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穴位——第七讲摩卤门
轻养说 2018-01-19 11:27:36
小婴儿忽然哭闹起来,大人除了怀疑是否饥渴或尿布湿外,还应
该看看有没有发烧、拉肚子、外伤,还是衣被太热、太紧的情形。在
排除这些明确的原因后,若宝宝仍在夜间啼哭不止,或每夜定时哭闹
不休,这就叫做“小儿夜啼”。
小儿夜啼是指小儿夜间啼哭,甚至通宵达旦,而白天如常者,俗
称“哭夜郎”。中医观点认为,小儿夜啼的病因多见于脾寒、心热、
惊骇、食积。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惊恐。
夜啼的治疗当根据病因,脾寒者宜温中健脾,心热者宜清心导赤,
惊骇者宜镇惊安神,食积者宜消食导滞。按摩治疗夜啼,效果良好,
可作为首选治法。
【名称】囟门
【位置】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骨陷中。
【功效】镇静安神,醒脑通窍
【主治】头痛、惊风、鼻塞等。
摩卤门
【临床应用】
用于小儿躁扰不眠、夜啼、多动症、语言障碍、癫痫等,是儿童
重要的保健穴位,有健脑益智、预防感冒的作用,可治疗久泻、脱肛、
遗尿等属于虚的病症。对于囟门已闭的小儿,多以百会代之。
【操作方法】
两手扶儿头侧,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交替推之(囟门未闭合时,
仅推之该穴边缘),称推囟门;
或用掌心摩本穴,称摩囟门。
1. 摩囟 右手掌置于儿前额,食、中、无名三指并拢置于囟门,缓
缓摩动约1分钟。
2. 揉囟 以三指或拇指指腹揉约1分钟。
3. 推囟 以拇指桡侧快速来回轻搔囟门约半分钟。
4. 振囟 以拇指指腹或掌根高频率振动之。
【推拿次数】
推50-100次,摩3-5分钟。(次数根据宝宝大小调整)
【演示】
【补充】
6个月以内特别小的宝宝,操作时可把手搓热,在囟门的位置捂一
会儿即可。
【注意事项】
1、给宝宝做推拿时力道要轻柔均匀。
2、根据宝宝大小、穴位位置和身体情况等,灵活掌握推拿次数。
3、对于上肢部的穴位,一般不分男女,一般均以左手为主。
4、若宝宝皮肤干燥,可适当使用介质,如清水、油等。
【知识回顾】
小儿常见病症推拿手法——第六讲 揉耳后高骨
本文发布于:2023-12-01 17:00: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4212052322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穴位——第七讲摩卤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穴位——第七讲摩卤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