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外语教学Nov.2006
第27卷 第6期ForeignLanguageEducationVol.27No.6
村上春树的叙事艺术
——试析《海边的卡夫卡》
张 青
(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摘 要: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在叙事上具有典型的现代小说之特点:借用传统文类“神话”构筑一个“互文
性”叙事的开放性文本;运用音乐、绘画等形式中段叙事时间的连续性,使小说呈现出跨越时空的叙事结构;梦幻与现
实的融合将一个普通的“我”的成长故事(小事件)和潜在着大事件踪迹—“二战”背景下的中田老人一生的故事整合为
一体,使文本的叙事实现了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同整个社会变化相联系的目的。
关键词:互文性;跨越时空;梦幻;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561 文献标识码:
IA
文章编号:1000-5544(2006)06-0071-04
:.
KafkaatSeasidebyMurakamiHarukiisatypicallymodernnovelintermsofnarrationThenovelborrowsAbstract
thetraditionalgenre“mythology”toconstructanopenintertextualnarrativetext.Thenovelalsomakesuofde-
viceslikemusicandpaintingtodiscontinuethenarrativetime,forminganarrativestructurewhichtranscendstime
andspace.Themixtureoffantasyandrealityunitesthelifeofanordinary“I”(smallevent)withthelifeofanold
mannamedNakadainthebackgroundofWWhiddengreateventThusthepurpoofviewingtheordinarylife
Ⅱ(
).,
throughthechangesofthewholesocietyisachieved
.
keywords:intertext;transcendingtimeandspace;fantasy;modern
村上春树自小说《倾听风吟》(《新潮》,1979年)获得日本
群像新人奖登上文坛后,一直是日本文学界最受关注的现代三个方面切入,剖析村上春树的叙事艺术。
作家之一。《倾听风吟》是“率先用八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理
论”完成的一部“同时具有`大事件'的价值下跌和`小事件'的
①
相对价值上升的杰作”。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新潮社,现代小说是一个多元的文本,由于它的开放性决定“每个
2002:9)借用传统文类——古希腊神话《俄底浦斯王》,与绘文本都处于另一个文本的交互文本关系之中,因此都是属于
画、梦幻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叙事,凸现了现代小说的叙事特互为文本的”
点。构和文字游戏的“自我指涉”的文学观念的表现。《海边的卡夫
小说的叙事为明晰的双线结构:第一条线索以自述的方卡》借用古希腊神话中著名的素材“俄底浦斯王”,编织了一部
式讲述主人公田村卡夫卡的成长过程。立志要成为“世界最强不仅具有“俄底浦斯情结”的现代神话,而且凸现了通过“互文
者”的田村,在十五岁生日那天离家出走直奔四国的高松县。性”进行叙事的现代小说之特点。
他在高松县的私立甲村图书馆看书时结识了馆员大岛,并在在古希腊神话中,俄底浦斯被神谕长大会“弑父娶母”。为
大岛和图书馆馆长佐伯女士的帮助下,暂时留住在图书馆打避免罪恶的发生,他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弃之山谷,后被他人
工。一天傍晚,他莫名其妙地昏倒在公园,醒来后浑身粘满鲜收养。他长大得知神谕后出走到远离养父母的地方过流放生
血,第二天从新闻上得知,昨晚父亲被一个叫中田的老人刺活,但最终仍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俄底浦斯弄清事实真相
杀。最后在森林的彼岸世界,他答应母亲(即佐伯女士)“返回后,亲手刺瞎自己的双眼,再度自我流放。俄底浦斯的命运在
现实生活”的请求,重新获得生存的动机。第二条线索叙述老古希腊及西方古典文学中一再成为创作素材,如今已经成为
人中田的经历和寻找“入口石”的经过。“二战”末期,少年中田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乃至心理学、哲学意义的神话原型。《海
与十六位同学在森林里采蘑菇时突然倒地昏睡,其他少年苏边的卡夫卡》的情结也借用了这则神话,清楚地表现在主人公
醒都安然无恙,唯有中田醒后完全失去记忆,成为目不识丁的田村卡夫卡“杀父玷母”和“离家出走”。
“智障者”,却获得与猫对话的神奇能力。他一辈子孤身生活,
如今年事已高的中田以给别人寻找丢失的猫为乐事。一天他岁时母亲带着姐姐离家,从此“我”在父亲的冷酷和诅咒中成
为救猫被迫杀死虐猫狂人,在一种使命感的驱使下他离开东长,父亲诅咒“我”将来会“杀死父亲,玷污母亲和姐姐”。十五
京去四国寻找“入口石”。两条线索在并行发展中两次偶合:中岁生日这天,“我”带着唯一的一张与姐姐合影的照片离家出
田老人杀死虐猫狂人(即田村的父亲)的时间,与田村梦见杀走。接着经历了梦中杀父、玷污母亲、和姐姐幻爱的体验,最后
死自己父亲的时间一致;中田老人临终前奋力封上通往彼岸迷失并走出森林,以勇敢者的姿态投身到现实生活中。
世界的“入口石”,正是田村答应母亲的请求从彼岸世界返回从情结上看,田村卡夫卡“杀父玷母”的诅咒及“离家出
现实时经过的“入口石”。作品以这两点偶合为纽带,将两条叙走”和俄底浦斯“杀父娶母”及“出走流放”相似,即两个人的命
事线索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运和行动十分相象,但他们的行为本质却有着内在的不同。首
本文拟以村上的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为文本,从传先,面对“弑父娶(玷)母”这一命运,田村卡夫卡的心境和俄底
统文类“神话”的借用;音乐、绘画与主题;梦幻与现实的融合
一、传统文类“神话”的借用
②
。这种写作模式,即“互文性”是后现代作家重虚
在第一条线索“我”(即田村卡夫卡)的故事中,主人公四
·71·
2006年11月外语教学Nov.2006
第27卷 第6期ForeignLanguageEducationVol.27No.6
浦斯大相径庭。当俄底浦斯得知神谕的命运时,选择离家出走抉择中的自为存在,那么《海边的卡夫卡》中表现的现代人的
是对“杀父娶母”这一命运的忤逆或抗争;而田村卡夫卡的离叛逆与顺应命运并存的意识,则暗示着现代人自主选择盲目
家出走似乎是有意顺应或是为了实现这一命运。他经过长时的现实。即村上春树运用后现代作品的“互文性”技法,既解构
间精心安排,于15岁生日这天毅然地离家出走。在前往四国的了经典文本《俄底浦斯王》,又解构了现代社会。
长途客车上,同座的姑娘樱花很关心照顾他,他臆想着:“也许
她就是我的姐姐”,分手时便留下樱花的电话号码。到四国后
的一个晚上他突然失去知觉,醒来后在一个公园发现自己衣现代小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叙事特征就是跨越时空。因为
服上沾满血迹,两天后从新闻报道上得知,就在那个晚上的同
一时刻他的父亲被人刺杀。此后,他在高松县图书馆打工暂住断的现在’之中(jameson,1984:125),在那里,未来只是一个
期间,一直感到高雅而身世神秘的女馆长佐伯就是他的母亲,:162)”
一天晚上佐伯来到他的房间,他们似梦似幻地过了一夜。而后作为主体的心灵世界或情感世界,如何通过跨越时空的形式
在睡梦中梦见他和樱花有染,樱花嘴里说着:“我们是一家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借此打动读者的心灵,是艺术作品的魅
不应该做这种事”,可行动上并未反抗。就这样在模糊的梦幻力所在。村上春树在作品中运用音乐、绘画等形式中断叙事的
与现实之间,田村卡夫卡实验或实现了“杀父、玷污母亲和姐
姐”的诅咒。界,其目的旨在借助听觉的音乐,视觉的绘画,立体地再现主
可见,现实生活中的少年田村内心世界要比神话中的俄体的个别情感,进而有效地表现作品的主题。
底浦斯丰富且复杂得多:由于家庭变故,自幼在冷酷和暴虐中一张“海边的卡夫卡”的照片。主人公“我”15岁生日那天
长大的田村十分憎恨父亲,甚至想从自己的血液中除掉父亲收拾好行李,毫无目的向四国奔去。临行前想从家里带走的唯
的遗传;对抛弃他离家而去的母亲,他一直都想追问“为什么”一的东西就是3岁时和姐姐的合影照片,这也是母亲给他留下
并报复她的无情;同时他还很嫉妒当年被带走的姐姐。在这种的唯一纪念品。关于15岁这一年龄的深刻含义,日本著名评论
复杂心理的交织下,“杀父玷母污姐”与其说是父亲的诅咒,不
如说是田村卡夫卡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也是他行动的内在岁是一个最好的年龄。……多数人是用常识性的或眩目的眼
动因。所以他的“出走”不是俄底浦斯式的与命运抗争或叛逆,光看问题,很难看到事物的本质。而青春期的少年却能真正洞
而是叛逆与顺应命运并存。于是直面同样是罪恶的结局:“弑察事物的深处,这位少年只有15岁,自称为田村卡夫卡。”可
父娶母”(或“杀父玷母”),但两人的态度明显不同:俄底浦斯见,作者让一位15岁的少年“我”站在“现时点”上凝视“先行在
认为这是罪过,亲手刺瞎自己的双眼,再度选择自我流放。而场的过去”的一张照片,蕴涵着双重意义:一是照片上姐姐的
田村卡夫卡却丝毫没有负罪感,他进入森林流浪不是出于的那张“好象在教科书上看过的古希腊戏剧中戴有面具”的脸,
负罪心理,而是以背叛社会伦理为准则。隐喻着姐弟俩“预期在场”的未来世界:“光与影、希望与绝望、
日本评论家小林康夫认为:俄底浦斯自我流放的意义在喜悦与悲哀、信赖与孤独”;二是从这张“过去”的照片中,折射
于:“虽然他的智慧最终无法与命运抗衡,但已足以使他有勇出了少年“我”现时点的心灵世界:未来的前景虽然变幻莫测,
气无畏地面对命运。”也就是说,俄底浦斯是在自由选择下两但是目前的“我”只有“正视前方”,勇往直前,才能走出一条
③
次自我流放,特别是第二次流放所体现的勇于承担责任的自
我惩罚精神,要比第一次流放更有意义。相比之下,田村卡夫的踪影”,又暗示了现代人内心的孤独。日本学者田中励仪指
卡选择流放则不是源自俄底浦斯式的罪恶心理,而是以背叛出:《挪威的森林》(讲谈社,1987年9月版)描写了“一个内心
社会伦理为准则。因此,福田和也指出:田村卡夫卡“所以侵犯深怀孤独和丧失感,彷徨不知所终的男子的故事。这是村上文
了母亲,侵犯了姐姐,旨在探讨`作为自身去生活的’你或者所学探讨的根本性主题。”二者相比,很显然《海边的卡夫卡》在
谓`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于田村卡夫卡来说,那就是自主主题上较《挪威的森林》有了新的发展:由彷徨中的“我”转变
选择盲目;或者是把自己置于自主选择、拒绝用双眼去看事实为行动的“我”。
的俄底浦斯的对极。”这就是二者的不同之处。其次,从两部一首题为“海边的卡夫卡”的歌曲。佐伯女士自幼聪颖,18
⑧
作品在主题表现上的相同点来看有以下两点;其一,作品中近岁那年考入本地的一所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她的恋人甲村考
亲相奸的三角关系,使人物的命运戏剧化地转向宿命。这一结上东京大学。19岁时她自己作词、谱曲,并钢琴伴奏而一举成
局象征着人类追求自由存在的有限性,其结果只能是从宿命名。歌词内容如下(笔者译):
中逃跑或在抗争中成全宿命;其二,再从人物的行为来看,无
论是俄底浦斯的流放还是田村的出走都是一种自我放逐,其没有文字的言语。月亮照着熟睡的影子,/天上落下小小的鱼
共同意义是:流浪总是让人类再次体验寻求生存的艰难,从而儿,/窗外有/铁了心的士兵。[Refraim]
更新了自己的精神向度。由此可见《俄底浦斯王》表现的是西海边的椅子上坐着卡夫卡,/想着运转世界的轴心。/禁
方人的命运观,而《海边的卡夫卡》表现的则是东方人的命运闭自己内心世界的时候,/无路逃窜的怪兽(sphinks)/的影子
观。前者符合传统的社会科学观念:“著书立说蕴涵着社会责变成了匕首,/贯穿在你的梦中。
任”,主张真理;而后者则是对传统观念的颠覆,他只提供某沉沦了的少女的手指/触摸着入口处的石头,/携起绿色
⑨
种个人的主观见解,但这种主观的日常生活经验却是公共经的衣裙,/望着海边的卡夫卡。
验的代理人。在甲村图书馆,田村卡夫卡听了这首歌后认为:歌词中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果说古希腊神话中人物与命
运抗争的意识,隐喻着人是在既抗争命运又成全命运的两难而降的现实一致;“无路逃窜的怪兽的影子变成了匕首,贯穿
二、音乐、绘画与主题表现
“我们生活在作为文本的现在,生活在一系列零碎的`连绵不
01
`预期的在场而过去则是一个先行的在场’(。即
Culler
连续性,并让现在去寻问过去,营造了一个扑朔迷离的虚幻世
家河合隼雄解释道:“我认为要想写出现代人的深层心理,15
1
“自己”的人生之路,同时“海岸上除了我和姐姐,没有任何人
21
你在世界的边缘时,/我在死亡的入口,/站在门影下,/是
“天上落下小小的鱼儿”,与东京中野区有一天小鱼、鳗鱼从天
·72·
2006年11月外语教学Nov.2006
第27卷 第6期ForeignLanguageEducationVol.27No.6
在你的梦中”,与“我”昏倒在四国的一个公园里,在潜意识中
用匕首杀死了在东京父亲暗合。很显然这种解读表明,作品的
叙事不仅呈现出跨越时空的特点,而且明显地缺乏“因果关现代主义理论认为:物理世界是一个“梦幻”般的实在。当
系”:即“小鱼、鳗鱼”不可能从天而降;“我”不可能在四国杀死
在东京的父亲。但现代主义者却否认“时空的连贯性”和“因果
关系的一致性”。他们认为:“在考察一个文本时,我们不应该
只注意文本说了些什么,而应该留意文本没有说出的东西,以
31
及它含沙射影地暗示的东西。”
。即这首歌的最后一节,身穿
绿色衣裙的少女触摸着“入口处的石头”又“暗示”着什么呢?
三、梦幻与现实的融合
一个人“从那个物理世界的`梦幻’中清醒过来”的时候,他会
认识到做梦者是诸事件和诸关系的“中介”。一个人在意识之
外所体验的“梦幻”世界,是带有集体行为的或普遍精神的实
在。我们在这个“实在的梦幻”中度过了绝大部分生命。“任何
一个事件,一旦脱离了由知觉它们的人所赋予的意义,便是非
61
实在的。”这就是说:“做梦者”在“梦幻”中所“体验的世界”,
不仅是“诸事件和诸关系的原因”,而且是由他的“知觉”赋予
这个“物理世界”的、由“个别精神”升华为具有“普遍精神”之
意义的“实在”。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分别通过“我”
和一位小学女教师在“梦幻”中所体验的世界,将虚构的梦幻
世界与写实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形象地再现了一个具有普遍
意义的现实世界。
“梦幻”中“我”和母亲的和解。主人公“我”自从在甲村图
书馆见到佐伯女士那天起,就幻想着有一天她承认“自己”是
“我”的母亲。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作者虚构了一个“梦幻世
界”,让“我”在梦中实现了这一愿望:在梦中“我”被二战时逃
入森林的两个士兵带入森林深处的彼岸世界,在那里遇到了
佐伯女士。“我”问她:“你是不是我母亲?”她回答:“这个问题
的答案你应该明白。在过去,我抛弃了不该抛弃的东西。你能
原谅我的过失吗?”“我”回答说:“如果我有这个资格,我就宽
容你。”最后,她还要求“我”一定要“返回现实生活”,“我”答
应佐伯女士的请求,获得了生存的动机。
宫台真司尖锐地批评道:“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无法立足
于现实,让人觉得有种脱离现实的嫌疑。他在思想上经过一番
斗争,接受母亲的`返回现实生活’的嘱托,从而获得在现实中
活下去的动机,和他的上一部作品(《神的孩子们全跳舞》,新
71
潮社,2000:2)相比,这种半途而废的现实回归毫无说服力。”
对此笔者认为:作者通过一个“梦幻”虚构的事实,即让“二战”
时逃入森林的两个士兵作为使者,带“我”进入森林深处的彼
岸世界,并接受母亲的请求“返回现实生活”,以“隐喻”的方式
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在《挪威的森林》(讲谈社,1987:9)
中,作品以“二十岁的`我处于现实世界与彼岸世界的两者之
'
81
间”而结束,应该说在主题表现上这才是真正的半途而废。而
《海边的卡夫卡》中,作者让主人公“我”以“宽容”的态度和母
亲“和解”,并愿意“返回现实生活”,无疑有着深刻的象征意
义。具体的说,多年来“我”一直对母亲抛弃“自己”的行为耿耿
川西政明指出:“佐伯女士为了封印15岁的自己和恋人的这段
幸福,揭开了`入口处的石头
。……因此,作为回报,她失去了
'
恋人,以后一直走在一个死胡同里。而中田老人正是为了重新
41
封上这块`入口处的石头而来的。”这一见解对于我们理解
'
人生很有启发性。即佐伯女士企图用“入口处的石头”封上“15
岁的自己和恋人的这段幸福”,使她和少年永远沉溺在一个完
美的圆中,可是人生的旅程不可能象“圆”一样完美无缺,是
“悲欢离合”的交织。最后,作品以佐伯女士同意中田老人封上
了通往彼岸世界的“入口石”,并恳请“我”返回现实为结局,正
体现了作者立足于现实,旨在探讨现代人如何生存的创作理
念。
一幅题为“海边的卡夫卡”的油画。主人公“我”在甲村图
书馆打工期间,所住房间的墙上挂着一幅油画,画中的少年远
望着天空,眼里充满深深的迷惘。天空的一角飘浮着几片轮廓
清晰的云彩,其中最大的那块云彩的形状好象半蹲着的斯芬
克斯。晚上“我”独自在房间里,反复倾听“海边的卡夫卡”这首
歌后确信:油画中的少年与歌词中的那个狮身人面的“怪兽”
对应。因为俄底浦斯揭穿斯芬克斯的谜底后,她知道自己要被
对手打败便跳崖自杀,而俄底浦斯由此登上了忒拜城的王座,
并和王后也就是他的亲生母亲结了婚。就在这天深夜,“身着
淡绿色连衣裙的少女”和往常一样来又来到了“我”的房间,头
枕在放在桌子上的胳膊肘上,凝视着油画中的卡夫卡。“我”屏
气目不转睛地望着她的丰姿,正如少女看不够画中的卡夫卡
一样。于是“画、少女、我”三点组成了一个静止的三角,固定在
那里,一动也不动。
“我”确信油画上凝视怪兽形状云彩的卡夫卡就是少女的
恋人甲村,那位少女就是15岁的佐伯女士的幽灵,这样"画、少
女、我"组成的三角关系又与现实生活中的“我”、父亲、佐伯女
士组成的三角关系重叠。对于这种重叠关系蕴含的寓意,日本
评论家福田和也指出:“漱石的小说通过三角关系中竞争胜利
一方的自责或无法剪断的纠葛,探讨近代个人或自我内心的
懊恼、相克。更率直地说是追问特定境遇下个人的心境;而村
上的小说是通过三角关系中败北者的视点观察世界,表现对
51
象的丧失感,探讨个人或自我生存的困惑。”即村上作品表现
的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处于败北的人物,如何经过内心激烈
的斗争,最终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为动机。油画中的人物卡夫
卡面对的斯芬克斯之谜,暗示了“我”对未来的迷惘;他的悲剧
命运隐喻了人生难逃的宿命。但作为主体存在的“我”仍不放
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以上分析表明,作品由“音乐、照片和油画”虚构的世界,仅是对现实的批判,而且对现实世界有很大的启示。它既表明
完全打破了叙事“时空”的先后顺序,从听觉和视觉上同时切
断了读者阅读视线的连续性,由此实现了把过去和未来全都思考、宽容别无它法。同样,要想阻止暴力的重复出现也只有
融入现在之中的叙事效果,充分体现了现代小说的叙事特点。此法”,又暗示着作者对美国政府现行对外政策的批判。
于怀,时刻想着有朝一日要“报复”她。可是直面母亲的恳求
——“你能原谅我的过失吗?”“我”不是采用“报复”的形式了
却对母亲的怨恨,而是用“宽容”的态度接受现实。作者在此提
出的“宽容”思想,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如果我们联想一下
“二战”爆发的前因后果;想想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震惊
世界的“9·11”事件(2002年9月11日美国摩天大楼遭受恐怖
袭击事件),以及美国政府面对这一事件所采取的“报复”态
度,从中不难领会作者的用心,即一是“我”的“宽容”态度和
“二战”的关系;二是美国政府对“9·11”事件所采取的对策和
“宽容”思想的对立。也就是说,村上在此提出的“宽容”思想不
了作者面对“暴力”的态度:“要想切断消极因素的连锁,除了
91
·73·
2006年11月外语教学Nov.2006
第27卷 第6期ForeignLanguageEducationVol.27No.6
“梦幻”中一位小学女教师和丈夫的做爱。在“集体昏睡事
件”发生的前一个晚上,一位小学女教师的自述:“黎明前,我运用双线结构的叙事技法展开叙事的特点,早在村上春
梦见和已奔赴战场的丈夫在一起做爱。对此,我简直难以区分树的处女作《倾听风吟》中已初露端倪。《挪威的森林》继续用
这是梦幻还是现实。”在梦里“天阴沉沉,没有风,似乎马上就两条线索:“我”—直子的故事和“我”—绿的故事展开叙事,进
要下雨。黄昏将至,鸟儿急着回巢。我和丈夫在山顶的一快岩一步深化了作品主题。在《海边的卡夫卡》中,村上继续沿用这
石上,默不作声,象野兽般地做爱。因为战争,结婚后没过几天一叙述结构,极力避开用豪言状语叙述“大事件”,尽量用通俗
我们就分开了,我的身体强烈的渴求着丈夫。”第二天,她带领的语言表达“小事件”,用两条“明线”并列奔流之特点,构筑了
孩子们去山上的森林里采蘑菇时,正在采蘑菇的孩子们不知一部“大事件”和“小事件”同时展开叙事的力作。所以,可以说
什么原因,突然倒地昏睡不醒。不久,其他的伙伴一切恢复正
常,而唯有一个叫“中田”的学生从此完全失去记忆。这就是中,村上以中田在“梦幻”中刺杀了田村卡夫卡的父亲,并为
1944年11月7日发生在山梨县的“集体昏睡事件”。此后,这位
女教师和学生中田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女教师的丈夫线索整合为统一的整体,暗示了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变化息
一年后死在菲律宾的战场上。失去丈夫的她只能孤独地度过息相关的普遍哲理。
自己的余生;中田由此沦落为一个目不识丁的“智障”少年,长通过以上分析,《海边的卡夫卡》并不象有些评论所指出
大后只能在一家木业社做一些简单劳动,一生孤苦伶仃。的那样:主人公“我”“现实回归”半途而废、缺乏说服力,进而
1944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是日本军国主义垂导致“中心不突出”。笔者以为就作品的整体结构和主题表现
死挣扎的疯狂时期,全世界处在非理性的战争年代。1945年8而言,作者巧妙地借用了古希腊神话中的“俄底浦斯情结”,以
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先后扔下了两颗“蘑菇云”的原及导入音乐和绘画等技法,将梦幻与现实有机融合,充分体现
子弹。在此,如果我们对1944年11月7日,孩子们在山上采“蘑了现代主义的叙事艺术。
菇”时发生在山梨县的原因不明的“集体昏睡事件”稍加思考,
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它和美国在日本投下的“蘑菇云”的原子
弹事件有关。因此,作品中女教师在“梦幻”中与丈夫的做爱陕西作家比较研究”
(=在心灵深处渴望的团聚),曲折地表现了战争对人性的异
化。即新婚燕尔的年轻夫妇本应在度蜜月,可丈夫却奔赴生死
难卜的战场。梦中似乎马上要下雨的阴沉的天气,不仅暗示着
这位小学女教师的内心世界,而且象征“二战”时期的整个时
代背景——阴云密布;急着回巢的鸟儿暗示她期盼着丈夫早
日归来的迫切愿望;与丈夫的野兽般的做爱,恰恰是战争对人
性扭曲的写照。在此,作者通过讲述“梦幻”的形式告示了现代
人应该对战争进行深刻反思。总之,“集体昏睡事件”后,少年
田中和这位女教师的命运,正是“二战”对无辜的妇女和儿童
带来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反战思想。这
也正是“梦幻”世界的现实意义所在。
结语
纵观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它具有典型的后
现代主义叙事特征:借用传统文类“神话”构筑了一个“互文
性”叙事的开放性文本;运用音乐、绘画等形式中断了叙事时
间的连续性,使小说呈现出跨越时空的叙事结构;梦幻与现实
的融合将一个普通的“我”的成长故事(小事件)和潜在着大事
件踪迹,即“二战”背景下的中田老人一生的故事整合为一体,2006-01-19
使文本的叙事实现了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同整个社会的变化
相联系的目的。村上巧妙地运用上述叙事特点构筑了一部娓
娓动听的虚构与写实相结合的现代主义的力作。
《海边的卡夫卡》的叙事结构是对《挪威的森林》的沿袭。作品
“我”封上进入彼岸世界的“入口石”为“中介”,把这两条叙事
*基金项目:西北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当代日本作家与
注释:
①高桥敏夫.死、结束和距离—论《挪威的森林》[
J
].《国文学》解释和
教材研究,第43卷3号,学登社出版,1995(3),57。
②⑨101316波林·罗斯诺著.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
M
].张国清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10,51,46,94,52,162。
③小林康夫著.作为事件的文学[M].讲谈社,2000:4,306。
1河合隼雄.境界体验物语—解读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J].新
潮,2002(12)。
2118田中励仪.《挪威的森林》—现实世界与彼岸世界[J].《国文学》
解释和教材研究,第40卷4号,81,80。
4川西政明.小说的终焉[1
M
].岩波书店,2004:9,128。
7宫台真司.缺乏说服力的回归现实[J].朝日新闻,2002年2月161
日。
9角田光代.公寓、沙漠中的旋涡和田村卡夫卡—解读村上春树的《海1
边的卡夫卡》[J].群像,2002(11),161。
作者简介:张青,西北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
收稿日期
责任编校 延 仁
·74·
本文发布于:2023-11-28 11:43: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1430102290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村上春树的叙事艺术_试析_海边的卡夫卡_张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村上春树的叙事艺术_试析_海边的卡夫卡_张青.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