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
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深山含笑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
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 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 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
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竟 竞)然在
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 向)是
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
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
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
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
(1)选择文中括号里合适的字。
含笑不________(以 已) (佩 折)________服
(竟 竞)________然 倒(像 向)________是
(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
(3)在文中用曲线画出两个比喻句。
(4)注意划线词语,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答案】 (1)以;折;竟;像
(2)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
息。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3)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4)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
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音同,
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
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3)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
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
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
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
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
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
偏差。
故答案为:(1)以、折、竟、像 (2)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
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
风挺立的巾帼英雄。(3)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
英雄。 (4) 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
叹,但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
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
以概括的能力。(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
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
达艺术。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周恩来妙答美国记者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
国产的派克钢笔。那位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
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
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
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
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个典型的事例。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无功不受禄:________。
②哑口无言: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无意——________ 喜欢——________
(3)对于美国记者的问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4)周总理的回答妙在哪里?
【答案】 (1)没有功劳就不应该得到报酬;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
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2)有意;厌恶
(3)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
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
(4)周总理说钢笔是朝鲜朋友的战利品,说明美国是侵略者,被我们中朝
人民打败了。这正好揭示出美国不光彩的一页,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
言。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
确理解词义。
(2)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
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无意:不是有意
的。喜欢:愉快,高兴。
(3)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领悟出美国记者问话的弦外之
意。
(4)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
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周总理说钢笔是朝
鲜朋友的战利品,说明美国是侵略者,被我们中朝人民打败了。这正好揭示出
美国不光彩的一页,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故答案为:(1)①没有功劳就不应该得到报酬。②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
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2)有意、厌恶 (3)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
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
(4)周总理说钢笔是朝鲜朋友的战利品,说明美国是侵略者,被我们中朝人民
打败了。这正好揭示出美国不光彩的一页,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
合语境理解词义。(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
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4)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
理解能力。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笨笨童年
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我七岁才上小学。第一天放学回家,母亲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思
索良久,才吞吞吐吐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同学。同学言辞
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
有一天,我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把碎片扫在客厅中央,搬张小凳老
老实实地坐着等。母亲回来之后,生气地责问,我委屈地说:“老师说要做诚实
的孩子,但没有说,诚实了会挨骂……”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上了三年级,也许由于智商有限,成绩一直不大理想。人家的父母见了
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讪而笑,一边借机脱身。
于是我想采些花做个漂亮的花环,让父母惊喜一下。结果却从二楼摔了
下去,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半个月以内,父母一直轮流守在我身旁,昼夜不
离。
出院以后,由于我尚未完全康复,必须由父亲背着去上学。我趴在父亲
背上,不喜欢的学校变得亲切又美丽。
那学年结束时,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我把成绩单递给父亲。
父亲展开成绩单一看,眼睛睁大了,双手更微微颤抖,连声喊母亲出来。母亲
接过成绩单,那一瞬间她眼里的闪亮泪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考——________ 清楚——________ 颤动——________
(2)文章开篇说“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作者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件事来表现自己的“笨”。
(3)“我”原来是个让父母蒙羞的孩子,可是后来却考了全年级第一名,发
生如此大的转变是因为________。
(4)你有让父母骄傲的事吗?用简短的语言说给大家听!
【答案】 (1)思索;清晰;颤抖
(2)“我”刚上小学,把老师说的“脚踏实地,好好学习”说成“脚板印”;
“我”打碎花瓶,诚实地和妈妈讲述老师告诉的话;“我”的学习成绩,让父母脸
上无光
(3)父母的关爱
(4)略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
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
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如:思考:思索、考虑。根据其意思,
思考的近义词可以是“思索、考虑、沉思、琢磨、揣摩 、思量、推敲、寻思”中
其中之一。其他依次类推。清楚:清晰,明白,有条理。颤动:急促而频繁地
振动。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
文内容,锁定所相关信息,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叙事要注意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
结果交代清楚。
故答案为:(1)思索、清晰、颤抖
(2)“我”刚上小学,把老师说的“脚踏实地,好好学习”说成“脚板印”;
“我”打碎花瓶,诚实地和妈妈讲述老师告诉的话;“我”的学习成绩,让父母脸
上无光
(3)父母的关爱 (4)略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
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
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
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爱乡村的傍晚
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
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
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冈。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
村恬静而美丽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
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依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
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
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
响和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①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②使我
仿佛置身于一个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
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③一边唱歌④一边采蜜。丝瓜
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
⑤一个个大西瓜⑥像一个个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儿母亲的臂膀里,夕阳
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头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
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抒
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上回旋,使人听了
就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么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机,一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
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吭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
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这乡村恬静
的生活!
(1)细读短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判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乡村傍晚
景色的,选择正确答案画“T”。________然后再摘录最能体现这种顺序的三个词
语作为例证,写在下面长框里。
A.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
B.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
C.按不同方向转移顺序观察
D.按先整体后局部顺序观察
摘录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一组前后照应的句子。
(3)读文中第三自然段,按要求把语句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写实在事物的有:________
写联想事物的有:________
(4)本文通过写乡村傍晚的景色,抒发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答案】(1)B;远处;近处;身边
(2)“我美美地呼吸着……美丽的晚景”与“我多么喜欢……恬静的生活”相照
应。
(3)①④⑤;②③⑥
(4)喜欢乡村晚景,喜爱乡村恬静生活。
【解析】【分析】(1)考查写作顺序。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会发现按从远
到近的顺序观察,最能体现这种顺序的三个词语:远处、近处、身边。(2)考
查照应句。解题思路引导: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
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
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3)考查对实写事物、联想事物的把握能
力。写实在事物的有:①④⑤。写联想事物的有:②③⑥。(4)本题考查
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短文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
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点评】(1)此题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2)此题考查对照应句
的把握能力。(3)此题考查对实写事物、联想事物的把握能力。(4)本题考
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安妮的一生
安妮·弗兰克,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自
幼备受父母的宠爱,上学后又深得老师的喜爱。1942年7月,为了躲避纳粹党
的迫害全家躲进普林森河畔小屋,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这位13岁犹太少女
在日记中记下了她的孤独和恐惧,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
后被人告发,1944年8月被捕,1945年3月死于集中营,年仅16岁。
(二)《安妮日记》一则
最亲爱的吉蒂:
阳光普照,天空深蓝,和风轻佛,我渴望着,真的渴望着一切:交谈、
自由、朋友、独处。我渴望……哭一场!我觉得我仿佛要爆炸。我知道哭会有帮
助,可是我不能哭。我浮躁不安。我从一个房间踱到另一个房间,从窗框的细
缝呼吸,感觉到心在跳着,好像在说:“终于,满足我的渴望吧……”
我想,春天已经在我内心里。我感觉到春天在苏醒,我在我整个身体和
灵魂里感觉到它。
(1944年2月2日 星期六)
(1)辨字组词。
宠________ 期________ 孤________
庞________ 斯________ 狐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同义词。
孤独——期盼——
________ ________
祝愿——渴望——
________ ________
(3)安妮渴望得到哪些东西?
(4)是什么使安妮无法得到她渴望的东西?
(5)读过这两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你对安妮说些什么?
【答案】(1)宠爱
;期待
;孤独
;庞大
;斯文
;狐狸
(2)孤单
;期望
;祝福
;盼望
(3)她渴望着一切:交谈、自由、朋友、独处。更渴望和平。
(4)战争,为争夺不正当利益而掀起的战争。
(5)略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
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
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如:宠爱、庞大;期待、斯文;孤独、狐
狸。(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
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其中注意:孤独:独自一个人。所以“孤
独”的近义词是“孤单”。期盼:期待;盼望。所以“期盼”的近义词是“期望”。
(3)、(4)考查筛选相关信息。解答时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中找
出答案即可。(5)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和哲理,合理运用
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
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
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4)
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
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6. 进入中学
后,在日渐繁忙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
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
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目:这事真让我______________
要求:①半命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内;②字
数不少于500字;③在记叙中可插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
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范文:
这是真让我感动
人生的道路上,少不了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事情。而在这些珍贵的记忆中,
定会有无数的细节来供我们慢慢回味。在这些微妙的细节中你会有新的收获—
—是高兴,是悲伤,或许更多的还是感动。
——题记
自从入选了学校排球队以来,每天下午都少不了高强度的训练,而训练内
容则包括:扣球、垫球、传球等。其中,最让我头痛的莫过于发球了。
每一次站在底线,我这心老是“扑通”跳个不停。放眼望去,说实话,十
多米的距离足以使我感到畏惧。无数次,我都倒在了这种心理之下,从没有过
例外……颤抖的抛球,然后在手掌上的击球部位闹罢工后,一阵狂乱出手,导
致“啪”的一声,排球便得到自由,四处蹦跳。每当这时候,我这心中都不是
滋味,与排球解放后的兴奋有着天壤之别。
这天,和以往一样,在使我郁闷的发球时间中我已经连续三次发球相继失
败。于是,我开始急促不安、焦急难忍;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拿着排球就是一
【详解】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题目中明确要求写的是“这件事”,所以本文写的应该是一件事,一件
----
令人高兴的事、一件令人难忘的事,或者让人后悔的事……补充文题就是将半
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补充文题时应注意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
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
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
题目补充好后,要选好材料。补写好了文题,也就成了命题作文了,那我
们就要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文章
的主题。材料最好从自身写起,这样有助于表现真情实感。所写事件要突出中
心,安排构思重点情节——详写细写美写。
7. 半命题作
文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记忆深处的 ”。题材自选,内
容自定,不少于600字。
【答案】记忆深处的那些过往
有许多东西被埋在记忆里,无需刻意,也会对时想起。
整理东西时又翻出了那本毕业照,里面的人都在笑,笑得很开心,很快
乐,无论是浅浅一笑,还是开怀大笑,都是最纯粹,最美丽的这些笑,勾起了
我对那段美好的难忘的时光的回忆。
中学的时候每天都是最新的,从来没有过重复,记忆里,有个家伙是班里
比较顽皮的同学,爱打听消息,在一群女生中用“八卦新闻”换取“酬劳”—
—零食。比如某某谈恋爱啦,对象是谁啦,今天语文老师用的什么新香水啦,
写历史文化名人的伟大精神。社会上需要这种“美好的精神”,它不仅包含着
人间最宝贵的亲情、真情和友情,而且还蕴涵着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牺牲精
神和爱国精神。如果写物或景,要写出这件物品这道风景对你成长的意义。由
此看来,标题横线上的所填内容还是相当广泛的。
【点睛】
本文发布于:2023-11-29 14:47: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2404662301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