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与探讨
解读《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太阳以西》》中的现实与虚幻
万芳
[]村上春树作品的特色之一就是创造一个虚幻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行对照,从而揭
摘要
示现实世界的真实本质。《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描绘了主人公初君的妻子有纪子所代表的
现实世界以及情人岛本所代表的虚幻世界,通过对初君在两个世界游走、最终回到现实世界
的描述,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时期日本雅皮所面临的中年危机这一时代主题。
[]村上春树;现实世界;虚幻世界;中年危机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531(2021)01-0065-06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29岁开始写作,处女作《且听风吟》获得了日本纯文学杂志《群像》的
新人奖,之后发表了《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挪威的森林》《奇鸟行状录》《国境以南太阳以
西》《海边的卡夫卡》等作品。这些作品被译成几十种文字,以独特的视角、清新的文体、简洁的语言表达
引起了全世界众多读者的关注。
村上春树的作品尤以虚实结合的创作特色赢得读者的喜爱,“将‘存在’和‘非存在’进行比照是他的
癖性,亦是他所有作品的基础。他喜欢在作品中并置两个平行的世界,其一显然是臆造的,另一个则较接
近于可认知的‘现实’”。对此,村上春树作品的汉译者、研究者林少华也指出:“村上是通过使现实世界
[1]
虚无化、使虚无世界现实化来进入事物的本质的,他籍此重新构筑现实世界,却又强调新的世界的虚无化
本质,并在这一基础上把握存在的本质,把握自己意识的根。在村上那里,任何世界都归结为意识,而意
[2]
识的根即是意识自己。”他的作品特点之一就是“现实世界与虚构世界的一体化”。魏大海进一步勾勒出
村上春树作品的特色,“村上文学的典型特征和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即发挥超乎寻常、荒诞离奇的想象
力,在虚幻与现实的强烈对照中勾兑出现实世界的真实本质”。
[3]
[作者简介]万芳/四川旅游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四川成都610100)。
65
2021年第1期(总第292期)
一、主要内容
1992至1995年,村上春树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创作了《奇鸟行状录》,在夫人阳子的
建议下,以此书的第三章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故事,这就是《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故事主要围绕主人公初
君在中年时经历的情感纠葛展开。初君是一位36岁的中年男子,有妻子和两个女儿,经营着两家酒吧,是
世俗所认为的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典型。他白天驾驶着宝马车送大女儿去幼儿园,再去游泳,晚上经营
酒吧,周末带着妻女去箱根别墅过夜,努力保持生活的平衡。但在一个雨夜,12岁时的童年好友——岛本
的突然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岛本漂亮、优雅,和她在一起,初君内心才能“充盈”起来,但她身上却充满
着很多神秘且超现实的暗示。初君困扰于岛本的现实与虚幻,游走于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之间。岛本的
出现使得现实世界被虚幻世界打开了裂口,埋藏于内心的空缺逐步占据上风,在妻女和岛本之间进行抉
择时,初君选择了岛本。但岛本与初君在箱根别墅过夜后就彻底消失了,初君只得重新回到妻子和女儿
身边,他所追求的虚幻世界也坍塌了。
二、现实与虚幻的解读
林少华在《海边的卡夫卡》中文译本的“译序”里评述村上春树作品中主人公的特点,“那些主人公几
乎全是尚未结婚或离婚的单身男性,没有家庭没有子女,亲戚也基本没有,甚至父母也不出场。不在公司
等必须与人协调各种关系的团体中任职,失业或者半失业,从事类似翻译或自由撰稿人那样个体性质的
工作。因此他们从来不是社会这部庞大机器中的一个螺丝钉,不认同任何权威、权势、权位、体制和所谓
主流价值观,而宁愿离群索居,在社会边缘地带作为边缘人默默拧紧自己的发条。但他们绝非弱者,也同
所谓颓废、冷漠不大是一回事。他们拥有健全的知识体系、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观、世界观,一个突出表现
就是独自在脑袋里或在私人交谈中对现存社会体制即‘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酷酷地评头论足、冷嘲热
讽,时有一针见血的见解和惊人之语”。而《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则是个特例,和村上其他作品主人公远
[4]
离家庭完全不同,初君不仅结婚,而且和妻子生活在一起,育有两个女儿,还有岳父。同时,文本构建了一
个虚幻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行对照,但探讨的主题和以往作品中孤独、生死、灵魂拯救等常见主题不一样,
是“一部最集中展现雅皮中年危机的作品”。
[1]
(一)初君的内心挣扎——现实与虚幻间的游走
小说中雅皮的中年危机是通过初君在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的游走中体现出来的。作品的主人公初
君有妻子、有女儿、有事业,生活富足,过着中产阶级男性的平静生活,“我还是过着大体幸福的生活的,我
想。能够称为不满的东西在我是没有的……这里是我的场所,在这里我能得到爱、得到保护,同时我也爱
妻女保护妻女”。为了维持现实生活的平衡,初君游泳、保持身材,去幼儿园接女儿放学,和家庭主妇聊
[5]
66
学术交流与探讨
家常,琢磨改善酒吧的经营方式。这就是主人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
另一方面,初君内心一直存在某种空缺,这种空缺是通过岛本这一女性形象来隐喻的,对虚幻世界某
种空缺的追求如岛本的若隐若现,时而出现在他身边,时而远离。这种若隐若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5]
“我总觉得自己将成为别的什么人,似乎总想去某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在那里获取新的人格。”那
么他想去的地方、向往的新生活、想获取的人格到底是什么呢?村上春树一直在作品中提醒读者,主人公
36岁(即将37岁),开篇时就介绍“我生于一九五一年一月四日”,也就是作品的背景是在1987年底、1988
年初。这一时期的日本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期、70年代的经济稳定增长期,正处于泡沫
经济时代,全社会对金钱的追求欲望达到顶峰。初君不仅经营着两家酒吧,而且在岳父“一整套操作方
法”的指点下,“把剩余资金投入股市和不动产”“短时间内便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回报”。他享受着家庭生
[5]
活和投资带来的丰厚的物质回报,但“心里不能不生出一种不快”,究其原因,“我现在置身的世界已经成
了依据更为发达的资本主义逻辑而成立的世界。说一千道一万,其实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被这一世界
连头带尾吞了进去。在手握宝马方向盘、耳听舒伯特《冬日之旅》、停在青山大街等信号灯的时间里,我蓦
然浮起疑念:这不大像是我的人生,我好像是在某人准备好的场所按某人设计好的模式生活。我这个人
究竟到何处为止是真正的自己,从哪里算起不是自己呢?握方向盘的我的手究竟多大程度上是真正的我
的手呢”。于是主人公的内心深处产生虚幻之感,总觉得“我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自己缺少什么,我这个
[5]
人、我的人生空空洞洞缺少什么,失却了什么。缺的那部分总是如饥似渴”。为了填补缺失的东西,初君
决定离开妻女,和岛本在一起,因为“那部分老婆孩子都填补不了,能填补的这世上只有你一人,和你在一
起,我就感到那部分充盈起来了”。但是岛本最终从箱根别墅彻底消失,初君“缺的那部分”则无法填补,
[5]
重又回到现实世界,和妻子重归于好。他最终也认识到,个体必须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现实世界存在诸
多“空白”,所以人们幻想某种东西能充盈内心,但虚幻的东西最终要破灭,作为个体不得不屈服现实,这
大概就是中产阶级的中年危机。
(二)岛本消失——虚幻世界坍塌
岛本是将《国境以南太阳以西》这部作品串联起来的关键性人物。但这个人在作品中若隐若现,神秘
至极。根据小说中的线索,岛本的信息大致这样:12岁时和初君是同班同学,由于先天跛足,她和同学保
持距离,但和初君投缘,一起上下学、聊天、欣赏音乐,成为好朋友。小学毕业后两人进入了不同的中学,
慢慢就失去了联系,岛本彻底从初君的生活中消失。直到初君36岁那年的一个雨夜,岛本突然出现在他
的酒吧,两人叙旧,但完全不谈自己的事,离开酒吧后很长时间没有出现。3个月后,岛本突然又出现在酒
吧,让初君陪她去远离东京的一条河里埋葬婴儿的骨灰。此后的2个月内,初君“几乎每个星期都和岛本
见面”,但“关于现在的岛本的处境,我几乎一无所知。不知她家住何处,不知她与谁同住,不知她收入从
何而来,甚至结婚没有或结过婚没有都不知晓”。岛本最后一次露面是和初君在箱根的别墅里过夜,之
[5]
后就彻底消失了。
67
2021年第1期(总第292期)
我们不禁疑惑:岛本此人过于虚幻,她是真实的存在还是初君脑袋里的幻想?对此,作者本人如此回
复:“岛本是实际存在的吗?这应该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在作品中岛本当然存在。她活着、
动着、说话、性交。她推动故事的发展。至于她是否存在,则是作者无法判断或者没资格判断的问题。如
果你觉得岛本实际存在,她就实际存在于那里,有血有肉,一口口呼吸。倘若你感到她根本不存在,那么
[5]
她便不在那里,她就纯粹成了初君编织的一个精致幻想。”
既然作者都无法给出答案。那么对主人公来说,岛本是主观臆想的还是实际存在的呢?岛本在箱根
别墅彻底消失,“衣服也没有了”“鞋子也从门口消失了”,连“她送给我的那张纳特·金·科尔的旧唱片,不
料怎么也找不到”,甚至28岁那年跟踪穿红风衣的岛本被中年男人警告后给的装有十万日元的信封也消
失了。“在我接受信封消失的事实、在自己意识中将信封的存在与不存在明确置换位置以后,理应伴随信
封存在这一事实而存在的现实感也同样荡然无存了。这是类似眩晕的奇妙感觉。无论我怎样说服自己,
这种不存在感都在我体内迅速膨胀,气势汹汹地吞噬我的意识。它将明确存在过的存在感挤瘪压碎,并
贪婪地吞噬进去”。信封的存在是岛本存在的重要佐证之一,初君不得不怀疑装有十万日元的信封是否
[5]
存在过,进而也进一步怀疑岛本的存在,“她只存在于我的记忆中。她已从我面前消失。她曾经在那里,
但现在已杳无踪影”。不管岛本是存在于臆想中还是存在于记忆中,她都彻底消失了,一起消失的还有
[5]
初君高中时代交往的女友泉的表情。泉突然出现在等红灯的出租车上,但“她脸上已经没了表情……大
凡能以表情这一说法称呼的东西一点儿不剩地从她脸上被剥夺了……她脸上的情感就连哪怕一丝一毫
都没有浮现出来,宛如深海底一般一切悄然死绝”。高中时代的泉是作为岛本的影子交往的,泉的表情
[5]
的“悄然死绝”则是岛本所隐喻的东西消失的另一佐证,即虚幻世界的消失,“在那次同泉奇妙地邂逅之
后,将我团团围在中间的岛本的幻影和余音开始缓缓淡化撤离”。岛本及其所隐喻的虚幻世界坍塌了,
[5]
对主人公来说“紧紧附在自己身上的东西被一点点一片片揭去”,“寂寥无助之感”渐渐远去,又重新回到
现实世界。
岛本若隐若现、突然出现又长久消失是一种隐喻,是萦绕在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想要抓住但又永远抓
不住的某种象征性的东西。这种东西可能是一种追求,也可能是某种现实世界无法满足的愿望,只能在
虚幻世界若隐若现。初君一直在追寻这种东西。童年时代的岛本消失后,初君先后结交了泉、泉的表姐
两位女性,企图从她们身上找到岛本的影子,但都以失败告终。在28岁那年,在东京街头看到一个极似岛
本的、穿红风衣的女子(后来确定是岛本),但跟踪无果,女子乘出租车彻底消失。虚幻的东西寻而不得,
最后不得不屈服于现实世界,他30岁与有纪子结婚生女,过上富足的中产阶级男性的生活。36岁那年,
岛本的突然出现使他的内心又开始动摇,藏于内心的、需要充盈的“空白”又复燃,虚无感重新侵蚀着他。
当他发现现实世界和虚幻世界没有“中间性”,只能从中选择一个,他最终决定抛弃妻女,和岛本在一起,
但箱根别墅过夜后,岛本彻底消失,初君又回到现实之中。随着岛本的彻底消失,对岛本所隐喻的虚幻世
界的追求也归于失败。
68
学术交流与探讨
(三)与妻子和好——重归现实世界
初君的妻子有纪子是现实世界的隐喻。初君和有纪子结婚后,辞去不喜欢的出版社工作,开始经营
酒吧,过上了富足的中产阶级的生活。可以说,有纪子就是初君的现实世界。和有纪子在一起的初君,
“对她我什么都能畅所欲言。和她在一起,我得以深深感受到十多年来自己连续失却的东西的分量”,“她
身上有某种抚慰我安顿我的东西。无论如何我都不想重返二三十岁期间寂寞孤独的生活”。婚姻生活
[5]
使初君不再寂寞孤独,心灵的追求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某种平衡。但岛本的出现致使这种平衡产生了倾
[5]
斜,由于“不存在中间性的东西。不存在中间性的东西的地方也不存在中间”,初君必须在妻女和情人之
间进行抉择。现实世界屈服于虚幻世界,初君选择了能“填补内心空白”的岛本。
但岛本最终还是彻底消失了,岛本所隐喻的虚幻世界也坍塌了,需要充盈的那部分“空空洞洞”也无
从填补了。初君又重新回到妻子所代表的现实世界里。他把现实世界比喻为“沙漠”,当妻子问他是什么
样的沙漠时,他回答是:“普通沙漠。有沙丘,点点处处长着仙人掌,各种各样的东西包含在那里,活在那
[5]
里……大家都活在那里。”经过一番寻觅和挣扎后,初君终于明白:超越现实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岛本所
隐喻的虚幻世界只存在虚构之中,若隐若现,寻不到觅不得;人必须回归现实世界,但真正的现实世界如
沙漠,“各种各样的东西包含在那里,活在那里”。在现实世界里,“我怀有的遗憾无论如何都依然如故。
无论周围景物怎样变化,无论人们搭话的声音怎样不同,我也只能是一个不完整的人”。当意识到现实
[5]
世界的不完美之后,初君向有纪子保证“我准备从明天再次开始新的生活”,并且做好准备,“至于自己身
上有没有足以永远保护有纪子和孩子们的力量,我还无由得知。幻想已不再帮助我,已不再为我编织梦
幻。空白终究是空白,很长时间里我将身体沉浸在其中,力求让自己的身体适应空白。那是自己的归宿,
必须安居其中”。明知现实世界存在空白,但已不再编织梦幻,让身体适应空白并安居其中,这正是对中
[5]
产阶级男性中年危机的诠释。
初君的回归并非“一如往日”的简单回归,他已经意识到自身的变化,摸着代表现实世界的有纪子的
手,感觉“还存在看不到觉不出的东西”,感觉是“从什么地方渗出或纺织出来的,而它就在我心中。那是
[5]
无法以自己的力量来选择或回答的东西”,这种东西鼓励着他“即将身披新的自己这层外衣踏入新的场
[5]
所”,虽然新的场所犹如沙漠,各种东西都包含其中。经过这次中年危机,初君已经明白:超越现实的世
界只能存在于虚幻中,人必须挣脱虚幻回到孤独、残酷的现实世界,在现实中寻找力量和价值。不管怎么
样,挣脱虚幻、再次上路总会有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杰·鲁宾.洗耳倾听:村上春树的世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1,176.
[2]林少华.比较中见特色——村上春树作品探析[J].外国文学评论,2001(2).
[3]魏大海.村上春树小说的异质特色[J].外国文学评论,2005(3).
69
2021年第1期(总第292期)
[4]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2-3.
[5]村上春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69,208,67,68,179,142,译序6-7,200,196,202,204,64,
178,206,208,212,209,213.
[责任编辑:贺春健]
AnInterpretationofRealityandIllusioninHarukiMurakami’s
NovelSouthoftheBorderWestoftheSun
WanFang
(SichuanTourismUniversity,Chengdu,610100)
[Abstract]OneofthecharacteristicsofHarukiMurakami’sworksistocreateanillusoryworldtocontrastwith
therealworld,therebyrevealingthetruenatureofthelatterone.ThenovelSouthoftheBorderWestoftheSun
depictstherealworldreprentedbytheprotagonistHajime’swife,Yukiko,andtheillusoryworldreprented
exploresthethemeofthetimes,i.e.midlifecrisis,facedbyJapaneYuppieinthebubbleeconomyofthelate
1980s.
[Keywords]HarukiMurakami;therealworld;theillusoryworld;midlifecrisis
byhisloverShimamoto.Hewandersthroughthetwoworldsandfinallyreturnstotherealone.Thebook
70
本文发布于:2023-11-28 10:59: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1403982289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解读《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中的现实与虚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解读《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中的现实与虚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