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在新时期的意义新变

更新时间:2023-11-29 17:53:29 阅读: 评论:0

易孕期第几天最易怀孕-给字组词

探究“水”在新时期的意义新变
2023年11月29日发(作者:并驾齐驱什么意思)

《探究“水”在新时期的意义新变》

摘要:以“水”作为构词语素构成的词有“水分”“掺水”“打假挤水”等,这些词语的本义与“水”作无色无味液体的含

义有关,在新时期的发展和人们的使用过程中这些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通过探究发现意义变化的以“水”为构词语素的词

语多以动宾结构形式呈現,如“掺水”“挤水”等,“掺”“挤”等动词并没有发生实质意义的变化,主要由“水”的意义

变化体现出来,主流媒体运用“水”的内涵意义遣词造句,承认了它的合理性与适当性,通过网络和社交平台等新媒体,越

来越多的人使用“水”的内涵意义来抒发情绪,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让水的语音形式与新意义结合起来,扩大了水的意义

范畴

盛博宁

摘要:在新时期,网络技术出现并迅速发展,社会生活不断变化,为了满足语境与人们交际的

需要,“水”在原本含义的基础上具备了弄虚作假、不实在成分的象征意义,通过这一新义经

历“水的本义——以‘水作为构词语素的词语意义——水的新义”的演变过程,可以得出新

时期词义扩大的现象多由语言的社会属性、词语本义与词语所指事物的特征、词语的理性意义

与内涵意义等多种因素使然。

关键词:水;理性意义;内涵意义;媒体;词义扩大

新时期部分学者留意到了“水”的新义产生,周祥在其论文中曾对“水”新变的意义进行研究,

表明现代社会“水”的贬义色彩是“水”的隐含义素中贬义义素凸显的结果,而这一凸显是由

比喻手段完成的;1)隋欣原在其论文中曾对“水”的所有义项进行整理,特别是其中的隐含

义。(2)由于前人对“水”在新时期的新变意义研究不多,笔者在这里便不多加论述。这些

论文在研究新义生成原因时普遍集中在词汇内部,而忽略了新时期外部环境的重要性,且论述

的重点都集中在“水”这一个案的新义产生原因,对新时期大环境下词义扩大的普遍现象少有

一、溯源“水”的含义

(一)“水”的本义

甲骨文时期,“水”字的构字方式为象形,中间弯曲蜿蜒的曲线表示水流,旁边的几个点儿表

示水滴或浪花,“水”的字形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时期的发展到如今的简

体字,其中间那条蜿蜒曲折的曲线逐渐演变为一条直线,两边水滴的数量减少且逐渐结合,形

成了如今的简体字“水”,“水”的简体字形与楷书字体相当。“水”之本义为河流,如《诗

经》:“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以点儿来表示水滴的方式在以象形构字的“雨”中同样出

现,表明古人在早期已经认识到河流的主要来源是从天上降下的雨。

(二)“水”的其他含义

“水”除了本义为河流外,还具有其他的含义。“水”作名词来讲,在甲骨刻辞中用为洪水、

水灾之义,引申为江、河、湖、海的通称,表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或引申泛指某些液体物

质等。“水”作动词来讲,意为游泳,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

子》”。

二、“水”意义新变的过程

(一)以“水”为构词语素的词语意义变化

以“水”作为构词语素构成的词有“水分”“掺水”“打假挤水”等,这些词语的本义与“水”

作无色无味液体的含义有关,在新时期的发展和人们的使用过程中这些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

形式呈現,如“掺水”“挤水”等,“掺”“挤”等动词并没有发生实质意义的变化,主要由

“水”的意义变化体现出来。二是人们运用书面语形式的“这件事含有水分”来表示这件事含

有弄虚作假成分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会用以偏口语化、相对简洁明了的句子“这件事太水

了!”来表达相同的意思,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出于语言的简明性和经济性进行了语言简化,使

“水”直接具有弄虚作假、敷衍塞责之意。

对于以“水”为构词语素的词语意义变化与“水”的关系,可以从语义学中的理性意义与内涵

意义来理解。Geoffrey Leech《语义学》中说:“理性意义(有时叫‘外延意义或‘认知意

义),是语言交际的核心因素”,(2)理性意义是指关于逻辑、认知或外延内容的意义,是

语言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部分,内涵意义是通过语言所指事物来传达的意义,是随着时代和

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水分”“掺水”“挤水”等词语其理性意义是建立在客观认识“水”

作为无色无味液态物质基础之上,语义单纯指向物体所含水分、向某物中掺入水分和挤出水分,

当把这些词语放在特殊的语境中,为了满足交际和传达信息的需要,这些词语又具有了新的意

义,如“‘证、‘级有多大的可信度?有没有‘掺水呢”,(3)在这句话中,用双引号标注

了掺水,表明掺水在这里具有言外之意,表达含有弄虚作假、不实在的成分,由于水自身具有

流动性、自由性和不稳定性,人们在使用该词进行言语交际时,会联想到水的特征,进而领会

到这个词语的引申义。由此可见,人们在水的理性意义基础之上,通过对水的审美联想,领会

水的内涵意义,完成了对以水为构词语素的词语意义变化的理解。

(三)主流媒体与新媒体

20世纪90年代,《人民日报》就已经在报纸上刊登了有关运用“水”内涵意义的文章,

词义范围扩大后常见的意义的是引申义,引申义与本文提到的内涵意义相似,是在认知客观事

物理性意义基础之上,认识到事物本身的特征与词语原本的含义,通过人们的审美联想、言语

交际,发展出词的内涵意义,人们频繁使用该词的引申义,使词的语音形式和词的意义相结合,

扩大了词的意义范畴。

张九龄故居-英国礼仪

探究“水”在新时期的意义新变

本文发布于:2023-11-29 17:53: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2516091054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探究“水”在新时期的意义新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探究“水”在新时期的意义新变.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