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alSystemAndSociety
2008.01(下)
教育文化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及对策分析
吴开胜张翠萍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中带有战略性的重要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
不断扩大、就业制度改革正在进行等大的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应该用多维视角和
科学发展观来思考和审视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不利因素,并努力寻找积极的对策。
关键词就业不利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0592200801-227-02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不利因素家庭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如下:
影响大学就业的不利因素很多,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与社第一,集体决策的影响。就业意向关系到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
会、学校和家庭甚至大学生本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中所持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毕业生所掌
(一)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握和了解的信息量多少的影响,而社会资本是开拓信息渠道的重要工
对大学生就业现状而言,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影响他们就业的具,可以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竞争实力,增加求职的
一个根本的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地区不平衡、行业不平衡、部门不平衡“砝码”。社会资本的影响,使得大学毕业生对“前途的选择”不仅仅是
和城乡不平衡。个人的决策,而是整个家庭在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上做出的集体决
例如:大型国企、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国企、外企、政府机关、事业单策。
位,这些单位因收入高、地位高而被大学生情有独钟。近八成大学生第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毕业
不愿意到农村就业,但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因为西部大开发,这些地生,一般不愿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而更加偏好去企业单位。
区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西部地区相对于沿海来讲,学生更愿意到沿其中,父母职业等级和收入的影响作用也相当显著。一般情况下,家
海地区就业,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庭状况较好的学生比较偏好去机制相对灵活的企业单位求发展,而家
平,还是市场化程度,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庭状况越差即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少的学生,选择去稳定的党政机关单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这些趋势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短期内对东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部地区和大中城市的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这些地区的第三,父母的替代行为的影响。一些家庭在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支
经济发展,但减弱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能力,加剧了高素配下,为上大学的子女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就业蓝图,并千方百计地帮
质劳动力的地区分布和城乡分布的偏斜,进一步加大了区域和城乡经助子女安排工作,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选择的职业工作环境好,社会
济发展的差距。地位高,报酬高,无风险又稳定。这种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子女安排一
(二)学校因素: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市场需要切,往往不考虑子女的主观愿望和个性特点及能力特长,由于家长和
当前,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人才培子女思想得不到统一,或者家长的行为与学校的教育相矛盾,往往导
养仍不太适应市场需要。致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
首先是专业设置不对路,培养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这表现在专(四)个人因素:大学生自身不良的心理素质
业的设置口径、设置方向等方面比较僵化、缺少弹性,不适合于复合型健康的求职心理是打开就业成功之门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心
人才和贯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大学的人才培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
养缺少市场应对性,对市场的变化反应比较滞后。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
其次是课程体系设置也呈现重理论轻实践,重系统轻实用的趋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但不少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一些不良心
向。现在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大都在综合化程度、结构平衡性、发展理,影响他们顺利就业。
灵活性等方面不太适应市场的要求。其严重的后果就是培养出的人第一、依赖心理。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
才综合能力不强,又缺少可持续发展性,甚至被市场所淘汰。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
此外,大学在新的形势下出现的一些非理性行为也给大学生就业自我、依靠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
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盲目扩招,即搞一刀切,不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
管什么专业,不管社会对这种专业人才需要多少,一律扩招,有的专业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
本来就业形势较好,因盲目扩招,致使毕业生因供大于求而就业难。于被动和劣势。
而有些低学历层次的人才就业市场已经很小或基本没有市场,高校仍第二、自卑感。自信心是求职过程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市场经
在坚持招生。二是办学层次定位不准。社会劳动分工的多样化要求济需要开拓精神和自信心,这正是有自卑心理的人所缺乏的。面对人
人才层次多样化。在多层次的人才需求面前,有的高校既招研究生、才市场的激烈竞争,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是难免的,也是
本科生,也招专科生,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高大全”,没有明确的学校定比较普遍的。在择业中拿不定主意,过分退缩,害怕挫折,对自己的能
位。学生毕业后普遍存在知识面较窄、能力较差、适应性较弱等问题,力缺乏了解,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也不敢说“行”,总是说“试试看”。
很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这种求职时的畏首畏尾会给人以无能的印象,使求职不易成功。
(三)家庭因素:家庭成员的影响第三、焦虑感。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出多元
()
作者简介:吴开胜,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副校长,
张翠萍,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教师。
LegalSystemAndSociety
教育文化
化的趋势,拓宽了大学生职业选择面。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合自身特点,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具备个人潜能发挥的空间。大学生要
择行为的责任越重,心理压力便越大。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竞转变那种只有在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才算就业的观念,
争的风险及各种信息的刺激,有人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产生了危跳出自己为自己所设置的有限的择业空间,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
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一般来说,适度的焦虑使学生产生压新理念,为获取自己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
力,可增强人的进取心,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动。但是,如果心理上过(三)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心理教育
度地焦躁、沮丧,自己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这些情绪,这些情绪就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问题,其中很重要的
会成为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它会严重影响学生本人主观能动性的原因在于对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对择业的环境不熟悉,盲目择业,造成
发挥,埋没他的潜能和才华,给就业带来不必要的障碍,影响择业的成了心理失衡。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加以引导。
功。第一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
第四、终身制心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迈向“大众化”发展状况和就业形势,并对其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
步伐的不断加快,就业制度也由传统的“统招统分”向“双向选择”“自其全面认识与理解政策和就业形势,掌握求职中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主择业”转变,一个人一生从事一门职业的现象已经大大改观。但是第二要进行榜样教育,既要在往届毕业生中寻找艰苦奋斗、业有
在传统思想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在择业上渴望通过一次就业就能享用所成的榜样,又要在应届毕业生中树立意志坚定、自愿到基层工作的
终身,他们过分看重“初次就业”,抱着一劳永逸的求职心态,因此如此榜样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并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其创业、竞争、挑战意
绝对化的选择无疑窄化了择业空间,使得本该属于他们的工作机会悄识。坚持开展自主创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择业观念,走“艰
然流逝。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
二、化解大学生就业不利因素的路径选择第三要早抓、齐抓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应从学生走进大学校门的
尽管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复杂多样,对他们的就业造成了第一天抓起,它不仅是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而且是整个学校教育工
不利的影响,而且由于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水平的局限性,这种影响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全体教、职工,尤其是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
将还长期存在。但我们相信,它将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中,让学生了解学生与就业的关系,社会职业对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尽
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体制的不断健全和规范,国民认识水平的不早在知识、技能及心态方面为就业做好准备。
断提高而最终消失。此外,与此同时学校要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
(一)深化体制改革,鼓励自主创业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有针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整个就业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解决大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好择业前特别是
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深化体制改革十分必要。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要及时
首先是人才流动体制的改革。目前我国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都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从而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困扰,提高大学生心
已取消了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的限制,但对于理素养,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已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流动则远非是无限制的,特别是对那些已去农(四)努力提升自身实力,提高承受能力
村和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若要再回到城市工作,则会面临一系列大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获得一份能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生活的
的困难。因此,不仅要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而工作,因此大学生要注意把握好自己的职业期望值和提升好自身的实
且要为往届毕业生的工作转换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力,从而使理想与现实取得一致。
其次,企业用人机制的改革。企业用人不能盲目攀高,一味追求首先,大学生要增强社会适应性。大学生要认真研究自己的职业
高学历高文凭,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形势、用人单位对毕
再次,高等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学校应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业生素质的要求、国家有哪些就业政策等,根据社会需要及形势变化
定位,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都要考虑是否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出社会及时修正和调整就业期望值和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以便与就业市场
所需要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保持最大的适应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种类及要求的变
另外,要降低大学生毕业生的创业门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这既化越来越快,有的人在刚进大学时所学专业还是紧俏的,但毕业时却
能推动经济增长,又能增加就业。已经饱和,以至就业困难。因此,就要辅修第二专业或尽可能学习理
(二)更新择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想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我国目前的经济、教育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社会为大学生其次,大学生要提高各种能力。为此,大学生不但要有全面的基
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令每一个人都满意。因此,大学生必须从实际础知识,同时也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有意识地提
出发,更新择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高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的实践能力、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大学生就业期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决策能力等等,从而为将来
望值应立足现实的社会需要,抵制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充分体参与就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发展事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使自己的就业观和就业再次,大学生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无论在生
期望值做到自身条件与社会现实、个人要求与社会需要相一致。活,还是在心理思想等方面都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对
其次要破除职业终身观,冷静面对职业流动,不必过分看重毕业于择业中所产生的心理障碍,最主要还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
时的第一次就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大学力。大学生平时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特别在面对挫折时,
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首次择业,只是人生无数次择业的第一次,科技要善于积极调整自我的心态,客观分析,积极进取。
进步周期的不断缩短和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日益加大,必将引发
工作岗位流动与职业变换的频繁性,人们择业的空间和选择余地也在
逐步地扩大。
第三,应该把用人单位的环境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作为主要考虑
因素。毕业生的眼光不能仅仅停留在用人单位的待遇方面,而应该结
2008.01(下)
参考文献:
[]
1冯华.哪些因素影响毕业生择业.中国教育报.2005年1月26日第5版.
[]
2
孟勇.试析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
[]
3
任一明.影响女大学生择业的理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就业与保障.2007.6.
[]
4肖红,侯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
本文发布于:2023-11-30 04:40: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2904582307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及对策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及对策分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