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疗常规

更新时间:2023-12-01 17:50:39 阅读: 评论:0

拾金不昧什么意思-音乐教案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疗常规
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一树梨花)

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诊疗常规

D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以下简称为佝偻病)是婴幼儿常见的营

养缺乏性疾病,是因体内维生素D缺乏,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和骨样组

钙化不良而导致骨骼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凡活动性佝偻病均 为体

弱儿管理对象,其判断标准如下。

()收案标准

1 腕骨X线检查有活动性佝偻病征象;

2 X线正常,或无条件检查时,有血生化检查异常,并有一

项佝偻病症状及一项佝偻病体征;

3 X线检查及血生化检查均正常,或均无条件检查时,可根据

下条件进行收案:

(1) 3 个月以上的婴儿,具有典型的颅骨软化;

(2) 1 岁内婴儿,具有佝偻病的高危因素,并有二项佝偻病的症

状及一项主要体征,或二项次要体征;

(3) 1 岁以上的小儿,具有二项佝偻病的症状及一项主要体征。

附:佝偻病的评定项目标准

1 、高危因素

(1) 佝偻病的高发年龄为1岁内的婴儿,尤其6个月内的婴儿;

(2) 早产儿、多胎儿、出生体重异常的婴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

克,或大于4000)

⑶人工喂养的婴儿;

(4) 冬季出生的婴儿、 户外活动少, 每天接受日光照射不足 1

时的婴儿;

(5) 生长发育迅速的婴儿,如体重评价在均值加 2 个标准差以

上,或在第 95 百分位以上的婴儿。

2 、症状

(1) 主要症状

多汗:头部容易出汗,有酸臭味,每睡必浸湿头发或枕头。

汗与室温、季节、衣着无关;

夜惊:无任何刺激或极轻微的刺激而易惊醒,醒后常常哭闹。

(2) 次要症状 烦躁不安:平时易兴奋、爱哭闹、好发脾气,失去正常

小儿的活 泼性。

3 、体征

(1) 主要体征

颅骨软化:多见于06个月的婴儿,于顶骨、枕骨或双侧

骨部按之呈乒乓球样弹性软化感。 3 个月以上的婴儿出现此体征即 有诊

断意义。

方颅:多见于618个月的小儿,额骨、顶骨向双侧对称性

起,头颅呈方形或马鞍形。

肋软沟: 多见于 12-18 个月的小儿, 因肋骨受膈肌牵拉向

内部,而形成一横沟,应使其小儿于仰卧位检查,不能在坐位检查。

肋串珠: 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的骨样组织增生所致, 呈钝园

形隆起,上下排列呈串珠状。

手、脚镯:腕、踝部骨样组织增大,呈钝园形隆起。

鸡胸:多见于1824个月的小儿,胸骨与789肋骨相

处软化内陷时,胸骨柄向前突出,如“鸡胸”状,应除外先天性畸 形。

漏斗胸:剑突内陷呈“漏斗”状,应除外先天性漏斗胸。

O、“X型腿:会走路的小儿,因重力的牵拉使两下肢 形成

O'或“X’形弯曲,立位时两足靠拢,两膝关节分离,称为“O' 型腿;

如两膝关节靠拢,则两踝关节分离,称为“ X”型腿。根据膝 关节或踝

关节分离的程度来分度, 即分离在 3 厘米以下为轻度、 36 厘米为中

度、大于 6 厘米为重度。

脊柱后突或侧弯: 会坐的小儿, 脊椎骨向后突起或明显向一

侧弯曲,检查时应注意体位以免误诊。

(2) 次要体征

囟门增大:一岁内婴儿的前囟门大于 3cmi3cm, —岁以后

x

的小儿的前囟门大于2cm^2cm,均称为囟门增大。

囟门晚闭: 18个月后,小儿的前囟门仍未闭合。

囟门边软:触摸囟门边缘,感觉边缘变薄变软。

出牙迟缓:一岁以后仍未出牙,应进行口腔科检查,以排除

各种口腔疾病所致。

质量行为-办公英文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疗常规

本文发布于:2023-12-01 17:50: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4242392323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疗常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疗常规.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前囟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