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
的兴趣。
2.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学、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搜集云的图片和有关文字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
的特点及形成过程。
2.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一)启发谈话、简介作者、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萧红。
(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
以是默读课文。勾划生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人们为什么将这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题意?
(第一段第2节)
课件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你读书很认真,找得很准确。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
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
生:我认为“烧”这个动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不必急于回答,先来看看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边看边体会。
(课件展示:在烈火中燃烧的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最后一片片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弥
漫了大半个天。)
师:同学们互相讨论一分钟,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
生:我体会到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生: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我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
快、很有气势。
生:我还感受到了火烧云上来时,像铺开了一幅巨大的瑰丽绸缎,天空中完全是红颜色
的,美丽极了。
师: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 “烧”字既突出了火
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
化的感受。
师:好,现在我们就把全文梳理一下,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吗?
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
请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
板书:上来了(1-2)
变化极多(3-6)
下去了(7)
(三)导学第一段:
小组比赛朗读,然后完成下面题目:
1.思考:红红的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你从哪里看出来?(傍晚——晚饭过
后;夏季——乘凉)
2.出示课后题3:
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霞光照得动物的颜色都变了。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师: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的短语或句子连成一串
的修辞手法,叫“排比”。
教师指明一人读第一句,一人读二、三、四句,比较、体会。
(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颜色变化的奇妙。)
3.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笑盈盈”)
4.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三、练习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 ),大白狗变成——( ),
红公鸡变成——( ),黑母鸡变成——( ),小白猪变成了——( ),老爷爷
的胡子变成——( )。
四、总结
课文一直在“变“中描写火烧云,由霞光之美写到色彩美,再到姿态美,而这三种美都
是美在变化中,有静态美,有动态美,从而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并试着把火烧云的过程复述给家长听。
2.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
六、板书
火烧云
上来了(1-2)
变化极多(3-6)
下去了(7)
本文发布于:2023-11-30 11:31: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3151141062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火烧云》教案——第一课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火烧云》教案——第一课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