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更新时间:2023-11-30 20:50:04 阅读: 评论:0

政治素养自我评价-南昌大学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2023年11月30日发(作者:铅山)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________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

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

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

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 adjust

and u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1 12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

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下面是由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鲁教版八年级

下册历史知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1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P.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其主要内容(1949.9

平)

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③确定国旗、代国歌、国都,并

采用公元纪年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注意碑文的含义)

2、开国大典(1949.10.1)(国庆节):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 P.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义:

①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和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一

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由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②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

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

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 12

认识与启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

才能救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

命道路,是正确的选择。

二、P.4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

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代表:阿沛·阿旺晋美

2 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1950.10——1953.7

B.目的:抗美援朝,保家为国。

C.195010月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黄继光、

邱少云,他们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D.意义: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周边环境。

3 土地改革(1950——1952)(封建土地私有→农民土地

所有制)

1、开始标志:(P.12)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

布。

2、★★P.13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

存在两千多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

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

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

条件。

3 12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2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4 工业化的起步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我国的工业化的起步

1、基本任务:1953年,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

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

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一五计划的完成,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过渡。

2、主要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

机床厂;中国第一飞机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公路。

二、P.20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

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

法。

5 三大改造(1953——1956

1、★★P.24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1956

1956年,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

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

三大改造的完成

农业——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春——1956

4 12

手工业——引导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合作社——(1954年——

1956年)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创举赎买政策)——1956

6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P.27中共八大(1956)它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

良好开端。

二、P.2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1.概况:中共八大后,党中央于1958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时

期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评

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

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国情认识

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

经济规律,紧接着党中央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动,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主要标志是高指标、

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教训:?要事实就是,一切按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不要急于

求成,踏实稳步。?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2.实质:P.2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

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3.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

的道路过程中的一次“左”的失误,导致左的错误在全国泛滥,主要

5 12

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是石油工业(大庆油田,告别洋油时代)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被誉为“铁人”的大

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党的

好儿子雷锋。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3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 伟大的历史转折

1、★★P.3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时期

1)背景: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内容: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

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

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新时期。

9 改革开放

6 12

一、★★P.42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

“包产到户”)

1)背景:人民公社制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

产力的发展。

2)尝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农业

生产获得大丰收。

3)扩大:随后在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调整及影响:

①土地改革(1950——1952),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了

农民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

备了条件;

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私有制向社

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扩大公有制程

度,严重措施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次

严重失误;

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

条新路。

二、P.4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

1、重点:国有企业——92年以后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

2、主要措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政

7 12

企分开,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分配制度。92年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和股份制,中

小企业采取改组和合并。

3、目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14)

三、P.43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

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

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这样

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特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4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1 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

1、民族分布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

2措施:1政策:筹建新中国时,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2)实践: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3、成果:现在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4、意义: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有利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的一项

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8 12

12 香港和澳门回归

一、★★P.60“一国两制”

1)提出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

2)根本出发点: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解决

港澳台问题。

3)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

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实践成果:港澳回归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前提条件: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2、理论基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199771日,中英——香港回归

19991220日,中葡——澳门回归

4、意义: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

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港澳回归的认识

1、港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正确实施

13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P.65中共三代领导人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和努力——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

9 12

P.65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武力解放台湾

P.6520c50中期,确立了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P.65③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对台基本方针。

三、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P.66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

历史性的变化。

P.66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

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

成共识(九二共识),1993年两会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

利”写入协议,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汪辜会谈)

四、目前影响中国统一的不利因素:

1国际反华势力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尤其是美国经常违反《中

美联合公报》,支持台独;(2)岛内的台独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台

湾民进党企图通过所谓的“公投”“扩大生存空间”。

六、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1)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和全球华人的共同愿望,是民心

所向,大势所趋。

2)统一是中国的内政,中国人民和全球华人决不允许任何力

量干涉中国内政,阻挠统一。

3)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决不允许任何分裂国

10 12

家,分裂民族的行为,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完成历史交给我们的使命

和责任。

4)祖国统一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但也

不放弃武力。

5)海峡两岸、国共两党加强对话和交流,政治上缩小分歧,

经济上缩短差距,尽快实现祖国的早日统一。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5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

14 钢铁长城

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担任核反击任务

我国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前夕)

我国空军建立在陆军基础上,刚建立就经受抗美援朝的考验

15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苏联等

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标志

P.771953年底,周恩来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

准则。

三、万隆会议1955——周恩来——“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11 12

16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P.81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1025日,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P.80中美建交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在

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

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

三、P.83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 上海)

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四、P.8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

五、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及其成就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

家,谢谢!

12 12

这一幕-中国传统文化英语作文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本文发布于:2023-11-30 20:50: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3486042314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pdf

标签:阿旺晋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