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大学现代汉语简答题
简答
1、语音同自然界的声音有何异同?
语音同自然界的声音一样,都具有物理属性,都可以从音高、音
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去进行分析。不过,语音和自然界的声音也
有不同,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所以它还
具有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2、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哪些要素?
1.音高,即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物体振动频率的高低;
2.音强,即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3.音长,即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物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4.音色,即声音的特色,它是由物体振动形式的不同决定的。
3、造成音色不同的条件主要有哪几种?
造成音色不同的条件主要有三种: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
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4、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在现代汉语语音里有何作用?
音高的不同变化对声调和语调的形成和分类有着决定性作用
音强在轻重音和语调中起重要作用
音长不仅在语调和轻声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在某些方言中还能区
别不同的元音
音色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元音和辅音的划分、不同
言或方言中所具有的某些个音,乙语言或方言中可能并不具有。
6、什么是记音符号?现代汉语常用的记音符号有哪几种?
标记语音的符号就叫记音符号,其中能逐一标记音素的符号又叫
音标。
现代汉语常用的记音符号有两种——《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
标。
7、《汉语拼音方案》主要有哪些特点和用途?
《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特点为:
1.在字母形式上,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便于人民群众学习
掌握及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2.在标音方法上,采用音位标音法,既能较准确地标记语音,又
能清晰地反映语音系统
3.在适用范围上,只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不拼写方音和古
音。
《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
1.作给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2.用来作为我国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
3.用来编索引、电报、旗语、工业产品代号
4.用来翻译人名、地名和科技术语
5.用来为汉字汉语的信息处理编制各种程序符号等
8、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有五点:
1.发元音时,声带总是颤动的;发辅音时,有的颤动声带,有的
5.发元音时,气流较弱;发辅音时,气流较强。
9、音素和音位有何联系
音素和音位都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不过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
出来的,音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位包括音质音位和
非音质音位,一个音质音位可以包括多个音素。
10、声母和辅音有何联系?
声母和辅音是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
间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普通话里大多数声母都是由辅音充当的,
但是辅音不一定都可以做声母或者都只能做声母。普通话的辅音有22
个,其中辅音n既可以做声母,也可以做韵尾;辅音nɡ则只能做韵
尾;其余的20个辅音只能做声母。另外普通话里有一些音节在声母的
位置上没有辅音的实体,是零声母音节。
11、什么是声母的发音部位?根据发音部位,普通话声母可以分
成哪几类?
声母的发音部位是指辅音声母发音时口腔里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
某两个部位;
或指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
或指气流在发音器官受到阻碍的部位。
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成七类:双唇音、唇齿
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
12、什么是声母的发音方法?根据发音方法,普通话声母可以分
成哪几类?
声母的发音方法,包括辅音声母发音时构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
法,气流强弱的情况以及声带是否颤动等几个方面;
或指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可以从阻
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等三个方面来观察;
或指构成阻碍和除去阻碍的方式,包括三个方面:发音时构成阻
碍和消除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除阻气流的强弱程度。
根据声带是否颤动,普通话声母可以分成两类:清音、浊音;
根据除阻气流的强弱,普通话的塞音、塞擦音声母可以分为两类:
送气音、不送气音。
13、指出下列普通话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m双唇浊鼻音
f唇齿清擦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l舌尖中浊边音
r舌尖后浊擦音
q舌面送气清塞擦音
ɡ舌根不送气清塞音
14、辨析下列各组声母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的异同。
d—t:二者都是舌尖中音,都是清塞音;
前者为不送气音,后者为送气音。
z—zh:二者都是不送气清塞擦音;
前者为舌尖前音,后者为舌尖后音。
l—m:二者都是浊音。
前者为舌尖中音,后者为双唇音;
前者为边音,后者为鼻音。
f—h:二者都是清擦音;
前者为唇齿音,后者为舌根音。
c—q:二者都是送气清塞擦音;
前者为舌尖前音,后者为舌面音。
15、什么是零声母?普通话零声母音节的开头常常带有哪几个辅
音?
零声母是指在音节声母的位置上没有辅音的实体,音节以元音开
头。普通话零声母音节的开头常常带有辅音成分:
1.韵母是i或以i开头的零声母字,开头的实际发音是带有轻微摩
擦的半元音[j];
2.韵母是u或以u开头的零声母字,开头的实际发音是带有轻微
摩擦的半元音[w];
3.韵母是ü或以ü开头的零声母字,开头的实际发音是带有轻微
摩擦的半元音[?];
4.不是以i、u、ü开头的零声母字,有些人念起来前头带有一个轻
微的舌根浊擦音[?]或喉塞音[/]。
零声母音节的开头虽然常常带有辅音成分,但是有时并不明显,
而且不能区别意义,不构成不同的音位。
16、按照韵头和韵尾给韵母分类,可以分为哪几个类别,请分别
说明。
1.按照韵母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分,韵母可分开口呼、齐齿呼、
合口呼、撮口呼四类。韵母不是i、u、ü和不以i、u、ü起头的属于开
口呼。i或以i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u或以u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
呼。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2.按照韵尾分,韵母可以分为无韵尾韵母;元音韵尾韵母,即有
元音i、u(o)作韵尾的韵母;鼻音韵尾韵母,即有鼻音n、ng作韵
尾的韵母。
17、简要说明韵母与元音的关系。
韵母和元音是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两个不同的概念。韵母是
音节结构中声母后头的部分,普通话的韵母39个;元音是气流不受阻
碍的音素,共10个。
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韵母的主要成分是元音,普通话中的10个
元音都可以充当韵母;反过来讲,有的韵母由一个元音充当,如a、e、
u等;有的韵母由两个元音充当,如ao、ie等;有的韵母由三个元音
充当,如uai、iou等;有的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n 、ng组合充当,
如an、ing等。
元音和韵母又具有差异性:
1.两者的着眼点不同。元音是就音色的性质说的,韵母是就音素
在音节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说的;
2.两者的单位层级不同。元音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韵母不是最小
单位,它可以包含着两个或三个元音,或者是元音和辅音的组合;
3.两者的范围不同。韵母的范围比元音的范围大。
18、普通话的声调用“五度标记法”是怎样表示的?
先用一根竖线作为比较线,分成四格五度,表示声调的相对音高。
由低向高标上1、2、3、4、5,依次表示低、半低、中、半高、高,
在直线的左边用横线、斜线、曲线来表示普通话四个调值的高低升降
变化。高而平的线表示阴平,以55来表示;由中向高变化的线表示阳
平,用35来代表;先降后升的线表示上声,用214来表示;由高而低
的线表示去声,用51来代表。这就是常用的简化的声调标记法,即五
度标记法。
19、简要说明普通话音节结构的主要特点。
1.音节中最少须有一个元音音素,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包括元
音音素和辅音音素。
2.音节中两个或三个元音可以连续排列。三个元音连续排列时,
依序充当韵头、韵腹、韵尾。
3.音节中可以无辅音。有辅音的,辅音多数处在音节的开头,只
有少数处在音节的末尾。处在音节前后的辅音一般只能有一个,不存
在[sk]、[fl]、[str]之类的辅音丛。
20、举例说明什么是音位,什么是音位变体。
音位是根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指的是一个语
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功能归纳
出来的音类。
比如,汉语普通话中,[a]、[ ¢]、[A]属于一个音位,在实际发音
中,不管你发的是哪一个A,都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例如把
“他”[tá¢]念成[táa]或者[táA],意思都没有变化。与此相反的是,
[n]和[l]不是一类,它们属于两个音位。在任何一个音节中如果把[n]念
成[l],或者把[l]念成[n],都会改变意思。例如把“拿”[n¢]念成[l¢],
意思就变为“拉”了。
一个音位常常包含几个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的音位变
体。
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就是说音位变体
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例如,普通话中的/e/音位,主要有[e]与[E]
两个变体。在韵尾[i]之前的时候念成[e],例如“对”念成[tuei51]。
在韵头[i]、[y]之后或作单元音韵母时念成[E],例如“略”念成[lyE51],
“欸”念成[E55]。因此,我们说[e]与[E]都是/e/的音位变体。
21、普通话声母与韵母配合的规律主要有哪些?
声韵配合关系表现在声母与韵母能否组合,决定于声母与韵母。
从声母方面看,基本规律有:
1.双唇音和舌尖中音d、t能跟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韵母相拼,
不能跟撮口呼韵母相拼。双唇音拼合口呼限于u。
2.唇齿音、舌面后音、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等组声母能同开口呼、
合口呼韵母相拼,不能与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相拼。唇齿音拼合口
呼限于u。
3.舌面前音同上述四组声母相反,只能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
合,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
4.舌尖中音n、l能跟四呼韵母拼合。零声母音节在四呼中都有。
从韵母看,基本规律有:
1.“o”韵母只拼双唇音和唇齿音声母,而“uo”韵母却不能同双
唇音和唇齿音声母相拼。
2.“ong”韵母没有零声母音节,而“ueng”韵母只有零声母音
节。
3.“-i[ ]”韵母只拼“z、c、s”三个声母,而“-i[ ]”韵母只拼
“zh、ch、sh、r”四个声母,并且都没有零声母音节。
4.“er”韵母不与任何声母相拼,只有零声母音节。
22、什么是变调,汉语中有哪些变调现象,请简要说明。
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一
样,这种变化叫变调,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变调:
1.上声的变调。两个上声相连,前面的上声读为阳平35。例如
“领导”的“领”读为阳平35;有的读为半上声,例如“毯子”的
“毯”读为半上声21。三个上声字连读时,前面的两个字读为阳平,
例如“草稿纸”的前两个字“草”与“稿”分别读为阳平35。在非上
声前面,前一个上声字均读为半上声21,例如“领袖”“水平”“土
地”“尾巴”中的前一个上声字,都读为半上声21。
2.去声的变调。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节就变为
53,如“上课”“定向”中的“上”与“定”,都读为53。
3.“一”与“不”的变调。在去声的前面,“一”与“不”读为
35,例如“一定”、“不怕”中的“一”、“不”读为35。在非去声
前读为51,例如“一天”“不停”中的“一”与“不”读为51。在相
同的动词之间时,读为轻声,例如“尝一尝”“看不看”中的“一”
与“不”。
4.“七”与“八”的变调。在去声前“七”与“八”可以变为阳平,
也可以不变,如“七岁”“八块”中的“七”与“八”。
23、普通话语音规范化工作包括哪些内容?请举例说明。
普通话的语音规范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确立正音的标准。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是在北京语
音的内部还存在一些分歧现象,例如北京的土音成分把“太”读成
“tuī”,把“蝴蝶”读成“hùtiér”等等,这一类的土音不能进入普
通话。再如,北京话的轻声与儿化现象特别多,有些是应该吸收到普
通话中的,有些是应该淘汰的,如何取舍是语音规范的问题。还有异
读词的读音,例如,北京话的“熟练”中的“熟”有“shú”和
“shóu”两个音。究竟读哪一个比较合适,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2.大力推广标准音。标准音一旦确定下来,就需要大力宣传推广,
凡广播员、演员、教师、学生、国家工作人员都要讲普通话,并且力
求符合普通话的语音标准。
24、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各有哪些特点?
语音方面,现代汉语元音占优势,没有复辅音,每个音节都有声
调
词汇方面,现代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广泛运用词根复
合法构成新词,双音节词占优势
语法方面,以词序、虚词为重要的语法手段,量词丰富,语气词
多,词法与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词语多功能
25、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
现代汉语规范化是根据汉语发展规律来确定并推广现代汉民族共
同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明确的、一致的标准,以进一步促
进汉语的健康发展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
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6、怎样区分语素、词和短语?
①语素和词、短语是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
音义结合体,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由语素
构成,短语是词与词按照一定的语法关系组合起来的大于词而小于句
子的语言单位。
②语素和词、短语的基本存在形式不同。语素的基本形式是单音
节,词的基本形式是双音节,而短语的基本形式则是三音节或三音节
而字是从书写角度划分出来的书写形体单位。
②词和语素的层级不同。词是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由一个
或多个语素构成。
③词和语素的表义程度不同。词表示的意义比较明确和固定,语
素表示的意义往往不具体或不固定,必须在它所构成的词里才能明确
地显现出来。
④量的对应不同。三者在量上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时一个汉
字既是一个语素,也是一个词,如“天”,有时几个汉字代表一个语
素和一个词,如“葡萄”,有时一个汉字表示几个不同的语素和几个
不同的词,如“副”,在“一副眼镜”、“副主席”和“名副其实”
根,后一个“子”是词缀。从语音形式上看,后面的词缀往往读轻声。
②词根在构词时的位置比较自由,是不固定的,即可以在别的语
素之前、之后或中间,如“水坝”──“开水”──“下水道”,而词
缀在构词时的位置是固定的,或在别的语素之前,或在别的语素之后,
如“老”作为词缀只能在前,“头”作为词缀只能在后。
③现代汉语中词根数量巨大,而词缀很少。
30、怎样区分叠音词与重叠式合成词?
叠音词和重叠词从形式上看相同,都是由两个相同的音节构成的,
写出来都是两个相同的汉字。如:①狒狒、饽饽、猩猩、孜孜、潺潺、
翩翩、皑皑②兜兜、馍馍、星星、刚刚、纷纷、妈妈、弟弟
但是,①组是叠音词,②组是重叠词。区分在于:叠音词是单纯
词,它的两个音节不能分开,必须连缀成义;分开后,每一个音节都
没有意义。有的或许有意义,但与整个词的意义没有关系。重叠词是
说明词义具有四大性质:
①客观性。词义是以客观事物或现象为基础的,如“车、船、飞
机、大、小、优秀、恶劣”等,这些词的词义都联系着现实中的实体
或现象。尽管有的词所指称的对象并不存在,如“上帝”、“魔鬼”
等,但还是有客观基础的,它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错误或歪曲的反
映,是人们认知水平不高的表现。
②概括性。词义在形成的过程中,只是概括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或
现象的共同特征,而舍弃了其个别的、具体的东西。如
把“教室”解释为“用于课堂教学的房间”。这是本质的归结,
它不管哪类学校用的教室,也不管房间的面积的大小,只要它具有用
于“进行教学”这一属性的房间,就是“教室”所指的对象。概括性
是词义的最重要的性质,任何词义都具有概括性。
③模糊性。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不清,它来源于词所
指称的客观事物边界不清。例如“中午”与“上午”之间就没有一个
33、多义词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现代汉语中多义词比单义词的
数量大?
多义词的出现是词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词产生的最初阶段,
它的意义只是对某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概括反映,往往是单义的。但是,
事物现象是复杂的,具有多方面的特征,甲、乙、丙等类事物现象可
能有共同的特征。因此,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就可能根据两类或几类事
物现象之间的某些特征方面的共同之处,用表示甲类事物现象的词去
表示与甲类事物现象的特征有联系的乙类或丙类事物现象,从而使这
个词产生出与原来意义有联系的新的意义。这样,原来的意义与新的
“青──轻──清──氢”。同音词不是一个词,而是一组词现象。同音
词分两类:同音同形词和同音异形词。多义词与同音异形词的区分一
目了然,因为同音异形词的书写形式不同。多义词与同音同形词书写
形式相同,极易混淆,区分原则是:从意义上看,多义词的各个意义
之间彼此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似或相关的联系,而同音同形词的意义
之间则毫不相干,从理论上讲,同音同形词是两个词或多个词,而多
义词是一个词,是一词多义而已。
36、简述义素分析的步骤。
义素分析在进行义项分析时,需要把词义的属性排列出来,通过
类属关系同别的非本类事物相区别,再根据某些特征同本类内部其他
事物相区别。大体说来有如下步骤:
①要明确分析的对象。义素分析总是在一些相关的词(同一语义
场)中进行,只有相关的词才可以比较,才更容易选择经济适用的义
素。例如“男人──女人”同“男人──女人──小孩”,分析所得的语
素便有多少之分(见②)。“男人──忽然”作为一组义素分析的对象
就没有什么意义。
②根据所选定的词,进行词义之间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的特征和
区别特征,即找出相应的义素,如“男人──女人”可分解为:男人
──[男性][成年人]女人──[女性][成年人]
这里的“成年人”是共同的义素,[男性][女性]是区别义素,但如
果加上“小孩”,则“成年”应独立出来成为区别义素,例如:男人
──[男性][成年][人]
女人──[女性][成年][人]
小孩──[男性]或[女性][非成年][人]
一般说来,区别义素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共同义素是表明各词之
间的相关性,对于全面认识词义有重要作用。
③义素确定后,还需要采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一般要对义素进
行概括分类,两项对立的义素可归并成一个,用“+”“-”号区分,
义素本身标以[ ],如“男性”(含“雄性”)写成“+[男性]”女性就
是非男性,即“-[男性]”,“成年”为“+[成年]”,“幼年”为
“-[成年]”。如:
男人──+[男性]+[成年]+[人]
女人──-[男性]+[成年]+[人]
小孩──±[男性]-[成年]+[人]
“±”表示既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非男性。
对于不适合二分的,也可以多分,分别用数字或其他系列符号表
示。
37、什么是同义义场?如何辨析同义义场中的同义词?
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同义词组成的语义场叫做同义义场。同义义
场中的同义词的辨析主要从理性意义上、附着色彩上、词性和用法上
三个方面进行。
理性意义上辨析包括:
①意义的轻重即“±[程度重]”。如“优秀”与“优异”都有“好”
的意思,但是,“优异”的程度显然比“优秀”重。
②范围的大小即“±[范围大]”。如“时代”与“时期”都是指社
会或人生发展的某一时间阶段,但“时代”所指的时间较长,“时期”
所指的时间可长可短。
③个体与集体的不同即“±[集合]”,也可以说是具体与概括的不
同。如“河流”与“河”都是指大的水道,但“河流”只能指集体,
“河”既可指集体,也可指个体。
④搭配对象不同如“关心”与“关怀”都是表示给予关注,但是,
“关心”的对象很广,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既可以是别人,
也可以是自己,既可以对上,也可以对下。“关怀”的对象有限,一
般是人,只能对别人,不能对自己,且一般用于上对下。
附着色彩上辨析包括:
①感情色彩的不同即“±[褒义]”。如“果断”与“武断”,有褒
义与贬义的区别,“荣誉”与“名誉”有褒义与中性的区别。
②语体色彩的不同,这包括众多方面:
A、即“±[书面语]”。如“儿童”与“小孩”,前者适用于庄重
的场合,有书面语色彩,后者适用于一般场合,有通俗的口语色彩。
B、即“±[行业语]”。如“血液”与“血”,前者适用于专门行
业,后者适用于一般场合。
C、即“±[方言词]”。如“鸡婆──母鸡”,前者是方言词,后
者是普通话词。
D、即“±[古语词]”。如“吾──我”,前者是古语词,后者是
现代词。
词性和用法上辨析包括:
①词性的不同即“±[形容词]”或“±[名词]”等。如“突然──忽
然”,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副词,“愿望──希望”,前者是名词,
后者兼名词、动词。
②用法上的不同即“±[定语]”或“±[谓语]”等。如“突然”可
以做定语,而“忽然”则不可。“希望”可以做谓语,而“愿望”则
不可。
在同义词辨析中,有些现象是交叉出现的,也可以是同时出现的,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进行多方位的分析。
38、同义词具有哪些表达作用?举例说明。
悼念你。
诗中用了”伫立、肃立、站“三个同义词,使语句富于变化,避
免单调。
④同义词连用,可以增强语势,使语义更加明朗,情文并茂。贺
敬之诗《桂林山水歌》: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有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其中“神”与“仙”、“姿”与“态”、“如”与“似”、“绕”
与“环”同义,作者通过这几组同义词的巧妙连用,增强了语势,使
诗句情文并茂,创造了优美的意境。
“不冷”并非就“热”,“不热”也并非就“冷”
40、反义词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反义词的构成条件主要有:
指性别。因此,通常情况下,反义词的词性是一致的。
②反义词是就词和词而言的,词与短语或短语和短语都不能构成
反义词。如“好”与“不好”,意义相反,但一个是词,一个是短语,
单位不统一,不能构成反义词,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则可,
因为双方都是词。
习惯上常常把它们当作同一范畴中相互矛盾对立的事物看待,久
而久之,这些词也就成了反义词。
41、什么叫成语?它有哪些特点?
成语是一种相习沿用的、结构形式非常固定的短语。其特点有:
②意义的整体性。成语的意义往往不是构成的每个语素字面意义
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它固定的意义。如“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字面
意思是“守着树桩等兔子”,但实际意义是“坐等意外收获”或“死
43、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区别和联系如何?
一种语言的词汇由于其内部成员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基
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大部分。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汇,是词汇中最
主要的部分,同语法共同构成语言的基础。基本词汇具有以下三个特
点:
①稳固性,即长期存在,不易变化。现在所使用的很多基本词在
甲古文、先秦典籍中就出现了,长期为社会服务着。如“山”“水”、
“日”、“月”等。
②普遍性,或称全民常用性,即流行区域广,使用频率高,为全民族
所理解。如“学习”、“劳动”、“锻炼”、“建设”等。
③能产性,即成为构成新词的基础。词汇丰富的主要手段是利用
已有的语素构造新词,而以基本词作为构词材料创造出来的新词,最
易于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并且基本词的构词能力特强。
一般词汇是一般词的汇合,包括古语词、外来词、方言词、行业
词、隐语等。与基本词汇相比较,它的特点是对社会发展变化反应最
等。
⑤字母外来词直接用外文字母(简称)或与汉字组合而成的词。
如“MTV”、“CD”、“卡拉OK”等。
⑥借形外来词从日语中借来的汉字词,如“景气”、“引渡”、
“取缔”、“演绎”等。
45、词汇发展主要有什么表现?
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不断地产生新词。如“网络”、“影碟”、“特别行政区”、
“手机”“国道”、“商品房”等就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
②旧词的消亡和发展。一些旧词退出了日常交际舞台,逐渐消失,
如“交际花”、“红卫兵”、“走资派”等;一些旧词逐渐地缩小使
用范围,如“阶级”、“文化大革命”、“马路”等;一些旧词又获
得了新义,如“改革”、“明星”、“工程”等;一些曾退出了交际
舞台的旧词又重新启用,如“股票”、“拍卖”、“破产”等。
③词义的发展变化。很多专科术语,如“起飞”、“辐射”、
②外来词的规范吸收外来词对丰富本民族语言词汇,增强语言表
现力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A、不要滥用外来词。凡汉语中已有相应的词表达的,就不必再用
外来词,如汉语中已有“连衣裙”,就不需要“布拉吉”。B、统一外
来词的书写形式。采用通用式,淘汰其他形式,如“托拉斯”不写
“托拉思”。
C、吸收外来词应尽量采取意译方式。除了人名、地名、国名要
用音译,以及不用音译不能准确表达外来事物的意义的之外,一般尽量
采用意译形式,如用“激光”,不用“镭射”, 用“话筒”不用“麦克
风”。
③古语词的规范古语词的吸收是丰富现代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途
径。但必须根据实际表达和特殊场合的需要而选用那些有表现力的古
语词,如“瞻仰”、“谒见”等,反对吸收那些已经失去生命力的词
语,如“衔泣”、“滥觞”等。
④新词的规范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创造一些新词,这是必要的。
可是有些所谓的“新词”意义含混不清,结构也不符合汉语构词习惯,
如“刺耳的声音”说成“刺声”、“疲劳”说成“疲累”等。这样的
词其实是“生造词”,必须加以规范。
46、普通话的声调,用“五度标记法”是怎样表示的?
先用一根竖线作为比较线,分成四等分,由低向高标上1、2、3、
4、5,依次表示低、半低、中、半高、高,在直线的左边用横线,斜
线、曲线来表示普通话四个调值的高低升降变化。高而平的线表示阴
平,以55来表示;由中向高变化的线表示阳平,用35来代表:先降
后升的线表示上声,用214来表示;由高而低的线表示去声,用51来
代表。这就是教学上常用的简化的声调标记法,即五度标记法。
47、调值和调类的关系如何?
答:调值是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根据所有音节的实际读法,把调值相同的音节归
纳在一起所建立起来的种类。
二者关系密切。
首先,调值和调类都是声调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其次,调值决定调类。一般来说,某种语言或方言里,有几种调
值就有几个调类。如普通话中有高平(55)、中升(35)、降升
(214)、全降(51)四种实际读法,即四种调值,根据这四种不同
的调值,把普通话的音节归为四大类,即四个调类。反过来说,普通
话有四个调类,就说明它的音节共有四种不同的音高变化形式,四种
读法、四种调值。
调值和调类也有区别,表现在:
(1)确立的根据不同。调值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确立每一种
声调的调值,根据的仅仅是音高、音高的变化;而调类是根据调值归
纳的类,确定调类的依据是调值的多少。调类与声调的实际读法没有
直接联系,只有间接的关系。普通话与方言或方言与方言,它们的调
类往往是相同的,但它们的调值一般说来是不一样的。
(2)与声调的关系不同。调值是声调的内容,它忠诚地记录了声
调的音高变化的轨迹。只要有一定的语音知识,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调
值提供的音高变化形式,较准确地发出不熟悉的方言的各个声调来。
调类是声调的分类,是声调的“名”,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或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它只是对众多音节的声调,
根据调值的多少作了类化工作,分声调为几类,每类起个名称。打个
比方,调类像铁路上的车次,有一条路线,就命名一个车次;而调值
好像路线示意图,标明车次的起点站、途经地方和终点站。
48、声母与辅音的关系如何?
声母是音节结构开头的辅音音素,共有b、p、m、f、d、f、n、
l、g、k、h、j、q、x、zh、ch、sh、r、z、c、s21个;辅音是发音
时气流在口腔,鼻腔受阻的音素,共22个,除21个声母外,还有ng。
二者的区分表现有:
(1)性质和着眼点不同。声母是音韵学术语,着眼于音节结构的
分析,是音节开头的部分;辅音是语音学术语,着眼于音位系统和语
音特色的分析,是发音时气流受阻形成的音素。
(2)范围大小不同。辅音的范围比声母大。22个辅音中,有21
个能做声母,ng能做韵尾,不可作声母;n既能做声母,又能做韵尾。
二者的联系也很密切:所有的声母都是辅音,辅音中除去ng之后,都
可做声母。
49、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角度,普通话的声母各分为哪些类
型?
从发音部位看,普通话的21个声母分为七类:双唇音b、p、m,
唇齿音f,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
ch、sh、r,舌面音j、q、x,舌根音g、k、h。
从发音方法(主要是成阻、除阻的方式)看,普通话21个声母分
为五类:塞音b、p、d、t、g、k,擦音f、h、x、s、sh、r,塞擦音
z、c、zh、ch、j、q,鼻音m、n,边音l。
50、送气和不送气是按什么区别的?普通话的送气声母有哪些?
送气和不送气是按气流的强弱不同划分的,送气音气流强,不送
气音气流弱。普通话的塞音、塞擦音中存在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送
气音有p、t、k、c、ch、g六个,其余为不送气音。
51、清音和浊音是按什么划分的?普通话的浊辅音有哪些?
清、浊的不同是按声带是否振动划分的。声带振动是浊音,声带
不振动的是清音。普通话的浊辅音有m、n、l、r、ng 五个。
52、韵母与元音的关系如何?
韵母是音节结构中声母后头的部分,普通话的韵母39个;元音是
气流不受阻碍的音素,共10个。
二者关系密切:
韵母的主要成分是元音,普通话中的10个元音都可以充当韵母;
反过来讲,有的韵母由一个元音充当,如a、e、u等;有的韵母
由两个元音充当,如ao、ie等;有的韵母由三个元音充当,如uai、
iou等;有的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n 、ng组合充当,如an、ing等。
元音和韵母也有明显的区别:
(1)二者的着眼点不同。元音是就音色的性质说的,韵母是就音
素在音节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说的;
(2)二者的单位层级不同。元音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韵母不是最
小单位,它可以包含着两个或三个元音,或者是元音和辅音的组合;
(3)范围大小不同。韵母的范围比元音的范围大。
53、描写十个单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
a[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o [o]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e[ ]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i [ I ]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u[U ]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Y]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 ]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I[ ] 舌尖前不圆唇元音
-I [ ]舌尖后不圆唇元音
er[ ]卷舌、央半低元音
54、复元音韵母分为哪些类型?
复元音韵母指包含两个或三个元音的韵母,普通话里共13个。发
音时,复元音韵母的几个元音的响亮程度和清晰度不同,根据主要元
音的位置不同,13个复韵母分为三类:前响复韵母ai、ei、ao、ou四
个,后响复韵母ia、ie、ua、uo、 uai、uei四个。< p=""> 55、鼻韵母的发音特点是什么?分为哪几类? 鼻韵母是指由元音和鼻辅音n或ng组成的韵母,共16个。它们 发音时,由元音的舌位向鼻辅音舌位移动,鼻辅音充当韵尾时与充当 声母时略有不同,没有除阻阶段。 鼻韵母分为两类:一是前鼻音韵母,韵尾是鼻辅音n,包括an、 en、ian、in、uan、uen、 鼻辅音ng,包括ang。eng、iang、ing、uang、ueng、ong、iong 八个。< p=""> 13、“四呼”是怎样划分的? 我国传统音韵学对韵母按照韵头进行分类,这叫“四呼”。按此 方法,把i和I作韵头的韵母称为“齐齿呼”;把U和U 作韵头的韵 母称为“合口呼”;把<和<作韵头的韵母称为“撮口呼”;其余韵母 均为“开口呼”。这种方法有利于提示汉语普通话声韵的结合规律。 14、韵母和韵部一样吗? 韵母和韵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即有联系又有区别。韵部由韵母 充当,韵部的范围比韵母的范围大,一个韵部可以包含几个韵母。凡 是韵腹相同或者相近的(若有韵尾,也要相同)都属于同一韵部,韵 头的有无或相同与否,可以不加考虑。如an、ian、uan、 同韵母都属于普通话an的韵部,即“十八韵”的“寒”韵、三十辙的 “言前”韵。< p=""> 15、什么是音节? 音节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或称最基本的语音结构单位,或称从 听觉上最容易分辩出来的语音片段。从发音来说,是发音过程中肌肉 一次从紧张到松弛的过程;从听音来说,每一个音节都有一个明显的 响度中心。 16、汉字与普通话的音节是什么关系? 在汉语中,一个汉字读出来就是一个音节,反过来说,一个音节 用汉字记录下来往往就是一个汉字(儿韵尾除外,儿韵尾一个字“儿” 不是一个音节),即汉字的字音与音节的数目具有一致性。 17、汉语普通话中常用音节有哪些? 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总数400个左右,常用音节14个:de、shi、 yi、bu、you、zhi、le、ji、zhe、wo、ren、li、ta、dao。 18、音节的分析有哪些方法? 音节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对它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分析音节 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音素分析法。这是语音学的分析方法,随着西方语音学的引 进而应用于汉语音节分析。它将音节分解为不可再分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素,然后进一步分析出几个元音、几个辅音。如“一颗黄豆”4个音 节分别由i(一个音素)、k-e(2个音素)、h-u-a-ng(4个音素)、 d-o-u(3个音素)构成。进而言之,“一”这个音节只有一个元音i 构成,“颗”由一个元音e、一个辅音k构成,“黄”由两个元音u、 a和两个辅音h、ng 构成,“豆”由两个元音o、u和一个辅音d构 成。这种分析法的优点是比较细致,适合分析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 语音,便于世界各种语言之间的语音比较。 二是声韵调分析法。这是我国传统的语音分析方法。它着眼于语 音结构部件的组合,将音节分析为几个组成部分,音节的前部为声母, 音节的后部为韵母,贯穿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是声调。韵母部分再进 一层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例如:“xi o(小)”声母是x由辅音充 当,韵母是iao,声调是上声调;韵母iao又分为韵头i由元音充当, 韵腹a由元音充当,韵尾o由元音充当。这种分析方法的优点是比较 符合汉语的实际,如声调特征。 19、元音和辅音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音素根据声源特征的不同划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这两类的区 别主要有四个方面: (1)元音发音时,声带一定振动,声音比较响亮;辅时发音时, 声带一般不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 (2)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咽头,不受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 通过咽头,口腔一定受阻。 (3)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4)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发辅 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 20、人的发音器官主要有哪些?功能如何?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因此语音有生理属性。人的发音 器官包括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与鼻腔三个部分。其各分功能 如下: 肺是发音的动力站,气管输送气流的管道。由肺部活动产生的气 流经气管输送通过喉头和声带。声带是喉头内的筋肉小室中的两片富 有弹性的肌肉。它的前端连结喉头内的甲状软骨,后端连结喉头内的 杓状软骨,通过杓状软骨的活动,声带或松或紧、或开或闭。呼吸或 发噪音时,声带放松,声门大开,气流可以自由出入;发乐音时,声 带靠拢,声门关闭,气流从声门的窄缝中挤出,颤动声带,产生响亮 的声音。声带起着发音体的作用,人控制声带的活动,发出不同的声 音来。 口腔和鼻腔起着共鸣器的作用,它们把声带发出的音放大传开。 口腔内参与发音的主要部位是上唇、下唇、上齿、下齿、上齿龈、硬 腭、软腭、小舌、舌。其中上下唇,软腭、小舌、舌和下腭都是可以 活动的,称为积极发音器官,其他都不能活动,称为消极发音器官。 唇和舌的活动主要是改变口腔共鸣器的形状,小舌像一个阀门,负责 关闭或打开鼻腔通道,下腭的活动决定口的开合,这些发音器官协调 活动,就能发出不同音色的语音来。学生掌握发音器官及其活动的原 理,经过一定练习,就能很好地驾驭它,纠正方言,把握普通话的正 确发音。 21、简述音位与音素的区别与联系? 音位与音素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它们都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 最小的语言单位,不过,音位是按语音的社会性质划分出来的起辩义 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如[p] 和[p‘] 在汉语中具有区分意义的作用, 是两个音位,“班”和“攀”的不同就在于声母送气不送气;在英语 中,[p] 和[p ' ]是一个音位,speech中的p无论读成送气还是不送气 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音素是按语音的物理性质和生理性质划分出来 的最小语音单位,并不着眼于它是否有辩义功能,而是看它是否区别 于别的音素的特殊音色。如[p]与[f],[A]与[a],都是不同的音素,因 为它们的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不同,但是在普通话中,[p]与[f]是两个 不同的音位,而[A]与[a]只是同一个音位,因为这两个音素不具有辩义 功能。 大致说来,音位与音素的对应关系有两种: (1)一对一的关系,即一个音位只是一个音素,如|s|=s[s]、|t' =q[t'],|ts'|=c[ts']等。 (2)一对多的关系,即一个音位包括几个音素,如|a|包括[A]、 [B]、[a]、[A]四个音素,|i|包括[i]、[I]、[j]三个音素。22、普通话音 位系统包括哪些方面? 普通话的音位系统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辅音音位,即22个辅音: 二是元音音位,即10个元音, 三是声调音位,即四个声调,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 51。 24、普通话声母与韵母配合的规律主要有哪些? 声韵配合关系主要体现在做声母的辅音位与做韵头的元音音位之 间的结合或排斥上。 从声母方面看,规律主要有: (1)双唇音b、P、m只能同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限于u) 的韵母配合;不能同撮口呼韵母相拼。 (2)唇齿音f只能同开口呼、合口呼、(限于u)的韵母配合构 成音节,不能与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相拼。 (3)舌尖前音z、c、s只能同开口呼、合口呼的韵母配合构成音 节,不能同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机拼。 (4)舌尖中音d、t能同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的韵母配合构 成音节,不能同撮口呼的韵母相拼;n、l可以同四呼的韵母配合构成 音节。 (5)舌尖后音zh、ch、sh、r和舌根音g、k、h只能同开、合 两呼的韵母配合构成音节。 (6)舌面音j、q、x只能同齐、撮两呼的韵母配合构成音节。 (7)零声母可以与四呼的韵母配合。 从韵母方面出发,我们还可以得出声韵配合的另一些规律: (1)“O”韵只拼唇音和唇齿音声母,而“uo”却不能同唇音和 唇齿音声母相拼。 (2)“ong”韵没有零声母音节,“ueng”韵只有零声母音节。 (3)-i[ ]韵只拼“z、c、s”三个声母,“-i[ ]”韵只拼“zh、ch、 sh、r”四个声母,并且都没有零声母音节。(4)“e”韵“er”韵不 与任何声母相拼,只有零声母音节。 22、语调和字调的关系是: (1)语调主要由句末音节的音高变化来体现。如果句末音节是轻 声,则上推至倒数第二音节。 (2)语调和字调不是简单相加,也不能互相抵销,而是以高调为 基础加以变化。 (3)一般说任何变化都不能完全改变末尾音节的声调调型,而只 能改变它的绝对音高。 23、汉语音位在音节内结合的特点概括起来有哪些方面? (1)元音音位与声调音位结合,可以构成音节。这是构成音节的 最低限度。如音节“雨”[y]“衣”i[i]。 (2)构成音节的最高限度可以有四个音素音位和一个声调音位, 如音节“绚”xu n、“吹”ch i。 (3)汉语元音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可以有两个或三个元音连续排 列的结构。它们分别充当韵头、韵腹、韵尾。如“耍”的韵母ua包括 韵腹和韵尾两部分,“秋”的韵母包括韵头、韵尾、韵腹三部分。辅 音音位只能单个地出现在音节开头和结尾,从无相连的结构,没有复 辅音。这也就造成汉语音节中元音占优势的现象。 24、什么叫做轻声,为什么它不是独立的声调? 在北京语音中,有些音节在词或句子里失去了原有的声调,变得 又轻又短,叫做“轻声”。 轻声是一种声调的音变,不是一个独立的声调。这是因为: (1)轻声的性质与声调有很大的不同。决定声调性质的是声音的音 高,即频率,但决定轻声性质的主要是音长和音强(2)轻声字都有原 调,属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的一种,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变成 了轻声。轻声由四声音变而来。(3)四声有自己固定的调值而轻声却 没有。轻声音节的音高和音强随一定的环境而变化,取决于前一音节 的调值。 (1)对等关系,即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位,如字母b代表[p]音 位,字母d代表[t]音位。 (2)合作关系,即两个字母代表一个音位,如zh两个字母共同 代表音位[ts]、ng两个字母代表音位[N]。 (3)兼职关系,即一个字母在不同的环境中代表几个音位,如i 字母代表[I]、[ ]、[ ]三个音位。 26、救过他的姐姐的学生这句话有几种停顿方法? 有三种。 第一种停顿在“救过”与“他的姐姐的学生”之间,意思是“他 的姐姐的学生”被某人“救过”; 第二种停顿在“救过他的”与“姐姐的学生”之间,意思是“姐 姐的学生”“救过他”; 第三种停顿在“救过他的姐姐的”与“学生”之间,意思是“学 生”“救过他的姐姐”。 如果用层次分析,这三种含义的分析如下: 一、救过他的姐姐的学生。 | 动宾| | 偏正| | 偏正| 二、救过他的姐姐的学生。 | 偏正| | 动宾| | 偏正| 三、救过他的姐姐的学生。 | 偏正| | 动宾| | 偏正| 27、语法结构的重音规律如下: (1)在简单的主谓结构句中,谓语往往重读,如:风停了,雨住 了。 (2)动宾结构的句子,宾语重读。如:美德好比宝石。 (3)补语往往重读。如:这篇文章写得十分深刻。 (4)疑问词重读。如:谁来了? 28、语气词“啊”通常附在句子或词语的末尾,读轻声,由于受 到前一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往往发生同化、增音等音变现象,规律 如下: (1)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时,要读na,写成“哪”,如 “她走得多慢哪!” (2)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g时,要读nga,仍写成“啊”, 如大家都来帮忙啊! (3)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是-i[ ]时,要读[zB],仍写成“啊”。 如:你去过西湖几次啊! (4)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是-i[ ]时,要读ra,仍写成“啊”。 如:多好的啊! (5)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是u(包括ao,iao)时,要读wa, 写成“哇”。如:浩浩荡荡的队伍多威武哇!你写得多好哇! (6)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是i、<时,要读ya,写成“呀”。 如:你千万别介意呀!小王会不会去呀? (7)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是a、o(ao,iao除外)、e、时, 在“啊”[a]之前增加一个音素i,要读ya,写成“呀”。如:你说的 是什么话呀!人真多呀!天气好热呀!你快写呀! 语气词“啊”音变后读ya,wa,na时,习惯上分别写成“呀”, “哇”,“哪”,读nga、ra,[za]时,习惯上都写成“啊”,在写作、 朗读时应注意音变后的写法、读法。如果都写成“啊”也未尝不可。 29、什么叫做儿化韵? 普通话韵母er不单独成为一个音节,而附在一个音节的末尾,使 韵母带上卷舌的色彩,这就是“儿化韵”。 “儿化”不是简单地在韵母后边加上一个er音,其中包括增音、 脱落、更换、同化等一系列音变现象。 (1)增音:原韵母如为开尾,儿化后在原韵母后增加卷舌动作, 如“花儿”hu r“大伙儿”d hu r; (2)脱落:原韵母如有韵尾,而韵尾为前元音i或鼻辅音n的, 儿化后原韵尾脱落,如“一块儿”y ku ir,“花园儿”hu yu nr; (3)更换:如原韵母为舌尖元音,为了卷舌的准备动作将原韵母 改换为夹元音[[],如“字儿”z r,“树枝儿”sh zh r;(4)同化:如 果韵尾为后鼻音韵尾,儿化后原韵尾脱落,但元音受其同化,仍保留 鼻化色彩,如“帮忙儿”b ngm ng r。30、“一”、“不”的变调规 律: “一”的本调是阴平,“不”的本调是去声。它们的变调规律是: (1)单用或在句末,念本调。如二十一,统一,不(我就来)。 (2)在去声字前,一律念阳平。如:一致,一目,不错,不败。 (3)在非去声前,一律念去声。如:一笔,一直,不说,不好。 (4)“不”和“一”在中间都念轻声。如:看一看,谈一谈,受 不了,行不通。 上一页下一页 “寒”韵、三十辙的“言前”韵。<> eng、iang、ing、uang、ueng、ong、iong八个。<>
本文发布于:2023-11-29 14:40: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2400382301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完整版)大学现代汉语简答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完整版)大学现代汉语简答题.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