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课后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28 16:44:33 阅读: 评论:0

贵处-龙虎山在哪个省

八年级历史上课后答案
2023年11月28日发(作者:河源野趣沟)

旅顺屠城后,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下面这段话:

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

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试结合旅顺屠城的史实,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4天大屠杀,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充分体现

了日本野蛮残暴的本质。

14问题思考:(P26)结合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史说说加强海洋防卫的

重要性。

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列强都是从海上开始入侵中国的。中国放弃和

丧失了制海权,是导致战争失败的重要战略原因。甲午战争交了学费,为后来的人

们提供了前车之鉴。海洋防卫是国家海洋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

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抵御来自海上的侵略,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

人民生活,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维护世界和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3、课后活动:(P27)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

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①前者是丧失主权,被迫的,后者是充分行使主权,自愿的。②前者是外国发展

经济的需求,是为了进一步掠夺中国,而现在主要是我国内部发展经济的需求,

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双赢互惠。

14问题思考:(P26)结合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史说说加强海洋防卫的

重要性。

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列强都是从海上开始入侵中国的。中国放弃和

丧失了制海权,是导致战争失败的重要战略原因。甲午战争交了学费,为后来的人

们提供了前车之鉴。海洋防卫是国家海洋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

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抵御来自海上的侵略,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

人民生活,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维护世界和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6课戊戌变法

14、问题思考:(P29)维新派创办的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

了什么影响?

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14、课后活动:(P31)

1

2.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时论戊戌变法,主要观点如下:

A.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C.戊戌变法失败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同意观点A:因为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并指出变

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所以这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同意观点B:因为洋务运动的主张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

;而戊戌变法则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所以说,戊戌变

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不同意观点C:因为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

传播,有利于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因此观点C是错误的。

7课抗击八国联军

15、材料研读:(P32)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后法艺,都学会,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请回答:

(1)义和团运动的性质?(1)

反帝爱国运动;

(2)最能体现义和团运动愚昧、无知、盲目排外落后性的是哪些主张?(3)

愚昧: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无知: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盲目排外: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3)清政府为什么匆忙对列强宣战?(2)

大沽炮台失陷;慈禧接到列强要她归政给光绪皇帝的谎报;

(4)这些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你是怎样看待这些主张?

揭帖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方式及目的。义和团认为当时的民族危机是帝国主义

侵略造成的,主张通过武力反抗将列强赶出中国;主张保清、扶清。

义和团主张正面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但从揭帖中可以看出,他们没

有判别帝国主义侵略与清政府反动统治之间的关系,并对清政府存有幻想,最终被清政府利

用并出卖;他们没有把帝国主义侵略与西方先进文明成果区别开来,‚拆铁道拔线杆毁坏

火轮船等极端排外行为表现了他们对现代文明的盲目排斥;‚神拳助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

堂止住了天等内容则表明义和团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15、问题思考:(P35)想一想,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驻军,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清政府完全处于各国军队的影响和控制之下,各国可以更方便

地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材料研读:(P40)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扭,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向认……孙逸仙者,

一氏之和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为什么孙中山成为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

孙中山从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革命的先行者。并创办革命团体,建立

政党,确立三民主义,发动武装斗争,这一系列活动,让他成为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

2、课后活动:(P41)

1.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三位重要历史人物,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

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请你谈谈对他们的看法

李鸿章兴办洋务运动,康有为维新变法,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等,在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

他们先后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

翻了清朝的统治,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中国历

史上的一次巨变。

2.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也是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另一种表

述方式,二者并无原则上和实质上的区别。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孙中

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9课辛亥革命

4、材料研读:(P43)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合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起义虽失败,但革命党人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起义促进了

民主革命浪潮的进一步高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武昌起义的一举成功准备了条

件。

4、课后活动:(P45)

1.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阔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

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B)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黄花岗起义

2.课外阅读一些关于革命党人事迹的书籍,讲述一个革命党人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

血的故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林觉民,20岁时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广州起义前夕,林觉民

在香港滨江楼对同行的说,此举若败,死者必多,定能感动同胞。待同屋两人入睡后,林觉

民挑灯写下两封诀别书,他给父亲林孝颖的(《禀父书》写得很简单,‚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

,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封诀

别书,则写给妻子陈意映,既《与妻书》。次日,他拿着书信嘱友人说,我死,幸为转达。

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5、材料研读:(P47)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观点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内外交困。由于特殊的国情,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所以

和平主义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观点二:旨在革除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对立与国人的盲目排外心理,依据权利义

务对等之原则,将新生之中华民国纳入国际文明体系,争取民国之公平的国际地位,共同推动

人类文明进步。此外交政策系积极理性文明之选择。

6、问题思考(P49):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

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因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性质、人民权利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规定。

它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它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

,赋于国民自由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约法还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宪法,

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

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6、课后活动:(P49)

1.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试在右侧的口中画

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临时政府设在南京;临时大总统在南京就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

2.阅读鲁迅的《故乡》《风波》《药》《阿Q正传》等小说,体会辛亥革命对当时社会

的影响?

这几部作品向我们展现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一群麻木、愚昧、冷

漠的中国国民形象。这些小说反映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赶走了皇帝,剪掉了辫子,但帝

制作孽并未彻底消失,还在社会上肆虐;揭示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没有彻底打击和镇压封建

势力,使一些封建军阀、土豪劣绅摇身一变,投机到革命阵营中,从内部破坏革命。辛亥革命反

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没有达到,中国民众还处于封建势力和思想的统治之下。

3.

依据材料,约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

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

流的闸门。

遗憾: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

这一根本任务尚未完成。

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7、材料研读:(P53)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

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橄文》试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称帝,认为破坏民主共和制,不得民心。要誓死讨伐。

课外研读:

(1)材料中的指何人?“一人冠冕指什么?材料反映孙中山什么态度?

袁世凯;指袁世凯搞洪宪帝制;认为袁破坏民主共和制度,不得民心,反对袁世凯称帝。

(2)孙中山在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的决心下以什么方式号召爱国豪杰齐奋起,维护

共和制度?

发表《讨袁宣言》

(3)何人响应孙中山戮此民贼号召,前往南方谋划戮此民贼”?因之而爆发了什么战争?

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梁启超、蔡锷;护国战争;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

8、材料研读:(P53)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对经济造成破坏,战事不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9、课后活动:(P54)

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B)

①袁世凯称帝②护国战争③二次革命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2.“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内容: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

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影响: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等。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

12课新文化运动

1、问题思考:(P57)

儒家传统道德构成了中国封建统治的理论和思想基础,批孔是反封建的行为,目的是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思想文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课后活动:(P58)

对封建礼教进行了自觉挑战,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材料: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1)材料中的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分别与哪件历史事件有关?

这些事件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怎样特点?

分别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有关。特点:由技术层面到制

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2)提出自强求富口号的历史事件中自强的表现有哪些?“求富的表现有哪些?

强求富过程中有哪些代表人物?

自强表现:兴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组建新式洋枪队、创建了

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求富的表现:兴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代表人物: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中国近代主张君主立宪的历史事件中两位领袖人物?揭开该事件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宣传君主立宪思想的南北方代表刊物?没能实现君主立宪的原因?

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

失败原因: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遭到他们的反对。维新派的变法措施脱离现实,不切实际,超之过急。传统文化理念决定改良

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4)力主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历史事件中的革命先行者?他为实现民共和提出了什

么思想主张成为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这场革命立下什么历史功勋?

孙中山;三民主义;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5)中国近代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的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哪件事被称为这场

运动的号角?该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四位?其中哪两位后来思想发生了本质的转变?

人主持的什么学校成为这场运动的大本营?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号角: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

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

大本营: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

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

旧文学。

13课五四运动

3、材料研读:(P60)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

就此一举了。今与全民同胞立两个信条: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上面这段话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为什么?

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原因:五四运动的

口号外争主权,把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国家;‚内除国贼,把矛头直接指向北洋

军阀政府。全国工商各界开国民大会,说明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

4、课后活动:(P62)

1.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C)

A.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

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充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这动中起到了重要

作用。

C.都共有反时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2.假如你是五四运动中的一名学生,为杭议北洋军阀的卖国政策和日本的侵

略行径,请你拟写一张进行爱国宣传的传单。

告全国同胞书

亲爱的同胞们:

中国代表在法国巴黎和会上的要求,遭到了英、法、美等列强的拒绝。帝国

主义列强竟然还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了日本!

同胞们;青岛危机!山东危机!中国危机!中华民族,危难当头。希望全国各界团

结一致,坚决抵制日货。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同胞们:快觉醒吧!为了我们的明天,为了我们的家园,请加入我们的行列吧!

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4、材料研读:(P65)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

百计

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

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上面的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以往的革命只注重上层社会,中国共产党则真正开始关注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力

量强大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主宰者。

课后活动:(P 67)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P 68)

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

的斗争目标。②中国共产党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

潮。③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15课北伐战争

45、问题思考(P 73)

结合本课内容,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各革命阶级力量的空前团结;北伐师出有名,属正义

战争,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作战目的明确,作战方针正确;广大官兵

英勇作战,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北洋军阀失道寡助,且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补充课外问答

1.北伐战争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工农革命运动的关系?

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实现北伐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工农革命运动是国民革命

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支援了北伐战争,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而北伐的胜

利进军又促进了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2.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运动中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

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建立了反共政府;旧军

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

48、课后活动:(P 74)

1.黄埔军校人才辈出,为国共两党培养出一大批高级将领。搜集资料,讲讲他

们的事迹。

中共10大元帅之一,抗战中在平型关首开对日作战大捷的林彪、十大元帅之

,运气不佳的帅才徐向前、曾在战场上救过蒋介石性命被蒋高官厚禄诱惑而仍

坚定信念的中共大将陈庚、抗战中牺牲的中共最高级别的将领八路军副总参谋长

左权、陕北红军创始人刘志丹、东北抗日牺牲的赵尚志、抗战中在昆仑关重创号

钢军的日军劲旅,远征缅甸扬威异域的抗日名将杜聿明;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

国勋章,扬威异域的缅甸远征军的抗日名将戴安澜。

北伐名将叶挺,率领的由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组成的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北伐

先锋,连克强敌。为北伐的胜利进军作出卓越贡献。

16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51、问题思考(P 76)

(参考答案),士兵弟兄们,国民党反动政权,只保护

富人的利益,不顾劳动人们的死活,向我们共产党人举起屠刀,

保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我们共产党人今天决定拿起枪杆子,

工农大众争取公平权利,给劳动人民打下一个清平的世界。

52、材料研读:(P 78)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

能造成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你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一是需要革命根据地,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二是需要人民群众

的支持,即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三是需要进行武装斗争,由中国共

产党领导军队进行游击战争。

53P 79

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60、课后活动:(P 84)

1.班级即将举行长征故事会(1)如果你是演讲者,你将搜集哪些相关资料?

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的情况;193410,长征开始;突破敌人四道防线;遵义会议;

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红军胜利会师等。

(2)在你搜集的有关长征的资料中、你会突出哪些重大事件?说明理由。

突出的事件:例如,遵义会议,因为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

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因为它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等。

2.说一说,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长征的胜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

选产?

困难:经历了湍急的河流、高耸的雪山、危机四伏的草地和各种难以预料的恶劣天气,

以及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遗产:不怕艰难险阻、不折不扣、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

义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8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62、课后活动:(P 90)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绥东战起,群情鼎沸,士气激昂。于此时机,

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乃前方之守土将士浴血杀敌,后方之外交

当局仍力谋妥协。……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学良等涕泣进谏,

旗开得性-phpbb

八年级历史上课后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3-11-28 16:44: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1610732360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八年级历史上课后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八年级历史上课后答案.pdf

标签:贼8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