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柔和反义词)
成 武 县
成武县历史悠久,具有众多古老的地名语词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文化和鲜明的乡土文化。保护、挖掘、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不析伟业。此材料通过深入系统地对全县地名语源沿革及实体文化内涵的调查考证,不仅较好的体现了标准化、层次化、序列化的区域地名,而且也成为展示成武历史的窗口,凸显了成武‚千年古县‛的风貌特征。
地名词语文化内涵
一、“成武县”语源简析
‚成武县‛一词属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Chéngwǔ Xiàn‛。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理实体),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北纬34°49′~35°10′,东经115°44′~116°11′。东邻金乡县、东南与单县毗连,西接定陶县,西南与曹县接壤,北靠巨野县,属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南北长39公里,东西宽41公里,面积988.1平方公里,约占菏泽市总面积的7.6%。人口63万。县人民政府驻成武镇,在省会济南西南方向210公里处。为菏泽市辖县。
1 ‚成武县‛这个地名词语和成武县境内的聚落地名群,是在成武县地域文化的环境中形成、演变和发展的,从而造就了‚成武县‛语词及其地名群的语源特征和文化内涵,同时,成武县地名语词文化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本地域文化提供了线索。成武政区沿革历史上屡经演变。今县境,周初,地属郜。春秋战国,约公元前8世纪,郜被宋灭,地属宋国北境。秦臵成武县。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成武时,‚成武‛、‚城武‛均曾使用,为县名中的‚成‛、‚城‛交替使用的源头。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城‛改为‚成‛,复为成武县,1961年属菏泽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成武或为侯国,或为州郡,或为县治,历经沿革,多有变迁。
二、成武县政区沿革
春秋为郜国地,后入宋。秦臵成武县,治今成武镇,属东郡。西汉因之,属山阳郡;别臵秺、郜城二县,后均省入成武县。东汉、魏、晋属济阴郡。被魏徙治郜城(今郜鼎集),属北济阴郡。隋还治故城(今成武镇),属济阴郡。唐属曹州。宋属单州。明属兖州。清属曹州府。1914年属济宁道。1925年属曹濮道。1928年道废直属于山东省。1936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41年抗日民主政权于今县境南、东部臵城武县,属晋鲁豫行政区第二专区。1942年属晋鲁豫行政区第六专区。1949年属平原省湖西专区。1953年改属山东省菏泽专区。1958年改城武为成武。1967年属菏泽地区。2000年属菏泽市。
2 三、成武县地名词语特征
成武县地名、村名起源与含义十分复杂,它与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民族语言、生活等方面息息相关。因而,使境内地名的形成、演变和语词等具有鲜明特征。
村庄的命名一般是由姓氏、人名(物、河、窑、庙、塔口、坑),A(指村庄及含有村庄意义的名词),B(指方位、规模、职业)等搭配构成的,其组合形式是:
1、姓+A:反映了农村居民以家庭、宗族等聚居的特征。如李庄、张楼、王集、赵庙等。这类村名一般为二至三字组成。全县冠以姓氏的村庄829个,占全县村数的 63.13%。
2、物+A:这种命名形式与姓+A类似,是以物名取代姓氏。如郜鼎集、宝峰集、大碾集、青堌集、双庙集等共12个,占总村数的0.91%。
3、人名+A:这种命名形式与姓+A类似,是以人名取代姓氏,如九女集、李天子楼、邵继楼、王斗庄、伯乐集等7个,占总村数的0.53%。
4、B+姓:少数村庄名是姓前冠地物构成的,如河里王、前草里王、后草里王、大周、二周,共5个占0.38%。
5、B+姓+A:为了与同名村相区别,而在姓前冠以某种特征,或为规模,或为方位,或为职业。如大王庄、小刘楼、东马庄、西孔楼、南田庄、北宋庄、前张庄、后杨庄、酒店刘庄、蜜峰刘庄、粉房刘庄等共389个,占全县总村数的29.62%。
3 6、物:有些村名并不含村庄的含义,仍保留着独立的地物内涵,如天宫庙、先农坛、白浮图、八里河、水口、大盐场等共20个,占5.33%。另有文化大革命中命名的带有政治色彩的‚幸福村‛。
总之,全县的居民地和自然环境、地理实体、地名语词,鲜明地揭示了境内地形特征,形象地展示了成武县的地理景观文化。
地名实体文化内涵
成武县胜迹众多,人杰地灵,自古就是文化荟萃之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灿烂的地名文化。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
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居住繁衍。中华先民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创造并留下了堪称国宝的‚孔子庙堂碑‛、‚佛说父母恩重经碑‛等文粹和众多的文化遗存。境内现尚分布着30余个土堌堆,高低不等,大小不一。著名的有文亭山、大台、小台、晏堌、吕台等。据考证,这些堌堆是先民为避洪水而筑的土台,战国后埋入了墓葬,南北朝始又于台上修建庙宇。从这些堌堆中曾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蚌器、铜器、骨器和画像石等。它昭示了成武灿烂的古代文明,反映了成武历史的演变,从而汇成了成武县历史文化的绚丽篇章。
4 (一)文物古迹
1、郜国 周初武王封庶弟于郜,郜国遗址即在今成武县境,现有明清两朝刻制的‚郜鼎遗迹‛碑两通。
2、文亭山、斗鸡台 县城西北0.5公里处,有土丘突出于城湖之中,高十余米,名文亭山,又名云亭山。传说春秋时,曾子与‚三冉‛(冉雍、冉耕、冉求)曾会文于此,后人于土丘上建亭纪念,名‚会文亭‛,这土丘便称为文亭山了。又传说:汉高祖刘邦,曾驻跸文亭山,上有五色云笼罩,所以文亭又名‚云亭‛,文亭山又名‚云亭山‛。据专家考证文亭山形成的年代应在新石器时代,是一内涵丰富的古文化遗址。可以说,文亭山是成武历史的源头,是成武古老文明的象征,是成武历史和文明的发祥地。1964年文亭山被辟为烈士陵园。这里翠柏绿柳,郁郁成荫。每当盛夏,山下碧波荡漾,芦苇婆娑,山上柏柳滴翠,繁花呈姿,风景宜人。这里不仅是人们游玩休闲的好地方,更是人民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纪念胜地。1989年文亭山被成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文亭山的北面有一土丘,此为斗鸡台。传说春秋时,宋灭郜国后,违背了北杏之会的盟约,齐桓公于公元前679年以盟主的身份召集盟友,出兵讨伐,单伯带兵与他相会于宋北境,打败宋国后,他们就在台上斗鸡取乐,庆祝胜利,此后世代相沿就成为人们斗鸡取乐的场所。
3、大台、小台 大台又名东台,古时也叫寿峰,位于县 5 城东关外,护城堤内,与文亭山隔城东西相望。道光版《城武县志》载:‚唐建院于其上,古碣犹存,邑之望山也,迎春、启蛰、宴会、雅集多于此。‛登台观日出,为成武胜景之一,称为‚寿院朝曛‛。1963年大台曾辟为驻军营地。大台多有石匣墓出土,并有殉葬器皿,据出土文物及考察探测分析,为新石器时代至周代的文化遗址。
小台,也叫小东台,位于城东护城堤外,与堤内大台隔堤相望。20世纪50年代,其上有李林和李氏家祠,古碑林立,乔木丛生,台上有一古槐,粗壮高大,传为唐槐。后曾辟为靶场,出土很多石匣墓和砖砌墓。1992年小台曾出土‚春秋保晋戈‛,据考证,小台当属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先民居址。至秦汉时打入墓葬,为一遗存丰富的古文化遗址。
4、汉堤、文亭湖、汉井 成武县老城区有护城大堤,西起牛角尖,东至程堤口,南弦北弧,呈半月形,东西长,南北短,将县城环抱其中。据文物普查和专家考证,护城大堤始筑于战国,后经秦、汉至元、明、清几经加固和补修才得以保存至今。
由于成武较早采用筑堤护城防水的办法,故而古城和整个护城堤内淤积较少,一堤之隔,内外地面落差竟达3米之多。15700米长的护城堤内形成了水波荡漾的万亩城湖。县城偏东而建,水包三面,呈现‚烟楼水半城‛的景象。这样由护城堤防水而形成如此之大的盆地,又积水成湖,城湖合一,历史悠久又保留至今的城镇湖泊,在我国是非常罕见的。如果把湖区的‚文亭山‛、‚寿 6 峰‛等原始先民的避水居址、环城蜿蜓数十里的堤防工程,城湖里出土的汉代陶井群及水利设施联系起来看,它集中反映了数千年来黄泛区先民由筑台避水,到筑堤治水,发展到打井灌溉开发水利的历史状况和发展进程,它象一部无字志书,记述着成武历代先民与自然作斗争的英雄业绩,可称得上黄泛区古代水利发展史的实物博物馆。1992年整个湖区故城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晏堌堆与李白 成武县县城东偏南6.6公里处有晏堌堆遗址,傍其而居的村庄以其命名为晏堌堆村,现遗址位于村北,高约3米,占地2230平方米。据考古钻探和出土文物分析,当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遗址。在历史沿革上,晏堌堆曾隶属单县。据《单县县志》载:‚晏堌在城北偏西30里淳于堡,相传为晏子故里。‛
公元774年,唐代诗人李白上书请还,唐玄宗以其‚非廊庙器‛赐金遣之,李白离开长安至山东,时李白族弟凝在单父(今单县)做官。公元745年秋冬之季,李白为送其族弟李凝至长安,曾在单父逗留,出猎消忧时,至晏堌留宿。赋有《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诗一首。
6、秺县与秺城 《汉书〃地理志》‚济阴郡所辖九县中有‚秺‛,并注‚莽曰万岁‚。《汉书功臣表第五》载,征和二年商邱成封秺侯,领二千一百二十户。始元二年金日磾封秺侯,领二千一百一十八户。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成武县下有秺城,并注‚汉 7 臵秺县……后汉省。《地道记》成武县有秺城。刘宋泰始二年,薛安都以彭城降魏,魏遣尉元等救安都,进于秺,即此。‛东汉初秺县并入成武县。《元和郡县图志》载,‚成武县有故秺城,在县西北二十九里。‛其址就在今县西北境。
7、成武大碾和大井 成武大碾位于成武县大碾集村。清道光年间尚保存完好,现存碾槽和一个碾轮,碾槽系用9块长短不等的弧形带槽的青红石组成,呈圆圈状,直径8米,周长25米。碾槽、碾轮均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该碾原有两个大小不等的碾轮,均呈铁饼状,其中较小的碾轮直径约1米,被埋入地下,现臵于碾圈中间的是较大的一个,直径1.7米。据清乾隆年间所修《曹州府志》载,该碾为‚后汉史弘肇屯军所遗,今碾尤存,在邑东北二十里。‛
距大碾东一里许有大井村,村内有大井一眼,原井口颇大,后屡经修整,井口逐渐缩小,现井口直径仍有三米多,据《史氏族谱》载亦为史弘肇屯军所遗。
8、吉祥寺与释迦牟尼石佛 吉祥寺位于城东18公里处,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皇诏敕赐吉祥院。释迦牟尼石佛座落在吉祥寺旧址上。该佛高7尺2寸,重约5吨,为南北朝时期雕像。据民间关于该石佛来因的传说是:‚南朝齐永元二年,时发洪水,佛祖乘水漂来,嗡嗡有声,驱退洪水,化为石佛,座落于此,永保此地免遭灾祸,世世代代吉祥安康‛。大唐大历七年曾予重修扩建吉祥寺。元代以前,该寺建筑宏伟壮观,有天王殿、金刚殿、 8 大雄宝殿、观音殿、禅堂等,寺院碑碣林立,古木参天,特别是白色佛塔尤为显眼,傍其而居的村庄也因其命名为白浮图。元代时,聂尚书(佚名)又重修该寺院,并将该寺院易名为聂家寺。由于更名及其他原因,该寺院渐渐僧离客断,香火不继,以致从元至清数百年中,长无修缮,破落凋零。近二十余年,经多方支持,捐资施金,先后重建了天王殿、大雄宝殿、佛祖殿及东西廊房等一系列建筑,整个建筑设计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古色古香,气势辉煌,千年古寺又焕发了生机。
9、梁丘和梁王庙 梁丘,春秋古地名,在今县城东北15公里安济河南岸。《春秋左传〃望而却步公三十二年》载:‚齐侯为楚伐宋之故,请会于诸侯‛,‚宋公请见于齐侯,夏,遇于梁丘‛。这时梁丘是宋国的城邑。梁丘曾是刘邦、彭越会兵的地方。《史记〃高祖本记》载:‚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括地志》:昌邑‚在曹州成武县东三十二里,有梁丘故城是也。‛东汉后,梁丘败落下来。汉初彭越曾被封为梁王,都定陶,梁丘为其封地。后人为纪念彭越,曾在梁丘建梁王庙,规模宏大,50年代殿庑犹存,且每年农历四月十二日有庙会。
10、田塔 座落在大田集镇田塔村东,始建于唐朝初期。该塔楼阁式,平面呈方形,由塔刹、塔身、基座三部分组成,全石结构,造型古朴端庄。七十年代中期塔顶被毁掉两层,地面尚存五层,下部淤埋地下,有塔室,东西两壁分别有高90厘米,宽56厘米的造像石一块,东壁造像石刻佛像三尊,其他造像31个, 9 石像左侧竖刻‚大唐开元圣神武皇帝供养‛,右侧竖刻‚大唐开元皇后供养佛时‛,西壁造像石刻佛三尊,其他造像22个。
此处原有庙群,规模宏大,本世纪初毁于战火。此塔在鲁西南尚属仅有,是一处重要古建筑,1997年,山东省文物局和省美术出版社把该塔编入《古建画集》。
11、出土文物 成武县历史悠久,出土文物众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原始社会的石斧、骨凿、骨镞、蚌镰;商周时期的铜鼎、陶鬲;战国时期的青铜剑、青铜戈等;汉代的画像石、铜镜、陶马;唐代的瓷罐;宋代的瓷人等。尚存于地面的古文化遗址有文亭山、大台、小台;白浮图乡的高左堌、黑堌堆;大田集镇的王堌堆;郜鼎集乡的晏堌堆、吕堌堆;汶上集镇的罗汉堌堆等。书画有《张瑞图行书》、《清〃冷枚垂钓图》、《清〃周硕牡丹中堂》、《刘焜山水》、《高其佩条山小草》、《王震山水》等。此外,还保存有历代著名的碑刻。还有田塔村东的唐代石塔,为鲁西南所仅有,已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保单位的两座清代石坊,雕工精美。这些都显示了先民的勤劳和智慧,对研究我国古代的社会风貌和书法艺术、古建艺术都有很高的价值。
(二)历史事件
1、刘邦驻跸文亭山 西汉初,汉高祖刘邦,自丰、沛起兵灭秦,建立大汉朝后,过鲁祭祀孔子时,经过成武,喜武功之大成,名曰成武,改文丘为文亭山。因时有五色云笼罩,故文亭山亦称云亭山。
10 2、金日磾封侯 汉始元二年,金日磾以擒莽何罗功,武帝遗诏封其为秺侯,协助霍光辅佐幼主,日磾以皇帝年少不受封。年余,日磾病危,在病床上接受印绶,仅一天就死去。他的儿子赏继承,无后失传。元始四年(公元4年)继绝世,封日磾次子建的孙子为秺侯。
3、曾子与三冉会文 古时,成武城西堤内皆水,人称西湖,文亭山独居湖心,山上苍松翠柏,寺观殿宇,景致宜人,春秋时期,孔子弟子曾参和冉雍、冉耕、冉求常在文亭山弘扬儒术,留下了‚曾子与三冉会文‛的千古佳话。
4、于仲文打败檀让于成武 于仲文,原周东郡太守。是年六月,相州总管尉迟迥的军队曾攻破东郡杀仲文三子一女。仲文只身逃回京城,周升任仲文大将军,使其讨伐尉迟迥。在一次战斗之后,尉迟迥的将军檀让,收拾军队驻扎在成武,以为周军不可能很快到来,便杀牛宰羊犒赏士卒。不料仲文却选拔骑兵,突然袭击,打败了檀让,占领成武后又于金乡境内活捉了檀让。
5、李白游晏堌 晏堌,相传为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子故里,唐天宝四年,大诗人李白自知不为朝庭亲近所容,于是上书请还。唐玄宗以其‚非廊庙器‛,赐金遣之,秋冬之际游至成武,同族弟凝(当时在单父做官)出猎消忧,曾留宿晏堌,赋有《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诗一首。
6、李化鲸起义 清顺治五年,直隶人李化鲸流寓成武,于曹县、定陶、成武一带起义。七月初六日,攻破了成武县城,杀 11 官眷20余口,县令宋贤都自缢。
7、磨盘砸坦克 1942年5月10日,驻成武日伪军到小留集一带‚扫荡‛,遭到村民袭击。遂于16日纠合金、单日伪军约500余人,分乘19辆汽车,两辆坦克进行报复性‚扫荡‛。刘菜园村民誓死保卫家乡,集中火力一连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最后敌人在坦克的掩护下往村内冲。当敌人坦克冲到大门时,弹药已经打光,村民刘金端一面指挥村民用砖头瓦块还击敌人,一面掀起一块磨盘往下砸,正巧砸在坦克上,吓得敌人调头撤出了村子,刘余端就在掀起磨盘后,壮烈牺牲。刘菜园‚磨盘砸坦克‛的英雄事迹大灭了敌人的威风,在当时传为美谈,广泛流传。
(三)历史人物
成武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地杰人灵、名人辈出,在这片沃土上哺育了一代代英杰人物,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在成武历史文化中居重要地位。在成武历代众多的名人中,既有武将、名相、精英,又有名医、文豪、才女,他们如璀璨的群星,闪烁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
春秋时期有识马辨才的伯乐、卫国名将苟变,宋代有祝惟岳父子五进士、宰相庞籍和秉公执法、敢于直言的马默,元代有著《栽桑图说》受到皇帝赏赐的司农丞苗好谦,明代有状元及第、尽力振举学政的司业韩克忠和被明宪宗称为‚清介宫‛的吏部员外郎郭玺。近代有北洋政府署理内阁总理兼教育总长,1918年曾摄行大总统职务的周自齐,还有提倡新文化,反对旧礼教,提倡 12 民主,反对封建的宋还吾及鲁西南最早的共产党员徐鹏翥等一批历史名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武更是英才辈出,天南地北皆有成武人的足迹,各行各业,尽显成武人的英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卓越的成就,爱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无不为家乡增光添彩。因名人众多,但篇幅所限,故仅举几例如下:
孙阳(约前690—前610) 春秋时期鲁国成武人。因其善相马,且首创‚相马经‛,古人将主管天马的星名‚伯乐‛封给他,所以后人多称其为伯乐。孙阳是马文化的始祖,不仅善相马、医马、养马、驯马,还善于荐才,德高望众,享誉四方。极得秦穆公的器重,是一位能被多家学派同时推崇的人物。伯乐死后,葬于成武古城西北十八里处,这里是伯乐的故里,现已改名为伯乐集。《太平寰宇记》载:‚伯乐,秦人善相者,葬此‛。
苟变 战国时期卫国名将。开始卫侯并不重用他,因为他在地方上做小吏时曾吃过人家两个鸡蛋。子思对卫侯说:‚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数尺之朽,良工不弃 。今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卫侯听取了子思的意见,于是重用了苟变,苟变最终成为卫国名将。县城东苟村集就是苟变的故里。
孙期 字仲彧,东汉末年济阴成武人。孙期少年时就研习《京氏易》及《古文尚书》,是一位博学的名士。当时,很多人仰慕 13 其才学,都来向他学习,不少人在洼中的垄畔上,手执经卷,跟随着他,向他求教。孙期生性至厚,虽家境贫寒,但对老人奉养无微不至,在他的影响下,四乡形成好学、仁让、至孝的风气。黄巾起义军经过孙期的家乡,曾约定‚不准侵扰孙先生宅舍‛。孙期与申屠蟠齐名,而论孝行却远在申屠蟠之上,故人称孙孝子。今孙寺村就是孙期的故里。
庞籍(988—1063) 字醇之,进士出身,历任地方官,北宋皇佑三年,官至同平章事、观文殿大学士(即宰相)。为相期间曾发生侬智高叛乱,他极力推荐狄青为宣抚使,出兵征讨。因为狄青是武官,有人认为不适于出任这种职务。庞籍说:‚青起行伍,若以文臣副之,则号令不专,不如不遣。‛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果然取得了成功。后封颖国公,死后谥庄敏。
祝维岳 字周辅,北宋真宗咸平年间中明法科进士,出任陵州司理参军。慎于决狱,秀州因为官粟被盗而捕获了十多个人,定了死罪。祝维岳审查了他们的口供,观察了他们的表情和行动,认为不是真盗。后来果然捕获了真盗,这十多个人也得以活命。维岳还曾协助曹玮抵御外来的入侵,转运粮秣、出谋献策,立下了功劳,因此升为大理寺丞。他有四个儿子,也都中了进士,人称‚父子五进士‛。
苗好谦 元朝人,初任都察院属员,延佑三年(1316)年升任淮东廉访司佥事,因‚善课桑农‛,皇帝‚赐衣一袭‛,后入朝为司农丞,著有《栽桑图说》和《农桑辑要》,受到皇帝赞许:‚农 14 桑衣食之本,此图甚善‛。遂命刊印千册,散之民间。并晋升苗好谦为御史中丞。
韩克忠 字守信,今成武镇韩庄人。明洪武丁丑科(1397年)状元。就是这一次会试,发生了著名的‚春夏榜‛(亦称南北榜)事件。主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因系南方人,所取进士52人都是南方人。发榜后,北方考生不服,上疏指责考官偏袒南方同乡。经过复查,的确存在舞弊行为,朱元璋遂下令严惩了舞弊人员,重新录取了进士61人,结果全是北方人。放榜日期也因之延至夏天。韩克忠为殿试第一名。韩克忠状元及第后,学政松驰,克忠和祭酒张显宗重新创立法规,兴废补坏,进一步编制监规,进呈太祖参酌,刊印颁发,永为遵守,学政自此振举。
郭玺(1434—1474) 字子瑞,今成武县城北五公里郭楼人。他少年丧父,非常孝敬母亲。性情忠直、重意气,明天顺八年中进士。开始被选为翰林院吉士,他办事严谨,作风清正。监局官吏,因与曹省有牵连,多无所畏惧,一直达到与主事分庭抗礼的地步。郭玺刚到任理事,就有人从旁策划刁难,他便加以惩治,监局官吏为之慑服。他一心为公,从不做行私违法之事,既使有人托他行私,也均遭斥责。他往往一言决定,使大家折服。为此,很受英宗重视,遂任兵部武库主事,后升补为员外郎。郭玺刚直公正、蜚声朝野。英宗曾把郭玺的名字写到御屏上,称之为‚清介官‛。
张于魏 字星伟,成武县城西金庄人,清初贡生。因其母有 15 病,就放弃了举子业,悉心研习医术。他博览群书,并漫游大江南北,遍访各地名医,历时十年之久,广采各家之长,终使艺术大进,内外科都很精通,尤善妇科。有奇症不可识者,亦能治疗。因而医名大振,求医者纵横数百里。《曹州府志》说他‚同郡诸邑罕其俦。‛医疗实践使张于魏的医术达到了‚望‛、‚切‛能决生死的程度。但他却‚名高而不孤傲,任劳而不受酬。‛因而在群众中德高望众,被誉为‚活华佗‛、‚张半仙‛。康熙年间,曾被召去曲阜为衍圣公母治病,经他调治,久病渐愈,孔府酬重金,但他不受,并说:‚耕读为本,济世为愿‛。张于魏一生多有著述,但均未刊印。现收集到的只有手抄本《妇科汇集秘要良方》上下两册。张于魏医论、医术、医德均为后世之楷模。
唐恒贞 成武人,清代才女,仪封令曾铭孙女,字诸生程荣锦。幼极聪慧,年十二能诗,博览古今诗词。十六岁病亡。著有《桐叶吟》一卷,诗极松秀,如《栖霞岭看梅》云:‚柔橹轻摇风力微,暗香静袅袭人衣。月明更爱清疏影,一路横斜送我归。‛《归燕》云:‚絮语呢喃归计商,画楼之杏剩空梁。旧时王谢多飘泊,几个能飞返故乡!‛其中部分诗词已选入《山左诗钞》。倘天假以年,恐柳絮才高,不得专美于前。惜哉!
周自齐(1871—1952) 今孙寺镇周郑庄人。历任驻美公使馆书记官、参赞,驻纽约、旧金山领事,并曾代理出使美、日、秘鲁等国大臣等。在美州十余年间,曾代表清政府签订《禁止虐待华工续约》,订立古巴税则,上疏收回粤汉铁路主权,驳议美 16 政府对华苛例,旧金山地震并曾募款赈济华侨,1909年(宣统元年)任外务部左丞,1911年任袁世凯内阁度支部大臣,1913年后任熊希龄内阁的交通部总长、陆军部总长及孙宝奇、徐世昌、段其瑞等内阁的财政总长、农商总长,1916年任税务处督办兼中国银行总裁。1918年1月,任北京政府总统府高等顾问,曾摄行大总统职务。1922年任国务院总理兼教育总长。1923年9月病故北京。
宋还吾(1894—1938) 原名宋锡珠,成武县郜鼎集人。1922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1928年被任命为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校长。他到二师后,提倡民主,反对封建,提倡新文化,反对旧礼教,并聘请了一批进步教师,使学校进步力量很快发展。1929年6月8日,他批准演出《子见南子》,开罪于曲阜孔氏圣裔,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压制,把他‚调厅另用‛,‚其实就是‘撤差’也矣‛(鲁迅《关于〈子见南子〉》这就是当时有名的‚《子见南子》案‛。1938年9月,宋还吾病故于湖北郧阳。
徐鹏翥 后改名徐志辉,字云轩,1902年生,1922年在山东省立六中毕业,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五卅运动后,他回到曹州省立六中,先后介绍三十四名青年学生加入共青团,为党在曹州的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1926年11月,他受组织派遣去武汉投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那里,他见到了刘少奇,并为少奇抄写文件,从事工会工作。1927年2月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3月,由政治教官恽代英主持,转为中共正式 17 党员。‚4〃12‛后,他受组织派遣,回到曹州开展工作。1927年10月初,正式建立了中共曹州支部,徐鹏翥任支部书记,这便是菏泽地区最早的党组织。1928年,曹州支部遭到破坏,徐鹏翥转入地下活动。1952年,由汪锋介绍去西安工作,1976年病故。
陈义厚(1899-1935) 孙寺乡徐楼村人,出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考入山东省第六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冯玉祥部队,曾在鹿仲麟处任军医官。1930年蒋冯军阀混战,西北军战败,1931年被蒋介石编为第二十六路军,该军由于受共产党的影响,于1931年12月全军起义,被编为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军医处随同部队改编为红五军医处,陈义厚任处长,1932年改为卫生部,陈义厚任总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的战场救护工作,为及时抢救伤员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义厚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1933年红军卫生学校由茶岭迁到瑞金,陈义厚调任校长,他根据贺城总长的指示,亲自制订教学计划,学习制度,自编教材。他还创办了《红色卫生杂志》,指导红军卫生医疗工作的开展。红军卫生学校从成立到红军长征,为部队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补充了卫生技术力量,从而提高了卫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1935年,国民党反动派向中央苏区大举进攻,为疏散安臵伤病员,指挥部队转移,遭敌机轰炸,陈义厚不幸壮烈牺牲。
18 (四)历代文学成果
成武自古人文荟萃,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著作和诗文,现代成武籍文学科技人才辈出,著作颇丰,成武县书画艺术更是源远流长。
1、历代著作 自汉代始,古近代著述已统计到的有六十余人,共一百余卷册,其内容丰富,涉及广泛,有文学、语言文字、医学、典章、史志、地理、农业科技、法律等。
2、历代诗词 在成武流传至今的诗词极为丰富,即有本籍的诗人,又有在成武境内做过事的外乡人,还有过境而感发的文人、官吏等,诗词内容多是吟赞成武的古人、古寺、古塔、古城、古景等名胜古迹的,也有一些是触景生情而发的。这些历代诗词,形象有力地歌颂了成武光辉的历史文化。
3、历代书画 成武县现存有汉蔡邕书《张寿墓碑》,被清隶书大家邓石如赞为:‚汉隶古朴雄奇,以张仲呈为最。‛(张寿,字仲吾),并临习达30年之久。有摹刻的唐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有宋书法家张即之书写的《息心铭》,有金书法家王庭筠书写的《黄华诗碑》,有元赵孟兆页书写的《张成墓碑》,皆为历代书画家们称赏不已,允为珍品。县文物管理所还藏有张瑞图六尺行草条幅,王震巨幅山水中堂,周硕巨幅牡丹中堂,仇英五尺整幅山水;高其佩条山小草,高凤翰草书条幅,冷枚人物条幅等,皆为名家手笔,大家风范,为成武镇县之宝。清田如桧的绘画、王申年的书法皆名噪一时,有碑刻、真迹留传于世,县、州志皆有 19 传略。当代有书画名家陈作梅,孔端甫先生任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花鸟画出神入化。改革开放后,成武的书画事业呈现出百家齐放,老中青三代并驾齐驱,名家名作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县成立了伯乐书画院,团结了全县高水平的画师20余名,出版了《伯乐书画院书画作品集》。其中张福水、史瑞林、张奎方、王圣鹏或攻花鸟,或写山水,皆有较深造诣,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牛广成、谷鹤、徐庆德、张天良等诸人皆工书,在全国、全省书法大展中有不俗表现,都成为省级以上书法家协会会员。
(五)历史典故
成武人民具有光荣的传统,虽属穷乡僻壤,但在这片美丽的沃土上,流传着很多美丽的传说。
‚九女矢志孝双亲‛ 传说,在东汉和帝时,成武县西南二十多里处,有一村庄,住一金姓人家,刚三十出头就有八个女儿,他盼啊盼啊,盼望能再添一子,可妻子却不能再生了。有一年春天,金老汉去田里干活,见路边有一女孩啼哭,忙问其原因,原是父母逃荒,路过此地,把她扔在了这里,金老汉很气愤,就把这女孩带回家认作义女,起名金九姐,全家人个个欢喜。一天金老汉干完活回家,无意间听村民议论他:虽有九个闺女,也抵不上一个瘸腿儿,到死后还是没人摔漏盆,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很是伤心,回家蒙头大睡。女儿们知道这件事后,金大姐便对众姐妹说:‚咱可不能让爹娘伤心,人家不拿咱当人看,咱得做出个人样来,我最大,一辈子不嫁人,也要给二老养老送终,叫他们 20 有十个儿也比不上咱爹娘的一个闺女‛。大姐一番话,打动了众姐妹的心,尤其是金九姐,她说:‚要不是爹爹,我不知到哪庙里当鬼了,我要孝敬爹娘一辈子,请姐姐们放心‛。这一大一小下了决心,众姐妹纷纷表示一辈子不嫁,孝敬父母。打那后金家九姐妹,头不擦油,面不补粉,白天下地种庄稼,晚上在家纺线织布,日子越过越富足。天热了轮流给父母打扇,天冷了轮流给老人暖被窝。十里八乡的人没有不敬佩的,说媒的人也踏破了门,可九姐妹视死不嫁,一家人相依为命,和和美美过日子。
这金老夫妇,由于九姐妹的照顾周到,都成了老寿星,金老太八十五岁先下世了,过了一年金老汉也随她而去,九姐妹发送了老人,过了百天后,一起悬梁自尽了。她们孝名早已远扬,邻里敬重,大伙给收了尸,葬在一个墓坟里,并写了一个墓铭,人称‚九女坟‛。墓志铭曰:孝哉九女,逾时弗嫁,甘旨奉亲,温清冬夏。风树既悲,白华亦谢。墓可封哉,永敦风化!李佐时笔也!人们敬重这九位孝女,在村里盖了‚孝女祠‛立了‚孝女坊‛,至今这村庄还叫‚九女集‛。九女矢志孝双亲的故事,千古流传。
另外还有‚十八郎庙的故事‛、‚张于魏与龙头凤尾托车和黄马褂‛、‚严子陵井的由来‛、‚苇子园村民痛打洋神父‛等。
二、地理文化
(一)区域地理特征
县境地处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西南高,东北低。有东鱼河、万福河、胜利河、安济河、团结河、乐成河、金城河 21 等河流。处于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4℃,一月平均气温-0.6℃,七月平均气温26.6℃。年平均降水量661.3毫米,全年无霜期210天左右,年日照2351小时。
(二)经济概况
成武是农业大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农业摆在首位。建国前,土地脊薄,耕作粗放、粮食单产不足百斤,建国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农田基本建设、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产量大幅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迅速推行了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结束了‚吃粮靠统销、生产靠贷款,穿衣靠救济,鸡屁股当银行‛的艰窘局面。据1981土壤普查结果,全县有耕地113.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6.9%,粮食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2003年,农业总产值70886万元。
县内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建国初,仅有少量的小红炉、木匠铺和简单的手工作坊。‚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到‚二五‛计划期间,工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仅占9.6%,到1983年也才占到26.9%,到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5573.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1.2%,主要产品有碳酸氢铵,木制家具、砖瓦、纺织品,松紧布等。桐木家具驰名中外,1983—1985年连续三年在山东省家具评比中获一等奖,85年山东家具首次赴京展销就荣获二等奖。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公路交通有了飞速发展,至1990年, 22 定砀、聊商、曹鱼、定丰4条干线公路贯通县境,连接县内11条支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全县通车里程232.2公里,公路养护完好率90%,境内公共桥梁50座,涵洞306座,使客货运输晴雨畅通。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突破菏泽‛跳跃式发展成武经济为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时俱进,积极开拓,锐意进取,大力发展招商引资,积极推进工农业生产的改革,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社会事业继续发展。这就更加坚定了全县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前进的决心和信心。据统计,按现价计算,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244087万元,工农业总产值522646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030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36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801万元,财政收入10223万元,职工年平均工资6742元。成武工业经济正在崛起,将与成武农业特色经济并驾齐驱,为成武县的地理文化大放异彩。
(三)地理景观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成武大地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聪明勤劳的成武人民也给成武大地造就了一片广阔的文化景观。文山夕照,寿峰朝曛,西浦荷花、雁池秋月、映湖晨烟、凤岭春云,人称成武‚古城六景‛。郜鼎胜迹、魏村红树、吕台春晓、梁丘胜景等地理人文景观幽雅壮观,使人心旷神怡,为成武 23 古城增添了诱人魅力。尽管这些胜景历经沧桑,有的已经败落,有的已不复存在,但它作为历史的存在,在地方上仍有较深远的影响,甚至有的还被作为成武的象征。
1、寿峰朝曛 东台亦名寿峰,古时台上建有寺院,系迎宴游乐场所。早晨登高台,游寺院,看日出:苍茫大地,红日喷薄,霞光万道,大地生辉,草木葱茏,充满诗情画意,美其名曰‚寿峰朝曛‛。
《登寿峰》清〃刘源昆‚朝曛登寿院,木落散秋声,野渚田干顷,烟楼水半城,堤长云外绕,河断日边明,故国青山色,凭高六幕清‛。
2、文山夕照 原先城西堤内皆是水,人称西湖。文亭山独居湖心,山上苍松翠柏,鸟语花香,景致宜人,每当夕阳西下,登临远眺,水波粼粼,落霞倒影,松柏溶金,十分壮观。称为‚文山夕照‛。
《文山夕照》清〃徐敬铭:‚薄暮文山过,蒹葭两岸风,淡金描屋角,寒翠郁峰东,树古巢云鹤,庭空咽草虫,老僧归去晚,影乱夕阳中‛。
3、凤岭春云 县城南原有高地,传说曾有凤凰栖其上,后来城南门名:‚仪凤门‛,其高地就叫凤岭。宋元以后,黄河屡泛,为保护城池,就岭筑堤,至今高址稍显痕迹。‚凤岭春云‛于此览春云而遐想彩凤,成为游览一景。
4、映湖晨烟 城湖原来水面辽阔,县城三面邻水。每当湖 24 面晨雾缭绕,湖畔炊烟四起,湖面金波灿灿,渔人开网行舟,童子嬉戏采莲,即构成一幅美丽诱人的风景画卷。
5、西蒲菏花 西湖之内水势浩淼,盛产白莲藕,以其肥大,细嫩,名闻一方,它不仅给居民提供了美味佳肴,也给当地营造了优雅宜人的环境,每逢夏日荷叶婷婷,莲花楚楚,花团簇锦,五彩缤纷,湖里荡舟,香泌肺腑,仿佛臵身于仙境之中。
6、雁池秋月 据传古时有个方士,名周贯,号木雁子,修炼于县城南门外偏东的地方,他主持凿了一个水池,水清而甜,就刻了一个木头雁子竖在池中,因此,池名雁池。每逢秋夜,月明风清,临池赏月,触景生情,‚月知人心事,临者自慨多,若将心事诉秋月,雁池明月最多情‛。是成武胜景之一。如今成武人民把这些古代胜景加以开发利用,建有水上宾馆,水上鱼村,斗鸡台一条街,水产品一条街,集斗鸡垂钓、养生休闲、听曲赏月于一体,确是人们游憩的极好场所。
(四)土特名产
1、酱大头 采用本地生产的新鲜大头菜,经传统工艺腌制而成的酱菜。此菜始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经十几代人潜心钻研,延用传统配方,结合现代工艺,选品优良,用料考究,工艺严谨,历经三年、三十二道工序,利用纯天然甜面酱精心酱制而成。其特点:形状匀整、棕红透亮、咸甜适口、香味绵长,集鲜、甜、香、脆于一体,是物美价廉的地方小菜,畅销本地区和邻近省、市县。1997年又走进国宾馆和人民大会堂, 25 成为招待国内外贵宾的珍品。
2、桐木家具 做工精细,油漆考究,款式新颖,畅销省内外,1983年—1985年连续三年在山东省家具评比中获一等奖。
3、鲁西黄牛 体大力强,役肉兼用,由于饲草饲料充足,发展较快。
4、青山羊 青猾皮质轻、毛细,花纹美观,为县内传统外贸产品。同时也是广大群众主要肉食来源之一。
5、‚白酥鸡‛ 是县境内特有的一道地方名菜,是宴席尤其是招待贵宾不可缺少的美味。此菜选用上好的瘦猪肉、鸡肉、蛋清等原料,精制而成。成型后为半球形,覆面为白色,此菜特点是底红顶白,软而不散,咬劲好,香而不腻,味道鲜。此菜为成武名吃。
三、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是一个地方世代相传,积习已久而形成的一个文化形态,它表现了这个地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且受到社会制度,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同时传统的衣食住行等习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有一些习俗被保留和延续下来。如生活习俗、礼仪习俗、方言词语、剪纸扎花,雕塑雕刻、民俗演唱、民乐演奏等。
(一)民俗风情
礼仪 邻里之间或相识人在饭前后相遇,打招呼多问对方 26 ‚吃饭了么?‛其义不在关心对方有无吃饭,盖为一种礼貌,邻里间注重团结,有事相帮,有‚远亲不如近邻‛之说。
遇有喜、忧事宜,亲朋邻里多行庆吊。主要有:贺婚嫁、庆生育、庆寿辰、贺新居、贺开张、吊丧葬。
(二)方言文化
成武县属北方方言区,境内语言无明显差异,成武话与普通话之间,词汇、语法差别较小,但语音差别较大。与普通话相比,成武方言有以下特征:①唇齿音增多②舌尖前音增多③e韵字增多。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成武方言与普通话的距离逐渐缩小。成武话中土语词较多,这与明初和清初迁民有关,据统计70%村庄是明清建立的,明代迁民多来自山西,各地移民聚居一起,各种方言土语溶合在一起,形成不少新土语,呈现语音和词汇混杂现象。成武方言是分尖团的,如‚精‛念zng,‚径 ‛念jng,‚青‛念cng,‚轻‛念qng,‚星‛念sng,‚兴‛念 xng。再如‚粥‛字成武口语与普通话同读zhou,但‚腊八粥‛却读为zhu。
成武话中方言词汇丰富。如把‚太阳‛说成‚天地儿‛,(院子)说成‚当院‛,(后天)说成‚过明儿‛,(下午)说成‚横哼‛,(睡一会)叫‚木冷一会‛,(麻雀)叫‚小小虫‛,(喜鹊)叫‚麻嘎子‛(贪吃的人)叫‚下才烂‛,(逞能的人)叫‚能豆子‛,(早饭)叫‚撑层饭‛,(水饺)叫‚扁食‛,(闲谈)叫‚啦呱‛等等。
(三)民间艺术
27 1、剪纸、扎纸 剪纸、扎纸遍及城乡,专业的称‚扎纸匠‛,为人们扎糊彩灯、顶棚、屏风、节日娱乐用的竹马、龙灯、彩车等,更多的则是为丧主扎制舍火。剪纸多用于各种装饰,如虎头帽、绣花鞋、窗花等,农村常以铰花、绣花衡量妇女针线活手艺的高低。歌谣有‚手艺巧、手艺巧,两把剪子对着铰,左手铰只花蝴蝶,右手铰棵灵芝草‛。
2、雕塑、雕刻 境内旧时多庙宇,因此,塑神像和画庙堂画也为一种职业,人称‚画匠‛。他们根据传说和戏曲舞台形象结合人们的愿望,创作出男女老幼、文武忠奸、释道儒巫各种形象,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雕刻有两种:一种是印章雕刻。二是器物雕刻,如著名刻瓷艺人王同贵、智绪明。陶艺名家王宝祥的作品多次在全国荣获大奖。境内石刻作品丰富,庙碑、石房、墓碑旧时遍布全县,现尚存的名碑有《张寿墓碑》《东庙堂碑》《黄华诗碑》《张成墓碑》等。
(四)饮食文化
饮食方面,旧中国劳动人民生活极贫穷‚半年糠,半年粮‛,80年代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到了节日,都各有一定的饮食习俗,如春节吃饺子。在农村有聚众吃饭的习惯,夏季多在树荫下,冬季多在向阳处,一边吃一边谈论,话题没有中心——天南地北。
(五)服饰文化
旧中国劳动人民多穿‚土布‛衣服,黑色、兰色较多,贫富 28 衣着差别明显。70年代前,以棉布为主,丝毛、化纤为辅。旧时男装上衣多为坎肩、棉大袄,女上衣一律为偏大襟,长及臀下,男女下衣都是中式大裆裤,手工缝制。80年代,缝纫机逐渐普及,衣服也趋向多样化,女子尤甚,衣料以柔、滑、轻、薄为上。
(六)居住文化
宅基多取南北长向距形,多为土木结构。主房为北屋,称堂屋。一般为三间,门留中间,东西屋为配房,有南屋者,院称‚四合院‛。室内摆设,农家多以堂屋当门作会客室,靠后墙正中放大方桌,两侧放椅凳,两侧房作卧室或仓储。建房中禁忌:如忌‚门窗不对‛(南北屋门窗必对),忌院门对正门,有‚门对窗,人遭殃,窗对门,必伤人‛之说。迁入新居也要择吉日,多备烟酒招待亲朋,俗谓之‚温锅‛。
成武人民勤劳、善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文化,形成了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公而忘私,扶困济贫的道德规范。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成为国家主人,这种良好风尚,进一步发扬光大。20世纪60年代掀起学习雷锋热潮,人们争做好事。80年代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全县人民以‚振兴中华‛为目标,积极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好人好事日益增多,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步形成了新型的家庭关系,人们争相建立‚五好家庭‛。为进一步形成文明的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全县人民从治理脏、乱、差入手,取得了显著成绩。
29 可以预言:古老的成武县,必将以农业昌盛,工业兴隆,文化灿烂,人民富足的崭新面貌,展现在黄淮平原之上。
30
本文发布于:2023-12-02 01:01: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4500802326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成武县历史悠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成武县历史悠久.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