相监督,学会和睦相处,共同努力去营造一个温暖的小家,利用集体的温暖来让每个同学都能健康快乐地发展。
【以关爱溶化偏激】
小孔从高一年级开始到菏泽一中我带的班读书。他的老家在新疆,初中是在老家的中学读的。他的父母在老家农村务农,家里生活比较困难,来菏泽一中读书的所有费用都是他在菏泽医院工作的姑姑支付。
小孔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不苟言笑,喜欢一人独处,不乐意和老师交谈。起初,我以为这仅是他刚到一个新环境的缘故,慢慢会好的。在排座位时,我特意安排一位健谈、思想上进的同学和小孔同桌,希望带动他活泼起来。
接下来军训的日子,因为小孔在课上没有其他特别的表现,我没有特别注意他,也没有特别单独找他交谈。后来,小孔的一个“特别”的举动深深地触动了我的魂魄,使我努力去打开并走进他的心扉。
那是高一入学两周后,学校展开“教学工作评价问卷调查”的时候,我班有一名学生在对所有科任老师的评价一栏中都选了最差的“D”项,也没有选出他最喜欢的老师。更让我震惊的是,这名学生在对科任老师的评价和意见上竟然写着充满憎恶的脏话,有些话看起来令人不寒而栗。这,是一个极不正常的评价。出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敏感和责任,我不得不根据书写笔迹反复比照判断,找出此人就是小孔同学。
作为班主任,我没有责骂过小孔。据其他科任老师反映,他们对小卢也没有过度的批评。“如此偏激因何而生?”,“一名学生对老师的憎恶为何如此之深?”那一夜,我久久不能入眠,脑海里反复思考这些问题,分析小孔的一举一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相信,小孔的心中一定有一个“死结”。
如何去解开小孔心中的“死结”?心病还需心药治!
第二天下午放学后,我微笑着把小孔请到我的办公室。当时,级部办公室里的老师都走了。小孔跟着我来到办公室门前,突然停了下来。他低沉地问我:“老师,是关于调查问卷的事吗?我承认那里边的脏话都是我写的,不用问我了,我什么都不想说,我要回家了。”出乎意料,小孔“先发制人”,语调低沉,但很坚定,根本不在乎我的眼光。他一连串紧凑而且似乎不留回旋余地的话一下子把我给说愣了,一天来准备好的方案也给打乱了。
瞬间,我回过神来,强迫自己压住几乎要迸发而出的“怒气”,微笑着把手搭到他的肩上,轻声轻气地对他说:“老师知道是你写的,所以今天特地把你请来,目的不是责怪你,而是要向你道歉,真的!”
当时,我的想法是“以退为进”。我接着说:“从你所写的对老师的评语中,我敢肯定,从你的角度去想我们老师肯定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不然你怎么会骂老师呢?所以,我今天另一个目的就是想请你把你认为老师们在哪里做得不对或者不够好的地方告诉我,让我们知错改错,好吗?……”
我说话的时候,一直低着头的小孔抬头看了我一眼,马上又低下头。后来,小孔的眼睛开始湿润了,许久才开口说话。“你怎么不骂我?”小孔带着哭腔问我。“你是我的学生,假如你有不对的地方,那么我也有责任,最起码是我对你关心不够。”我对他说,我找不到骂他的理由。听我这么说,小孔的眼睛更加湿润了。“我现在比较激动,真的不知从何说起,晚上再给你写信吧。”他哽咽地告诉我。
小孔果真没有失信。第二天早上,他交给我一封写满9张信纸的信。他在信中告诉我,他对老师的憎恨从老家农村小学至中学就一直根植心底,原因是那里的老师粗暴,常打学生,也打他。他还说,在学校老师打他,回到家父亲又打,粗暴、野蛮的教育使老师的形象在他心中就是“最差”的,甚至产生了仇恨,还曾有过一些“极端”的想法……在第一次(注:对教师的问卷调查是他第一次见到)看到对老师的评价问卷时,虽然他觉得一中的老师对他都好,但他脑海里依然抹不去“野蛮老师”的烙印,无法唤起他对老师的好感和尊敬。
小孔的信写得很诚恳,很动情。他告诉我,是我亲切的举动感动了他,是我的一番真诚关爱的话唤醒了他。他还说,当时他哭是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被老师关心而感动流泪。他向我保证,今后一定努力学习,报答一中对他的培育之恩。
小孔心中的疙瘩到此算是给初步解开了。我感觉得到,他对老师没有了过去那样的敌意。但是,我并没有到此为止。
“如何让小孔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我们老师对他的关爱?”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扣问自己,提醒自己应该对这个“特殊学生”表示什么。
我觉得,关爱应该表达在一言一语,表达在举止之间。平常碰面,我尽量对小孔微笑。在他向我问问题时,我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解答.上课的时候,我注意多将视线投向他,让他感觉到我时刻注重他,感觉到亲切与温暖。我还提醒其他科任老师,请他们尽量多一些关心小孔。
我不敢说我的做法就是弥合小孔心路历程裂变的唯一灵丹妙药。但是,小孔真的变了。在本学期期中检测成绩中,小孔在本班总分排名已经跃居第二十三名(入班成绩是五十二名),综合素质评价能够说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今年寒假,我接到小孔姑姑的,她告诉我,小孔回到家里像变了一个人,更加懂事了,特别懂得关心父母,春节还专程到村里给原来的老师拜年。放下,我倍感欣慰,心里有一种释然的感觉。
【反思感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者,解学子之“惑”,惑——知识之惑与做人之惑,使学生的人性不被扭曲,是不应无视的责任。“我们老师的一次关爱、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许会拯救一个学生的一生。”
信任、不放弃与爱心是感化教育的良剂,真诚的关爱能够溶化学生心中任何一座冰山。我坚信!谆谆教诲,自当时时铭怀!
本文发布于:2023-12-02 04:08: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4612822372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班主任育人案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班主任育人案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