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是什么意思?学而时习之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学而时习之 xué ér shí xí zhī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学而时习之】的
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学而时习之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
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
的诠释学而时习之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
索。
[成语解释]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例句] ~,所以学者将以行之也。(宋《二程全书·外书七》)
百科解释如下:
学而时习之,来自历史典故,全句是“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
新”,在《论语·学而》中有记录,意思是学过的内容要经常练习它,
是孔子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
目录
•
• 解释
•
• 出处
•
• 释意
•
• 内容简介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解释[回目录]
【拼音】
xué ér shí xí zhī
学 而 时 习 之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
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
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
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典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释义】
学习到的东西,时常去复习、实践,不是很快乐吗?
【用法】
作谓语、宾语;
【结构】
偏正式
【英语】
Constant reviewing or practicing of that already studied.
【成语举例】
学而时习之,所以学者将以行之也。 宋《二程全书·外书七》
【字词解释】
(1)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
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2)时习:时,按时。习,实习,温习。 在周秦时代,“时”
字用作副词,意为“按时”。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
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
实习、练习的意思。
(3)说:通“悦”,高兴,愉悦。
(4)而:顺接作用,并且。
(5)亦(yì):同样、也是。 (6)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可译“吗”。
出处[回目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处
《论语》学而第一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
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
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
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
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
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
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辨析
这一句能做为《论语》开章的第一句,不简单啊,是告戒修道的
人要精进,不要光说不练,要以身行去印证,印证的同时,对同道之
人的心态是怎样的,对道不同的人应持有的心态都交待清楚了。
以此如如不动之心去学习,去印证,才能得论语之真道意。
释意[回目录]
字解
悦:是发自身心的一种愉悦;
此说假借也,朋本神鸟,以为朋党字。古时比喻有圣德的人 。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指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愉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指的与众同有的一种氛围。
这两句是说的,因为闻道而习道,即而得道的一种成就感,与天
人相互感应。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指的君子对于那些不能闻道,不
能修道,无道可言的人的一种态度,对这些人表现出来的种种无道的
行为,君子不会有任何的气恼.
译文
孔子说:“学到君子为人之道的真谛,并在生活中加以印证实践,
能得到发自内心的愉悦!
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同有凤来仪之境,感得同道之人从四面
八方来与之相应,为有同样的目标而乐在其中!
对于其它不能明道,知道的凡夫之人而没有任何的气恼,这是君
子才有的境界啊!”
内容简介[回目录]
在孔子那里, “上帝”死了。在孔子以后, “中华民族”的“生
命共同体”死了。在我们的文化中,再没有力量可以制约专制君主的
权力。我们的文化失败了。我们仍生存在这种失败的痛楚之中。挖掘
孔子的意义,是为了再给我们这个文明一次机会。
此书对原始儒家的思想进行梳理,还原原始儒家的历史面目,因
此作者特别注重当时历史语境的辨析,将孔子的言论放到当时时代的
特殊背景下进行考察。同时,他也非常注重在世界思想史的背景下分
析儒家思想,把孔子的思想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人的有关思想进
行对比,考察孔子的思想在世界思想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目录[回目录]
序:从中国文化的失败看孔子的价值
第一章 学而时习之
评论:儒家是些什么样的人?
研究:从“国王二体论”看儒家宪政精神及其丧失
第二章 其为人也孝弟
评论:“孝”与“爱”
研究:“孝”的根基
第三章 巧言令色
评论:中国人的木讷寡言以及民主社会中的“巧言令色”
研究:“巧言令色”的社会背景
第四章 吾日三省吾身
评论:做人的职责
研究:“忠”是什么?
第五章 道千乘之国
研究之一:君子的威仪
研究之二:从亚里斯多德的友情说看“不友不如己”
第九章 慎终追远
评论:曾子这里讲的不是孝道,而是社会共同体的一体性
研究:“慎终追远”是维持社会共同体一体性的手段
第十章 夫子之至是邦也
评论:专制需要招揽无耻之徒
研究:关于最早的官僚人才
第十一章 父在。观其志
研究:走出终局游戏
第十二章 礼之用,
评论:从表演的文化到文字的文化
研究:“和”——和谐社会不是一个大秩序,而是众多的小秩序
第十三章 信近于义
评论:人要守规矩,更要守原则
研究:守信是老百姓做人的底线,但仅此在孔子眼里还成不了君
子
第十四章 君子食无求饱
评论:“好学”和“学”意义不同
研究:君子是否能够超越物质生活?
第十五章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评论:君子要能改造世界,而不是被世界所改造
研究:品德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第十六章 不患人之不己知
评论:做人的三个境界
研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论知人爱和自知自爱
附录[回目录]
1 江户史的意义
意思:学了知识,然后按照一定时间去时习它。子曰 子:先生,指
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
在山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时”的含义是“时机”[回目录]
最好的方法是用《论语》来学习《论语》,我们可以找一找“时”
字出现在《论语》中其他地方所具备的含义。就在同一章,三个段落
之后,孔子再一次使用了“时”字:“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
而爱人,使民以时。”而那个时的解释是时节,时机!如此一来,问
题就明了了,这个“学而时习之”的“时”也应该也解释成时机!由
此,它的解释就变成了:“学习到的东西,在适当的时机,被用上了,
不是很快乐吗?”当我第一次体会到这个理解的时候,其震惊程度是
不可言喻的。回顾自己人生中的快乐之事时,都是学习,时机,实践
三者遇到一起时产生的,孔子的人生体验一霎那间与我们接得如此之
近。不仅如此,“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下就变得不那么平常
了。它不仅在描述学习,时机,实践与快乐的关系,而且一语道破了
人生的真谛,孔子用最简单的话阐述了“快乐人生”这一个他的思想
中最重要的主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实际上是人生观。如
本文发布于:2023-11-30 00:45: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2763182305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学而时习之是什么意思?学而时习之成语造句和典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学而时习之是什么意思?学而时习之成语造句和典故.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