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出版社要给我制作课堂实录的光碟,于是上周我借班上了一堂苏霍姆林斯
基的《给女儿的信》。应该说,这堂课上得不错,现场文字记录的铁皮鼓直说感动,
他还说当我说下课时,他感到很惊讶: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但是我决定重上一遍,
因为我突然想到,应该让我自己班上的学生随光碟“面向全国发行”!
当我给学生们说这个想法时,全班学生兴奋得不得了,掌声几乎要把房顶冲破!
我说:“若干年后,如果你们想年李老师了,想念同学们了,便拿出这堂课的光碟
看看!甚至你们老了以后,还可给你们的孙子放这光碟说,看爷爷(奶奶)当年读
高中上课的情景!”同学们哈哈大笑。
今天下午,我和学生乘车来到四川省电教馆。说实话,上课之前,我根本没有
关于这堂课任何具体设想,我追求一种课堂的生成性,一切看学生的现场反应,在
随机进行相关的引导。只有一点非常明确,这堂课一定要一切围绕学生转,真正体
现出尊重学生,寓引导于对话之中。尽管上周的课也不错,但我不想重复那堂课的
具体程序,也不可能重复,因为学生不同嘛!
我们在摄像室坐好了,正准备上课,教科所吴老师突然走进来说别忙,原来她
认为学生统一穿校服色彩太单调,她建议同学们可以把校服脱了,让学生穿在里面
的毛衣、春秋衫的色彩露出来。学生们听话地纷纷脱下校服外套,于是,我眼前的
学生变成色彩缤纷起来。
摄像师给我示意可以开始上课了。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好,咱们上课!”
随着值日生朱雅兰一声响亮的“起立”,同学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一双双明亮
的眼睛看着我。
我审慎地鞠了一躬:“同学们好!”
同学们齐声喊:“老师好!”
从学生的阅读程序来说,他们接触一篇新文章首先克服字词障碍。本来,我当
然可以给学生列一些可能不认识的字,但我想,我以为他们不认识的字,他们就不
认识吗?恐怕不一定。而且,我以为他们认识的字,恐怕他们也不一定能够认识。
再说,这个同学不认识的字,可能那个同学不一定不认识。反之亦然。所以,最好
的办法,还是让学生自己说,他们在阅读中遇到过那些不认识的字。
于是我又说:“我们接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接触字词开始的,那么我要问,哪
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然后查过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如果你们没
有,李老师就要问你们了。”
黄泳第一个举手:“我查过‘抔’。
我问:“在什么课文地方?要说清楚。”
“在课后练习里,‘读读写写’的第三个字。”她说。
“哦,在这儿,读什么?”我问她。
黄泳说:“pou”
“读几声?”
“二声。”
“很好!”我又问全班同学,“同样是这个字,查过的举手。”
许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我笑了:“呵呵,不少呀!哪些同学在没有读这篇文章
之前就认识认识这个字?”
无人举手。
“哦,没有。”我说,“那么,你们还查过哪些字呢?”
依然无人举手。
“没有啊?”我说,“这就是说本文的字你们都认识了?好,那李老师要考考你
们了。李老师有点疑惑要问大家――看第15自然段第四行。我请一个同学读一下
‘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经盖起一……’,后面这个字读什么。”
有同学举手了,我说:“别举手!我抽一个同学起来读――请余鑫同学来读。”
余鑫站了起来,很自信地读:“dòng”
我说:“很遗憾你读错了,这个字应该读zhuang。一‘幢’!我知道你以为自己
能够读正确而没有去查。那么有没有一个dòng字呢,有的,但是写法不一样。”
有同学插嘴:“那是一个木字旁,再加一个东。
我点点头:“对!我们四川人很容易把一‘幢’读成一‘栋’!以后可别读错了。李
老师还有一个字要考大家,第八段第二行‘在他们目光接触的……’”
有同学忍不住小声读了出来。
我赶紧制止:“不要说!我请马雯婕读。”
马雯婕读:“刹(cha)那间。”
我问:“她读对了没有?”
郑毓秀急切地站起来说:“应该读sha!”
更多的同学说:“应该读cha!”
“对!应该读cha!”我肯定地说。
看着有点不好意思的郑毓秀,我接着说:“不过,郑毓秀虽然读错了,但通过
这么一纠正,你印象就比较深对不对?我问大家,这个字有没有读sha的时候?”
同学们说:“有!”
我说:“对,这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刹车’的‘刹’便读sha。但在这儿读‘刹(cha)
那间’。还有没有其他的字?没有了啊?一会儿我说不定还要考你们的,呵呵。我
要强调的是,查字词时我们往往容易去查那些没见过的字,而我们经常所见的字读
错了却不知道。”
字词解决了,应该正式进入课文了,我一直坚持认为,对一篇课文的阅读应该
从学生开始,而不是从教师开始。如果从教师开始,就应该是教师提出什么重点什
么问题或者展示什么多媒体课件,无论这些问题或课件设计得多么好,这一切都是
着眼于教师怎么“教”!而在我看来,自读课文更多的应该着眼于学生怎么“学”!因
此,我决定从学生的感受开始进入这篇课文的教学。
我对同学们说:“这篇文章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同学们读了一遍以
后你们第一个感觉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大家不妨谈谈。”
钟雪飞把手举了起来:“我觉得一般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对他女儿这样
说的,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却对他女儿谈什么是爱情,很不一般,他和一般的父亲不
一样!这点我印象特别深。”
我问:“和钟雪飞有相同感觉的举手。”
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我说:“看来多数同学有和钟雪飞一样的第一感觉。那
么我有一个问题,你们可要实话实说――你们在14岁有没有想过爱情?放心,李
老师不会问你具体是怎么想爱情的。”
大家忍住不笑了,同时纷纷举手。我一看,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了手。
我说:“把手放下!嗯,多数人想过。但想过以后又问过父母的同学,请把手
再举一下?”这次却只有四个同学举手。
“好,我们请举手的四个同学谈一谈,当你们在父母面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
你们的父母是怎么说的?苏畅,你先说好吗?”
苏畅说:“我问过父母,他们说,现在问这些做什么,长大了就知道了。”
大家笑了,我也和同学们一起笑了。
我问汪洋同学:“你的父母怎么回答你的呢?”
汪洋同学说:“我妈给我讲爱情是世间很美好的一种情感,然后说她和我爸那
样就叫爱情。”
大家又笑了。
“那么,王楠楠的父母又是怎么告诉你的呢?”
王楠楠说:“我是和爸爸闲聊时问到的,他告诉我,每个人所经历的都不一样,
爱情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要靠自己去体会。”
然后我请黄泳说,黄泳回答:“其实是我妈妈给我讲的,她说每个人所面对的
爱情都不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情,要看你怎么处理。”
我说:“我觉得这四位同学的家长都不错,都能真诚面对孩子的提问。只有苏
畅的父亲回答得好像比较敷衍一些。呵呵!不过还好,没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就喜欢
胡思乱想。”
大家都笑了起来。
“可是,”我话锋一转,“为什么只有四个同学问了爸爸妈妈呢?其他同学也想
过爱情为什么没有问过你们爸爸妈妈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敢。”
我说:“不敢?如果问又会怎么样?好,我们现在就想像一下,如果你们问爸
爸妈妈,估计他们会怎么说?”
李运举手站了起来:“我父母会花四个小时来教训我!”
大家笑了。
“嗯,你的家长可能会说你现在别想这些!是吧?”我问。
李运说:“是。”
杨晓梅站了起来:“我的妈妈会说,你这么小的年纪,像这些干啥,还不好好
学习!我知道我如果问了,我一定不会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我说:“是啊,爸爸妈妈不说,可是你们会想呀!并不因为没有人回答你们就
不想爱情了。就像是到了春天花一定会开放,到了秋天果实一定会挂满枝头,你们
在一天天长大呀!我觉得你们,包括多数同学都很现实,知道爸爸妈妈不会回答,
所以轻易不会去问这个问题。在中国,很少有父母像刚才四位同学的家长这样开明。
李老师也有一个和你们一般大的女儿,你们猜猜,李老师的女儿问过我没有?”
学生齐声说:“问过!”
“没有!”我的回答出乎大家的意外,大家笑了起来。
我继续说:“我就知道你们会猜错。呵呵!但是在我女儿十四岁的时候,我主
动给她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写的这封信,为什么?大家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对
我的影响非常大。我觉得女儿在慢慢长大,我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对待自己女儿一
样,也主动告诉我的女儿什么叫爱情。”
略微停顿了一会儿,我说:“刚才几位同学的父母回答得非常好,但是和苏霍
姆林斯基的回答相比还是有有区别的,比如,第一,在表述形式上,你们家长都给
你们讲道理,而苏霍姆林斯基是用讲童话的形式。第二,你们父母都讲每人的爱情
不一样,但是既然是都是爱情就有共同的特点,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讲的是古今中外
人类共同的情感。现在我们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讲爱情的。下面同学们把课文
快速看一下,把你喜欢,欣赏的语句勾出来,或者不懂的画出来。一会儿我们交流
感想,或者提出问题,李老师一会儿也给同学们谈谈我的体会。”
教师里一下安静了,同学们都开始快速阅读课文。我一边巡视,一边继续提醒:
“你特别欣赏的句子。甚至你有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勾出来。不懂的问题也可以记在
那儿,一会儿可以提出来。”
学生继续默读。
几分钟后,我说:“好了,很多同学都看了一遍了,咱们交流一下。你感受最
深的一点,或者某些段落甚至一个句子一个词,最能打动你的……都可以说说。哪
位同学先来说一说?”
汪洋同学举手了,她站起来说:“这句话特别打动我――‘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
成一抔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这句话我觉得写
得很真实,每个人都会死,但在生的时候有过爱情,爱情就会通过你的生命延续。
汪洋的回答真实地反映了她的理解,这个理解我认为是正确的,不过我感到还
不完整。本来我可以帮她补充,但我想还是让学生来补充,于是我说:“汪洋对这
段文字印象比较深,同学们对这句话还有没有不同的理解或补充?”
钟雪飞举手站了起来:“我觉得这句话还有一个意思,有了爱情两个人才能走
到一起,这样才能够延续后代,这也是生命的一种继承。”
我说:“对,我同意钟雪飞的补充,他的补充很重要。我也谈谈我的理解,爱
情无疑是一种精神的东西,但不仅是精神的东西,它有着生物性的基础,也包含了
人的自然结合,包括人类的生生不息。有了爱情,才有相爱的人之间的结合,才有
了后代。但是我们今天谈论爱情更多地是赞美精神的东西,因为我们是人!每一个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绝大多数人不过就是几十年,但爱情是永恒的。比如梁山伯与
祝英台,他们已经死了多少年了,但是他们因爱而化作的蝴蝶一直飞翔到今天!还
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因此,人不免一死,但爱情的力量却永远延续下来。”
李文思举手了,她说:“第15自然段有这样一句――‘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
看到了一种无以伦比的美……’我是第一次听到用‘无与伦比’这个词形容爱情,我对
这个词有了感觉,就是爱情居然能够产生这样强大的魅力!”
让学生自由发言,并非取消教师的引导。理想的境界,是学生和老师在自然而
然的交流中互相促进,同时,教师又不知不觉地引领着学生。这里的关键,是教师
要善于捕捉契机――敏锐地发现学生发言中和文本重点的结合点或邻近点!说实话,
在课前我所能想到的最大的教学难点,就是这篇文章很容易上成以“正确认识爱情”
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我提醒自己:必须上成语文课,尽可能引导学生在认识爱情的
同时,又注意课文的文学性或者说写作艺术。因此,在这之前,虽然表面上我和学
生在轻松地聊着,但实际上,我一直在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我在等待,等待
着学生自由交流和教师主动引领的最佳切入口。现在,李文思的发言让我心里一亮:
机会来了!
我说:“李文思的发言很好。她指的这个语言点是上帝的第二次发现。那么,
我们不妨暂时停留在这里研讨一下,我们围绕上帝看到的东西来看一下,课文说
‘上帝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和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我想问,上帝
这样‘看见’过几次?”
同学们七嘴八舌,有说两次的,有说三次的。
我要同学们注意看课文本身,然后多数同学说“三次”,于是我说:“至少有三
次,是吧?同学们马上这三次找出来,看看上帝三次看见了什么,看见的是不是同
样的东西。”
同学们立即仔细看课文,认真地找了起来,同时同方同学之间不时小声议论。
有同学说:“第一次看到的是爱情。”
我和他们碰撞起来:“看到的是爱情?不对吧?那是大天使对上帝所见的解释
和概括。”
同学们继续寻找并思考上帝三次究竟见到了什么。
我和学生一起找一起分析:“第一次是什么?‘上帝从那目光中发现了一种不可
思议的美与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看到的是什么?”
同学们齐答:“美和力量!”
“第二次看到的呢?”
同学们说:“还是美和力量,第三次是同样的东西。”
“对!”我继续引导,“但是三次同样的美在他的眼里是有没有区别呢?或者说
三次有什么不同?书上有的,你只需要扣住这句话的语言。第一次看见的美是什
么?”
有同学插嘴:“爱情。”
“这是大天使给他概述的呀!”我笑了,然后继续追问,“上帝自己看到的是什
么?”
多数同学回答:“不可理解的美。”
同学们纷纷说:“因为人类未经许可就发明了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我引导学生看书:“用书上的话说,就是‘因为没有经过请示就创造了一种他自
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那么,上帝第二次看见的对象变了没有?”
同学们齐答:“没有。仍然是美和力量。”
我说:“但是换了一个定语……”
同学们说:“无与伦比!”
“对!”我说,“就是李文思刚才说的‘无与伦比’。那就是说,五十年过去了,爱
情褪色了没有?
同学们说:“没有。“
我说:“这就是说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爱情变得更美了,无与伦比。这就叫什
么?“
同学们说:“忠诚。“
我感慨地说:“是呀!忠诚就是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改变这份感情!时间过得越
长,经受的考验越多,爱情越美!无与伦比的美!这是上帝第二次所见。那么,第
三次呢?上帝第三次来了以后只有一个人了,老奶奶已经去世了,只剩下老爷爷一
个人了。在上帝看来,所未爱情好像似乎应该黯淡一些。但他看见了什么?
“没变。还是……”同学们七嘴八舌。
“还是什么?”我追问。
同学们大声说:“美!”
“但‘美’前面加了一个定语。这定语是什么?”
同学们说:“‘不可理解’。”
我故作不解:“怎么还是‘不可理解’?第一次是‘不可理解的美’,第二次是‘无与
伦比的美’,这第三次还是‘不可理解的美’。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举手回答,这两
个‘不可理解’有什么不同?”
何思静举手回答:“上帝第一次看到人类相爱,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所以不
可理解。第二次看到男的女的相爱,他感到很美,无与伦比。但第三次只有一个人,
女的死了,似乎不应该感到爱情之美的,但他还是感到很美,他觉得爱情的力量不
可思议。”
我说:“我同意何思静的理解。也许上帝最初认为,爱情只有人活着的时候才
有,为什么死了,还有一种忧伤的美,忧郁的美,上帝不可理解,而且是和过去同
样的力量,因为他有‘心灵的追念’。虽然老伴去世了,但是心是相通的。那么再看
前两次上帝看到爱情后是怎样的表情?第一次书上怎么写呀?”
同学们说:“‘上帝勃然大怒’。”
“第二次呢?”
同学们说:“第二次是‘上帝怒不可遏’。”
我说:“第三次呢?照前两次的推论,应该是暴跳如雷了。但你看第三次怎么
样?我请一个同学把这一句读一读。”
唐强举手起来朗读:“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看
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我说:“本来我以为唐强要读错一个字,呵呵!大家猜猜,我估计唐强要错那
个字?”
同学们笑了:“‘伫立’的‘伫’!”
“对!”我说,“但唐强果真很强!没有读错“伫”。“
同学们笑了。
“这个字很容易读错的,有同学可能会读成’chu’。”我继续说,“这句话很重要
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我和学生一起朗读:“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看
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读完之后,我对大家说:“那么怎么理解上帝的这种思考?你们想一想,他当
时在想什么?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要说‘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为什
么上帝没有继续发怒而是思索?他又思索了什么?为什么他后来离去了?为什么人
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大家议论一下这些个问题。”
同学们分小组研讨,气氛很是热烈。
几分钟后,我说:“好了,一起交流一下,我们怎么理解这句话?”
我说:“好,这是你的理解。还有没有其他理解呢?”
赵瑞雪说:“我们这个小组的看法是,因为上帝是在想,既然人类能够创造比
他自己创造的更美的东西,那就让人称为上帝吧。所以说人就成了上帝。”
我趁势幽了她一默:“就是说你们不用我来领导了!”
大家笑了起来。
杨晓梅说:“我认为,上帝这是对于爱情的妒嫉,因为他和人相比,人创造的
更美,然后他同样也羡慕爱情,这句话就表明爱情战胜了权威。人才是上帝!”
我说:“很好,其他同学呢?还有没有新的理解?”
戚西川说:“我们这个小组认为,上帝给了人类思索,当他发现了爱情比自己
的力量更强大,更有力量的时候,那就只有无奈地走开了,再发怒也没用了。”
钟雪飞说:“我觉得这毕竟是一个童话故事,我想他可以深刻地反映了爱的力
量是无以伦比的,爱情是不可战胜的,因此他离开了。”
我说:“你们说的我都同意,但我最近读了以后还有一点新的体会――想不想李
老师说?”我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同学们的声音震耳欲聋:“想!”
“想?呵呵,其实你们不想我也要说!”
同学们爆笑。我特别喜欢这种轻松的氛围,这种氛围特别能够激发我的灵感。
于是我说:“我觉得上帝在这儿在思索,是在想,我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不能
征服人类的爱情,而且连人都死了,爱情居然还存在。因此他很无奈地离去了。不
过,上帝除了无奈之外,我想还有感动。这样的爱情,我不能主宰,还是让人类自
己主宰自己吧!于是,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在大地上,人为了精神可以献出生命,
包括信仰,包括理想,当然更包括爱情!因为人的感情,人的思想,人的尊严,是
不可战胜的。从这点上讲,凡是人性的'东西,精神的东西,都是不可战胜的。上
帝都不能战胜的,你想战胜,这不是很狂妄吗?”
那一刻,教室里一片肃静,同学们似乎都可上帝一样陷入了对爱情的沉思。
我顿了一下,又问:“同学们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包括写作上的问题。比如写
法上有什么特点?好,李运举手了。请李运起来说说。”
李运说:“这篇课文引用对话比较成功,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李老师:“我认为,对话不但推动情节,还……”
汪洋站了起来:“同时我理解也是层层递进。”
我说:“好,请汪洋同学展开讲讲,好吗?”
汪洋说:“先说爱情的美和力量,然后引申到更高层,‘忠诚’,然后再进一层,
‘心灵的追念’。这些都是通过上帝和大天使的话对话完成的。”
同学们开始重新看课文。不一会儿,何思静举手了。
何思静说:“是这几句,‘他们一会儿看天,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
传情’。后面还有,也是这样重复的。“
我问:“你说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会这样表达?”
何思静说:“因为爱情是一种精神上的心理上的东西,不能用语言告诉对方,
他们之间的爱,就是这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我说:“很好,爱情,不用语言的,而且爱情就是这么简单,就是‘在金黄色的
麦田前,时而望望红艳艳的朝霞,时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你们看,这是多么
朴素,又是多么美好!现在,像这种一种古典的爱情方式已经很少了。并不是说在
大街上接吻拥抱,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才是爱情。其实,爱情是很简单的,不过就
是看着自己心爱的人。”
教室里一片宁静,孩子们还小,但他们显然也被爱情打动了。讲到这里,我突
然有一种感动,不知是苏霍姆林斯基美好的童话感动了我,还是学生纯真的理解感
动了我,或者是我产生了什么美好的联想,甚至也许是我心灵深处某一根柔软的情
弦被拨动了。我突然想到一首歌,并忍不住对同学们说了出来:“突然我想到一首
歌,这首歌我不会唱,大概就是叫《浪漫的时刻》。”
同学们纷纷点头:“知道,知道。”
我说:“何思静会唱吗?你可不可以给大家唱一下?”
何思静轻轻地唱了起来――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歌声把所有同学都感染了,渐渐地,全班同学和着何思静的声音一起唱道――
……
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
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
……
歌唱完了,大家鼓掌。
我的眼睛潮湿了,鼻子开始发酸,但我尽量抑制自己的情绪,尽可能镇定地说:
“虽然李老师不会唱,但每一次听到这首歌都很感动,爱情就是看着对方变老,仍
然爱他。像这样的爱情,虽然少,还是有的。前次裴丹同学的作文大家还记得吗?
她说她爸爸妈妈每次上街进商场,爸爸都把妈妈的手牵着。爱情有时候就是牵手。
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更不需要海誓山盟!”
同学们没有说话,都看着我,每一双眼睛都在感动,都在思考。
停了一会儿,我问:“对这篇文章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或者对苏霍姆林斯基
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这个问题我当然可以回答,但我先问同学们:“有没有同学能够解决这个问
题?”
金薇说:“因为是在苏联嘛,苏联的女孩早熟一些。14岁正是青春期,所以他
说女儿成年了。”
我笑了:“我基本同意你的说法,他说14岁是‘成年’的年龄。其实不光是苏联,
在我国,14岁也是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嘛!我看到的另一个版本上这一句是这样说
的:‘你跨进了女人的行列。’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苏畅:“最后一句我不太理解,‘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
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
我说:“好,哪位同学给苏畅讲一讲?”
李文思说:“我觉得,作为一个真正的人,他的情感是很丰富,所以他作为一
个完整的人,他一定拥有爱情,懂得爱,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思索没有拥有爱情,是
很可悲的,就不是真正的人,而只是一个生物。”
我说:“我觉得你说的有点道理。有没有补充的?大家注意,这里说‘但尚未成
为真正的人’,也就是说前面所说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是一种生物罢了。
你虽然成了人了,但还不是真正的人,没有智慧,没有情感。其实从生物的角度,
动物也知道繁衍,但是人与动物不同,人类的繁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只有
人才有爱情!苏霍姆林斯基在另一部著作中这样写道:爱情的种子,要在我们的青
少年性心理成熟以年很久就播到他的心田。中国家长对这个观点可能觉得不可思议。
苏霍姆林斯基解释说,所谓爱情的种子不时谈情说爱的技巧,而是培养人的尊严感
的过程,培养忠诚、义务、使命感,培养人性美,培养人的责任感的过程。这句话
说得非常好,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要在女儿14岁的时候跟她谈爱情?因为不仅仅
教女儿懂爱情,而且是教她懂真正的爱情,懂得做人应该具有的责任感,培养女儿
的人性美。现在我问一个问题:你们读了这封信以后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有没有
不同的看法?”
杨晓梅说:“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很好的爸爸,但我觉得爱情不仅仅是说出来,
更要做出来,不应该刻意地去追求,不应该把‘忠诚’说出来。有许多人把忠诚挂在
嘴边,最后还是不忠诚。因此,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不应该把忠诚说出来,而应该
让女儿以后去实践。”
金薇反驳:“我觉得杨晓梅理解不对,因为这是大天使说的,并不是夫妇表现
出来的。”
本来从这里可以开始许多观点交锋,但遗憾的是,课堂时间快结束了。所以我
不得不说:“这个问题,杨晓梅的意思是忠诚应该用行动来体现。这个观点本身还
是对的。金薇不同意你的说法,可能其他同学还有其他想法,或者还有更多不同的
观点。李老师这里不作结论,下课以后我们还可以继续争鸣。好吗?”
我非常明显地感到,通过这堂课,同学们对苏霍姆林斯基充满了敬意。于是我
说:“还记得我第一次见你们的时候谈到对我影响非常深的两个人?一个苏霍姆林
斯基,一个是――”
不等我说完,同学们大声齐说:“陶行知!”
我向孩子们展示了几幅照片:“看,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照片,非常英俊!”
当苏霍姆林斯基的照片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时,同学们一片惊叹,他们的确被
苏霍姆林斯基的英俊征服了。
我充满感情地说道:“苏霍姆林斯基从心灵深处特别爱孩子。他还写过一本书,
题目就叫《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每年暑假和寒假他都与孩子一起郊游,他担
任校长,同时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坚持上课。他后来是工作岗位上心脏病突发,被
抬上担架,就再也没有醒过来回来。我特别感动他的一些细节。他每天早晨都来到
学校大门口,用非常慈祥的目光看着孩子们一个一个走进校门。曾有一位波兰学者
参观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巴甫雷什中学后这样写道,我在这个学校发现了一个秘
密――在这所学校里,孩子们不是怕校长的,无论苏霍姆林斯基出现在什么地方,
总有孩子围上前去,每当这时候,苏霍姆林斯基的脸上就露出了孩子般纯真的笑!”
教室里再次进入一种神圣的沉静……
我继续说道:“再过一个星期,下周星期一,我将去见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
我们1998年第一次见面,已经六年不见了。李老师要去见他,你们有没有什么话
要我带给这位当年幸福的女儿?李老师一定带到!”
同学们一下子没有思想准备,但都在认真地想着。
我说:“这样吧,下来以后你们想好了,每个人写一张纸条交给我好吗?”
同学们大声说:“好!”
同学们自发地鼓起了掌,这是这堂课最热烈的掌声!
掌声中,我对同学们说:“下课!”
本文发布于:2023-11-30 22:30: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3546172314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给女儿的信》课堂实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给女儿的信》课堂实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