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动物形象初探
【摘 要】村上春树作品中动物形象繁多。这些动物形象可爱、有趣,且大都具有一定的
象征意义。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丰满有趣的形象,村上的小说将会大大失色。本文选取代表
性的“村上动物”:“鼠”、“羊”、“猫”和“鸟”为主要考察对象,同时注意与其他作家的作品进
行对比,从崭新的角度解读村上作品。
【关键词】村上春树;动物形象;意象;象征;隐喻
从处女作《且听风吟》里的第一个出场人物――“鼠”,到《寻羊冒险记》里那头“控制全
日本的超能力羊,再到《奇鸟行状录》里的走失的猫和“拧发条鸟”,以及《挪威的森林》中
“春天森林里跑出的第一头小鹿”、“喜欢你像春天里的小熊一样”,还有《象的失踪》、《象厂
喜剧》、《羊男的圣诞节》、《旋转猫的找法》、《萤火虫》等等――或许与作家本身对动物的挚
爱不无关系,村上春树的作品具有这种鲜明的“小动物性”烙印,尤其在其小说中动物形象众
多,并引人关注。村上善于和乐于在作品中通过关于动物的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来进行
表达,展开故事,这已经成为村上作品的一大特色。
本文主要以村上的长篇小说中的“鼠”、“羊”、“猫”和“鸟”等为研究对象,从动物意象的性
格、命名、寓意等角度进行分析,并通过与其他作家作品中的动物形象进行对比,发现村上
美学的独特魅力。
一、先行研究
由上观之,针对个别动物形象的研究已见端倪,但从整体上完全把握村上小说的动物形象,
分析村上小说的“小动物性”的研究似不多见。本文作为一种尝试,希望能抛砖引玉。
二、本论
(一)鼠
《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也是“鼠三部曲”中的首篇作品。“鼠三部曲”指的是《且
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和《寻羊冒险记》这三部作品。正如其被称为“鼠三部曲”,
一个叫做“鼠”的青年作为主要人物在这三部作品中登场。
1.鼠的登场
这里我们主要对《且听风吟》中的“鼠”进行分析。实际上在小说中,“鼠”是“我”的一个好
友的诨名。身为作家的“鼠”对社会的不公心怀不满,是一个心地耿直的人。“鼠”嫉恶如仇、
明辨善恶;同时又具有孩子般的可爱。可以说有着与莽撞的“哥儿”(夏目漱石小说中的人物)
相似的性格。
“什么有钱人,统统是王八蛋!”
鼠双手扶着桌面,满心不快似的对我吼道。
2.“鼠”的绝望和“我”的自我疗养
对比“鼠”的创作态度和“我”的创作理念――“鼠”的名言:正如完美无缺的绝望不存在一样,
完美无缺的文章亦是不存在的;“我”的信念:写文章并非自我疗养,只不过是朝着自我疗养
的方向所作的一个微小的尝试罢了。对于这一点,有学者认为“简而言之,两者的共通点都
是‘为自己而写作’。‘我’和‘鼠’的创作态度实际上是对应的”。由此可知,“鼠”的创作态度对“我”
的创作理念是有影响的。
3.“鼠”和“我”:偶然相遇,一拍即合共度无聊的夏天
“我”每日百无聊赖,仅以在酒吧喝酒为乐。由于深陷心灵的孤寂之中,自己的整个世界也
趋于荒颓。偶尔可以聊以慰藉的,大概就只有身旁友人“鼠”对社会不公的喋喋不休的抱怨了。
4.喋喋不休的抱怨
当时正处于经济高度成长期(1970)的日本兴起了一股“黄金热”,社会上对物质的追求越
发盛行。“鼠”对于那些通过不正当途径而暴富的人大为不满,整日抱怨不断。
5.怀旧情结
“鼠”和“我”的友情是建立在“对物质的反感”和“对各种正在消亡的事物的缅怀”两方面上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村上作品中一以贯之的主旨,即“否定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和“比起金钱,
更重视原始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6.“鼠”是“我”的影子以及青春岁月的象征
一般来说,“鼠”的叛逆和“我”的极度平凡被看作两种对立的性格。但是两人既为友人,就
应当心有灵犀。这里的“灵犀”就是同为年轻人的“少年心气”(teenspirit)。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受到上世纪60年代后期“嬉皮派”(hippie)运动影响的“鼠”,在思
想上自然多少会被“嬉皮派”的主张,即“拒绝既存制度、习惯和价值观,采取脱离社会的行
动”(《广辞苑》)所左右。村上那时正好三十岁,步入而立之年同时告别了二十多岁时的骚
动与青春的混乱状态,逐渐趋于平静。然而他内心却依旧火热,不愿流俗堕落。青春末路上
的村上,借“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青春的缅怀。谢志宇(2005)评论称:村上笔下的人物“老
鼠”折射着作者自己的影子和灵魂。作者是借“老鼠”的言行举止在向读者传递着自己的理解
和信息。
所以我们说,“村上自己的影子印射在了‘鼠’这个人物上,反射出了灵魂般的光芒”也不为
过。
(二)羊
在《寻羊冒险记》中,不可思议的羊登场了。在中国北部的内蒙古地区,也流传着相似的
传说:羊进入了人的身体。故事中,“我”寻找这种珍稀的羊的冒险徐徐展开了。
1.羊的变身传说 《寻羊冒险记》讲述的是这样一个变身传说。一只背上长有星状斑纹
的羊进入了北海道贫农的身体。从这以后,愚钝的少年变成了右翼头目。
这些传说大多都不会去贬低动物,更不会去歧视动物。人是潜在的动物,动物也是潜在的
人。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存在,变身传说才有了生根的土壤。因此,在日本人的思维里,动
物和人之间的连接是显著而紧密的。
然而,就村上的变身小说而言,并不能将其简单地归为以上所举出的“人幻化成动物的传
说”这一类。在村上的小说中,人通过与动物特殊的“接触体验”(日语称作:“交”)而到达
所谓的“异化变身”。在这一点上,“村上式变身”与传统的“日本式变身“有着一定的距离。
另一方面,中村祯理(1975)对欧洲童话和民谣中的变身传说作了以下论述。《格林童话》
中人化身成动物的有67例。此类变身大多是以魔女的魔法作为媒介,并且几乎都是贬低型
的“异化变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类变身中,人类虽然沦为动物,但仍在某些地方残留着
人的特性。与此相对的是,动物变成人的故事仅有6例,并且其中的5例讲的还是变成动物
的人类重新获得人身的故事,剩下的唯一一例,也被认为是东洋故事的混入。
鹿俣浩(1984)针对这种现象,得出如下结论:我们从欧洲的变身传说中可以看到,在欧
洲人的“动物观”里,人与动物之间始终横亘着难以逾越的断层。动物终究是动物,难以与人
对等;动物始终是劣于人类的存在。
而我们反观村上的变身传说,就看不到“动物劣人一等”的影子,里面既没有作为动物的劣
等感,亦无作为人类的优越感。可以说,村上突破了以往“人与动物相互转换”的常规变身模
式,而另辟出“描写具有动物性的人类”之蹊径。
2.为什么选择“羊”作为描述对象
在《寻羊冒险记》中,类似于蒙古传说中的“羊精”登场了。那么,这里的“羊的传说”到底
具有什么样的含义呢?此外,为何从众多动物中单单选出“羊”这种动物作为描述对象呢?犬
儒本格派《当事者》杂志(2002)认为,可能是出自《圣经》中“一百只羊”的典故:
牧人在田间饲养了一百只羊,其中一只羊走失了,牧人撇下那剩下的九十九只羊而去寻找
那只失散的羊。之后牧人找到了那只走失的羊,扛着它兴高采烈地回到家,叫出朋友和邻居,
说“让我们一起为它的归来而高兴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帮助一个有罪之人改悔比看到九
十九个无罪的人还要快乐。(《新约圣经》福音书15章,新共同译)
3.羊的象征性
村上(1985)本人对于这个问题是这样叙述的:
其实我之前亦有论述,在《寻羊冒险记》中,“羊”是全书关键词,亦可理解为本小说世界
观中一个类似于“游戏规则”的象征。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也试图赋予“羊”种种意义,也就是
说,我也在揣摩“羊”的含义。然而遗憾的是,最终我也没能参透,于是就只好怀着疑问继续
写下去了。如果这篇小说大获成功,我想成功的原因恐怕就在于作者本人也没弄明白“羊”
的具体含义吧。
通过上文可以得知,村上本人也不是很清楚“羊”到底具有什么象征意义。但对于“羊的象
征”这个问题,村上将“羊的导入”作为失败的一例,借此讽刺“可悲的日本近代化”。或许我
们可以将“羊”理解为日本近代化的象征。
(三)猫和鸟
村上爱猫,自己也饲养过几只猫,因此对猫怀有特殊的感情。在《寻羊冒险记》中,猫也
数度登场。猫作为自由的动物,也颇合村上本人的个性。
1.猫的名字
在《寻羊冒险记》中,司机给猫命名为“沙丁鱼”。然而“我”则认为,“既然猫是实实在在
存在的,就不需要给它起名”。实际上,事物的名字跟事物的存在感是没有关系的,因此给
事物起名字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所谓名字,只不过是一个无聊的印记,所以怎么叫都是无
所谓的。给猫起一个鱼的名字的确是胡来,但作者是有意借此来否定“命名”这种行为。
以上村上关于名字的论述,与夏目漱石的名作《吾辈是猫》和曾野绫子的《我是猫》中的
描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以下是曾野作品中猫初次获得了名字的描写。
我是猫。我还有名字。“猫”――就是我的名字。
无论是有名字还是没有名字,其虚无的本质是一样的。在这一点上,村上、夏目、曾野三
人产生了共鸣。
2.猫鸟齐登场
在《奇鸟行状录》一书中,笔名叫做“发条鸟”的“我”是一匹失踪的猫的主人。“我”刚刚失
业不久,是一个同时失去了工作和爱猫的可怜人物。在“我”奉妻之命寻猫的过程中,经历了
各种奇遇。而在“我”看来,种种奇遇的发生都源于猫的失踪。
颇为有趣的是,在文学作品中,猫和鸟一起登场的场景并不少见。其中志贺直哉在《濠端
的居所》中对猫与鸡的描写十分有名。
此外,在中国作家老舍的《小麻雀》这篇随笔中,也有猫和鸟一起登场的画面。描写的是
翅膀受伤的麻雀被顽皮的小猫捉住玩弄的场景。
小猫本来才四个来月大,还没捉住过老鼠,或者还不会杀生,只是叼着小鸟玩一玩。正在
这么想,小鸟,忽然出来了,猫倒象吓了一跳,往后躲了躲。小鸟的样子,我一眼便看清了,
登时使我要闭上了眼。小鸟几乎是蹲着,胸离地很近,象人害肚痛蹲在地上那样。它身上并
没血。身子可似乎是蜷在一块,非常的短。头低着,小嘴指着地。 小猫没再扑它,只试
着用小脚碰它。它随着击碰倾侧,头不动,眼不动,还呆呆的注视着地上。但求它能活着,
它就决不反抗。可是并非全无勇气,它是在猫的面前不动!我轻轻的过去,把猫抓住。将猫
放在门外,小鸟还没动。我双手把它捧起来。它确是没受了多大的伤,虽然胸上落了点毛。
它看了我一眼!
(一九三四年七月《文学评论》第一卷第二期)
综合对比村上、志贺和老舍三人的描述,可以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令鸟类陷入不幸的命
运的罪魁祸首是猫。得出这样的结论并非偶然。实际上,猫也好,鸟也罢,都受到这个世界
的支配(狭义上讲是受到天敌的支配)。由此我们可以感知到一种由无常宿命引发的无力之
感。
三、结语
根据以上笔者的分析和考察,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鼠”实际上是村上自己的影子,
亦是青春岁月的象征;“羊”象征着日本的近代化,而村上将“羊的导入”作为失败的一例,借此
讽刺“日本近代化的可悲”;“猫”的名字反映出事物虚无的本质,而“猫”和“发条鸟”被世界所支
配则折射出一种无常的宿命感。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村上春全作品1979~1989.日本:社,1990.
【2】村上春.羊をめぐる冒.日本:社,1985.
【3】夏目漱石.坊っちゃん.日本:新潮社,1940.
【4】鹿俣浩.教育の森の意とその可能性について.http:///~
hyou-tan/doub/niho-.
【5】中村里.日本人の物身の史.日本:星社,2006.
【6】村上春.『物』のための冒.文界,1985(8).
【7】犬儒本格派『当事者』2002..http:///kenju/.
夏目漱石.我は猫である.日本:旺文社,1905.
老舍.小麻雀.文学评论,1934.
志直哉.志直哉全集(第二)岩波店,1974.
本文发布于:2023-11-28 10:42: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1393282289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动物形象初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动物形象初探.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