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汇”全国初中语文新颁课标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
地点: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时间:2012年9月26日
五柳先生传
授课者: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刘瑛
一、导入:
二、文言文阅读五步阅读法:
1、 读准字音:
2、 解释重点词:
3、 文句翻译:
4、 阅读:(1)抽生读,注意读音和节奏
(2)自由阅读,想怎么读都行,可以摇头晃脑
(3)全班齐读
三读:品读
1、 两三人一组归纳总结五柳先生的爱好、思想品德、生活状况(教师巡视指导),依
次说出
1好读书,不求甚解(为什么不把书读透呢?),痴迷读书
○
2喜欢喝酒((1)在此部分文字里有没有表现生活状况的呢?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
住、穿、吃。(2)喝酒为何一定要喝醉?体现了他的什么特点?洒脱本真、不拘小节。
先生之意在于酒,而不在于请喝酒之人。)
3喜欢写文章(五柳现在写文章有何用意?表达自己的志愿,让自己高兴,安贫乐道)
○
问:(1)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省去他的字号呢?不慕荣利的真隐士
(2)文章中有个堪称文眼的字,是?——不。共有几个不字句?九个。带着新的理解
读几个不字句。作者是在对谁说不?(对世俗、对自己)哪一句最能体现五柳先生的人
格?(不戚戚于富贵,不汲汲于贫贱。与前面哪一句照应)
四读:读出自己:
介绍陶渊明,用一段文言,让学生尝试翻译。(《陶渊明传》)交代文章的来源。
你喜欢这位五柳先生吗?说说你的原因。
反思:刘老师的课看似平淡,但在自然而然中引导学生渐入佳境,一步步启发学生阅读思考,
尤其是在读出自己的阶段,用了一段文言文字介绍背景知识,并抽生翻译,增强了学生的理
解和记忆,也对陶渊明其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老师很淡定从容,但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当
的点染让课堂生辉,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语文教师一定要多读书多积累。
我的叔叔于勒
授课:上海长宁区中学语文教研员 魏新磊
一、 导入:把本文当成一个小剧本,请你把有台词的和没台词的人物分别写在黑板的左
右两边。
二、问:(1)无台词的应该是次要人物,本文中的大姐二姐可不可不要?(她们老找不着对
象„„)用四川话读《给女儿的信》第二段(十四岁过后就可以谈婚论嫁了,可大姐二姐二
十八二十六都嫁不出去,说明家境确实不好)
(2)女婿能不能拿掉?为什么(线索人物)
1
(3)有台词的,船长是不是多余,可以拿掉么?(证实于勒之前说的话是真的)于勒到底
是怎样一个人?
(4)到底该怎样看“我”的父母?无情——无奈,可恨——可怜
三、讨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到底保留还是删去好呢?
反思:听了这堂课,总体感觉是有些无奈。老师事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不管是开头的导入
还是中间的问题设计,都颇费了些心思。方言如课堂,前后教材勾连等等。可作为小说,篇
幅较长,学生明显的没有用心的读过文本,对故事情节不熟悉,问题抛出过后,没有太大的
回应,只要有一个学生发表意见,老师就会很欣喜,努力的表扬。给我的启示就是光自己讲
还不够,关键还在学生自己想读书,想学后教,自己做好准备,学生也要带着思考进课堂。
归园田居
授课:成都石室中学张冬梅
一、导入:问好,展示学生习作:两首学生诗《乡村词》。其共同特点都是写乡村的,由此
引入新课
二、1、自读:。读注释1,说说你获得的信息。
三、阅读诗歌:要求注意读音,并用斜线画上节奏
2、 抽生读:并说说自己觉得有哪些字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荷 长 荒秽,再说说
要怎么注意节奏(评价朗读)
3、 配乐朗读,齐读
四、读懂诗歌:译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a) 读、译:同桌互译
b) 推选黄金搭档,翻译诗歌:读一句翻译一句
c) 情境再现:勾画画面感特强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展示成果
五、读懂诗人:
1、“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是什么呢?
2、说说你所知道的陶渊明。(学生展示交流课前准备的文学常识)生发问题:因为正直就要
隐居吗?
3、阅读《归园田居》其一,解读一下,从哪些诗句能表现诗人的“愿”。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崇尚自然,安贫乐道(板书)
4、假如今天把陶公请到我们的现场,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5、积累诗歌,读《过故人庄》,照应开头,引导学生写作。
听后反思:听了张老师的课有一种感动。这堂课很实在,没有太多的花哨,老师不紧不慢,
耐心的启发诱导,给学生较为足够的思考想象空间,我能感受到一个语文教师对学生发自内
心的帮助和爱。开头以两个学生的诗歌习作引入,拉近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很担心她的课不能完成,可结果却比较圆满,完成了对诗歌的体悟,对诗人认识的丰满。而
我自己上诗歌则更多了一份功利,我更多的把时间花在了如何应对赏析诗歌的考题上,甚至
是死记硬背一些东西,不仅削弱了诗歌本身的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没有什么帮助。
创造性思维与写作
主讲:四川大学 干天全
一、 崇尚自然,真情真感真话
2
二、为文有法
1、 引导模仿,强调创新
参照他人的选材立意、谋篇造句。精选习作《倾听风中美丽的童话》、《风中的承诺》(广
东深圳竹林中学 罗静婷)《风》这篇文章缺少真情实感,花里胡哨,大量堆砌华丽辞藻。
但内容空洞,缺乏具体的承诺。
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主讲:昆明长城中学 李雄州
一、阅读材料,说体会
在同一条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兴致勃勃,热情地和下山的人招呼:“山上好玩吗?”下
山的连连摇头:“一座破庙,几尊菩萨。没意思。”上山的不以为然:“上去看看再说。”
过了一段时间,这批上山的下来了,又碰上一批兴致勃勃向上爬的人。“山上好玩吗?”
下山的连连摇头:“一座破庙,几尊菩萨。没意思。”上山的不以为然:“上去看看再说。”
如此这般,周而复始。
二、
作文指导:
建议一:找找材料的中心句
材料: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钥匙大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那大锁就拍得
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的问:“ 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
材料:2011年河南题
有时候你不能挑你希望的东西,只能去适应你拥有的东西。
练一练:
有一个人他有四个儿子,他要他们分别去远方看一颗梨树,四个儿子分别选择在春
夏秋冬前往。
当他们都回家,他让他们形容自己所看到的情景„„。
把这则材料的启示说出来,板书在黑板上。
建议二:挖一挖材料的关键词
材料一:一头托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托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驼一点东
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
马不高兴的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驼东西
材料二:2011年武汉
练一练:回到刚才的材料
“选择”、“不是这样”“不是的”“不同意”每个人看书树的情景不同,观点也不同。
做人多听听别人的建议
建议三:看一看作者的态度
材料 :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许多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
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
启示:不要去破坏事物本身的美。不要过于追求完美
练一练:回到先前的材料
父亲说:你们每个人都是正确的,你们每个人看到的只是„„
听课反思:授课老师很年轻,很让人感慨,年纪轻轻对课堂却能对课堂驾轻就熟,游
刃有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发言表达娓娓道来,让学生把启示观点板书,既是对学生的肯定,
也能激发其他学生思考,留下深刻印象。方法值得推广。可惜时间颇短,觉得还有好多未言
尽的东西。
3
卖油翁
授课:成都七中 胡涛
一、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二、积累:
1、在书上找出字词障碍,小组交流解决。不能解决的做上记号。
尝 亦 无他 但微颔之(不翻译,无实意) 睨之 笑而遣之 颔 轻
强调:把一个字翻译成两个字的词语,叫组词法。文中还有哪些?如“精”
2、 补出省略部分,翻译完整。(省略句)
3、 放声朗读,理顺文章意思。
三、探究
课后练习第一题:情感变化
为最后的陈康肃补一句话。对读、演读对白。
四、明意
孰能生巧、谦虚
五、拓展
背诵古文:关键词语勾连法
雨之歌
授课:合川中学 任清明
一、导入:视频“雨的精魂”引入
二、简介作者:纪伯伦(老师用诗话的语言介绍)。
三、感知:赏万千爱,初步感知雨的形象及心灵
1、 听范读。学生瞑目听朗读(简介作者与范读联系很紧)
2、 听了朗读,说说你心里最强烈的感受
3、 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诗
4、 用符号标明你最喜欢的句段,并有感情的朗读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
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5、 老师将散文诗改成了一首小诗,看有什么不同。
四、合作探究:
1、 知识链接:散文诗特点征一:语言诗化
2、 散文诗特点二:意象具体 从原文指定诗节中圈出恰当的意象填空
第一节:雨从——来,把千山万壑装点
3、 用曲线划出诗中描写动作的词
4、 选择一个您觉得用得最好的动词赏析:参考句式:我喜欢第——节“ ”这句话
中的“ ”这个动词,因为它采用了 的修辞方法,赋予了没有生命的
5、 读第1、2、3节,用恰当的动词填空,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探究拟人手法的作用。
自然有灵、山河有情、雨有大爱
起初我把千山万壑装点,然后,我把绿野镶嵌,最后,我把。。。。。。
散文诗特征三:抒情自由
4
本文发布于:2023-12-01 01:31: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3655082368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名师课堂文字实录1.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名师课堂文字实录1.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