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火烧云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更新时间:2023-11-30 11:34:06 阅读: 评论:0

中学政史地-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24 火烧云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2023年11月30日发(作者:儿童手工制作大全简单)

24 火烧云

教学目标

1.认识“喂、盈”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3个字,正确读写

“火烧云、晚饭”等8个词语。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

3.能抓住相关句子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说出火烧云变化“多”且“快”的特点。

4.能通过朗读等方式,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象课文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是如何描绘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喂、盈、彤”这3个生字,会写“必、胡、凶、猛、接、威、武、镇”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火烧云是什么样的云。

3.能说出火烧云有哪些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理清题意

1.课堂导入,引出课文题目。

1)师:大自然千变万化,就连天上的云朵也有千百种姿态。你见过这样的云吗?(课

件出示火烧云的图片)

2)师: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云?(学生描述所见情景)

3)介绍作者萧红,引出课文题目。(课件出示萧红简介)

2.抓住疑问,走进课文。

1)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全班齐读。

2)根据课文题目,提出疑问。

师:读完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师:有同学问,什么是火烧云?火烧云有什么特点?

3)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题目。

师:文中有一句话解释了什么是“火烧云”,通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并画上横线。

3.理解“烧”字,感受异景。

1)根据学生反馈,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2)指名朗读,师正音。

3)认识“彤”字。

①教师范读,出示“彤”字的读音。

②解释“彤”的字义,“丹”指红色,右边“彡”表示装饰。

③课件出示火烧云的图片,理解“红彤彤”

4)体会“烧”字,感受火烧云的瑰丽景色。

①找出文中用得特别好的动词“烧”

②播放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说说“烧”字好在哪里。

生:“烧”字突出了火烧云的范围大,上来时的颜色就如天空着火一样,这里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写出了整个天空从西到东,都是红彤彤的。

生:“烧”字突出了火烧云的动态之感,使人感受到火烧云如烈火熊熊燃烧一样势不可挡。

③教师总结:“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的颜色,如火一样红,也使人感受到火烧云

如烈火熊熊燃烧那样的震撼景象。

5)学生齐读句子,读出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以火烧云的图片为切入点,导入新课,主题鲜明。对于学生并不十分了解的

“火烧云”,通过朗读课文,找出关键句,让学生初步理解。抓住关键字“烧”,让学生在理解

“烧”的过程中,明白火烧云名字的由来,也感受到火烧云这种自然现象的绮丽壮美。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梳理结构。

师: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火烧云”的?

生:作者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的顺序来写的。(课件出

示)

师:(呈现课文)文章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在写这些内容呢?

生:第1自然段在写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到地面的场景。

生:第26自然段从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来写火烧云的变化快。

生:第 7自然段写火烧云下去了。

3)教师板书:上来、变化、下去。

2.图文结合,感受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火烧云上来时的美景。

2)围绕“变”字,感受美景。

师:这一自然段中有一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把它找出来。

生:这一段中“变”字出现的频率高。出现了5次。

3)细读第1自然段,体会变化。

师:火烧云出生:变化的事物有: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喂猪

老头儿的胡子。

师:那它们都是怎么变的?现时,都有哪些事物在变化?用横线画出来。进一步思考:它

们是怎么变的?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师:(课件出示)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

成紫檀色的了。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喂猪的老头儿的胡子变成金胡子了。

师:大家发现这里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师:对,这里面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火烧云上来之后,一系列事物的变化,

读来赏心悦目。

5)认读生字“檀、喂”

①结合偏旁,理解字义。

师:“檀”和“喂”都是形声字。“木字旁”和“口字旁”表示他们的意思与木和口有关。

写“喂”字,右边的“畏”字,下面部分不要多写一撇。

②课件出示紫檀木的图片,加深对“檀”的记忆。

6)结合“笑盈盈”,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心情。

师:(出示问题)火烧云颜色这样美,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人们见到火烧云时的心情?

生:我觉得人们很高兴,可以从“笑盈盈”看出来。(出示“笑盈盈”

师:想理解这个词语,先要弄清楚“盈”的意思。

7)课件出示“盈”字的演变。

课件出示

了解“盈”是“充满”的意思。“笑盈盈”即笑容满面的意思。

8)课件出示课本中的插图,再读第1自然段。

师: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一起来读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梳理出文章结构,找到作者行文的规律。在指导学习第

1自然段——火烧云的出现时,先抓住“变”字,发现火烧云的美;再由“笑盈盈”体会人们

见到火烧云时的喜悦。最后出示图片,让学生对照具体画面朗读,感受火烧云的特点。

2.师:人们看到“火烧云”的出现会觉得很欣喜,火烧云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师:请按下暂停键,自由朗读第36自然段。文中从哪些方面写了火烧云的变化?用横

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师:现在一起来交流一下。(课件出示)

生:我从“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

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看出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课件出示:颜色变化)

师:这里也有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

生:我从“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

子……”这里看出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快。(课件出示:形状变化)

师:你们可真会发现。

师:请大家按下暂停键,再次读一读,思考:作者写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什么特点?你

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生:作者写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多,变化快。

师: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生:课文中出现了很多次“一会儿”,说明变化多和变化快。

师:数数出现了几次“一会儿”?

师:是的,一共出现了五次。

师:你能找找“一会儿”的近义词吗?

生:一刹那,一瞬间,转眼间

师:是的,就是从这5“一会儿”中,我们体会到了火烧云的变化极快,而且变化极多。

师:大家真会读书,几个“一会儿”就读出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师:(出示课件)接下来读读下面这段话,你觉得红色的词语都写出了什么?

生:红色的词语写出了这些事物的特点。云是金灿灿的,狗是凶猛的,狮子是威武和镇静

的。

师:谁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个句子?

生:阳光下的油菜花金灿灿的。

生:哥哥穿上军装,看上去威武极了。

师:大家词语运用的能力真强。

师:请大家把这几个生词抄写在练习本上。

三、书写指导,学写生字

学写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必、胡、凶、猛、接、威、武、镇”,学生观察并按结构

分类。

2)学生交流书写要点。

教师强调:“必、威、武”这3个字的主笔分别是卧钩、斜钩、斜钩。

3)教师范写,进行分类指导,重点笔画重点指导。

①“必”:第二笔卧钩起笔在横中线上方,不宜过长,笔顺是点、卧钩、点、撇、点。

②“威”:半包围,被包围部分小且靠左,斜钩是主笔,要写舒展。

③“武”:第二横从横中线起笔,写得斜长,被包围部分要写得小,斜钩要写舒展

4)学生书写,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观察字形特点,将本课生字按结构进行分类识记、辨析,重点笔

画、特殊笔顺重点指导,特别是引导学生注意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这样先观察后书写,写后

进行评价反馈,让学生在实践中把字写美观,从而提高其书写能力。

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跪、庙、揉”这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灿、骑、秒、庙、接”这5

个字。

2.指导朗读,背诵第36自然段。

3.能抓住关键句,说出火烧云的变化特点。

4.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发现规律,说出几个类似的词。

教学过程

一、深入朗读,感悟变化

1.复习词语,检查认读。

课件出示

凶猛 威武 镇静

火烧云 红彤彤 笑盈盈

2.师:人们看到“火烧云”的出现会觉得很欣喜,火烧云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3.学生自由朗读第36自然段。

师:文中从哪些方面写了火烧云的变化?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4.交流反馈。(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

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颜色变化(强调排比句的作用)、形状变化。

5.在读中感受。

师:(课件出示)上节课我们知道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极多且极快,接下来,大家读读

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的?请按下暂停键。

师:哦,通过多个不同形式描写颜色的词语来写火烧云颜色变化多。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生:作者通过这些不同颜色的词语来写火烧云颜色多的特点的。

师:你一下子就明白了作者的用意,可真厉害。

师: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被老师分成了三类,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红彤彤和金灿灿是ABB式;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是以常见的食物来描述颜色;半紫

半黄、半灰半百合色是两种不同颜色组合的词语。

师:你总结得很到位。作者用不同形式表示颜色的词语来写火烧云颜色变化,既写出了颜

色丰富,又突出了火烧云色彩明艳而惹人喜爱的特点。

6.引导学生从“一会儿、忽然”等词中总结出变化多、变化快的特点。

师:大家再默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文中哪个词语是表示时间的。

师:对,就是“一会儿”,出现了4次,说明火烧云颜色变化速度极快。

师:按下暂停键,自己读读这句话,读出火烧云变化之快。

师:火烧云果然变化极多,变化极快。

7.适时板书:多且快。

8.积累词语:金灿灿、凶猛、接着、威武、镇静。

1)读一读这几个自然段中的红色词语。(出示课件,将词语“金灿灿、凶猛、接着、威

武、镇定”标红)

2)你能选择几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3)在课堂作业本上抄写这几个词语。

【设计意图:对课文的理解,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问题的分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

从易到难逐次解答问题,体会学习的快乐。注重引导学生寻找关键词、关键句,帮助理解课文,

指导朗读。

二、细致朗读,落实积累

1.问题引入,学习第3自然段。

师:作者是如何描写颜色变化很多的?

2.同桌合作,梳理出所有描写颜色的词语。

3.语言积累,拓展练习。(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红彤彤 葡萄灰 半紫半黄 梨黄

金灿灿 茄子紫 半灰半百合色

1)师: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2)师:天空中的颜色就这些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4)师:这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你觉得还会有哪些呢?仿照文中表

示颜色的词语说一说。

ABB式:黄澄澄、绿油油。

②以常见的食物来描述颜色:番茄红、葡萄紫。

③两种不同颜色组合:半红半紫、半青半黄。

5)交流书写“灿”字。

师:写“灿”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你能用它组个词吗?

书写指导:注意“火”变成偏旁时,字形变窄,最后一笔变为点。

组词:阳光灿烂、金灿灿。

4.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导朗读。

1)师:默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文中哪个词语是表示时间的。

2)抓住“一会儿”,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①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

半灰半百合色。

②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③师:火烧云果然变化多,变化快。谁觉得自己能比他读得更好?

④男女生比赛朗读。

3)师:细心的作者不仅观察细致,用词巧妙,在标点的使用上也别具匠心。(课件出示

句子,用红色标注顿号)

课件出示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师:思考,为什么作者用顿号而不用“和”来连接?

全班交流讨论。

师:全班齐读这一句,读出顿号的轻、短,读出火烧云变化的迅速。

5.分步指导,背诵第3自然段。

1)指导朗读。

师:火烧云的颜色之多,变化之快,你能用朗读的方式为老师介绍吗?

2)根据提示进行背诵。(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这地方的火烧云(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的颜

色。

3)师:你们的深情朗读,将火烧云也吸引到我们的课堂上来了。看,这地方的火烧云

变化极多……(课件出示火烧云各种颜色的图片,学生随图背诵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学生的背诵离不开教师的适当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抓住第3自然段中表示颜

色的词语和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该段所写的火烧云的特点,为后面分步背诵做好铺垫。这样

既让学生熟练背诵了此段,也让学生在背诵中学习了背诵的方法。

三、朗读品味,感受魅力

1.关注形状变化,找时间词。

1)教师朗读第46自然段,找找火烧云有哪几种形状的变化。(学生反馈,教师出示

课件)

课件出示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

2)师:这几种动物形状的云,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小组内合作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形状变化。

2.预设,随文识字。

1)预设1

课件出示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

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

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①师:试用文中的句子描绘这匹马刚出现时的样子。

生: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

它才站起来似的。

②学生齐读。

③师: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匹马消失得很快?

生:“过了两三秒钟……”“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

师:人们还在寻找马尾巴呢,这时来了一条大狗,瞧……

课件出示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

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①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

②交流识记“猛”字。

生:“猛”字是形声字,反犬旁说明与动物有关,右边一个“孟子”的孟,是声旁。

③联系生活,理解“凶猛”

师:说说还有什么可以用“凶猛”来形容。

生:回家路上,一只凶猛的大狗冲出来,吓我一跳。“凶猛”就是凶恶强大的意思。

④抄写词语“凶猛”

⑤师:再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大狗凶猛、跑得快的特点。

3)预设3

课件出示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

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①师:朗读第6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

②根据学生回答,图片出示石狮子照片,从而理解“镇静”“威武”

③联系学过的知识,认识“模”字。(区分读音,“模”在词语“模型”中读“mó”“模

样”中读“mú”

④学生用“一模一样”造句,加深理解。

⑤利用偏旁识记“庙”

师:广字头的字大多与建筑物有关,如“府、库、店、庵”等。你还知道哪些偏旁是广字

头的字?

⑥再读第6自然段,感受火烧云的变化之快。(学生补白课件)

课件出示

大狮子如此威武又镇静,却在一转眼间再也找不着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可真()呀!

3.理清结构,指导背诵。

1)回顾段内结构。

①师:有三种动物呈现在我们面前……

学生用“接”字造句。

课件出示

一会儿……忽然……接着……

②师:这些动物各有特点……

课件出示

马头向( ,马尾向( 。马是( ,像( ,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

两三秒钟,那匹马( )了,腿( ,脖子也( ,尾巴却(

那条狗十分( ,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

(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 ,也( ,也( ,很( )很

)地蹲着。

③师:它们消失得也特别快,就在一瞬间……

课件出示

看的人正在寻找( ,那匹马变( )了。

跑着跑着,小狗不知( ,大狗也(

可是( )就变了,再也( )了。

2)根据课件提示,同桌互相练习,尝试填空背诵。

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提示,背一背吧!(学生齐背课文)

4)师:如果去掉提示,你能根据自己头脑里的画面,背诵第36自然段吗?(学生练

习独立背诵,指名展示)

4.体会体会短句和“了”的朗读效果。

【设计意图:课文朗读学习,为学生记诵服务。在朗读指导中,穿插字词学习,同时也借

助字词的学习,理解文段内容,感受作者用词的恰当和巧妙。梳理结构,将学生背诵的难度降

低。将当堂独立背诵作为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其余大部分学生在课下巩固练习

中达到要求。

四、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告别美景,回味余韵。(教师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引导回顾全文。

师:赶紧趁着夜色还未完全降临,我们再在朗读中欣赏火烧云的魅力吧!

3.指导书写“骑、秒”

1)学生观察生字,找出异同点。

2)教师范写,指导“马”“禾”作为偏旁时变窄,最后一笔有变化。“马”最后一笔变

成提,“禾”最后一笔变成点)

3)学生练写。

4)教师评价反馈,学生再改写。

【设计意图:最后回顾课文,师生合作背诵,进一步巩固了背诵效果。写字环节,引导学

生先观察,注意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写前的观察帮助学生掌握方向,写后进行评价反馈,看

写结合,在实践中把字写美观,提高书写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语言平实但精妙,凭借细致的观察、合理的想象,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将火烧云优美奇

异的景象展示在读者面前。对于本课,我采取以下方式落实教学目标:

1.找准切入点,逐步深入课文。

课堂伊始,我并不急于讲解课文内容,而是从题目出发,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子来理解

什么是“火烧云”。火烧云的特别之处正在于一个“烧”字。从“烧”字,读出火烧云的颜色

与它出现时的壮美气势,然后深入课文。

2.多层次落实字词的积累。

对于文中字词的学习,我采用集中学习与随文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字、词、句结合学习,

在句中理解词义、字义。如“笑盈盈”这个词中含有“盈”字,同时“笑盈盈”体现了人们见

到火烧云的喜悦。另外注意字词的积累与拓展,在学习“金灿灿”时,与课后习题相结合,仿

说类似的词语。

3.突破难点,落实背诵。

背诵第36自然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而言,第36自然段是文中最有趣的地

方,他们很容易形成大概的印象,但背诵时容易遗漏细小的地方。在指导教学中,我注意将学

生易忽视的细节适当放大;引导背诵时,设置填空部分,让学生再次回顾细节之处,然后结合

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让背诵变得轻松、可操作。

一阵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4 火烧云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本文发布于:2023-11-30 11:34: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3152461062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4 火烧云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4 火烧云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火烧云图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