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探索分析

更新时间:2023-12-01 01:22:43 阅读: 评论:0

初露锋芒-沙尘暴的危害

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探索分析
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急行跳远)

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探索

五.典例精析

1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解析]从题干中李鸿章的话中的“练兵”“海军”可以得知这与洋务运动有关。以李鸿章为

代表的洋务派进行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但因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理论上

宣告破产。因此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答案]C

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

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 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解析:本试题是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的考查。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科技,戊戌变法和

辛亥革命主要侧重于政治制度的学习,而新文化运动则属于思想方面的大解放。由此可见,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应该是: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答案:A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这条道路的开

辟始于(

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C.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解析:本题考查了农村包围城市这条革命道路的开始的标志。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

毛泽东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是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并且从此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

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的革命道路。答案:B

4.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的经验

解析: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和邓小平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都是前所未有的,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国

情出发,实事求是的理论成果。

答案:A

六.针对训练

1“自鸦片战争发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

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

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一五”计划

2.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

的是( )

1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3《日落紫禁城》中有一段文字: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

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事

件是(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运动 D.新文化运动

4.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

“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5.假如武汉市需要征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庆典活动的方案,你认为这次活动的纪

念大会选在哪一天举行最为合适( )

A20101010 B20111010

C20111212 D201211

62010 年”两会”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医疗改革、教育公平等关系到国计民

生的重要问题。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A.李鸿章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7.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主要是因为( )

A.辛亥革命使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B.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真正的民主民、自由

D.辛亥革命使三民主义的理想在中国实现

8.初二年级一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的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的

讨论,张强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的观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

B.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919196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

儿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

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国共合作实现

10.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 )

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

11.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

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 ( )

A.爱国、救亡 B.民主、和平 C.自强、求富 D.和平、发展

12.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2

①重庆谈判 ②南昌起义 ③五四运动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13右图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 )

中国

7.0%

中国

24.4%

外国

75.6%

外国

93.0%

1913

1919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推动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

工业企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6有人根据右图编了一首顺口溜:“一棵玉米冲九霄,彩云栓住玉米腰,

吓得月亮直弯腰。”这首顺口溜反映的现象出现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720世记80 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

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

属于( )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家廷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杜化

18江西省永丰县潭城乡龙洲村某农户墙上刷有一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前进!”的标语。从内容上分析,这条标语是下列哪一时期刷写的(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9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

一系列探索,开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

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

江南制造总局 公车上书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新青年》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1)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图①和图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失败结束,请简要说明主要原因。

(3)从上述四个事件上,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

(4)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20. 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在屈辱与抗争中

奋起,在艰难与探索中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努力,最

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他的革命思想和实践,对近现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0世纪初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指哪一个历史事件?此次事件的伟大功绩有哪些?

材料二 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以

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2)请说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和发展的重大革命意义。

材料三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

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3)我国何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其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 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程的是哪次会议?请你用两项具体史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

七.中考演练场

212011·湛江)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

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

成荫”的是(

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222011·贵州铜仁)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

4

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232011·湖南邵阳)某处名胜古迹有这么一幅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

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你认为该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蒋介石

242011·贵州安顺市)八年级的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经过讨论,

他们得出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52011·福建泉州)李明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健词:1927年、军旗升起的地方、中国共

产党、第一枪。他研究的是(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百团大战

262011·浙江台州)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

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272011·广西河池)央视热播电视剧《永远的忠诚》反映民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小

岗村的再创业历程。该村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改革第一村”是因为他们率先实行(

A.土地改革运动 B.公私合营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82011·四川乐山)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

不断的探索和斗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

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新文化

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历史课程标准》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信息得出的,请在括号内打“√”违背了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

思的,请在括号内打“×”;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自强”“求富”

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血腥镇压,戊戌变法失败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近代化是依次从思想——制度——器物层面推进的。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

歌。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

义建设的历程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什么?

材料三

5

凤阳四年跨了四大步

年代 粮食产量

1979 4.4亿千克

1980 5.02亿千克

1981 6.70亿千克

1982 7.15亿千克

经济特区示意图

3)材料三中“凤阳四年跨了四大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指出“经济特区示意图”中,

代表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字母。

4)上述材料及问题,反映出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A 2.A 3.C 4.D 5.B 6.B 7.B 8.B 9.B 10.C 11.B 12.D 13.C 14.C 15.C

16.C 17.C 18.D 19.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

动。(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学西方政治制度,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或资产阶级革命

的软弱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过于强大)(3)趋势: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逐渐向学习西方

政治制度转变(意思相近即可)(4)近代化的探索(或起步)

20. 1)历史事件:辛亥革命;伟大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

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意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一正确道路的开始;31956年;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4)十一届三中全会;成

功实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一国两制,香港、澳门的回归。建立经

济特区,便于引进外来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活力。颁布一系

列法律文件,加强民主法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任意2点即可,要求:史论结

合)

21.A 22.D 23.B 24.A 25.C 26.C 27.D 28. 1)① √;② ○;③ √;④ ×。

2)标志:1921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位置:C4)各阶级各阶层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行。

6

合同审批-吉利校园招聘

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探索分析

本文发布于:2023-12-01 01:22: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3649631067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探索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探索分析.pdf

标签:给女儿的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