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全解
01 野 望
[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
薇。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
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之感。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
的理解。这首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
光。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
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
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
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尾联抒发感情,田园
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
园山水,只好从先贤那里寻找慰藉。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
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
默写考点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
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
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3.以动写静,
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
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
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02 黄 鹤 楼
[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
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此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抚今追昔,
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
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
情境,又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样,神秘莫测。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
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
痕迹。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3.全诗以“愁”字收篇,有什么作用?全诗以一“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
主旨。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意境相
照应,从而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了缠绵的乡愁
默写考点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
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崔颢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
鹦鹉洲。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
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
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03 使 至 塞 上
[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
然。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诗作叙述了诗人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
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
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
种豁达情怀。
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3.《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
“‘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
句诗好在哪里?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
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它
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
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了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
抽象派的作品;最后,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鲜明,落日、大漠、黄河、烽烟,
各有色彩,引人想象。“直”“圆”二字的“锤炼”之处就在于构成壮美的画
面,富有视觉感;其自然之处,在于符合塞外现实的情境。“烽烟”多用狼烟,
有轻直、聚集的特点,是“孤烟”,不会相互纠缠,故在无风的时候,能够
“直”冲云天;苍茫的大漠背景下,“落日”即将没入地平线,显得又大又圆,
这也符合我们日常观察落日的视觉感受。“自然”之处还在于,这两句诗所写
的独特景象,是长期生活于内地的人刚进入塞外很自然地就会捕捉到的。
默写考点1.《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单
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采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
之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
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
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4.王维在《使至塞
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
之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
景设喻,以物自比,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6.由名句“大漠孤烟直,
[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
舟。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此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
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故乡无限眷恋的真挚感情。
2.细读诗作,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景色,注意写景视角的转换,体会诗
人心境的变化。诗人乘舟东下,随着船只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
变换。颔联以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
山地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向着广阔的原野奔
腾而去。山岭本是静止的事物,却如影随形,竟至于消失,这里作者化静为动,
使景物富于动态;江水本在河道中奔涌,却仿佛流入辽远无际的荒原,显得视
野辽阔,境界高远。颈联则以静止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
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
写出江水的澄净明澈。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时的景象,云霞飘飞,如
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这两联的景物,或天高地远,气象阔大,或风物灵
动,景色优美,正是作者喜悦开朗心境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表现出作
者远游异乡、闯荡世界的兴奋心情。但随着离乡越来越远,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就越来越浓,最后一联则转入思乡之情的抒发。
默写考点1.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
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
[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
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诗作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
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之情。
2.赏析颔联中“争”“啄”两个字的妙处。这两个动词极富表现力,细致传神
地刻画出了一幅早莺争着飞向朝阳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
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3.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
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钱塘湖春行》一诗围绕初春来写,描绘
了西湖明媚的春光。很多词语都能看出初春景象来,如“早莺”“新燕”自不
必说,“几处”说明早莺尚少;“争暖树”说明是乍暖还寒时候,早莺争夺向
阳的树木;“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乱花渐欲迷人眼”说明
花儿还未盛放,但盛放可期;“浅草才能没马蹄”说明芳草才生,尚未长高。
默写考点1.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几处
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
眼,浅草才能没马蹄。3.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最爱湖
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
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
燕啄春泥。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6.(通过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
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7.写出诗
人观景的处所,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
初平云脚低。
06 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
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诗作描写诗人辞官归田后的心境和生活情趣,表明诗人
避开尘世的喧嚣后,在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中获得了自由和恬静的心境。
的美丽景色。大自然的和谐,倦鸟还林的情景,给诗人以感触。诗人能够陶醉
其中,是因为他的心灵超脱尘俗,融于自然。
3.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苏东坡这样评述:“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
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你
怎么理解苏东坡的这段话?说说你的想法。苏轼认为,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无
意间一抬头,南山映入眼帘,一个“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
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是吻合的;而“望”相比于“见”,更有
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因此说
“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默写考点1.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
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
地自偏。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
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4.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5.
《饮酒(其五)》中与“可意会,不可言传” (表现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
境界)意境相似的句子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6.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
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
的隐居生活)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7.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
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8.富含哲理,写
出人生际遇实际只是人的一种感受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9.描
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07 春 望
[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这首诗描写了
诗人在阳春三月所看到的沦陷中的长安城的破败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
念家思亲的思想感情。
2.试赏析千古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前句写花,写所见,是感伤
国事;后句写鸟,写所闻,是感伤家事。花鸟本是赏心悦目、无限美好的事物,
诗人却观花落泪,闻鸟惊心,以乐景衬哀情,突出了诗人忧国思家之情的深沉。
3.诗作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情景交融。前四句重在绘景(山河、草、木、
别);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情中有景。
诗中的景物有声有色,构成了有纵深感的多维艺术空间。这空间是诗人的主观
意识和客观景物融合的具体表现,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统一。
默写考点1.写出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
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承上启下,表明诗人作者移情于物,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
(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写战火连
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
抵万金。4. 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
欲不胜簪。5.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的优国和
思亲之情:感时花施泪,恨别鸟惊心。6.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
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
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7.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
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
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8.在《春望》中,春天的花
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感时花施泪,恨别鸟惊
心”。
08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
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这首诗歌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极力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
面,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
风云。
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如黑色、金色、胭脂色和紫色等,不仅鲜明,而
且浓艳,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
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而不只是勾勒轮廓。
默写考点1.诗中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
盛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诗中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
鳞开。3.诗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4.
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5.“角色满
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6.“半卷红旗
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
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
还。”
09 赤 壁
[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
乔。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这首咏史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
感慨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还曲折地
表现了诗人报国无门的郁闷。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作者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
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
铜雀春深锁二乔。3.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
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
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
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5.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
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6.杜牧的《赤
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作者夸大东风的作用,借古讽今,
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7.
《赤壁》中表现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抒发奇想,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的两
句诗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 渔家傲
[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
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这首词记述了梦中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暗含对社会
现实的不满与失望,表达了词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2.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作者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
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
法保障的不满。
3.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蓬舟吹取三山去”?这一句反映出词人对社会现实
的失望。她在社会现实中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又没有安定的生活环境,所
以只能把希望寄托于缥缈的仙境,梦想有机会乘风而起,到那没有纷争、远离
尘世的地方去。
默写考点1.词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
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
帆舞。
2.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
力挣扎的苦闷不满的句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3.词人经过海
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乐观地
寻求幸福的理想与愿望,也是本诗的主旨句。 6.词中运用屈原《离骚》诗句典
故,词中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九万里风
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1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
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鉴赏品析1.从全诗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有什么作用?卒章显志,点
名诗旨;升华情感,令人回味。
2.体味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全诗因人感物,由物写人,抒写情思,通篇不离
“奇树”,篇幅虽短,却有千回百折之态,深得委婉含蓄之妙。
默写考点1.《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语句是:庭中有奇树,
绿叶发华滋。2.《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现对远行
人的思念的诗句是: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3.《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
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4.《庭中有奇
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点明全诗主题的句子是: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12 龟虽寿
[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鉴赏品析1.诗的开篇写“神龟”“腾蛇”有什么作用?诗人以“神龟”“腾蛇”
为喻,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
2.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两句笔力遒劲,蕴
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老
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龟虽寿》一诗中,表现诗人虽
近暮年,仍然老当益壮,雄心不减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4.作者认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其自然,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
就能延年益寿,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的诗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
福,可得永年。
13 赠从弟
(其二)[东汉]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
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鉴赏品析1.诗作颔联连用
两个“一何”,各突出了风声和松枝的什么特点?第一个“一何”突出了谷中
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2.这是一首咏物诗,标题却是“赠从弟”,有何用意?本诗貌似咏物,实为言
志,赞扬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现诗人坚贞
自守的品格,也有对堂弟的劝勉之意。
默写考点1.刘桢的《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描写风
狂的反复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2.与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
松,青松挺且直”意境相似的句子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3.《赠从弟》
刘桢:诗中集中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诗句是:冰霜
正惨凄,终岁常端正。4.诗中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冰霜正惨
凄,终岁常端正。5.《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
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主旨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6.
《赠从弟》中一问一答揭示松柏耐寒不凋、坚贞不变的本性的诗句是:岂不罹
凝寒?松柏有本性
[三国魏]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
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鉴赏品析1.诗作主要运用了什么
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歌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
海人民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残破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
的深切同情。
2.“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在是各种有什么作用?这两句环境描
写衬托出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他们的恐惧与凄楚,承接前文的描写,
进一步抒发了感慨,深化了主题。
默写考点1.《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八方各
异气,千里殊风雨。2.《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
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3.《梁甫行》
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妻子象禽兽,行止
依林阻。4.《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
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5 浣溪沙
[北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
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鉴赏品析1.这首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上阕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
感叹流光易逝;下阕写落花、归雁,抒发伤春怀人之情。
2.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是伤春,
“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伤别。该句景物与人事联系在一起,景中寓情,赋中有
比,含蓄地抒发了伤别怀旧之情。
默写考点1.晏殊的《浣溪沙》中,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
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
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3.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抒发惜春伤时之情并给
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晏殊《浣溪
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旧”的对
比,下片构成“来”“去”对比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
台。 7.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小园香径独徘徊。8.时光流逝,不能倒流,
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诗
表示慨叹。
16 采桑子
[宋]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
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鉴赏品析1.这首词上阕出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出现了轻舟、
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活泼
的春日西湖美景图。
2.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抒发了词人什么感情?动
静结合的手法。一、二句写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
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
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幽静。动静相衬,写出了西湖春色的
多姿多彩,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默写考点1.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2.词中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
的句子是: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3.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写出
风平浪静的句子是:无风水面琉璃滑。
17 相见欢
[宋]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
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鉴赏品析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表现了词人渴望早日收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且偷
安,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2.赏析词的下阕。一个“乱”字,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
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敌的心理。“几时收”的发问,既是痛切的质疑,也是无
望的感叹。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吹过大江,吹到已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鉴赏品析1.试赏析“惊起一滩鸥鹭”中“惊”字的妙处?
“惊”字既暗写船行速度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
失措的情态。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这首小词仅用三十余字就讲述了一个如此曲
折的“故事”,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快的旋律,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
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默写考点1.《如梦令》中景色迷人,乐不思“宿”的句子是: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2.李清照的《如梦令》: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
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3.翠绿的荷花和旭日中,嫣红的荷花,
给人以凉爽幽静,清香扑鼻的感觉,诗人杨万里赞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日荷花别样红”,而词人李清照却在《如梦令》中嗟叹:兴尽晚回舟,误入藕
花深处。
4.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
起一滩鸥鹭。
本文发布于:2023-12-01 02:28: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3689292316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