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创作中的外国文学因素
一、两座灼热的高炉:马尔克斯、福克纳
福克纳让莫言明白了,在创作中不仅人物、故
事可以虚构,而且地理空间也可以虚构。莫言
由此创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共和国,
“把那里的土地、河流、树木、庄稼、花鸟虫
鱼、痴男浪女、地痞流氓、刁民泼妇、英雄好
汉……统统写进我的小说。”的确,莫言与福克
纳一样,是一位“既植根于当地的智慧,又植
根于折衷的世界主义”的作家,莫言将他的艺
术想像力执着地孕育于高密东北乡的红高粱
地、野草甸子、河堤和桥洞里,通过乡土、民
间素材的运用,莫言关注的却是人生、命运等
普通意义的问题,“我努力地想使那里的痛苦
和欢乐,与全人类的痛苦和欢乐保持一致”,让
自己的高密东北乡成为现代中国的缩影,希望
那里的故事打动世界各个国家的读者,这是莫
言终生的奋斗目标。让莫言感兴趣还有福克纳
讲述故事的语气与态度――“他敢于胡说八
道,敢于撒谎”,的确,出于对现实主义的曲
20 × 20
解,即把真实误解为生活的原样照搬,1980年
代的中国文坛显得“太老实”了,作家不敢张
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正是福克纳的“胡说八道”,使得我们看到,在
莫言高密东北乡的文学王国里,莫言将事实地
理中没有的高山、沙漠、沼泽、森林和湖泊等
都安置于此,并带来了狮子和老虎等猛兽,更
将世界各国各地的各种事情,改头换面地发生
于他的高密东北乡。当然,被莫言称为“导
师”的福克纳对莫言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无论是叙述技巧、人物的怀旧情绪,还是用家
族史表征过往历史的方法中,我们都不难看出
这种影响的存在,但福克纳之于莫言,或许更
为重要的启示在于自觉创新的意识,即对传统
叙述方法的挑战和改变的自觉,在于全人类的
视野,即通过叙写某一个特定区域以反映全人
类的普遍情感、普遍性问题的能力,更在于自
始至终坚信人性的美好与善良的信念,即相信
人类哪怕在最为艰难、最为困苦的条件下仍然
能够生存、忍受并繁衍下去的信心。
20 × 20
二、暗夜中的灯塔:川端康成与日本文学
川端康成如“暗夜中的灯塔”,照亮了莫言文学
前进的道路。《白狗秋千架》在莫言的小说创
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他的小说中第一次
出现“高密东北乡”字样,第一次使用“纯
种”的概念,而这源于莫言读到了川端康成的
《雪国》中“一只黑色的秋田狗蹲在那里的一
块踏石上,久久地舔着热水”的句子,当这一
场景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莫言面前,莫言“感到
像被心仪已久的姑娘摸索了一下似的,激动不
安,兴奋无比。我明白了什么是小说,我知道
了我应该写什么,也知道了应该怎么写。”激动
不已的莫言甚至没有将《雪国》读完,就写下
了“高密东北乡原产白色温驯的大狗,绵延数
代之后,很难再见一匹纯种。”这样的句子。
“应该写什么”、“应该怎么写”对任何一个作
家来说都是值得思考的话题。“写什么”对于
刚从文学服务于政治理念中解放出来,尚有几
份乍暖还寒气息的中国文坛来说是一个严重的
问题,是像“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一样继
20 × 20
续控诉文革的罪恶,还是另觅他途呢?对莫言
来说,“我一直找不到创作的素材。我遵循着
教科书里的教导,到农村、工厂里去体验生
活,但归来后还是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川
端康成的秋田狗唤醒了我:原来狗也可以进入
文学,原来热水也可以进入文学!从此之后,
我再不必为找不到小说的素材而发愁了。”
自此之后,莫言将忠实地记录自己家乡的人和
事当做了自己创作最重要的内容。川端康成关
于“一只黑色的秋田狗蹲在那里的一块踏石
上,久久地舔着热水”的描写本身还具有高度
的文学审美品质,而这与启迪了莫言创作“应
该怎么写”,那就是更加关注文学自身的审美特
性而不是其政治属性。从这两层意义来说,莫
言将指引着他文学前进方向的川端康成称为
“暗夜中的灯塔”并不为过。对于川端康成,
莫言是心怀感念的,在后来的多次演讲和访谈
中,如《神秘的日本与我的文学历程――在日
本驹泽大学的即席演讲》《寻找红高粱的故
乡――大江健三郎与莫言的对话》《发现故乡
20 × 20
与表现自我――莫言访谈录》《作家与作家之
间》,莫言一再谈及自己与川端康成、与《雪
国》的美丽邂逅,反复强调川端康成对自己文
学创作重大而具决定性的影响。2003年10月,
在日本翻译出版短篇小说集《白狗秋千架》
时,莫言更是饱含真情地写下了题为《感谢那
条秋田狗》的序言,以此纪念和诠释自己与川
端康成所结下的不解之缘。莫言早在1970年代
末期就开始阅读日本文学作品,除了川端康成
外,日本作家夏目漱石、谷崎润一郎、三岛由
纪夫、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井上靖、水上
勉、�|井基次郎等都对莫言的创作产生了影
响,“日本作家的作品开阔了中国作家的视
野,中国当代的文学大量地吸收了日本文学的
营养”。
在《三岛由纪夫猜想》一文中,莫言认可三岛
由纪夫是一个“为了文学生,为了文学死”的
“彻头彻尾的文人”。对于村上春树,莫言也认
为他的作品有值得“学习的东西”,“毫无疑
问,他的小说是清浅的,但对我是有启发的。”
20 × 20
值得注意的还有莫言与大江健三郎的惺惺相
惜。早在1994年,大江健三郎在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演说《我在暧昧的日本》中就提到了莫
言:“正是这些形象系统,使我得以植根于我
边缘的日本乃至边缘的土地,同时开拓出一条
到达和表现普遍性的道路。不久后,这些系统
还把我同韩国的金芝河、中国的莫言等结合到
了一起。”2002年2月,大江健三郎应日本NHK电
视台“二十一世纪的开拓者”人物专题报道节
目之约,担纲采访莫言,三天的行程中,两位
作家就文学创作的诸多话题每天都有长达数小
时的深入交淡,不仅加深了两人对彼此创作的
理解,也使得两人的友谊进一步的深化。在
2006年在中国社科院的一次演讲中,大江健三
郎更是认为莫言将是中国诺贝尔文学奖最有实
力的候选人。而莫言也认为,“我们彼此读对
方作品都有一种心灵的感应”,并且谈到对于巴
掌大的故乡的执着,与其说是福克纳、马尔克
斯的影响,“也是日本作家水上勉、三岛由纪
夫、大江健三郎给我的启示”,“大江健三郎对
20 × 20
故乡的发现和超越,对我们这些后起之辈,具
有榜样的意义。”在2009年出版的小说《蛙》
中,分别以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友人杉谷义人
的五封信引出五个部分,不少评论家认为,
“杉谷义人”就是隐指大江健三郎。
三、互文时代的泛影响
在全球交往日益频繁与深入的今天,文学之间
的借鉴与交流越来越趋向一种“互文化”的泛
影响。莫言自1980年代以来,阅读了大量的外
国文学作品,从他的讲演、访谈和散文来看,
所涉及到的外国作家不下百余位,有现实主义
的经典作家如巴尔扎克、司汤达、托尔斯泰、
肖洛霍夫、托马斯•曼等,更多的是现代主义
•格里耶、普鲁斯特、君作家如卡夫卡、罗伯
•瓦特•格拉斯等,与当代作家帕慕克、马丁
尔泽、奥兹等除了作品的阅读外,更有直接的
交流和对话。上述作家对莫言的创作有着或多
或少的借鉴意义。有些影响是直接的,带有明
显的印迹,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名篇《一个
陌生女人的来信》就深刻影响了莫言处女作
20 × 20
《春夜雨霏霏》的创作,无论是书信体的结构
还是细腻真挚情感的抒发,我们都不难看出影
响的痕迹,“不会写小说的人太多,但不会写
信的人几乎没有”,正因为“书信体可以直抒胸
臆,书信体可以忽略结构,书信体可以自由式
发挥”,“大家都来模仿茨威格就是必然的了”。
莫言的早期创作――1984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
――大都是模院之前发表过的十几个短篇小说
仿之作,如《售棉大道》就有着阿根廷作家科
塔萨尔《南方高速公路》的影子,《民间音
乐》也“抄”自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
《伤心咖啡馆》。还有些影响是间接的,难以在
文中找到明显的印迹。这已经不是表面的模
仿,而是经过充分吸收、转化之后的创作。如
莫言的《灵魂出窍》写的是主人公上了刑场,
忽然一阵大风把他的囚车掀翻了,他趁机逃
跑,并且开始追寻他的整个人生历程:他如何
从一个放牛娃爬到省级高干的位置,如何结识
那么多的女人和男人……他逃跑的目的是为了
回到故乡去看母亲,最后他终于赶到母亲跟
20 × 20
前,他跪下了。他母亲摸着他的头说:你这一
辈子算是白过了。这时他猛然惊醒,原来他根
本没有逃跑,而是被人按倒在地。小说的结构
受到略萨一篇讲话中关于文学时间相对性的启
发:在小说中,一分钟可以被无穷放大,可写
成30万字;反过来,30年也可以压缩成一瞬
间。莫言也曾经谈到,他被斯特林堡“这团炽
热的火焰”烧灼,“他灼痛的不是我的肉体,
而是我的灵魂”。
莫言的《檀香刑》被不少批评家认为是在“展
示残酷”,缺少“悲悯精神”,从斯特林堡的“刽
子手比受刑者还要痛苦”的论调中,莫言找到
了应对批评的武器,“刽子手为了减缓痛苦而
不得不为自己寻找精神解脱的方法”,“掩盖残
酷才是真正的残酷”。正是在斯特林堡那些自命
为“活体解剖”的作品里,莫言接受了其自我
批判与悲悯情怀。另外,卡尔维诺早期的小说
里,有着与莫言“个性相符合的东西”,《四十
一炮》中的罗小通站在一个制高点上,对着他
既恨又爱的权贵老兰,连续发射了四十一发炮
20 × 20
弹,但这四十一炮,前四十炮,似乎都瞄准了
目标,但都是空炮,反倒是漫不经心的第四十
一炮,却把老兰拦腰打成了两段。这一炮和卡
尔维诺《分成两半的子爵》中那发把子爵打成
两半的炮弹类似,是童话中的炮弹,是想象的
产物。这是对着欲望开炮,也是欲望自身在开
炮。除了这种表面的相似以外,两者与民间童
话、民间故事的血缘关系更值得引起我们注
意。
四、影响的焦虑与创新的自觉
1980年代的中国作家,由于与西方现代文学的
长久隔绝,为了解过去几十年里世界文学状
况,他们开始大量地阅读与学习,许多作家
“眼界大开”,继而“恍然大悟”,“原来小
说可以这么写”。在西方现代文学强大的影响的
焦虑下,早期的模仿与学习是必要且不可避免
的。但是中国作家也很快意识到,一味的模仿
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就应该进入一个自主
的、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创新的阶段”,1990年
代的中国作家创新意识越来越强,“我们必须
20 × 20
有创新意识,哪怕我们创新的探索是失败的,
也比我们一部平庸的所谓的成功作品要好。”
中国作家只有意识到创新的必要与必然,并立
足于中国的当下现实,遵循从中国古代典籍、
中国民间文化里汲取营养的原则,才能创造出
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莫言坦承自
己也有过“影响的焦虑”,“很忌讳别人说自己
受到了外国作家影响”,并提出要逃离福克纳和
马尔克斯这“两座灼热的高炉”,但莫言也逐渐
认识到:“世界文学,是一个整体。不但中国
文学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外国文学,也会受
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会使文
学的个性消灭,而是会产生新的充满个性的文
学。我们应该敞开胸怀接受外来的东西,要有
一种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并认为,要想写出
真正具有原创性和个性的作品,“必须尽可能
多地阅读外国作家的作品,必须尽可能详尽地
掌握和了解世界文学的动态。”对莫言来说,坚
持个性、追求创新是一种自觉的意识。那么怎
样才能在西方文学的影响下求“新”呢?莫言
20 × 20
有自己的思考:“我们向外国作家学习,就要
把他们吃掉,吸收了营养后,再把他们排泄
掉。”
在莫言看来,真正的中国文学,是把西方文学
当作养料和肥料,种植培育出自己特有的树
木,最终结出的自己的果实,是“运用西方文
艺理论书写中国题材的作品”。要“吸收营养”、
要“结出自己的果实”,需要有一个善于借鉴、
善于吸收的强大“本我”,并用这个“本我”去
覆盖学习的对象,这个“本我”包含了作家的
个性和禀赋,作家的人生体验及感悟,作家虽
然是受被别人作品的刺激才唤醒了自己的生
活,但“归根结底还是从生活出发的创作,是
被生活感动了自己然后写出来的,而不是克隆
别人的作品然后试图去感动别人。”
在《檀香刑》后记里,莫言提出了“大踏步撤
退”的说法。“所谓‘大踏步的撤退’,我的本
意是要离西方文学远一点,离翻译腔调远一
点,离时尚远一点,向我们的民间文化靠拢,
向我们自己的人生感悟贴近,向我们的文学传
20 × 20
统进军。我认为这个撤退,看起来是撤退,实
际上是前进,向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
个性特征的文学作品大踏步地前进。”回归本
土、回归民间,作为应对西方文学影响的策
略,作为创新的方式,莫言找到了真正属于自
己的道路。民间化对于莫言的创作具有决定性
意义,莫言的小说不仅从故事的历史内容上民
间化了,而且叙述风格也民间化了,在《红高
粱家族》系列小说中,莫言写的是“我爷爷”、
“我奶奶”的故事,在观照历史的时候更倾向
于边缘的“家族史”和民间的“稗官野史”;在
《檀香刑》中,莫言将民间戏剧“茂腔”和整
个小说连成一体,而且语言也是模仿“茂腔”
结构紧凑的短句。台湾作家张大春认为莫言的
作品是和地气相接的,而不是对西方各种主义
和流派的简单模仿,莫言的作品“见证了民间
叙事传统,有神话传说、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对
话。……他作品中博杂的叙事传统,不是移植
过来的,而是他从民间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
的。”
20 × 20
如果说福克纳、马尔克斯促使莫言找到了自己
的故乡,那么故乡的民间故事、民间资源使得
莫言将自己的创作安放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之
上。总之,莫言虽然深受外国文学的影响,但
经由自己自觉的、特有的、生动的创造性转化
最终确定了自我,并因为其“将虚幻现实主义
与民间传说、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而
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0 × 20
本文发布于:2023-11-28 12:08: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1445342290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莫言创作中的外国文学因素精品资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莫言创作中的外国文学因素精品资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