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之科举制度
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2.明清时期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称为“大比”。乡试是科举考试的开
端,所以称为大比。乡试之年称为大比之年。(√)
[拓展]“比”是考核的意思。明清以前,大比泛指科举考试。
3.“举人”在科举时代是指应举之人,是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一类考生,
是没有学历的人。(×)
[拓展]:在唐代“举人”是指没有学历的人。明清以秀才、举人、进士表示
三级科举身份。明清时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俗称孝廉),参加乡试取中的第一名
举人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合称“三
元”。
4.中国古代历代各级官府都会直接举办和管理学校,称为“官学”。由政
府提供“廪膳”,选派教师,指定教材,监选生员。(√)
[拓展]“官学”与“私学”相对,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其中朝廷直接举
办和管辖的属中央官学,如唐代的国子学、大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元
明清的太学、国子监等。
5.在中国古代,学校都称为“庠”“序”,主要是教授知识,为国家培养
人才。(×)
[拓展]“庠”的主要功能是养育、培养,“序”的主要功能是学习“射”这
门技艺,“校”的主要功能是教授知识。
6.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称为“国子监”,同时又是国家最高学府。
(√)
7.我国古代藏书、校书、讲学的地方称为“书院”,主要是校勘经典、辨
明典章、收罗人才。(√)
[拓展]:书院始于唐代,宋代书院大兴。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四
大书院最为著名。
8.中国科举时代,学校里的幼童称为“童生”。(×)
[拓展]:明清科举考试,凡考试未合格,没被称为秀才以前,无论年龄大小,
都称为童生,又称文童、儒童。
9.优秀的人才称为“秀才”,俗称“相公”,是一般儒生的通称。(×)
[拓展]“秀才”原为优秀的人才,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唐初有
秀才科,后停废;宋代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称府州县学生为秀才
10.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泛称贡士,唐以后亦称科举制度为贡举。(√)
[拓展]:清代科举中参加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其第一名称会元。贡士均
需参加殿试,殿试后根据成绩排名,由皇帝赐予进士出身
11.博士和教授都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解析:“博士”“教授”都是学官名。
12.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授、博士等人员,是负责教学工作
的老师。(×)
解析:司业是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事,
不负责教学工作。
13.博士,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西晋始置
律学博士,北魏始置医学博士,隋、唐又增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
14.学政是“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
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地方官担任。(×)
解析: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15.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宋代始名,各路的州、
县学均置教授。(√)
16.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
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17.监生是国子监的学官。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按规定必须是贡
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清代可以用捐纳的办法取得这种称号。(×)
解析:监生不是学官,而是国子监的学生。
18.诸生是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但
不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解析:诸生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
19.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
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人才。(√)
20.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
官吏的制度。(×)
解析:“察茂才”“举孝廉”都是自下而上选拔官吏的制度。
21.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
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被推举的人通过试用考核,再对其任命官
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
22.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
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他们互相吹捧,弄虚作假。童谣“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就是对此种现象的讽刺。(√)
23.科举指隋唐及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至明朝
形制完备。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24.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院试、
会试、乡试、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解析:科举考试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25.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明经取士。唐亦设此
两科,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通过考试者谓之“举进士”。(×)
解析:在唐代,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即可被称为“举进士”。
26.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吏部,考官通常由吏部侍郎担任,主持
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
解析: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吏部,唐玄宗时改为礼部,由礼部侍
郎担任考官。
27.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
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它是功名的起点,考取就
可授予官职。(×)
解析:考取秀才不能授予官职。
28.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简称“童试”,亦称
“小考”“小试”。应试者只限童生,即未成年的儿童。(×)
解析:童生试的应考者称童生,与年龄无关,白首者亦可称为童生。
29.乡试是明、清两代每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
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即考场的意思)。(×)
解析: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而非每年一次。
30.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
被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
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31.会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的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
称春闱。(√)
32.殿试是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
自策问,以定甲第。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
解析:“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错,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持殿试,
并不亲自策问。
33.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解析: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
34.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以进士、明经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
35.宋代开设博学鸿词科,简称词科,本来是制科(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科
目),是一种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手段,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
解析:博学鸿词科唐开元年间始设,另考试时间并非三年一次,如清代总共
只开考过两次。
36.八股文是自有科举考试制度以来就规定的一种考试文体。这种文体有一
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
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解析: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
37.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内容在各
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帖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有经
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则只有经义一门。(√)
38.经义又称“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的问题,
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
解析:经义不等同于策问。
39.严格说来,中国的科举制度应分为文举和武举(文科和武科)两种制度。
武举是专门为选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出身的进士和文举出身的进士地位相
同。(×)
解析:武举出身的进士地位一般低于文举出身的进士地位。
40.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41.在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及第、落第、登科都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
解析:“落第”指应试未中,也叫“下第”。“及第”和“登科”都指应试
中选。
42.院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案首”,会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会元”,殿
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榜眼”。(×)
解析:殿试录取的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
43.乡试的考试时间在八月,录取名单称“桂榜”;会试的考试时间一般在
三月,录取名单称“杏榜”;殿试没有确定的时间,录取名单称“金榜”。(√)
44.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
被称为“连中三元”。(√)
45.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解析: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
46.乡试中举意味着已经有资格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做学官、
当知县的机会。(√)
47.通过乡试的人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伤仲永》:“传一乡秀
才观之。”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解析:应是通过院试的人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48.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色纸书写,
故而被称为“黄榜”“黄甲”“金榜”。名单由皇帝书写。考中进士可称“金榜
题名”。(×)
解析: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一般由翰林院或者礼部(各个朝代
不一样)书写,皇帝盖章,并非由皇帝书写。
49.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称为“举
人”。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就称为“进士”,也称为“秀才”。可见唐代进
士、举人和秀才概念与后世不同。(√)
50.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后赐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
51.生员(秀才)参加贡试,考中的人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解析:生员(秀才)参加的是乡试。
52.举人参加会试,考中的人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53.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
之称。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的最高荣誉。(√)
54.“科举”即分科考试以取仕。始于隋唐,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实行分
级考试,有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55.科举时代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因在皇宫内大殿上举行而被称为“殿试”,
亦称廷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
花。(√)
56.(2017·全国卷Ⅲ)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
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57.明清时期在省城,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因于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试、
秋闱,考中者为举人。举人参加的科举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因在春季举行,
也叫春试、春闱,因其由礼部主办,又称为礼闱。(√)
58.成均相传为西周的大学,或谓西周前已有。唐高宗时,曾改国子监为成
均监,故后人亦有称国子监为成均者。(√)
59.学官是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学政、教授、
教习、监生、诸生等。(×)
解析:监生、诸生都指学生。
60.教授是古代的一种学官,主管学校课试、学规等方面的具体事务。(√)
61.夏朝学校的名称为“校”,是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
的场所。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为“序”。周代学校的名称为“庠”。古人常以“庠
序”泛指学校,或代指教育事业。(√)
62.国子监,又称“国子学”或“太学”,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
学,或两者同设。(√)
63.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也就是太
学;乡学则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解析: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与“太学”有所不同。
64.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魏设太学,西晋改
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唐代国子监设有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
学、书学、算学。(√)
65.国子监之称始于隋朝,之后历代沿袭至清代,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
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主簿为该部门主管。(×)
解析:国子监的主管应为国子监祭酒。
66.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
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术机构。(×)
解析: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
67.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学府没有任何
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
解析:书院一开始由私人设立,但后来官府也对其加以干涉。
68.“举人”在科举时代是指应举之人,是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一类考生,
是没有学历的人。(√)
69.“登第”指登进士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
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二甲若
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解析】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二甲赐
“进士出身”称号,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称号。故题干叙述错误。
70.明清时期在省城,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因于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试、
秋闱,考中者为举人。举人参加的科举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因在春季举行,
也叫春试、春闱,因其由礼部主办,又称为礼闱。(√)
二、选择题
1.下列有关古代科举制度概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南北
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
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B.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
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
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
C.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
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
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D.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
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答案解析】A(创始于隋朝)
2.下列有关古代科举前选拔官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世卿就是天
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连任“卿”这样的高官,享有所封的土地
及其赋税收入。
B.军功爵制在原则上排斥血缘宗法关系,所有参战的将吏、士卒,只要立有
军功,都在赏功酬劳之列。战国时的军功爵制则为庶民入仕提供了方便条件。
C.汉代采用的是孝廉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D.魏文帝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
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答案解析】C(汉代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
3.下列有关古代科举各级考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
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B.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
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C.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
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D.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
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学习三年后可授官职。
【答案解析】D(一甲即授官职)
4.下列有关历朝科举制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唐朝,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科举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
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B.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
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C.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又称“春闱”,会试
又称“秋闱”。
D.清朝开始沿用明朝科举制度。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
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答案解析】C(乡试又称“秋闱”,会试又称“春闱”)
5.下列有关“八股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
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
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B.“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
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题”引入文章主体;从“起
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
C.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
股,八股文由此得名。
D.八股文的题目,出自诸子学说,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
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
【答案解析】D(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
6.下列有关“秀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亦称“茂才”,汉代以来荐举人员科目之一。《陈情表》:“前太
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B.唐初曾与明经、进士并设为举士科目,旋停废。后,唐宋间凡应举者皆称
秀才。
C.明、清乡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秀
才属士大夫中的最基层人士。
D.得到秀才资格,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坎。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
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
下跪。
【答案解析】C(院试)
7.下列有关“举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人,唐代为各地乡贡入京应试之通称,意即“应举之人”。
B.宋承唐制,凡应贡举考试的各科士人均称“举人”,俗称“举子”。
C.明、清则为乡试考中者之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
D.举人可授知府官职。如《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
贺仪银和房屋。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答案解析】D(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8.下列有关“进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意即“贡举的人才”。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参加礼部考
试士人,均可称“进士”。
B.明、清两代由贡士经殿试赐出身者为进士,进士始专指殿试合格之人。
C.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二甲若干名,赐
“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D.考中进士之后,均即授官职。
【答案解析】D(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
官职)
9.下列有关古代科举制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县试合格后取
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B.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C.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
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D.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
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答案解析】A(院试合格后)
10.对有关古代科举制度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
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
监生”。
B.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送
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C.会试,明清两代每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
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答案解析】C(每三年)
11.下列有关“祭酒”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飨宴酬酒祭神必由尊者或老者一人举酒祭地,遂谓位尊者或年长者为
祭酒。
B.祭酒,秦代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
C.西晋以来设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最高级主管,相当于校长或教育部长。
D.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唐代的韩愈也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答案解析】B(秦代无“祭酒”官名)
12.下列有关古代学校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庠,殷商学校的名称;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梁惠王上》:“谨
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B.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
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的“六艺”。
C.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
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
生徒,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
D.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
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
沙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答案解析】A(庠,周代学校的名称;序,殷商学校的名称)
13.下列有关古代学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周代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
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
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C.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院均设
教授,主管学院课试具体事务。
D.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
徒,又称国子助教。
【答案解析】A(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
14.下列有关古代教育制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
闱。考试由吏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
B.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
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C.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
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D.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
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答案解析】A(考试由礼部主持)
15.下列有关古代教育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
教育行政机构。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B.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学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
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文人学者的泛称。
C.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D.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解析】A(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1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廷试是指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也称“殿
试”,又称御试。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
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明经科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科目之一。隋朝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
二科取士,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D.凡本省的秀才和监生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
为会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
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D项,乡试的第一名称
解元。所以选D。
17.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
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种。
B.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代开始,到清
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
C.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D.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包括状元、榜眼、探花。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
称鼎元。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
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
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
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
含义作答。B项,“到清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不当。科举萌发于南
北朝时期,正式诞生于隋炀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宋代的科举大体同
唐代一样,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变。明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
鼎盛时期。故选B。
18.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仕,是仕途已经结束了,即被贬或流放。
B.左除、左降、左转均表示降职。
C.乞骸骨,是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D.选,是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
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
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
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
人物错乱等。A项,“致仕,是仕途已经结束了,即被贬或流放”错误,致仕,
交还官职,即退休。故选A。
19.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又称秋闱,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B.考中进士又称“折桂”,“披官锦”,“及第”等。
C.博士是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
D.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为殿试。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
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
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
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是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错误。
祭酒是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
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
生徒的官职。故选C。
20.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和小学教学内容都
是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
B.诸生是指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及第是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D.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
策问,以定甲第。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
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
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
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
含义作答。A项,“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不当。
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故选A。
2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习俗有
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赛龙舟、插茱萸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B.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
办法,所以叫科举。明朝的科举考试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
和殿试。
C.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
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
荐。
D.古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中,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
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
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识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A项,“插茱萸”应改为“插花”。“插茱萸”
是重阳节的习俗。
2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把握。平时加强
背诵,分类分朝代记忆,C项中,科举考试由礼部负责。
23.(2018·莆田第六中学高一月考)下列有关文化常识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
学之名始于西周。
B.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是通过最初一级朝廷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
位之人。
C.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可译为“您”。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
阶。
D.降级授予官职,贬谪官员,不限降低几级,称责授。其它降级授官的词
语还有左迁、迁谪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
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
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
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
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进士是通过最初一级朝廷考试者”错误,进士
是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
2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A.六部,是中国隋唐到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
工部的总称。
B.三省,中国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C.征辟制,是中国汉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征辟,是指皇帝下诏征聘。
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征辟,是指皇帝下诏征聘”有误,“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
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
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本文发布于:2023-11-29 16:35: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2469072302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之科举制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之科举制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