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教案(精选15篇)
《滥竽充数》 篇1
一、习作要求
以故事《滥竽充数》原文,抓住重点内容,侧重人物心理,展开
自由想象,把原文扩写成四百字以上的文章,做到语言通顺、具体生
动,题目自拟。
二、教学方法
1、学法到写法的迁移。
2、由说到写,说写结合,连段成。
三、教学准备
1、阅读,研读原文。
2、(从上下载的《滥竽充数》故事的动画片。
六、教学过程
(一)感知内容情境激趣
1、教师话语导入:《滥竽充数》是一则流传千年的故事,大家一
定很有兴趣再次来回味,谁能声情并茂地朗读或者复述课文?学生朗
读与复述课文。
2、看课件《滥竽充数》的故事
(二)比较赏析领悟方法
1、讨论动画解说词比较课文内容更为详细的地方?
2、投影解说词文字:“……当时,有个叫南郭的人,家境贫寒,
又没有一技之长,为了生活,壮着胆子冒充吹竽高手,要求参加齐宣
王的竽乐队,齐宣王不加考核,就让他参加了竽乐队,从此……”以上
由想象,把南郭进竽乐队的原因(第一次心理活动)和过程讲述得很
明确、丰满了。同学们围绕“滥竽充数”成因——“混”写片段,要
求注重心理描写。
6、课堂独立,然后交流,激励。
(三)方法迁移,以点及面
1、师话语导入:找到中心词
确定扩写点,大家写出了南郭充数的多个原因,请大家以小组展
开学习,思考原文中还可以找到哪些类似“混”的中心词,可以作为
扩写点?
2、生小组读文讨论,教师引导。
3、:“装”字写出了“滥竽充数”的过程,“逃”字,它写出了
“滥竽充数”的结果。板书:扩写点装逃
4、说词说句练习。说含有“装”字的词语,结合情境语言“画画”
南郭吹竽的形象?
5、想象合奏时,齐宣王、吹竽者的“众生相”?想象南郭得到和
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时候,南郭此时的心理?(第二次心理活动)
6、说词说句练习。围绕“逃”来说几个成语?教师引导,学生描
摹南郭逃跑的神情、动作形象,揣摩南郭逃跑的心理?(第三次心理
活动)
7、选择“滥竽充数”的过程——“装”,或者“滥竽充数”的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生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
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简
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反馈
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让我们一
起来读读这个成语。(板书:滥竽充数)
3、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不懂的字查字典,结合刚才
我们读的课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难理解?
竽:簧管乐器。充数:凑数。
师:“滥”字有难点,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滥:与真实不
符,引申为蒙混。)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
二、围绕问题,自学课文。(边思边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不会装会只好逃走无机
可乘
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师: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
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师邀请在座的同学当
一回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大家有没有兴
趣?
师:看来,大家信心十足啊!这一次的活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
位,每个小组一张表格,大家要通过研究讨论共同完成这张表。好,
我们先来看看发下来的表格。
《滥竽充数》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3、培养生字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器具:
投影片。
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寓言吧,说说你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3、默读课文。
思考: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4、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筛选确定:
(1)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乐队里吹竽的?
(2)后来他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
三、重点感悟,揭示寓意
1、学习1——2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和重点词。
(2)投影片出示: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
势,混在队里充数。
a指名读句子
b你怎么理解“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
(3)指导朗读,体会南郭先生是怎么“混”的。
(4)思考讨论:南郭先生这样混,为什么没被发现过呢?
结合上文理解“讲排场”
(5)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学习3、4自然段
(1)轻声读3、4自然段,划出重点句和词语并理解。
(2)指名读3、4自然段
a“这个消息”是指什么?
b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
c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3)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创设情境表演:南郭先生要逃走,遇到了吹竽的同行,这时两
个人会怎么说?(学生表演后评议)
4、假设同学们碰到了南郭先生,会怎么对他说呢?(让学生畅所
欲言,说出心里话)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的事或人?说一说。
2、总结全文。
《滥竽充数》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这则寓言来源于《韩非子·内储说上》,主要介绍了南郭先生了解
到齐宣王听吹竽时爱讲排场,虽然自己不会吹,却混迹于其中,而没
被发现。但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由于没有真
才实学,只得偷偷地逃走了。“滥竽充数”中滥:与真实不符,失实
的,假的。竽:一种簧管乐器。充数:凑数。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
在行家里充数,或是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
课文短小,一读就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
理解人物形象。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认识到没有真才实学的害处,
教育学生学习要扎扎实实,同时也要告诫学生要在生活中锻炼自已识
别真假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与生字相关词语。
3、抓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没有真才实学,蒙混
凑数是不行的”道理。
4、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合理想象南郭先生逃跑后的情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没有真才实
学,蒙混凑数是不行的”道理。
教学难点:抓描写人物的关键词句,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悟
人物形象。
形象。
这是一篇记叙性的小故事,文章没有人物之间的对话描写,没有
人物的心理描写,有的是故事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
动作的能反映出人物的心理变化。如果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课文时,
能通过人物的动作抓住人物的心理变化,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内容,学习成语的意思,受到要有真才实学的教育。
课文第一自然段讲了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他常常叫三百人一齐
吹。这里可抓住“常常”、“三百人”这两个词,这是南郭先生得以
滥竽充数的铺垫。
第二自然段,讲了南郭先生是如何滥竽充数的。重点抓住“每逢
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这句
话来理解。先理解词语“装腔作势”在文中的意思就是:故意做出一
种姿态,好像是在吹竽,以蒙混别人的眼目。其实这句话就是对“滥
竽充数”简单明了的解释。可反复读一读,试着做一做动作。体会
“滥竽充数”、“装腔作势”的含义。
好地理解和运用词语。
如:我们不能滥竽充数,要脚踏实地地学好真本领。
妈妈买了两斤橘子,回家却发现被骗了,里面有好多坏橘子滥竽
充数。
上课时,经常有人滥竽充数,不懂装懂。
(三)读写训练建议
结合课后的“议一议,演一演,写一写”的训练,可以设计课后
习作练笔。
1、续编故事,想一想,议一议,南郭先生逃跑后会怎样?再把它
写下来。
2、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扩与练笔。为故事的发生加上特定
的场景,为人物加上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让故事更加生动形象,人
物的特点更加突出。
在扩定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阅读,研读原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是进行扩
写的基础;
(2)找中心词,确定扩写点,由此展开想象及再创造,侧重心理
活动,是进行扩写的把手与成功通道。
《滥竽充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想。
3、让学生感受寓言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六个成语(指名读)
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3、这些成语寓言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谁知道?(指名说)
4、《滥竽充数》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又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1)朗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结合上下文,读懂生词。
(3)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汇报:
(1)开火车读课文(相机点评)
(2)文中你读懂了哪些词?(重点理解腮帮、俸禄等词语)
(3)课文只有一个自然段,你能把它读成两部分吗?并说说理由。
(指名说)(板书:齐宣王齐湣王)
(4)谁能把两部分的意思分别说一下吗?
(5)把两部分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故事感悟寓意
1、过渡:同是南郭先生,为什么在齐宣王时,混得有滋有味;而
到了齐湣王时,就只好逃走了?
2、仔细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细细品读,读出自己的
感受。
3、讨论交流:
(1)出示“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
给他听。”
△你读出了什么?(强调“总是”“许多人”“一齐”)
△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吗?(指名读——评议——齐读)
△想象一下,他会怎么装?(练习说话)
出示:“别人_____,他就_____。”
△尽管南郭先生装得像模像样,但内心还是不平静。此时他的心情
会怎样呢?(害怕担心紧张得意)
△是啊,起先他可能是紧张害怕的,但他紧张也要装作不紧张,害
怕也要装作不害怕,不会吹也要装作会吹。
△同学们,由这个“装”你想到了哪些词?(装腔作势装模作样)
△南郭先生啊,你不会居然冒充会,这不是滥竽充数吗?
△这样装着装着,居然没人发现,还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
禄。
△拿到俸禄后,南郭先生又会想什么?
(4)南郭先生的运气会一直好下去吗?
(5)出示:“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
他不要许多人一起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你读出了什么?
(6)难怪听了这个消息,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7)出示:“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从“只好”一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不逃走行吗?此时的南郭先生心里又会怎么想呢?(指导看图)
△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谁能用“只好”说一句话。
(8)在逃跑的路上,假如你碰到南郭先生会怎么做?
(9)同学们,学到这里,这个故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10)的确,做人要踏踏实实,要有真才实学。这就是滥竽充数
告诉我们的道理。(板书:真才实学)
(11)说说身边的滥竽充数的事,找找身边南郭先生一样的人。
四、续编故事拓展延伸
续编故事《南郭先生后传》
附: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齐宣王——南郭先生——齐湣王
爱讲排场装腔作势用人严格
真才实学
《滥竽充数》教案 篇6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请一位同学来读课题。
2、借助拼音,全班齐读。
(二)、通读全文
1、请同学们各自放开声音朗读课文。
2、还想读吗?不想读的同学听别人读,想读的同学请举手,举手
的同学请站起来读,其他的同学可以随时加入。
3、默读课文,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要地
概括。
4、师板书
(口述:战国时候,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齐宣王的乐队里骗
取报酬,后来齐湣王继位,他怕败露只好偷偷地逃走了。)
(三)、精读课文,感知寓言
1、是什么原因让南郭先生混过了一次又一次呢?
A、“每逢吹竽……混在队里充数”
①、理解“装腔作势”。②、他为什么要装腔作势?又是怎样装
腔作势的?
③、播放课件。④、咱们也来演一演双簧。⑤、指导朗读。
B、“讲排场”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排场?②、指导朗读。③、你想
对齐宣王说什么?
2、指导背诵
老师这儿有一、二自然段的动画片,只是还未配音,谁愿意为它
配音?(既然是配音,就得根据画面变化来朗读,可不能光盯着书本
一次又一次,下场如何呢?(播放课件)4、看屏幕,你能用一个词来
形容南郭先生此时的样子吗?
5、此时,他会又想些什么呢?6、指导朗读。
7、看着这位狼狈而逃的南郭先生,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呢?小
组讨论,然后写在黑板上,大声读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听。8、说一说
你最喜欢哪句话?
9、用屏幕上的句式说一说学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尽量用
上黑板上用得好的词句。
10、《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在我们的生活中用途广泛,看看屏幕
上的句子,你会使用今天你们刚学到的成语吗?
11、南郭先生就这样偷偷地逃走了,他逃走以后,又会发生什么
事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续编这个故事。可以讲故事,
可以画连环画,可以表演。
(四)、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混逃
(学生板书)
《滥竽充数》教案 篇7
一、习作要求
以成语故事《滥竽充数》原文,抓住重点内容,侧重人物心理,
展开自由想象,把原文扩写成四百字以上的文章,做到语言通顺、具
体生动,题目自拟。
二、教学方法
1、学法到写法的迁移。
2、由说到写,说写结合,连段成篇。
三、教学准备
1、阅读,研读原文
2、课件(从网上下载的《滥竽充数》故事的动画片
1、教师话语导入:《滥竽充数》是一则流传千年的故事,大家一
定很有兴趣再次来回味,谁能声情并茂地朗读或者复述课文?学生朗
读与复述课文。
2、看课件《滥竽充数》的故事
(二)比较赏析领悟方法
1、讨论动画解说词比较课文内容更为详细的地方?
2、投影解说词文字:“……当时,有个叫南郭的人,家境贫寒,
又没有一技之长,为了生活,壮着胆子冒充吹竽高手,要求参加齐宣
王的竽乐队,齐宣王不加考核,就让他参加了竽乐队,从此……”以上
片段与原文“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做比较,
说说有什么感受?
3、南郭为什么进竽乐队,以及怎样进的乐队?想象其他可能的起
因和成因。(答案体现开放多样性)
4、讨论南郭进乐队,原文中哪一个动词概括得最确切?
5、教学小结:“混”字最为确切,围绕“中心词”“混”字,通
过自由想象,把南郭进竽乐队的原因(第一次心理活动)和过程讲述
得很明确、丰满了。同学们围绕“滥竽充数”成因——“混”写片段,
要求注重心理描写。
6、课堂独立写作,然后交流,评价激励。
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时候,南郭此时的心理?(第二次心理活动)
6、说词说句练习。围绕“逃”来说几个成语?教师引导,学生描
摹南郭逃跑的神情、动作形象,揣摩南郭逃跑的心理?(第三次心理
活动)
7、选择“滥竽充数”的过程——“装”,或者“滥竽充数”的结
果——“逃”为题,写一个片段。
8、交流片段“装”,交流片段“逃”各一、二例。教师学生相机
点评。
(四)总结升华联接成篇
1、再次说说南郭人物的特点,成语“滥竽充数”的寓意。(答案
体现开放)
2、同学对南郭献上几句劝告的忠言?生写作。过渡语:大家的
“警世名言”暂时不作交流,留给大家把它作文点睛之笔,写在这次
习作中。
师提出本次习作要求。学生连段成篇,前后照应全文写作。
《滥竽充数》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寓言所述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故事,体会故事所蕴
涵的寓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组织学生结合注释
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说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从而感悟寓言的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必须有真才实学,而不能自欺欺人。
2.感悟寓言中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搜集到的有关《韩非子》的资料。
3.古筝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种文章的体裁,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文体是寓言。同学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为什么?(因
为寓言故事短小精悍,读起来不要花很多的时间;趣味性强,每则寓
言都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2、教师趁机简介什么叫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
带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故事。它不但具备劝喻、讽刺的功能,而且是
一种有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
3、教师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是《滥
竽充数》,那么这则寓言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它劝喻或讽刺的是什
么呢?
(通过从文章体载入手,激起学生对寓言这种文体的回忆。然后
教师设置疑问导读,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
2、教师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5、检查学生对字词和句子的理解情况。
(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一起解决。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课文的理解。
(以读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让学生分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教师导: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
文,思考老师所给出的三个问题:
(1)、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2)、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
(3)、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2、分组学习,讨论问题,理解课文。
(在讨论中逐步理解课文,体会南郭先生不会装会的样子,揭露
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丑恶嘴脸。)
⑴、分组讨论,理解课文。
⑵、大组交流,切透课文。
⑶、板书小结,深化课文。
(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不会装会只好逃走。)
四、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1、师: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
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师邀请在座
的同学当一回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大家
有没有兴趣?
师:看来,大家信心十足啊!这一次的活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
师:我们在填表时,要多读读课文,多思考,综合大家的意见,
请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填入表中。下面就请同学
们以四人为单位自学课文展开讨论。
2、学生讨论填表。
3、学生反馈,教师适机指导朗读。
4、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说说这则寓言
给你的启示。(读课文,反馈。)
5、教师导:这是我们从南郭先生身上得到的启示,那我们还能
从齐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真才实学严格把关。)
6、教师小结: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
出来的道理,这是所有研究员踏踏实实学习研究的成果。下面就
让我
们一起读课文。
7、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表格的设计,能帮助学生有条理地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言揭
示的深刻道理。)
五、联系实际,深化寓意。
教师导: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你们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
“滥竽充数”之类的事情,也有像南郭先生一样的人。你们找到过吗?
滥竽充数
齐宣王 必一百人 装模作样
齐缗王 一一听之 只好逃走
(一个人要有真才实学,不能弄虚作假,自欺欺人。)
《滥竽充数》教案 篇9
《寓言二则》中的《滥竽充数》写的是,战国时期不会吹竽的南
郭先生,假装会吹,混在齐宣王 的乐队里骗取信任与报酬,齐泯王继
位后,让一个人、一个人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怕暴露,只好偷偷地
逃走。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正本领,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说
明做人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的道理。
按内容可把故事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写南郭先生的成功。
第二部分:写南郭先生的失败。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从内容到思想”,结合本班学生的现状,
我确定的本节课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理解故事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悟出些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明白南郭先生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使学生从南郭先生行为中悟出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要求学生从文题入手质疑,提出的问题要有
价值。应该说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是创新教育的组成部分,更应该
以此,当作阅读教学的一项十分艰巨而且重要的任务。
二、学习课文采用的几种手段:
1、重视多读。
本节课我多数时选择了自由读,齐读,指读等形式,尽量多地给
学生读的机会。而且注重朗读后的讲评,可以教师评,也可以学生评,
评后再让其读,扬长避短,力求一次比一次读得更好。
2、努力做到提问富有启发性。
学习中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解决两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即南郭
先生成功的原因,南郭先生失败的原因。
3、其余预设的问题也多数属于有弹性的问题:
如用多媒体打出课文第二段。读这句话你明白了哪些内容?有的
学生可能学懂了“这个机会”一词。有的可能明白了南郭先生是看到
了可乘之机,可作假,有的可能明白了齐宣王,奢侈,不务实等等内
容,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机会。
4、教学中内心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这里的目标意识除了指完成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更应该重视
“学法目标”的实现。根据教材,教师,学生的实际,建立起科学有
效的学法系列,使训练沉积在学生的素质结构中。如:我们坚持的学
生主动质疑,先质疑、再解疑,然后通过读,深入体入文字中的情感,
小组合作学习,找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等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已
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在学生的素质中,有了一定的沉积。但愿这种
沉积通过不断训练能使学生终生受益。
5、树立服务意识。
新时期的教师应牢记这样一个信条:宁要有缺憾的突破,不要无
价值的完整。所以,我坚持着课堂中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只要学
生得到了实惠,哪怕我的这节课看起来不是完美的一课。因此,无论
在开课伊始、还是讲课中,以及将要结课时,都不抑制学生的质疑。
6、树立大语文的观念,语文绝对不是课本教学这个范围。
应该说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所以,重视学生语文学习,
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把课堂学的课文当作例题学,那么课外阅读就是
举一反三的练习,所以,学习本课,不但要求学生学懂课文内容,还
应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懂得"滥竽充数"这个词的运用.而且要求学
生,课后再找一找寓言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
2、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导入:同学们,你能说几个喜欢的成语吗?(学生交流)成语是
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简单的几个字浓缩了深刻的道理,其中一
些成语还有着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滥竽充
数》,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成语
1、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简
单说说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2、解释成语。(课件随机出示)
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1、师:老师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小研究员,自己来寻找故事背后
隐藏的深刻道理。(以小组自学课文展开讨论)
齐宣王喜欢怎样吹竽?
齐湣王喜欢怎样吹竽?
不同喜好
结果
说明了什么
师:正是这样,让南郭先生在齐宣王的乐队里混了一次又一次,
但他混得了一时,混得了一世吗?结果怎样?
出示句子: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7、南郭先生听到一个个吹竽的消息时,简直吓呆了,吓得怎样?
8、谁来说说这个成语故事给你的启示?
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
列举生活中“滥竽充数”之类的事情,寻找身边的南郭先生。
五、拓展延伸
续编故事:南郭先生逃走以后……
《滥竽充数》教案 篇11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3、培养生字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师:“滥竽充数”这四个字,“充数”是以前学过的,那么“滥”
和“竽”我们该怎样记呢?
(生思考,没有举手。)
师:我提示一下“滥”减去三点水,加上——
(红笔描“氵”。)
生:“滥”减去三点水,加上草字头,“蓝”,蓝天的“蓝”。
生:“滥”减去三点水,加上竹字头,“篮”,竹篮的“篮”。
师:嗯,真不错,这三个字都是形声字。谁能说说“竹篮”的
(生疑惑,想说竽可能是竹子做的,又不知竽是什么,不敢确
认。)
师:我们来看课文中有一幅图,认真看看有许多人在干什么?你
就会明白为什么“竽”字也带竹字头。
生:图上有许多人在吹竽。
生:竽就是一种用竹子做的乐器,所以带竹字头。
师:你们观察得真细致,那么“滥”和“竽”这两个字大家记住
了吗?
生:(齐声)记住了!
师:好,接下来,我们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谁愿意读?其他
同学倾听,想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第一、二自然段中有哪些主
要人物?
(抽生读课文,同学倾听,评价,正音。)
生:故事发生在战国时候。
生:一、二自然段中的主要人物是南郭先生、齐宣王。
师:是吗,“三百人一齐”就是“讲排场”那“一齐”和“一起”
有什么区别呢?好!大家一起站起来!是一起站起来!
(学生们明白了就站了起来,不明的看别人站起来,也就起来了,
最后全班陆续站了起来。)
师:同学们做得真对,这就是一起站起来,下面,听老师的口令,
一齐站起来,一——二——三!
(生恍然大悟,全班“唰”地站起来。)
师:好,坐下,那齐宣王“三百人一齐吹竽”,显示齐宣王哪—
—多么
(师做动作。)
生:多么有面子啊!
生:多么有钱啦!
生:多么了不起啊!
师: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也喜欢讲排场,他们是怎么讲
排场呢?
(生看图找南郭先生。)
师:你学南郭先生做这个动作,同学们看是不是在“装腔作势”。
(生做动作,同学们哄笑。)
师:你“捂”得真像,上节课,我们学了一个字跟这个“捂”意
思一样,动作也一样,是什么?
生:“掩”!“掩耳盗铃”的“掩”。
师:(做动作)对!“捂”和“掩”一样,都是提手旁,那“装、
腔、腮、势”这几个字该怎么记呢?
生:“装”是形声字,上面是装,下面是“衣”。
生:“势”是“热”字去掉四点底,下面加个“力”。
生:腔和“腮”都是月字旁。
师:“腔”和“腮”为什么都是月字旁呢?因为呀,月字旁的字,
有一个部分是肉字旁变化而来的,“腔”,“口腔”,“腮”,“腮
帮”有肉吗?
(师指自己口腔,揪腮帮。)
生:(一齐)有!
师:(笑,用手指着)书都拿倒了。
生:今天早上,我不想吃早饭,妈妈生气,抄起棒槌装腔作势地
要揍我。
(生表演,其他哄笑。)
师:(笑)自己儿子,哪里舍得真打呢。
师: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没有真正的本领,他混得了一时,还能
混得了一世吗?我们接着学习三、四段。老师抽一位同学读,其他同
学倾听、思考:这两段中多出了哪个主要人物?他和齐宣王有什么不
同呢?
(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生:多出了一个齐湣王。
生:齐湣王不喜欢听大家一齐吹竽,他叫吹竽的人一个挨一个地
吹给他听。
师:“一个挨一个”就是“一个接着一个地”,那南郭先生怎么
办呢?他不是不会吹吗,要是轮到他吹,那不露馅了。
生: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生:南郭先生在城里买了一间店铺,当了老板,做起了大买卖。
生:南郭先生求得名师,学习吹竽,三年后,又回来给齐湣王吹
竽。
生:南郭先生听说赵王也爱听吹竽,而且要“三千人齐吹”,他
跑到赵国又去骗赵王了。
师:同学们的想像真是太精彩了。课后,请大家把“滥竽充数”
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们听。该怎样讲呢?能不能先跟小组
的同学讲讲,再跟老师讲讲?
课后反思
中的不是单个的生字,而是一张结构严密的生字网。
三、阅读教学。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如果让学生就
词解词,绝大部分学生还无法达到这样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联系上下
文理解,找解释,这样做,找起来简单,学生很容易达成。本文重点
词语主要有三个:“讲排场、装腔作势、溜”。教师让学生先联系上
下文理解,然后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如“讲排场”;还让学生说一说,
演一演,如“装腔作势”。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情绪高涨,兴
趣更浓了。
四、总结延伸。
这一环节,主要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想像南郭先生溜走以后,
他会干些什么?二是复述课文,将这个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先在班
里交流。主要培养学生的想像和复述表达能力。想像能力是一种很重
要的能力,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想像是创造的前提。而复述表达是
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总是生活在某个集体之中 ,不
可能远离社会,独自生存。要生存,就要学会和别人合作、交流,表
达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这两项训练为这节课的教学上演了一出
精彩的压轴戏。
理解寓意,懂得做人要有真才实学。
教学设想: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教师的指
导朗读,使学生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练习题的拓展延伸,使学
生掌握滥竽充数的几种意思,从而把课文学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寓言二则》中的第一篇《掩
耳盗铃》,谁说说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
2、师:什么叫寓言?
3、师:列举你们所知道的寓言故事?
4、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篇《滥竽充数》
(师板书课题:滥竽充数)
二、初读课文,检查词语
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的要求)
2、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3、理解词语“竽眼儿”。
4、再次读词语。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老师读,学生思考课文中都讲了谁,他们有什么喜好?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理解词语“排
场”)
5、你们想象一下是什么样的待遇?
6、一个不会吹竽的人,却能得到很高的待遇,而且还混过了一次
又一次,都没有被人发觉这是为什么?
(会作假、在三百人的乐队里、齐宣王选拔人才时制度不严格)
7、这样一个不学无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能永久的混下去吗?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男生读课文。
2、南郭先生为什么混不下去了?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南郭先生很会作假,又能获得高待遇为
什么还要偷偷地溜走?
2、理解词语“只好”。
3、你能把“偷偷”换个词吗?
4、教师小结:像南郭先生这样一个不学无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只能混得了一时,却混不了一世。当真相暴露时,他只好夹着尾巴偷
偷地溜走。
5、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
6、全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揭示课题,理解寓意
1、理解“滥竽充数”
2、用“滥竽充数”造句。
3、全班齐读。
3、跟着教师读,学生找相应的段落。
4、教师读,学生找相应的段落,然后指名读。
七、布置作业,发挥想象
南郭先生偷偷溜走后会怎样?
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齐宣王 爱听合奏 混
南郭先生
(没有本领)
齐闵王 爱听独奏 溜
《滥竽充数》教案 篇13
下面我就陈老师上的这节《滥竽充数》谈点个人的感受,不妥之
处,请各位老师、专家、领导批评指正。
陈老师上的这节课,环节清楚,设计精巧,讲练恰当。她从课题
入手,环环相扣,注重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处处体现了以学
生为主的课堂观,纵观整节课,我觉得有如下一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陈老师上课时语言精练,简洁明了,语速适中,富有启发性
和亲和力。比如“大家来读一读好吗?”用商量的语气和学生共同走
进文本,和学生一起学习,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
二、教学目标明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1、认识文章
中出现的生字、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理解寓言故
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老师对过富
有启发性的提问、点拨,逐步地达到以上的教学目的。
三、设计表格,化繁为简。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填写表格,
这个教学环节 使学生既理清了的条理,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达到了化繁为简的目的。
四、陈老师依托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文本拓展
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能力。例如老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南郭先
生逃走以后怎么样了?面对齐宣王,南郭先生是怎么想的?面对齐泯王,南
郭先生又是怎么想的?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续编故
事等,这些问题和环节的设计,点燃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激发
了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体现了在学习中创新,
在创新中提高的课堂魅力。
五、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功能。
例如,在弄清了南郭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之后,陈老师点拨、引导,
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没有滥竽充数这样的事情。学生根据自
己的经验举出了一些新鲜生动的例子。使学生懂得做人要做一个老老
实实的人,做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六、课件的使用,起到了直观形象生动的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动画的欣赏,充分照顾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
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策略。
总之,我觉得陈老师这节课,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方法适当,
手段新颖,匠心独运,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滥竽充数》教案 篇14
之一
作者:南安市洪濑中心小学 陈秋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生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
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简单的
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反馈
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让我们一
起来读读这个成语。(板书:滥竽充数)
3、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不懂的字查字典,结合刚才
我们读的课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难理解?
竽:簧管乐器。充数:凑数。
师:“滥”字有难点,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滥:与真实不
符,引申为蒙混。)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
二.围绕问题,自学课文。(边思边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
思考老师所给出的三个问题.
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2、讨论问题,理解课文。(在讨论中逐步理解课文,体会南郭先
生不会装会的样子,揭露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丑恶嘴脸。)
⑴分组讨论,理解课文。
⑵大组交流,切透课文。
⑶板书小结,深化课文。
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不会装会只好逃走无机
可乘
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1、师: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
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师邀请在座的同学
当一回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大家有没有
兴趣?
2、学生讨论填表
3、学生反馈,教师适机指导朗读。
4、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给
你的启示。(读课文,反馈)
师:我们还能从齐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真才实学严格把关
师: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
这是所有研究员踏踏实实学习研究的成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
师: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你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滥竽
充数”之类的事情,也有象南郭先生一样的人。你找到过吗。——说
说我们身边的南郭先生
五、课后延伸。
1、师:这会我可为南郭先生担心起来了,你想啊,他再也不能滥
竽充数拉,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失业了,下岗了,下岗后南郭先生
该干些什么呢,同学们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帮他出出主意吧。
题目:南郭先生下岗后
2、请将这则寓言复述给你的家人听。
3、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告诉大家。
《滥竽充数》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读懂"滥竽充数"的寓意
2,通过新读《滥竽充数》,从另一 -个角度发现"南郭先生"的可取之
处.
3,组织学生辩论:正方"鄙视南郭先生",反方"欣赏南郭先生",更深一
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第二则寓言,板书:滥竽充数
解题:
滥:出示解释,选择(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竽:古代的一种乐器,出示图片
充数:凑数
连起来说说整个词的意思(混在吹竽队伍里凑数)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则寓言,找一找,文中哪句话能解释这个"滥竽
充数"的意思
出示句子: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眼儿,装腔作势,混在乐队里
充数.
哪个词语集中反映了南郭先生在"滥竽充数"
理解"装腔作势":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出一种姿态
找:装模作样
他装出什么样 (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
一个"装腔作势"反映了南郭先生的什么情况 (不会吹竽)
还有哪个词也写出了南郭先生是不会吹竽的,是在"滥竽充数"
混:蒙混,他是想用欺骗的手段使其他吹竽的人以及齐宣王相信他是
会吹竽的.
下面听我把这句话读一下,仔细听,看你能不能发现问题 (读时故意
漏掉"也"字)
你觉得这个"也"字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 (用上这个"也"说明南郭先
生是学着别人吹竽的样子,是装出来的,是在装腔作势)
读句子,指名读,集体读
出示句子: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没有出过毛病.
读句子,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装得很像)
请你用上关联词语连接这两句话.(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
为……,
……是因为……,……因此……等)
再连起来读读这两句话
同学们,南郭先生那么善于装腔作势,混过了一次又一次,但最终还是
落了个什么结果 请你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读句子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
(1)"这个消息"指什么消息
(2)"只好逃走了"的"只好"说明了什么 (没有别的办法,无可奈何了)
(3)怎么会落到这结果,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什么 (没有真本事,没有真
才实学,不学无术 糊涂……)(板书这些词语)
(4)你觉得在整个事件中,这个南郭先生还缺少一种什么品质 (诚
信)(他不诚实,弄虚作假)(板书)
(5)小结:这南郭先生……,所以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鄙视.请问,你也
这样鄙视他吗 谈谈自己的看法,说说为什么,从文中找依据
老师板书相应词语:聪明 消息灵通 见风使舵 有自知之明 不以先王
遗臣自居而要求照顾……
既然同学们对这个南郭先生有不同的看法,干脆我们来个辩论赛,怎
么样
板书:
正方:鄙视南郭先生 反方:欣赏南郭先生
请同学们分正反方重新就坐
辩论开始,双方主辩手陈述观点→双方自由辩论→主辩手总结陈词
三,总结,写话
1, 同学们,刚才的辩论非常的激烈,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观点,有自
己的看法,有自己的主见,很好.现在老师要对正方的同学说几句话,你们
很棒,因为你们用一双慧眼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人性的光彩.多少年来,
南郭先生都生活在人们蔑视的眼光之中.今天是善良的你们让他重见了
光明,看到了希望.但是,现实毕竟是现实,无论从道德上还是法律上,我们
都不能弄虚作假,都不能不讲诚信,所以作为少先队员,我们不能苟同南郭
先生"滥竽充数"的做法,因为无论他身上有多少亮色都无法遮掩他的缺
陷,无法改变不学无术的的形象,因此最终他还是不能真正成为人们喜爱,
欣赏的人!
2,请同学们模仿《南辕北辙》的结尾给《滥竽充数》加个结尾
五,板书
滥竽充数
正方:鄙视南郭先生
装腔作势(装模作样) 没有真才实学(不学无术) 糊涂 不讲诚信 弄虚
作假
反方:欣赏南郭先生
聪明 消息灵通 有自知之明 见风使舵 不以先王遗臣自居要求照顾
六,准备工作
小黑板上写好三个重点句
座位:三列一组
本文发布于:2023-11-29 15:16: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2421902301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滥竽充数》教案(精选15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滥竽充数》教案(精选15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