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描写美丽田园风光古诗
过故人庄 唐代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寻香山湛上人》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朝游访名山,山远在空翠。
氛氲亘百里,日入行始至。
谷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
杖策寻故人,解鞍暂停骑。
石门殊豁险,篁迳转森邃。
法侣欣相逢,清谈晓不寐。
平生慕真隐,累日探灵异。
野老朝入田,山僧暮归寺。
松泉多逸响,苔壁饶古意。
愿言投此山,身世两相弃。
孟浩然描写田园的诗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与
王维并称王孟。他的诗绝大部分是五言短篇,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岁
暮归南山,田家元日。
秋宵月下有怀,夜归鹿门歌,春晓,过故人庄,晚泊浔阳望庐山,洛
中访袁拾遗不遇,送王昌龄之岭南。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归园田居五首(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晋义熙二年,亦即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
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
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
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
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
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
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
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有的论者很乐于称道渊明胸中的“无一点黏着”,其实,“黏着”还
是有的。即以渊明辞官之际写下的《归去来兮辞》而论,不也还有“奚
惆怅而独悲”之句吗?就是说,他心中总还难免有一丝惆怅之感的。
真正纯净的灵魂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尽管诗人一再宣称他“少无适俗
正如一个人不愿触及心中的隐痛那样,诗人在《归园田居》中也很不
愿意提及刚刚从其中拔脱的污秽官场。“误落尘网中”,就很有点引
咎自责的遗憾意味。而“一去三十年”,则不是几次出仕时间的累计,
而是在对自己整个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忏悔。然而,今天
毕竟如愿以偿了,此刻的心情也就豁然、释然了。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其中洋溢着一种故园依旧、“吾爱吾
庐”的一往深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檐后榆柳树影婆娑,
浓阴匝地,习习清风平息了诗人心中的焦虑。眼前桃李花荣实繁,弄
姿堂前,唤起诗人心中多少欢欣。诗人在同无知的草木交流着感情。
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眼前堆案
盈几的文牍案卷不见了,代之以心爱的“清琴”、“异书”。嵇康把
“人间多事,堆案盈几”,“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
百伎”(《与山巨源绝交书》)视为不堪为官的理由。诗人在这里,也
似在有意无意之间地用了“尘杂”这个字眼。他告诉我们,从前苦于
应对“尘网”的一切,都没有、也不会再有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确
有点儿“虚室”之感;但虚中有实,他重新开始了完全由自己来安排、
支配的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与“三十年”相映,“樊笼”
与“尘网”相映,“自然”与“性”相映,而以一“返”字点明了“魂
兮归来”的乐趣。是的,官场消蚀了自己的半生,玷污了自己的“清
节”,而今天,苦尽甘来,诗人终于得到了欣慰的补偿。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我看这两句都应该倒过来理解:“为
了罕见人事,我才来到野外,为着免于酬酢,我才住进了僻巷”。须
知,这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主观的选择啊。诗人从官场退居到“野
外”,从“野外”退处到“穷巷”,“白日掩荆扉”,又冥坐室中,
“对酒绝尘想”。层层防范,躲避尘世唯恐不远,屏绝交游唯恐不及,
屏弃俗虑唯恐不尽。诗人是不是太孤寂了,以至有些不近人情呢?不,
诗人仿佛要有意消除人们这种错觉,而为我们展开了自己的生活和精
神世界:
“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他虽无“三径”之设,却自有同道频
繁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们共有一个心爱的话题。
乡间的生活是简朴甚至贫困的,清静甚至寂寞的。但是,也正是这样
的环境,使人们获得了共同的语言,培育起一种朴质真挚的感情。“闻
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移居》)诗人不惜一身清苦,儿辈“幼
而饥寒”(《与子俨等疏》),而孜孜以求的,正是这种天地间的真
情。
新的生活要从以躬耕洗雪身陷宦海的耻辱开始。也许是官身束缚,体
质有所下降的缘故,也许是久别田园,农艺有些荒疏了吧,“草盛豆
苗稀”,耕耘欠佳。这里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自惭、自勉之情。“晨兴
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仅从时间上看,也可见诗人决心之大,用力
之勤。他清除“荒秽”,也是清除心中的杂念。除去了杂草,心中也
就宽慰了一些,见出我还是那个“性本爱丘山”的我,还是那个乐于
为农,也能够为农的我。荷锄夜归,心情傲然,举头仰望,皓月当空,
诗人很像一个凯旋的士兵。辛苦是有的,但正是这辛苦的劳作使他获
得了心灵的极大满足。
诗的第四首同第五首实际是一首诗的前后两个部分。诗人怀着意满志
得,甚至是带点炫耀的心情造访故友。子侄与俱,笑语不断,披榛寻
径,健步而前。他要同故友共忆曩时岁月,向他们倾诉心曲,同他们
畅饮几杯……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的残破景象,听到的是故友“死没无复余”的噩耗。一向通达的诗人
也不禁陷入了“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的深沉哀伤之中。
所以,第五首写归来,“怅恨独策还”,虽仍有子侄跟随,诗人却不
愿多言,形同孤雁,踽踽“独”行;“崎岖历榛曲”,一任小径上的
灌木丛牵掣他的衣衫。诗人“怅恨”什么呢?惆怅的是人生必然的幻
化,恼恨的是自己的不悟。如果早离官场,多同故友相聚些时日,不
就实际上最大限度地推迟了这一悲剧的降临?
那么,诗人又是如何从这种怅恨的心情中解脱出来的呢?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我足。”
也许是因为访友不得的余哀,也许是因为旅途的困顿劳乏,诗人在溪
涧边坐下来小憩片刻。这溪水清澈见底,直视无碍;濯足水中,顿时,
一股凉意流遍全身,也使他从纷繁的思绪中清醒过来。他仿佛又从悲
哀的幻梦中回到了现实中来。我不是到底归来了么?“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人生固然短暂,我不是还有所余
无多的宝贵时日?昔人固已凋零,我不是还有许多“披草共来往”的
友人?
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来看,诗人显然已经抹去了笼罩心头
的不快的阴云。酒以陈为美,而“新熟酒”一词,一是说明家无余财,
二也在点明诗人此刻“喝酒如狂”的迫切心情。这不禁使我想起诗人
所著《晋故征西大将军孟府君传》一文中那段有趣的对答:
“(桓)温尝问君(孟嘉):‘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曰:‘明
公但不得酒中趣尔。’”
如果我们此刻问渊明:“酒有何好,而卿嗜之?”想来他也定会回答
我们“但不得酒中趣尔”。是啊,这“酒中趣”太丰富、太玄妙了:
它消除了诗人一天的疲劳;它排解了访友不得的余哀;它使诗人感受
到了生活的真趣;使诗人重又乐观起来,达观起来;它也加深了诗人
同邻曲的理解和感情。主客俱欢,频频举觞;暮色降临,诗人胡乱燃
起荆柴,学一个“秉烛夜游”。满屋烟火之气不仅不使人感到穷酸,
反而平添了热烈亲切的气氛。什么人生如寄之悲,什么故旧凋零之叹,
一霎时都悄悄地消融在这人生真谛的通达领悟之中了。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刚刚开始的新生
活不也正如这旭日一般灿烂?这两句是全诗传神的点睛,是乐章的主
旋律,是生活的最强音。
通观五首,官场污秽,而终获补偿的欣慰;生活贫困,却有亲朋的挚
情;农事辛苦,而得心灵的满足;人生短暂,乃有人生真谛的彻悟。
真个是“何陋之有”?这样,诗人就把整个隐居生活,不,整个人生
的乐趣,包容到他浑涵汪洋的诗情中去了。这是一种高度的概括,也
是一种深刻的揭示。正是在这种同污秽现实截然对立的意义上,《归
园田居》达到了完美和谐的艺术意境,开拓出一片“浩浩落落”的精
神世界。
诗人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心中也不是消弭了一切矛盾的静穆世
界。诗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在与世族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田园世界中,
他终于发现了自己人格的尊严,朋友的挚情,无地位尊卑、无贫富悬
殊差别的人际关系,无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人生理想。这是陶诗思
想意义的集中反映,也是陶诗平实、质朴、清新、自然风格的源泉。
他描绘的是常景。茅舍草屋、榆柳桃李、南山原野、犬吠鸡鸣,这些
在高贵的世族文人看来,也许是难登大雅的,诗人却发现了蕴含其中
的朴质、和谐、充满自然本色情趣的真美。
他抒发的是真情。他不是以鉴赏者那种搜奇猎异、见异思迁、短暂浮
泛的感情去玩赏,而是以一种乡土之思去体察、去颂赞。所以,他的
感情执着、浑厚、广阔、专注。周围的一切都是他生活中无言的伴侣,
启动他心灵深处的共鸣。
他阐释的是至理。他理解到的,就是他付诸实施的。他耿直,不孤介;
他随和,不趋俗。他从不炫耀,也无须掩饰。辞官场不慕清高,本“性”
难易也;乐躬耕为的使心“愿无违”;避交游只图弃“绝尘想”;悲
人生,因为他留恋这短暂、充实的生活。“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五柳先生传》)我写我心,仅此足矣。
他拣选的是“易”字。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枯燥的数字一经他化入诗中,就被赋
予无限活泼的生命力。一般地说,计数不确是乡里人的一种习惯;特
殊地说,它不也正表现出诗人辞官以后那心境的散适澹泊?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村隐约迷茫,而诗人久久地伫立凝
望,不正见出那心理上的切近?炊烟袅袅,天宇苍茫,这同诗人大解
脱之后那种宽敞的心境是多么和谐。王维也很企慕这种意境,《辋川
闲居赠裴秀才迪》诗云:“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惜乎刻意的
观察终不及渊明无意中的感受,斟酌的字眼儿也有逊于渊明用字的浑
朴天然。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词因景设,意随词转,暗暗传出心境
的微妙变化,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足当“行云流水”之誉。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这一“招”多么传神!足不出户,隔
墙一呼,而知邻曲必不见怪,招之即来。相形之下,反觉“故人具鸡
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之为繁缛了。
它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之喻,何等灵动贴切。
至若“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种
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人生似幻化,
终当归空无”诸句,风韵天然,如谣似谚,几与口语无异。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云:“自晋来用字,率从简易,时并习易,
人谁取难。”但真正练易字而臻于化境者,其唯渊明乎!
常景、真情、至理、易字,这就是渊明的艺术情趣,这就是渊明一生
的艺术写照。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
潭。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孟浩然写的田园风光诗句
《过故人庄》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一首著名的田园诗,诗风与晋代陶
渊明风格相似:清新自然,明白如话。就连处世风格,两人也极为相
近,崇尚自然,爱好生活。大道至简,返朴归真。是隐居在山水田园
之间的隐士高人。
孟浩然长期隐居襄阳,对农村生活及田园风光自然十分熟悉,所以创
作起来就驾轻就熟,真情流露。俗语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这首
五言诗平实的语言,纯朴的情感表达真实地再现了盛唐时代人们安居
乐业的情景: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诗中从第二句开始描写田园风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连绵的青
山延伸到城外,村子里绿树环绕。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推开
窗户在我的晒场上,桑蚕和天麻等农作物到处都有。这段的景物描写
就是盛唐那个时期优美自然的田园风光。历史虽然过去,但诗歌的传
承却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那美好的画面。(图片来自网络)
孟浩然的诗句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
拜访故人。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田园诗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
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或者可
以这样说: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
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孟浩然的那首诗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
1,《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千古名句解析: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一整首都可以作为名句,春意盎然的景色中,鸟语花香,却因
一夜风雨,花落如雨,睡梦中醒来,见到此情此景,不禁感慨作诗。
创作背景:《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
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
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
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
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
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
作。
2,《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
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
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
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
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这首诗是作者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对上姓田的朋家做客这件事的描
写。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3,《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千古名句解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旷野之外,低树,感觉江
水明月在自己眼前,愁绪可随江水散去。
创作背景: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
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
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
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
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当作于作者漫游吴越时,与《问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千古名句解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诗人通过气势如虹的描写,湖水波涛震撼整个岳阳城,临渊羡鱼,不
如退而结网,授人以渔,不如顺其自然。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
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
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已具浓郁的诗意,
同时,对于在此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诗人的笔下却得到泼墨
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实际
上已成为山水杰作。
此诗当作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当时孟浩然西游
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
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千古名句解析: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诗人用登山的心得感受描绘,古往今来,江山社稷都是前赴后继的人
们在恪守,我辈更要用心珍惜感受这大好河山。
创作背景:诗人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该诗即创
作于诗人在家乡隐居读书、写诗自娱期间。诗人求仕不遇,心情苦闷,
在极不得意的时候,与几个朋友登上岘山游玩,凭吊羊公碑,想到羊
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
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着,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的话,正与诗人的
处境正相吻合。由此借古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6,《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创作背景: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此诗不过写一种闲
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
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诗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
境及意而达于浑然一体,极富于韵味。诗的写法上又吸收了近体的音
律、形式的长处,中六句似对非对,具有素朴的形式美;而诵读起来
谐于唇吻,又“有金石宫商之声”。
南亭,似应在涧南园,位于孟浩然家乡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近。辛大疑
即辛谔,为作者同乡友人,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与孟浩然约为琴酒
之会。
7,《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千古名句解析: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诗人寄情山河,欲在重阳节与友人共醉。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全诗情随景生,
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
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
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关于此诗题中的“张五”指谁,历来有争议。一说指张諲。张諲曾隐
居于襄阳东南三十里的鹿门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北对万山(一
说兰山),因登临以望张五,并写此诗寄意。
孟浩然描写田园风光
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
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
酒来,共醉重阳节。 入峡寄弟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 往来
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 我来凡几
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泪沾明月峡,
心断鶺鴒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书此
示乡园 大堤行寄万七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岁岁
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携手今莫
同,江花为谁发。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所思在建
业,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心驰茅山洞,
目极枫树林。 不见少微星,星霜劳。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
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
人,中宵劳梦想 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
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 吾观鹪
鹩赋,君负王佐才。 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 弃置乡园老,
翻飞羽翼摧。 故人今在位,岐路莫迟回。
孟浩然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的诗
陶渊明——中国山水田园诗鼻祖
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个专力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田园诗充满了
对污浊的现实的憎恶和对纯朴的田园的热爱。如《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诗人把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身处其中比作“羁
鸟”,“池鱼”,把归居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
表现了他对丑恶社会的蔑视。
同时,作者在这首诗里和其他诗作中,都刻意描绘了清新、悠美的田
园风光(如“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由衷的喜悦。在诗中,淳朴、宁静
的田园生活与虚伪、喧嚣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相得益
彰的艺术力量。而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就缺乏这种深刻的批判意识
和进步的思想境界。王维、孟浩然虽然也赞美了田园风光,但没有揭
露上层社会的黑暗。这是一个不同。
陶氏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
尤其不同的是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如《种豆南
山下》等。而王维、孟浩然就没有直接反映农业劳动的作品。
由于陶渊明归隐后家境贫窘,因此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贫困情况。
如《示庞主簿邓治中》说:“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
及晨愿乌迁。”到了晚上盼天亮,到了早晨又愿太阳西落,没有切身
体会是写不出这等诗句的。
我们从中可以想见作者和农民们悲惨的生活情景。而王维、孟浩然的
田园诗就缺乏这种描述,因此就缺乏感同身受的思想深度。
在思想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王维、孟浩然都比不上陶渊明。
从艺术风格上看,陶、王、孟有共通之处。他们都热爱自然,都有隐
逸思想,都致力于田园诗的写作。总起来看,风格都比较朴实、自然。
清代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陶诗胸次浩然……唐人祖述者,
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
说:“靖节清而远……浩然清而旷……王维清而秀……”。
孟浩然写的田园诗句
盛唐诗人当中有一个有意思的“怪圈”,杜甫崇拜李白,为李白写下
了“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的诗句。
而李白爱孟浩然,留下了“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表白。孟浩
然与王维又互为知己。
据说精通绘画的王维,平时几乎不作当朝人物画像,但他却给孟浩然
一个人就画了三张,可见两人的友情十分深厚。
尽管孟浩然大王维十多岁,但成名却比王维要晚很多。四十岁的时候,
他曾经去过长安应考,结果没有考中。
有种说法,孟浩然落榜后曾在王维的家中见过唐玄宗。玄宗请他说说
最近写的诗,他就念了一首,其中有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结果惹得龙颜不悦。皇帝说:不是我不重用你,是你自己不求上进,
怎么诬赖我呢。
这件故事是《新唐书》里记载的,看得出孟浩然这种很难在官场中生
存的个性是众所周知的。
或许他也很了解自己这种性格,从此回到襄阳城外的祖宅中隐居,一
生再也没有求取过功名。
临行前,孟浩然留了一首诗作送给王维,表达了自己对好友的不舍和
无奈,让我们一起来品读。
留别王维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寂寂”两字,表现了作者的现状:
一个落第士子,没有人来理睬,更没有人来陪伴,真是“门前冷落鞍
马稀”。在这种情形下,长安虽好,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只有“空
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芳草”一词,来自《离骚》:“何
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欲寻芳草去”表明他考虑归隐,“惜与故人违”意思是,他归隐唯
一的顾虑,正是要和老朋友离别了。表明他同王维友情的深厚。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说明归去的原因。那些身居高位
之人,又有谁能提携我呢?
一个“谁”字,说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的滋味。而了解自己心事,
赏识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维。一个“稀”字,说明知音难遇。
这个冷酷的现实,让孟浩然自知功名无望,这才下定决心再回襄阳隐
居。因此他说“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只应”二字很是耐人寻味。作者认为,自己离开襄阳来应试,就是
一场错误,原本就应该只走隐居这一条路的。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
“还掩故园扉”吧。
王维和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并称为“王孟诗派”。他们
的作品当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字里行间却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和深
刻的道理。
这跟两个人的性格品行有很大的关系,也正因如此,两个人才成为了
王维和孟浩然都有隐居生活的经历,不同的是,孟浩然的隐居既有“不
得已而为之”的一面,也有“性本爱丘山”的天然。而王维的隐居,
更多是官场生活之外,释放自我精神世界的方式。
王维有过两次隐居经历,一次是终南山,一次是辋川。王维晚年,曾
绘制过一幅《辋川图》。
《辋川图》虽然已经失传,但是留有多个摹本传世,今天我们就来欣
赏北宋郭忠恕的《临王维辋川图》,感受王维的隐居生活。
这幅《临王维辋川图》以长卷形式,串连起《辋川集》里诗歌所描绘
的二十景,再加上“辋口庄”, 一共有二十一景。
从画面来看,景色从华子冈、辋口庄等建筑群开始,穿过鹿柴、木兰
柴等山林景色。
渡过南垞、欹湖等湖水景观,最终以漆园、椒园结束。
《临王维辋川图》里规模最大的两个建筑群分别是华子冈和辋口庄,
但是有意思的是,王维的诗歌里并没有提过辋口庄。
这幅画作里,辋口庄应该是王维的住所。庄园里楼阁林立,堂屋里两
张椅子相对摆放。
左边的凉亭里,主人和客人相谈甚欢,展示出一幅闲适安逸的生活场
景。
相传宋代秦观在病中观赏了朋友送给他的《辋川图》摹本,觉得自己
这个说法肯定是夸张了点,但王维的山水画能给人以精神上的陶冶和
身心上的审美愉悦,确实毋庸置疑的。
王维和孟浩然这对诗坛挚友,都选择了隐居生活来寄托精神世界,这
是文人士子内心不受世俗污染的一方净土。这样相同的理想,让他们
的友情更显得纯洁珍贵。
孟浩然的什么诗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
一、王维的田园诗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
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
4、《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孟浩然的田园诗
1、《途次望乡》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雪深迷郢
路,云暗失阳台。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2、《晚泊浔阳望庐山》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
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3、《晓入南山》
瘴气晓氛氲,南山复水云。鲲飞今始见,鸟坠旧来闻。地接长沙
近,江从汨渚分。贾生曾吊屈,予亦痛斯文。
孟浩然写的田园风光诗歌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本文发布于:2023-12-01 01:47: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3664532316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孟浩然描写美丽田园风光古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孟浩然描写美丽田园风光古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