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知识点归纳(川教版)
1949—1956年: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56—1965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
会主义探索时期)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
放时期)
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准备成立新中国
1、目的、议题:筹备建国任务
2、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3、内容:⑴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国庆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国内意义: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
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⑵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
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
1、西藏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十世班禅额尔德尼。
2、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3、启示:①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②使用和平解放方针,符合西藏人民的利益,有利于民族团结,同时为西藏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一、军事上:抗美援朝(1950—1953)
1、出兵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②美军干涉中国内政,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③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司令员—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
3、目的:保家卫国
4、结果:1953年7月,板门店,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5、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6、意义: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粉碎,破除,保卫,提高)
7、英雄: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机枪孔;
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也不暴露目标。
(体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经济上:土地改革(1950—1952)
1、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依据: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方式:没收地主土地,分给缺地少地的贫雇农
4、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6、意义:⑴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⑵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原料、市场);
⑷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三、政治上: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1952)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2、意义:全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人民民主政权得以巩固。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
1、背景:建国初期我国工业水平十分落后;
2、目的:为了快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3、任务:主要任务——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在工业化的同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成就:到1957年超额完成;
重工业: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1956年, 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交通:①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③包兰、兰新、宝成、鹰厦铁路。
4、意义: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
1、颁布机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4、意义: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地位),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使我国民主和法制
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
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具体方式:⑴农业:采取互助合作、集体生产的方式,组织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使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小农经济逐渐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集体经济。意义:发展了农业生产力(土改后的农业生产力
受到生产工具缺乏、资金短缺、技术落后、水利问题难以解决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等因素的制约),农业得到进
一步发展,有力支援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⑵手工业:组织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如铁器社、木器社、竹器社、缝衣社等)
⑶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创新)。
3、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场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4、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4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中共八大(1956年)
1内容: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意义: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
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二、失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 失误原因:党和人民对国情认识不足;
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1. 错误表现——左倾错误泛滥:
“大跃进”:农业上对农作物产量的严重浮夸,放高产卫星(浮夸风);工业上全民大办钢铁(高指标、瞎指挥)
人民公社化:“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共产风)
4、危害:⑴“大跃进”运动严重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造成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人力物力大量浪费,人民
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⑵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挫伤了人民群众积极性,
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⑶1959-1961年,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5、教训:⑴搞经济建设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
⑵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⑷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1、这说明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事实上已经受挫;反映我党正视现实,勇于纠错,吸取教训,实是求是,恢复
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
2、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调整、充实、巩固、提高。
第5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人物事迹:
1.“铁人”、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在气候严寒、物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带领工人克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
油井。(不畏困难、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2.两弹元勋——邓稼先。在国外严格的技术封锁情况下,参加研制原子弹、氢弹并试爆成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勇于攀登科学的高峰;兢兢业业、奋发有为、刻苦钻研、为祖国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3.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为改变兰考县落后面貌,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心系人民、甘当公仆、吃苦在前、享乐
在后、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人民的好战士——雷锋。坚持助人为乐,为人民群众做好事。
三、启示:⑴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⑵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发扬这种精神,努力学习,不拍困难,为国家贡献聪明才干。
第6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
1、起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于
是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目的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开始: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的通过。
3、领导机构:“中央文革小组”
4、性质:一场由国家领导人错误发动,被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全国性政治动乱。
5、表现:“一月风暴”引发的全国性夺权运动;刘少奇案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民主和法制糟到严重践踏的典型
事例,党内许多重要领导人受到打击和迫害;全国性的大串联活动。
6、九一三事件(1971年)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
启示:⑴人的思想是会变化的,只有跟上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才会成为时代的强者;
⑵放松学习,个人野心滋长,必然会走向历史的反面。
7、抗争:二月逆流和四五运动(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意义:是一场为悼念周恩来总理,声讨四
人帮的伟大群众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8、结束标志: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9、危害:⑴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⑵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拉大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⑶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10、教训:要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逐步健全民主和法制制度,
坚持依法治国;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防止个人崇拜和思想僵化。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背景:⑴“四人帮”被粉碎,国内恢复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⑵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定,邓小平复出;
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大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 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2. 内容:⑴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策;
⑶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1. 意义: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新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
折;
⑵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转折点,都纠正了
当时党的左倾思想错误,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是求是的思想路线,都实现了党的战略重心的转移.
不同点:历史背景不同,指导思想不同。
第8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一、含义: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机制,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
⑵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改革先从农村开始的原因:(1)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农村改革能否成功,关系到全国改革的整体成
效;(2)我国农业发展落后于工业,也制约了工业的发展;(3)从农村农业入手,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
2、形式: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责任到户的形式,农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典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4、意义:农民有了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民的责任、权利和利益紧密结合,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
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农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5、认识: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⑵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是
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方法;⑶我们要坚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进行调整。
四、城市——重点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造成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现象,
职工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
4、主要内容:⑴改变所有制形式,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⑵激活企业活力,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
⑶激活职工的积极性,改革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⑷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行厂长负责制、股份制、公司制等。
1. 成效:⑴极大地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使大多数企业摆脱了困境;⑵一批经营管理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
强、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在改革中崛起,成为国有经济的中流砥柱。
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开放原因和目的:为了吸收外资、侨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根本目的:发展
社会主义生产力。
2.最早设立沿海四个经济特区: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1980年;
1988年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深圳成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口。????????????????????
经济特区为何设立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等地?(1)地理优势(2)自然条件(3)历史基础(4)人缘优势。
经济特区“特”在何处?在不损害主权的前提下,特区实行市场经济。
特区开放的作用:经济特区吸收了大量外资、引进了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
特区的成功,推动了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证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对外开放的扩大
1、90年代中国扩大开放的窗口:上海浦东。
2.形成格局: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
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作用:⑴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⑵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⑶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4、新世纪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的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三、近现代开放的不同:
⑴本质不同:①前者严重地践踏了我国的主权,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原则;②前者“开放”中国是被动的,后者“开放”
中国是主动的;③前者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④前者属于外国的
侵略行为,后者则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
⑵结果不同:前者开放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者开放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综合
国力。
四、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会
成功的。
第11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法制建设成就?? ⑴刘少奇案平反;
⑵1982年,全国人大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⑶颁布了《刑法》(1979年)《民法通则》(1986年)等重要法律
第12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指导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
的新阶段。因为第一次系统的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
(3)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三
步走战略
(4)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决定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
方针. 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5)中共十五大,决定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为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6) 中共十六大,确立胡锦涛为首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
1、内容:⑴强调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特区姓“社”不姓“资”;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
脚女人一样;⑶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2、影响: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第13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原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民族居住格局:大杂居,小聚居
2.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
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3.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
族地区的发展,维护了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
二、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 三个尊重:尊重少数民族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3. 共同发展的典型——20世纪90年代,西部大开发。(孔繁森)
第14课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一、一国两制
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2、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以祖国统一为前提,大陆实
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为港澳回归,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开辟了途径;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繁荣稳定;
有利于世界和平。
二、港澳回归
1、香港回归: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
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董建华)区旗图案:紫荆花
2、澳门回归: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
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何厚铧) 区旗图案:荷花
3、历史意义: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洗雪了百年国耻,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里程碑,为解决台湾问题提
供了典范。
4、成功回归的原因: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是根本原因;邓小平提出“一
国两制”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正确的途径;新中国的建立,使我国拥有独立自主的内政和外交权利;中华民
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统一的历史大趋势。
二、台湾问题
1、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史实:三国时,吴国派卫温赴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元朝设巡检司,管理台湾事务;明
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管辖。
2.现代台湾问题的形成:1949年,国民党政府垮台后退居台湾,1950年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
放军解放台湾,形成了今天台湾与大陆分离的现状。台湾问题是由中国内战引起的,是中国的内政。
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方针政策:
a. 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b. 20世纪50 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c. 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d、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4、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
有一个科学的构想;国际上普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两岸血肉相连的民族认同感;统一的必然趋势;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与综合国力的增强。
5、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美国)的破坏干涉。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原因: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缓和两岸关系的政策,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阐明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转变。
2,重要事件
①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1993年,海基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协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③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与胡锦涛主席进行历史性会晤,这是时隔60年后国共两党高层首次会晤;
④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两岸人员的往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
3.意义: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增进了两岸人民的了解与民族感情,对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产生
了积极的作用。
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扭转的趋势
1.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3.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4.从可行性来看:“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
5.从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五、为实现两岸统一应作的努力:(我国政府)继续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彻底
放弃“台独”主张;(青少年)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
大作贡献。
六、台湾回归宣传语:“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关系一家亲”
第15课 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我国人民解放军四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
海军的发展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于1949年4月)
2、目前,我国海军部队有: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
3、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核潜艇。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不断补充新型舰艇,现代化水平
有了明显提高,由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4、新旧中国海军保卫国防能力的不同:旧中国国力较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进攻(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
争);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作为后盾,海军力量不断壮大,有力保护祖国的海防。
三、空军的发展
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49年11月人民空军正式诞生;1956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现已发展
成由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组成的多兵种部队。
四、科技强军战略的实施
1、原因:科技已经成为现代战争取胜的重要条件,甚至成为战争胜败的关键,这已在现代战争中多次得到证明。
2、实施:⑴两次裁军,削减了100多万军队,把有限军费用于研制高技术兵器,发展高技术兵种,培养军地两用的
高技术人才;
⑵建立和发展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
①1957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②主要任务:核反击。
③原则:自卫原则。
④1964年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五、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的原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科技强军战略的实施,我国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科研技术人员的刻苦钻研。
六、永葆人民军队本色的事例:98抗洪;07年抗击冰灾雪灾;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10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
第16课 朋友遍天下
一、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倡导:1954年,中、缅、印。
1.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2. 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三、亚非万隆会议:
1、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首都万隆举行,又称亚非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出席的亚非国际会议。
1. 议题: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
2. 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了“亚非
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万隆精神。
4、求同存异:“同”指亚非国家都有反对殖民主义和谋求发展的共同点;“异”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
5、周恩来的外交贡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联系;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的圆满
成功;出席日内瓦会议,促成越南问题的和平解决。
四、中美关系的发展:由对抗走向正常化
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的霸权地位衰落,又面临苏联的严重挑战。
2、概况:①1971年4月“乒乓外交”
②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③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
④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长期阻碍中美改善关系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
4、启示:(1)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是以国家利益为转移的;
(2)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国家也可以求同存异,合作发展友好关系。
五、重返联合国
1、概况: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的席位。
2、意义:(1)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有利于同更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六、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出现各国与我国建交热潮,外交工作出现新局面。
七、2001年,上海成功举办了中国迄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
八、我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⑴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⑵中国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和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⑶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⑷外交家的努力和智慧。
第17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一、1、2、3、二、作品
时间 文艺事业成就
小说:《保卫延安》《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
新中国成立—1966年
戏曲:《刘巧儿》
影片:《甲午风云》《林则徐》《小兵张嘎》《五朵金花》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1966年—1976年 八个样板戏
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黄河东流去》《抉择》
1978年以后
影片:《红高粱》《焦裕禄》《开国大典》《生死抉择》
电视剧:《长征》《英雄无悔》《激情燃烧的岁月》《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
《三国演义》
第20课?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变化
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人均收入 城镇居民340元;农村居民130元(1978年) 8472元;2622元(2003年)
人均储蓄 22元 8565元
衣 服装争奇斗艳、服饰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食 食物匮乏、单调,甚至没有解决基本温饱问题 不但能吃饱,且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住 举止条件差
买衣服凭布票,色彩和样式很单调(灰色中山装、
蓝色解放装)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
明显改善
铁路、公路和飞机航线的增长较快 行
1.生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
2.感悟: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
二、如何解决城镇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
使用清洁燃料;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开辟新的公交线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
第21课? 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一、就业制度变化
改革开放前,等、靠、要;铁饭碗、大锅饭
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多形式就业。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专题一?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
名称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时间 1950年6月—1952年底 1953—1956年底 1958年开始 1978年以后,80年代
所有制 公有制 公有制
把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
成规模大、公有化程度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高的人民公社
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民土地所有制(私有制) 公有制
方式、内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容 走集体化、合作化道路 责任到户
实质 土地改革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村改革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发展了农业生产力,农超越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
影响
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水平,挫伤了农民生产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
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展,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
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工业化建设。 农业生产的发展。 发展。
其他
引起农村阶级结构的变
化,地主阶级被消灭
延伸:文革期间:1973年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优良品种,为后来粮食大面积增产发挥重要作用。
启示:⑴农业是基础,涉及国计民生;⑵制定农村政策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⑶实事求是,
符合国情;⑷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进步;⑸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科技兴农。
专题二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知识链接
1.真理标准的大讨论(1978年):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思想理论基础。
2.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成果。
4.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全民族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
辱观。
二、启示:
1.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我们应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2.革命与改革必须有先进思想理论作指导才能成功。3.实现近现代化的首要条件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4.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考题连接
1.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办的“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网络文化活动正在开展,他们每天为亿万青少
年讲述青春励志故事,让最富激情和创造力的民族精神激励你我奋勇前行。你认为李大钊、詹天佑、叶挺、黄继光应
属于以下哪一系列(? )
?a.科学求真系列? ??b.创业求实系列 ???c.爱国求是系列?? d.人文求善系列
2.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几点建议。
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⑵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互相借鉴、吸收、融合;
⑶全面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⑷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⑸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⑹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专题三?? 中美和谐相处之道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美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前处于对抗关系,70年代以后走向正常化。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后,出现了中美在朝鲜战场上兵戎相见的局面;1950年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
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中美建交(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
切合法权利,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
华,中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二、目前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南海问题、贸易争端等。
三、考题连接
1. 右图是1972年2月6日《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画面表现着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
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中国的歌舞表演。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尼克松对中国之旅很满意
专题四?? 从西亚北非动荡看政治民主化
1.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
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1966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使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4.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我国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
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
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
启示: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
民主政治是国家稳定发展的保证。民主政治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保证公民的公平。我国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加大立法工作力度。任何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都是一个渐进过程,民主政治建设要依据本国国情,不能盲目照搬照抄
他国模式。
※1840年至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时期;1919年至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
1、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的清朝皇帝是道光帝。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销毁鸦片,这次运动的意义是: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2、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
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太
平军抗击了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
4、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统辖整个新疆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1884
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任命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
5、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战争中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邓世
昌。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图
6、1900年,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侵略中国,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7、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前期)为目标,创办军事企业,着名的有安庆内军
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70年代又以求富(后期)为目标创办民用企业,着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
局,还有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这些企业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8、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9、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称戊戌变法,在变法中只有湖南督抚陈宝箴支持变法,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即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这次变法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0、1894年,孙中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口号,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1905年在孙中山、黄兴的推动下,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它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
权;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中国同盟会的性质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为辛亥革命,领导者孙中山。
1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春,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1912年4月,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解职,临时政府迁到北京;1915年,在
护国运动中,孙中山在日本发表《讨袁宣言》;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举起护法运动的旗帜,反对段祺瑞。
13、1905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干线。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
家,他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译述的《天演论》,
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兴办的最早国立大学,是今北京大学的前身,1905年,清
政府制订新学制,普遍兴办学校,宣布废除科举制。
14、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
科学两大旗帜;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15、由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于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地点首先在北京,主力是学生;6月3日,
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五四运动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中方代表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6、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制,实现共产主义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
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
动。
17、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了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中共三大制
订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18、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黄埔军校,周恩来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图)
19、为打倒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推翻封建军阀的统治,把国民革命推向全国。1926年,开始北伐,北伐的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的主要战场是湖南、湖北,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1、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
装斗争的开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
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秋收起义。9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发动
湘赣边秋收起义。
3、1928年,毛泽东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
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
毅任政治部主任。
4、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成为长征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
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这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的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5、1931年日本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6、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6年12
月蒋介石亲赴西安强令东北军,西北军进攻红军。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中共派周恩来赴西安谈
判。和平解决最有利于中华民族。
7、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
中国军们30多万,南京大屠杀是中外历史上罕见的。
8、1938年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1940年,彭德怀在华
北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打败了日军在华北的气焰,増强了华北
军民的抗日信心。
9、1945年4-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大会决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1945
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作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
日举行投降签字仪式,抗日战争最终结束。
10、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和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了《双十
协定》。
11、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1947年,彭德怀指挥西北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先后取得了青化砭、
羊马河、蟠龙、沙家店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12、1947年5月,陈毅指挥华东解放军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击毙了师长张灵甫,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
区的重点进攻。(国民党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
1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14、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在林彪、罗荣桓的领导下,以沈阳为中心,发动了辽沈战役;在刘伯承、陈毅、
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华东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举行了淮海战役,共歼敌55.5万,淮海战
役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创造了条件;1949年1月聂荣臻指挥了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
15、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开始了东起江苏的江阴、西至江西的湖口的渡江战役。4月23日,人民解放
军解放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16、1949年9月政协一届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决定以北平为
首都,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17、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下午3时,在天安门举行国庆大典,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8、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到1953年结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黄继光、邱少
云,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等英雄人物,抗美援朝战争的指挥者是彭德怀。
19、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开始分批进行土地改
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是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
20、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完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大会选举
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21、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完成后,标着着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
义经济制度已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大的功绩在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23、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
产风的“左”倾错误。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违背信义的行为,造成了我国1959
年至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24、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6年,粉碎四人帮,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1968年,刘少奇被错误开除出党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外逃就是九·一三事件。1976年1月、7月、9
月,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
25、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
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农村的改革是开始实
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6、1987年中共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
思想。大会号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27、1982年,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中国于1997年7
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
29、1956年,聂荣臻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和生产。60年代,中国先后研制出导弹、原子弹、氢弹,人民解
放军的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30、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31、1954年,我国总理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同两国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
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2、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发表上海公报。1979年,中国与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4、中国承办亚太地区经合组织会议。
问答
1、中英《南京条约》签定的时间及其附件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时间:1842年;内容:中国割让
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应交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
商定。
附件的内容: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租地建房,永久居住的特权。危害: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由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变为了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
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开始了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
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时期,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对中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但它没
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成效不大,没有使中国富起来。
4、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危害。时间:1895年。内容: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
日本,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个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岸设立工厂。危害:给中
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5、戊戌变法的时间、领导者、性质、意义。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既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
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6、《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危害。1901年签订;内容:中国向各国赔白银4.5亿两,拆北京至大沽的
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
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危害: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也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在中国上空飘扬,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8、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
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
指明了新途径。
9、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
封建的姿态出现。并取得一定的胜利成果,它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0、中国共产党何时、何地成立?性质?成立的意义是什么?答:1921年在上海成立。性质:中国共产党是完
全新型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
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1、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时间:1935年;内容:遵义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
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结束了王明“左”
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2、红军长征起止时间?长征胜利有何意义?起止时间:1934-1936年。意义:红军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13、什么是西安事变?它是怎样解决的?这种解决办法有何意义?张学良、杨虎城在劝蒋介石联共抗日,遭到训
斥后,为逼蒋抗日,于1936年12月12日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事变发
生后,形势复杂。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应邀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经多方努
力,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初步形成。
14、中国共产党七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内容: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
手发动群众,壮大中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
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政治团结和思想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
了基础。
15、(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
放战争。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
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16、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进行了哪三大战役?有何重大意义?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
战役、平津战役。意义:三大战役共歼敌154万余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
胜利的基础。
1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
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
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何时何地?其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时间:1978年。地点:北京。内容:十一
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意义:此次会议,是建国以
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试述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及港澳回归的意义。内容:《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葡
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中国于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香港、澳门回
归祖国后,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港人治澳,现行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50年不变。意义:港澳回归,
洗雪了港澳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步骤,港澳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20、简述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沈阳城北的柳条湖村,蓄意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诬陷
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想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并在第二天占领,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世界历史第一册
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他的作品是《神曲》,达·芬奇的作品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2、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1519年—1522年作
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
3、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14-15世纪,资本
主义萌芽首先产生于意大利。
4、1689年,英国议会为限制国王的权力,通过了《权利法案》具有宪法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5、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标志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1787
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美国政治体制,并选举北美独立战争的领袖-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6、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并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发展资本主义工
商业,多次发动战争,打败反法同盟,维护革命成果,扩大革命影响。
7、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最早在英国发生,首先在棉纺织业展开。工业
革命中英国人瓦特改进蒸汽机;美国人富尔敦制成第一艄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蒸汽机的发明,将人类带
入蒸汽时代。
8、法国革命前夕的三位启蒙思想家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他们判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宣传天赋人权和
自由平等。
9、1816年,南美的独立走向高潮时,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建立根据地并建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被誉为“南美
的解放者”。拉美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是海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帝国
10、19世纪三四十年代,着名的工人运动有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和英国的宪章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
政治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三个部分组成了马克思主义。
11、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是巴黎公社,1871年5月21日梯也尔政
府从巴黎西南攻入城内,震惊世界的五月流血周开始,到5月27日结束。
12、美国内战的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根本原因是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1860年11月林肯当
选为美国总统,成为内战爆发的直接原因,他代表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利益,主张限制奴隶制。1862年,林肯政府先后
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文件,其作用是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从而
扭转了战争局势。
13、1861年,沙皇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14、日本封建统治结构是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掌握实权的是将军。1853年美国以武力打开日本大门。1868
年,倒幕派在伏见、鸟羽战役中大败幕府军队。
15、德意志普鲁士首相是俾斯麦,他鼓吹“铁血政策”,发动了三次王朝战争,依次为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
法战争,最终于1871年统一;意大利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实行富国强兵政策,最终于1870年统一;红衫军领袖是加
里波第。
16、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70年代,电能的广泛应用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
德国的卡尔·本茨设计内燃机;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美国人摩尔斯发明有线电报;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意大
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
17、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在:新能源的利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新;电讯业的兴起。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
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导致了垄断
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适应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国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了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生活,对外
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
18、三国同盟指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核心国是德国;三国协约指英国、法国、俄国。一战前的两大军事集
团指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起止时间是1914年到1918年;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交战双方
是同盟国的德国、奥匈帝国和协约国的英国、法国、俄国;主要战场是欧洲战场;主要战役是发生在西线的马恩河战
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19、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掠夺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
20、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达尔文在《物种起
源》一书中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是物理学上的重大革命。
21、托尔斯泰的作品是《战争与和平》;世界近代最伟大的音乐家是贝多芬,他的代表作有《田园》、《命运》、《致
爱丽丝》,德国的巴赫被称为“音乐之父”。
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是1640年到1688年,标志是新议会的召开,美国独立战争的起止时间是1775年
到1783年,标志是来克星顿枪声。法国大革命的时间是1789年,标志是攻占巴士底狱。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于1868
年,标志是伏见、鸟羽战役。
世界历史第二册
一、填空题
1、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阶级临时政府,另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
2、1917年11月7日,列宁指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于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列宁当选为
人民委员会主席。
3、1921年俄共(布)根据列宁的意见,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探索。
4、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1922年苏联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存在了69年)
5、《凡尔赛和约》规定: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取消义务兵
役制,陆军总数不超过10万,拆除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的防御工程;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6、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三国首领操纵,英国的劳合·乔治;法国的克里孟梭;美国的威尔逊。
7、《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与其他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即
“凡尔赛体系”。
8、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于是1921年有九国代表参加的华盛顿会议召开,
美国处于会议的主导地位。会议上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建立起新
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体系。
9、《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有利于美国对华的进一步扩张。
10、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帝国主义列强分割世界的新体系,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1、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的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破坏性大。
12、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中心措施是调整工业。
13、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且在上台后制造了
“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进而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还严密控制文化教育,疯狂迫害犹太人,实行
恐怖统治非军事区。又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大肆扩军备战;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并于
1936年进军莱茵非军事区。于是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
14、日本在经济危机加深的过程中,以军部为核心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
事变。1936年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的策源地。1937年,日本又在中国制造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
战争。
15、在对外侵略过程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逐渐勾结起来。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16、1938年,慕尼黑会议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英、法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慕尼黑会
议后不到半年,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17、1939年9月1日,德军袭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二战爆发的标志)。
18、1940年6月,德军进攻法国,法国将军戴高乐流亡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继续抗击德国侵略者。
19、1941年6月22日,德军袭击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20、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军事基地珍珠港,于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第二
次世界大战扩大。
21、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22、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法西斯遭到致命打击,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
折点。 23、1943年,意大利投降,退出轴心国集团,随即对德宣战。
24、194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伊朗的德黑兰举行会议。
25、1944年6月,在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英、美盟军从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26、1945年,在德国败局已定的形势下,苏、美、英三国的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组建联合国等
有关问题。
27、1945年4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战争
结束。
28、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的开罗举行会议签署《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
全部归还。
29、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投降签字仪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二战”的性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场战争,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30、“二战”后美国采取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和控制资本主义世界。这种政策
称为“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确立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工业生产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急剧膨胀。
31、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到1993年,它发展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32、5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扶植下,日本经济恢复到二战前的水平,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
经济大国。日本、欧共体和美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三大中心。
33、美、苏两极格局成为雅尔塔体系的基本特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先后建
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34、1947年,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印度被分为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和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
1950年,印度成立,1956年,巴基斯坦成立;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
35、1952年,纳赛尔发动政变,建立埃及共和国。1962年结束法国的殖民统治,赢得独立的国家是阿尔及利亚。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90年代前期,纳米比亚获得独立,南非废除了
种族隔离制度,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
36、1955年,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在万隆召开会议,表达了第三世界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
37、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60年代中期,第三世界国家建立的“七
十七国集团”,到80年代增加到110个。
38、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提出的改革路线和推行的改革政策,使苏联的政治、经济、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
39、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各国在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的影响下,发生剧变。东欧剧变是
指东欧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变化。
40、1991年12月,白、红、蓝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而结束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69
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彻底瓦解,于是,世界进入新旧交替、向多极化过渡的时期,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41、1991年初海湾战争爆发;南斯拉夫境内发生内战。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维护科索沃省的“人
权”为幌子,避开联合国,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42、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主要在原子能、航天技术和电子信息等领域展开。还在生
物工程、合成材料等新领域取得进展。使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到来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43、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间,电子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和软件产业的兴起,是知识经济开始形成的标志。
44、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趋势,世界各国的
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二、问答题
1、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是什么?答:男子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取代女子在生产中的地位,
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婚姻关系相对固定,首领都是男性。男子开始支配社会。
2、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江大河流域?答:大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水源充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便于
灌溉,有利于农耕,为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文明创造了有利的生态环境。河谷地带物产丰富,鱼类资源丰富,便于渔
猎事业的发展。
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新航路的开辟是继郑和下西洋之后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它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世界走向整体发展起重要作用。
4什么叫文艺复兴?它有何作用?答:14世纪意大利最先出现了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的人文主义思潮。人
文主义者借助与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展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史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文艺复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为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的新时代。
6、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
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7、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
辟了道路,它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产生
了深远影响。
8、《人权宣言》是哪国通过的,为什么说它有进步意义?答:是法国通过的。它宣称,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
上是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它否定了封建专制等级制度,具
有进步意义。
9、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产生有何重要作用?答: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新动力又
推动了冶金、采矿等工业部门采用蒸汽动力和新技术,而工业的发展刺激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汽船和火车机车相
继产生。
10、《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于1848年2月,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三个部分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11、美国内战的起止时间及意义:1861年到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北方的
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性质、内容及意义?目的:为了使俄国尽快地摆脱落后状态;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
内容:削弱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征兵制,建立海军;鼓励发展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推行学校教育和提
倡西欧生活方式;意义:推动了社会进步,巩固了沙皇专制制度,为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俄国逐渐成为欧洲强国。
13、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作用是什么?答:1861年,沙皇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其内容是:①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②农奴获得解放时,得到一份地,必须高价赎买。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意义: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4、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内容、意义。性质:1868年的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消除封建割
据,加强中央集权。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提倡文明开发,大力发展教育。意义: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改革不彻底,保
留了封建残余,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5、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俄国十月革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推动了国际无产
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6、苏俄新经济政策内容有哪些?其实施有何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
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意义:它是列
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的探索。它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扩大了
苏维埃政权的基础。
17、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有何特点?产生了什么影响?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
大。影响:经济危机中,一方面是大量产品过剩,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3000多万工人失业,
几百万小家破产。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人运动高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更趋激
烈。譬如资本主义国家寻找各自的出路: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德国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形成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
地;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的政权;日本建立军部法西斯专政,形成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
18、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时间:1933年;罗斯福新政的内容:a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
信用。b整顿农业。政府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由政府补偿农场主的损失。c调整工业是新政的
中心措施。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防止企业盲目竞争。d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作用:
新政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稳定了社会秩序。
19、以慕尼黑阴谋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1938年9月,英、法与德、意的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举
行会议,强行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实质上损害小国利益,纵容德国侵略扩张。危害英、法的绥靖
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纵容侵略给自身乃至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
20、雅尔塔会议召开于哪一年?与会国是哪些?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时间1945年。与会国:苏、美、英。雅尔塔
会议制定了最后击败德国的计划,决定战后德国由苏美英等国分区占领,苏联在欧战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会议还讨论了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
21、什么叫“冷战”政策?它表现在哪些方面?美国采取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
和控制资本主义世界。这种政策被称为“泠战”政策。表现: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外交上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和平演变”政策。
本文发布于:2023-11-30 19:59: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3455822313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现代史知识点归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现代史知识点归纳.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