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的高中议论文

更新时间:2023-12-01 03:55:39 阅读: 评论:0

摄影英文-遗憾的

关于诗的高中议论文
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培训感悟)

关于诗的高中议论文

关于诗的高中议论文

古诗的中国已经有五千年之久的历史了,它们分为五绝句和七绝

句,五绝句每行有五个字,七绝句每行有七个字。古诗是文学百花园

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关于诗的高中议论文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般的美妙,

是乡村;“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般的热情,是乡村;“倚杖柴门

外,临风听暮蝉”般的悠闲,还是乡村。

我爱古诗,更爱古诗中的乡村风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像极了我的个性写照。

我出生在城市,学习在城市,可是我时常觉得自己的血液里流淌

着一些与城市格格不入的东西,这些让我倍感城市压抑了我的心情,

蒙胧了我的双眼。

何处找寻“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景致来释放心

灵呢?走进古诗中的乡村,走进乡村中的古朴;在古诗中去寻找乡情乡

韵,在乡村中来体验古诗中的舒馨与恬淡。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当视线被一望无垠的玉米田、星罗棋布的稻池和悠闲展翅于天空

的飞鸟填满时,我的世界豁然开朗。

在乡下的奶奶家,我挽起袖子,卷起裤脚,几步窜到那个土里土

气的灶台下,麻利地点火添柴,

虽然烟雾撩人,但注视着那橙黄的火焰在秸杆上起舞,渐渐地,

我的心被这古老的乡韵充满。

乡村那特有的淳朴与亲情流淌在我的心中……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走在乡村的小径上,抬头看见一只威武骄傲的公鸡飞上桑树枝

头,一声声鸣叫是呼朋引伴,亦或是悠闲心情的释放?这时,一阵由

远而近的“汪汪”声传来,那是一只棕色的小狗,是奶奶家的看门犬

---乐乐。

黑亮的眼睛、摇动的尾巴都似乎沾有灵气,特别惹人喜爱。

它在阳光下连蹦带跳地向我扑来,那时我喜悦激动,这种温馨的

感觉仿佛荡涤着我身上的浮躁,净化着我的灵魂。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习惯了城市的喧嚣,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此刻,行走于乡间的

简朴与宁静中,感受着乡村的那份和谐与安宁,心中那份压抑早已烟

消云散。

简朴的小房,错落而非有致的一个个小院,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

事物,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乡村景致。

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又似乎走在诗人笔下的画卷中。

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

美,呈现在我面前,令我悠然神往。

感受古诗,感受乡村,感受“复得返自然”的畅快……

披一路风尘,看春山依旧,唱大江东去。

抛下那份焦虑与浮躁,用心行走于古诗间,用灵魂去感受古诗中

乡村里的那片芬芳……

关于诗的高中议论文2我爱这古诗中的美景

是谁曾在夜间戏耍,掬水捧起皎月,弄花香满了衣襟。

我幻想在千百年前的一次深夜里,一道人影蹲在江边戏水,享受

夜的安详宁静。

他用双手捧起江水,月影倒映在手心里。

那时的夜空还满是闪亮的星星,清新的空气中弥漫花香。

是谁曾在春景里巧笑,元是今朝赢了斗草。

清脆的小声仿佛从天边传至耳旁,眼前的便有几个妙龄少女浮现

开来,她们说着笑着、赶着早春的喜气相约同去采桑。

那时的生活还很闲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天的全部却充满着

快乐。

又是谁曾在日高人渴漫思茶时,敲门试问野人家。

一个赶路的诗人,在身疲口渴之时,随便找了一户人家,便有妇

人或白发苍苍的老者微笑着请他进去歇息。

一碗凉水入肚燥热顿失去了大半。

那时还没有大铁门、防盗门的建立,没有生生将人与人之间隔了

千里远。

不像现在。

不像现在这瞒城市都是工厂排放废气的烟囱,汽车尾气的污染、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硬是将那月亮上也蒙了几层灰。

我爱那掬水捧皎月的美景,却连一方干净的水洼也寻不见。

不像现在人人身上背负的都是压力,工作的压力、学业的压力,

让人连呼吸都觉得困难。

一座楼房,百分之八十的家庭不会在九点熄灯,更是会有百分之

四十在十一点还灯火照耀着,窗上映出忙碌的身影。

日落而息,成了一种奢望。

不像现在人与人之间仿佛隔了数道江流,那一扇扇的铁门将世界

分割成无数的空间。

我所钟爱的那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的感情还同曾经一样么?

我爱这古诗中的风景:爱那曾清新的空气、皎洁的月、碧绿的水,

爱那闲适的生活,爱那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感情。

关于诗的高中议论文3一生一世一梦繁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题记

笑望碧空云卷霞飞,闲看庭院花开花落。翻开历史尘封的书页,

低声吟唱醉人心肠的诗句,时而淡雅,时而激昂又时而忧伤。低眉颔

思,若能在浅吟中感悟人生,领悟成长,在诗词里取其精华剔其糟粕,

此生无憾。

红颜醉,胭脂泪,伊人待君君未归。很多人都曾坚守两情长久在

于朝夕,相知相伴。此时秦观发出了《鹊桥曲》的感慨,“两情若是

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点醒万千离愁,真挚的语言,深深的文字

惊漾牛郎与织女那可歌可泣的倾世之恋的同时,感叹自己似有似疑的

情愫也成为过往,往事如烟,也因此成为情人眼里的千古绝唱,造就

段段人间佳话。

战时乱,家难归,感时溅泪泪难挥。身处国家动乱,烽烟四起,

战火连连,百姓惶恐,流浪逃灾。杜甫不禁抹泪伤怀“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不禁让我叹息,可怜大

好河山如今竟是战乱时起,惨不忍睹,百姓无安宁,又想起“兴,百

姓苦;亡百姓苦”的社会现象以及那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寒士俱欢颜”的诗人——杜甫,忧国忧民,一生热爱祖国却始终被遗

弃的伟大诗人,他已无法看见一个时代的辉煌热闹。最终依赖于歌吟,

也最终湮灭于歌吟。

春风吹,万物苏,含苞待绽绿枝芽。又是一个生机勃勃、朝气蓬

发的暖春之季,于是白居易感言那春的点缀——小小草。“离离原上

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看似柔弱却刚毅的

小草,哪怕寒雪侵袭,风雨交加都不曾弯下枝丫,昂头站立,不屈不

傲的坚守最后的尊严,如果有一天它倒下了,并不是他认输了,而是

在泥土里聚集一身力量,等待来年的轻风把它唤醒。年复一年日复一

日,它拼命地往上爬最后终于钻出了地面,与大地共存,风儿共舞,

与清泉共饮、飞鸟共旋。

“断桥边,青石巷,青烟漫卷黛瓦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高歌畅饮、把酒临风,拉开万缕情思缠绕心头,“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来寄托心中思念和忧愁,以及双眼蚀明之后的豁达胸

襟,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笑问世间,

淡然面对世事变迁。

诗,中国文学之魂,博大而精神,韵寓传神,引人入胜,诗之精

髓,入骨三分,让我们共同去诗的海洋畅游吧!

元宵灯谜-绘本ppt下载

关于诗的高中议论文

本文发布于:2023-12-01 03:55: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3741392317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于诗的高中议论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于诗的高中议论文.pdf

上一篇:词句积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