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2期
vol.31No.2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Sichu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2021年04月
Apr.2021
《岳麓秦简》疑难词考释八则
黄丽梅
a,b
(贵州师范大学a.文学院,b.出土文献及近代文书研究中心,贵阳550025)
摘要:《岳麓书院藏秦简》是继《睡虎地秦简》之后研究秦文字重要文献材料的又一发现。其年代久远,疑难词较多。
文章运用训诂、文字、音韵等知识,选择8个尚存分歧或未注释的疑难词,对其进行考释,提出己见。
关键词:岳麓秦简;疑难词;考释
中图分类号:H1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094(2021)02-0130-05
EightPiecesofTextualRearchonDifficultWords
in“YueluQinBambooSlips”
HUANGLimei
a,b
(eofArts,fortheStudyofUnearthedDocumentsandModernDocuments,
GuizhouNormalUniversity,Guiyang550025,China)
Abstract:The“QinBambooSlips”collectedinYueluAcademyisanotherimportantdocumentmaterial
forthestudyoftheQincharactersafterthe“ShuihudiQinbambootexts”.Becauofitslonghistory,thereare
manydifficultwords.Byusingtheknowledgeofexegesis,characters,phonologyandsoon,thispaperchoos
8difficultwordswhicharestilldivergentorunannotatedtomaketextualrearchandexplanation,andputsfor-
wardsomeopinions.
Keywords:“YueluQinBambooSlips”;difficultwords;textualrearch
①
《岳麓书院藏秦简》(以下简称《岳麓秦简》)一、䦼坏
院垣䦼坏,听间勿塞。里中备火,审智民能。共五卷,有竹、木简2098枚。内容主要分为《质
(1504正《为吏治官及黔首》)日》《为吏治官及黔首》《占梦书》《数书》《奏谳书》
整理者释“䦼”为“决”,未作具体释义。廖继《秦律杂抄》和《秦令杂抄》等七类,为我们研究秦
红认为“䦼”应读为“缺”,破裂义。马芳、张再代历史地理、占梦习俗以及法律条文等提供了真
[1]
兴认为“䦼”应读为“绝”,假借义。实可靠的文献材料。自《岳麓秦简》出土以来,已
[2]
按:此处“䦼”为本字,非通假字。廖继红、马有众多学者在字、词方面对其进行了大量详细的
芳、张再兴均在“䦼”通“决”的基础之上再说“决”研究。笔者近期在阅读原简释文和相关文献的
通某字,并未找到“䦼”通某字的直接书证,在通过程中,发现有一些释义不明确或尚存争议的词
假基础之上再通假,似有些牵强。《说文·阜部》:语,本文选取其中8则词语,试作考释,不当之处,
“䦼,阜䆕也。从阜,決省声。”指山被䆕穿。《字敬请方家斧正。
收稿日期:2020-10-26
作者简介:黄丽梅(1996—),女,四川眉山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碑刻文字,文献学。
130
黄丽梅《岳麓秦简》疑难词考释八则
汇·阜部》:“䦼,音決,陵阜穿也,空也。又音劈,通的书证并未多见。王辉及邱亮皆依据古音相
地裂也。”《类篇》:“呼決切,陵阜䆕也。又拍逼通来证明,未举书证。因此,“联”字实为何解还
切,地裂也。”《龙龛手鉴》:“普逼反,地裂也。”《中有待商榷。
文大辞典》:“芳逼切,地裂也。古穴切,陵阜穿《为吏治官及黔首》1581:“□死(列)弗补,度
也。”据各字书,“䦼”主要有两义项:一为“山被䆕稼得租,用兵不湿。”整理者此处认为“死”为误
穿”义;一为“地裂”义。且二义均与毁坏、崩缺有字,实际上应是“列”字,此处注释无疑。《睡虎地
关。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
决,《说文•水部》:“决,行流也。”朱骏声《通吏,毋敢择行钱、布”。该句中“列”应释为“死”,
训定声》:“人导之而行曰決,水不循道而自行也因“列”和“死”形近而发生了讹误。据此,“列”
曰決。”可引申为弄断、冲破、打开等义,《吴子》:和“死”因形近而易被讹用,“□死(列)弗补”一句
,内出可以決围,外入可以屠城矣。”字应为“列”字。古代常出现上下文意相承“有此三千人“死”
又有判决、判断等义,《韩非子•解老》:“目不能決而换用不同词语来表达相近或相反意思的情况。
黑白之色,则谓之盲。”不管是決的本义还是引申蓋联屚,奴婢莫之田,盗贼弗得。”紧承上句“臧
义,都不符合原义。据现有的文献记载,上古汉□死(列)弗补,度稼得租,用兵不湿。”上下文意“
语时期均未出现过“决坏”二字连用的情况,后代相承,且后文又出现“衣联弗补,五谷禾稼”,句意
出现时则均与水有关。如《资治通鉴》:“初,平帝两两对比,可发现此处“联”等同于“列”。“联”字
时,河、汴决坏,久而不修。”《后汉书》:“郡多陂来母、元部,“列”字来母、月部,两字声母相同,韵
池,岁岁决坏,年费常三千余万。”由此可见,“决”母有对转关系,两字可相通。又“列”为“裂”的古
义是不符合原文的。而“䦼”字有地裂义,由地裂字,因此王辉解释更为合理。
义引申为屋墙等破裂是符合词义引申逻辑的。屚,《说文•雨部》:“屋穿水下也。”段玉裁注:
在《岳麓秦简》中,“䦼”字共出现两次,意义相同,字作屚,漏行而屚废矣。”赵平安先生在《补“今
均为破裂、毁坏义。在同时期的文献材料中也出》一文中提到:“漏应是汉代出现的文字,实“屚”
现了“䦼”的相同用法。如《睡虎地秦墓竹简•徭物较早出现于干章A铜漏壶;屚的写法见于睡虎
律》:“未卒岁或坏䦼,令县復复兴徒为之,而勿计地秦简等”。即先有“屚”后有“漏”。漏,《说文
为繇(徭)。卒岁而或䦼坏,过三堵以上,县葆者•水部》:“以铜受水,刻节,昼夜百刻。”漏是古代
补缮之;三堵以下,及雖未盈卒岁而或盗䦼道出的计时器,因滴水计时而具有漏水义。“屚”与
入,令苑辄自补缮之。”该三处的“䦼”亦崩缺、破音同而用法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不可说两者“漏”
裂义。两简同字同义且时间接近,我们可大胆推为异体字关系;且先“屚”后“漏”,不可说“屚”假
断“䦼”乃本字,用的是它的引申义破裂,崩缺。借“漏”。两者当为古今字关系。原文应直接解
二、联屚释为有漏缝,而不是说“屚”通“漏”。“臧蓋联屚”
臧蓋联屚,奴婢莫之田,盗贼弗得。(1567正即储藏东西的地方有裂缝漏缝。
)《为吏治官及黔首》
整理者释“屚”为“漏”,未给出详细释义。邱关龠不利,治奴苑如县官苑,它县毋传。
亮同举“室屋联屚”和“衣联弗补”,认为“联”或当1529正《为吏治官及黔首》)(
源自“烂”之假借。王辉认为“联”当读为裂,整理者释“关龠”即“关鑰”,钥匙义,并引用
[3]
联、连音义并近,古多通用。连、裂音近可通。“五十步以方,方尚必为关鑰守之”为证。《墨子》
[4]
按:结论不全,还需补充。“联”通“列”,“联按:结论不全,还需补充。“关龠”为钥匙义的
屚”即有裂缝漏縫。“联”或“连”字均无破裂义,且最初写法,后写作“关鑰”。关,《说文•门部》:“以
与“烂”和“联”与“裂”在传世文献中直接相木横持门户也。”朱骏声《通训定声》:“竖木为闲,“联”
[5]
[6]
三、关龠
131
第31卷第2期
vol.31No.2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Sichu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2021年04月
Apr.2021
横木为关。”据此,“关”本身就具有锁匙义。《说文减也。”王念孙疏证:“豤者,齧之减也。”由此知,
•品部》:“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龠”“豤”有两义,即囓和减。靡,《说文•非部》:“靡,
是用来调和众乐之声的主乐器,因跟古代钥匙形披靡也。”其本义是散乱、倒下,可引申为分散、消
状相同而被用来指代钥匙。《今文尚书》:“乃卜三灭、磨损等义。《汉书•杨王孙传》:“夫厚葬诚亡益
龟,一习吉。启龠见书,乃并是吉。”《睡虎地秦墓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
竹简•为吏之道》:“赋敛毋度,城郭官府,门户关此句“靡”为分散。《国语•越语下》:“王若行之,将
龠。”亦出现了“关龠”二字。妨于国,靡王躬身。”韦昭注:“靡,损也。”《荀子•
[7]
鑰,《说文》未收录该字,其他字典书籍均认大略》:“利夫秋豪,害靡国家。”王先谦集解引王
为其有锁匙义。如《方言》第五:“户鑰,自关之念孙曰:“靡者,灭也。”“㱙败”二字为同义复词或
东,陈楚之间谓之键,自关之西,谓之鑰。”《故训者同义词组,据全简之通例,在四言句中,如若前
汇篡》:“鑰,关牡也,今谓之钥匙。”《正字通》:“鑰两字词义相同或相近,后两字也如此。即“豤”为
鍉,所以啓鑰者,俗作匙,读时、矢二音。鑰,以闭减少,“靡”为消灭或磨损,“豤靡”连用为消减,代
户,鍉以啓鑰,锁腹有须,鍉入内鉤合其须,则鑰此义入原文也符合语义。
开。”文献中我们也能找到“鑰”意为锁匙的用法,
如《太平广记》:“遂相与出门,及反顾,扃鑰如水渎不通,船隧毋庑,路赋稍赋毋缿,临财见
旧。”《全宋诗》:“腾虬守金鑰,疾骑穿云岭。”利不取笱富。(1501正《为吏治官及黔首》)
据现有的文献记载,“关鑰”最早出现在《墨整理者释“稍”为“艄”,未给出详解。
子》中,但由于版本不同,个别字有所争议。按照按:结论有误,当改。“稍”意为小,“稍赋”指
整理者的说法,《墨子》一文中已出现了该字,而的是金额较小的赋税。秦代赋税严重,具体的有
于洪涛先生的《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编联田租、口赋、算赋、户赋、关市之税等,尚未见过关
二则》一文中则提到过《墨子》一文写的是“关籥”于路赋、船赋的记载,因此“路赋”“稍赋”具体何
二字。因此,“鑰”字出现的时间仍存疑。但解不得而知,“稍”释为“艄”还有待商榷。
[8]
和《睡虎地秦简》作为出土文献,其已《岳麓秦简•金布律》:“官府为作务、市受钱,《岳麓秦简》
能证明“关龠”出现的时间早于“关鑰”。参考其及受赍、租、质、它稍入钱,皆为官缿……,令入钱
他字典对“鑰”的解释我们只能试着猜想“鑰”字者见其入。”于豪亮先生认为“稍入”是《周礼》所
或许从金龠声,是由于词义引申,“龠”字所记载说的“稍食”,即月稟所入之钱,陈松长先生认
的词义过多,为了缓解“龠”字的压力,重新为“钥为“稍入”是“渐入”的意思。郭浩在陈松长先
匙”义在“龠”的基础上造的字。“龠”和“鑰”应当生的基础上又补充说明市租、质钱需要用缿来收
为古今字关系。取是因为市租等稍入钱收缴次数频繁且不固定,
四、豤靡每次现金发生额较少。在《岳麓秦简•金布律》
㱙败豤靡,案户定数,纺织载綘。(1532正《为中,“稍入”又与“赍”“租”等并列,我们可以确认
吏治官及黔首》)的是“稍入”是税收的一种,且跟“渐入”和“现金
整理者释“豤”通“墾”,翻耕,开垦。少”有关,或许可能就是“稍赋”。在上引学者观
按:结论当改,“豤”意为减少,非通假字,“豤点的基础上,我们试着将“稍”进一步解释为“小”
靡”即消减。“㱙败”在此处为腐朽、腐烂义,“豤”的意思。稍,《说文•禾部》:“稍,出物有渐也。”段
若为开垦义,此句则不通。豤,《说文·豕部》:玉裁注:“稍之言小也,少也。”据此,“稍”本身就
,齧也。”段注云:“人之嚙曰齦,字见齿部。豕有“小”义。《岳麓秦简•仓律》:“大输令丞相、令“豤
之囓曰豤。音同而字异也。”《类篇》:“苦木切,豕史、官嗇夫视平,稍稟,令令史视平,不从令,赀一
齧物也。又苦昆切,减也。”《广雅•释诂二》:“豤,甲。”此处“稍稟”与“大输”相对,“稍”即小的意
132
五、稍赋
[9]
[10]
[11]
黄丽梅《岳麓秦简》疑难词考释八则
思。在同一文献中,重复出现的字词其义具有参均表示“直到、到达”意,是同义连文。吴雪飞
考作用,可能会相同。我们又发现“路”具有“大”则认为“赴隧”的“隧”可读为“隨”,“赴隧”即“赴
的意思。《诗经·大雅·生民》:“实覃实訏,厥声载隨”,有趋向、趋从之意。“赴隨以成私”,指趋向、
路。”毛传:“路,大也。”《史记•孝武本纪》:“若兽趋从、成就私利。
为符,路弓乘矢,集获坛下。”裴骃集解引韦昭曰:按:结论当改,“赴”即“奔赴”,“隧”为“道
“路,大也。”我们若将“路赋稍赋”的“稍”解释为路”,“赴隧”可译为“走上这条道路”。张静认为
“小”,“路”与“稍”则相对,“路赋”“稍赋”则包括译文中“赴”意为“直到”,是其错把原句中的“成”
了秦代所有的税收情况,即大额的收入和小额的字翻译成因为,以“成”在相关文献中没有“因为”
收入。“路赋稍赋毋缿”一句意在批判官吏拿到大义而认为“赴”意应为“直到”。其实不然,原句
额或者小额收入的时候没有将钱放入钱缿中。为“成全”,“以”才是“因为”。“成”
六、徼迣《说文•走部》:“赴,趋也。”后可引申为“奔
即将司寇晦,别居千佰、勶道,徼迣苛视不状赴”义。《吕氏春秋•孟秋纪》:“壮佼、老幼、胎卖之
者。(155正《魏盗杀安、宜等案》)死者,大实平原,广堙深溪大谷,赴巨水,积灰填
整理者释“徼”通“邀”,认为“邀”“迣”同训沟洫险阻。”《庄子》:“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
“遮”,“邀迣”即遮拦,设检查站拦住道路人。槁赴渊者之所好也。”《荀子》:“若以卵投石,以指
按:结论当改,“徼”为巡逻义,并非通“邀”。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隧,《说文》未收录
“徼迣”为巡逻拦截。徼,《说文•彳部》:“徼,循该字,但其余字书均解释为道路。《类篇》:“隧,杜
也。”《说文解字今释》:“循,通作巡。”“徼”本义即罪切,径也。”《字汇》:“隧,音遂,墓道也。”《经籍
为巡逻、巡察。《荀子•富国》:“其候徼支缭,其竟籑诂》:“或省作遂,道也。”古文献中也常见“隧”
关之政尽察——是乱国已。”《汉纪•惠帝纪》:“中意为“道路”的用法。《国语》:“鲁叔孙赋《匏有苦
尉掌徼巡京师。位秩与卿同。”《后汉书•董卓叶》,必将涉矣。具舟除隧,不共有法。”《左传》:
传》:“为州兵马掾,徼守塞下”。《全汉文》:“督盗沙卫连大车以塞隧而殿。”原句中“隧”即指“夙
一人别主徼循,察往来者。”“徼”亦有遮拦义,此,非指“邪道”。“赴隧”即承前省指走上这条“路”
时同“邀”。如《全汉文》:“然后囿驺虞之珍群,徼的道路。整句应当翻译为“不幸因失误(犯灋令)
麋鹿之怪兽,导一茎六穗於庖。”但此处我们以为而犯了过错,导致连坐,不敢故意违法法令,为了
巡逻义更符合原文,有巡逻才能发现疑似犯罪的成全自己的私利而走上这条(违法)的道路”。
人并拦截下来。秦代置有一官,名游徼,职责为
巡逻禁捕奸人盗贼。且《为吏治官及黔首》一文材弗与言贺,即擅窃治盖,以为肆。(1488正
中又有“徼迣不数”,意在贬斥官吏失职,没有按)《芮盗卖公列地案》
照规定去执行巡逻拦截任务。文章两处应同义。整理者未释义,各词典也未收录。
“徼迣苛视不状者”即巡逻拦截疑似奸人的路人按:“治盖”为同义复词,意为修建。“治”和
去查看盘问他们。皆有修建义。治,本为水名,后常用为治水。“盖”
七、赴隧
暨曰:“不幸过误失,坐官弗得,非敢端犯灋鲧可。”后由单纯的治水义引申为一切事物的整
令,赴隧以成私也。”(《1328正《暨过误失坐官治。《墨子》:“王公大人怠乎听狱治政。卿大夫怠
案》)乎治官府。则我以为天下必乱矣。”再引申为修
整理者引《淮南子•兵略》“立正法,塞邪隧”建,《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会天圣十年,
为证,认为“邪隧”与“正法”相对,“赴隧”表示前掖庭火,谘任公具材治宫室,五日而用足。”《汉书
往邪道。张静认为此处“隧”通“遂”,“遂”与“赴”•文三王传》:“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
[12]
[13]
八、治盖
:“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史记•夏本纪》
133
第31卷第2期
vol.31No.2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Sichu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2021年04月
Apr.2021
雎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褒《僮约》:“礨石薄岸,治舍盖屋。”该句“舍”与
台三十余里。”司马光《训俭示康》:“又闻昔李文“屋”相对,“治”与“盖”相对,“治”和“盖”为同义。
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原文指的是材有了公家的摊位没有和贺说,擅自
或言其太隘。”盖,本义为盖屋的茅苫。《说文•艸在摊位处修建了店铺。此处“治盖”即同义复词,
部》:“盖,苫也。”由苫引申为动词搭盖、修建,王修建。
注释:
①朱汉民、陈松长主编.嶽麓書院藏秦簡[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廖继红.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文献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1.
[2]马芳,张再兴.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释文校补[J].长春大学学报,2012,22(1):27-28+52.
[3]邱亮.《嶽麓書院藏秦簡(一)》語言文字研究[D].吉首大学,2012.
[4]王辉.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字词补释[J].考古与文物,2014(3):74-77.
[5]龙仕平.睡虎地秦简校诂[J].语言研究,2012,32(1):113-116.
[6]赵平安.补“屚”——兼说相关诸字[J].汉字汉语研究,2019(1):3-6+125.
[7]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8]于洪涛.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9]于豪亮.《居延汉简甲编》补释[J].考古,1961(8):451-455+443.
[10]陈松长.睡虎地秦简“关市律”辨正[J].史学集刊,2010(4):16-20.
[11]郭浩.秦汉时期现金管理刍议——以岳麓秦简、居延汉简“稍入钱”为例[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3):1-7.
[12]张静.《嶽麓書院藏秦簡(叁)》词汇整理与研究[D].湖南大学,2016.
[13]吴雪飞.读秦简杂识七则[J].简帛,2016(1):105-114+293.
[责任编辑:周哲良]
134
本文发布于:2023-11-28 16:54: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1616851044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岳麓秦简》疑难词考释八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岳麓秦简》疑难词考释八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