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没有森林——浅谈小说《挪威的森林》的电影改编

更新时间:2023-11-28 10:31:44 阅读: 评论:0

家庭教育论文-最新火车停运通知

挪威没有森林——浅谈小说《挪威的森林》的电影改编
2023年11月28日发(作者:电脑声音驱动)

挪威没有森林——浅谈小说《挪威的森林》的电影改编

常宇

【摘 要】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被越南裔法

籍导演陈英雄改编成电影,并在2010年底搬上大银幕。但这部拥有众多读者的小

说在改编之后却没有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影评人和观众也赞弹不一,争议一片。对

这一案例中的小说和其改编后的电影进行全方位的对比和分析,有助于总结村上小

说与电影"嫁接"的经验和教训,更有助于文学改编电影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

【年(),期】2011(000)007

【总页数】3(P105-107)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电影改编;小说;2010;村上春树;文学改编;陈英雄;

表作

【作 者】常宇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I313.074

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被越南裔法籍导演陈英

雄改编成电影,并在2010年底搬上大银幕。但这部拥有众多读者的小说在改编之

后却没有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影评人和观众也赞弹不一,争议一片。对这一案例

中的小说和其改编后的电影进行全方位的对比和分析,有助于总结村上小说与电影

“嫁接”的经验和教训,更有助于文学改编电影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

20101211日,著名法籍越南裔导演陈英雄执导的《挪威的森林》在日本上

映,村上春树的同名小说在出版23年之后,终于被搬上了银幕。但是影片上映之

后,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与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相比,不仅票房逊色不少,而且

口碑颇差。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曾拍过《青木瓜之味》、《三轮车夫》、《夏天的

滋味》等经典电影的著名导演陈英雄,改编的是在日本二十几年来人气不衰的畅销

小说《挪威的森林》,这样的“强强联手”为何会有这样的结果?下面进行具体分

析。

村上春树可以说是享誉日本乃至国际的知名作家,他的作品畅销程度在日本也可以

说是数一数二,但根据其作品改编成的电影却不多,从1981年的长片《且听风吟》

(日本)开始,陆续有短片《袭击面包店》(日本,1982)、短片《对着森林的

另一侧》(日本,1988)、短片《再袭面包店》(美国,1998)、长片《托尼瀑

布》(日本,2004)、短片《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日本,2006)、长片《神的

孩子全跳舞》(美国,2007)等,而陈英雄和村上春树的联手使得《挪威的森林》

在创作伊始,就受到了众人的瞩目,但影片公映之后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日本观众普遍认为“从村上春树书迷的角度去看,这是一部与小说感触完全不同的

作品”;“虽然不是烂片,但不值得花钱再看一遍”。日本业内人士的口吻则相对

温和。影评人前田有一说:“电影虽然删减了小说中的许多情节,却忠实地营造出

了原著的气氛。”日本导演行定勋则认为《挪威的森林》中镜头运用得非常精彩,

仅为摄影都值得一看。而小说的原作者村上春树则没有单纯地对影片进行褒贬,而

是具体地阐述了自己的观感:“日前观看了陈英雄导演的电影试映,觉得这也是

‘我’目睹过的风景与经历过的事件所组成的故事啊。……看了改编后的电影,我

惊讶地发现影片其实是以女性为中心的故事。而小说的叙述视角是男性第一人称,

所以文本大体讲述的是一个叫渡边彻的青年经历的故事。……但看了改编后的电影,

人们就会明白这个故事的中心其实是女性。”[1]

陈英雄对原著小说花了两年的时间刀削斧凿,最后的电影呈现出与原著截然不同的

面貌。抛开原著不谈,《挪威的森林》或许是一部美轮美奂、诗意动人的电影。但

与其说这是根据村上春树小说“改编”的《挪威的森林》,不如说是陈英雄自己的

《挪威的森林》,也难怪有中国网友在看后戏谑地评价其为“青木瓜森林”。

一、压缩饼干式的故事情节

小说《挪威的森林》自1987年问世以来,之所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于它

记述了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迷茫与伤痛,渡边作为一个不知前路的探索者走

过的一段青春历程。在书中他向读者倾吐他对这个世界、对自身的种种看法,文本

二、南辕北辙的人物塑造

影片的人物塑造是电影最受诟病的一点,抛开演员的形象和演技不谈,陈英雄对人

物进行的改造用“面目全非”来形容并不为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核心主人

公是渡边,他是小说中形象最为丰满的人物,小说从渡边的视角看那个动荡不安的

世界,从而传达出年青一代普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他在电影中仅仅起到了串联

整个故事的线索作用,反而丧失了自身的个性。

其他的男性角色更是面目模糊,木月是小说中一个形象十分丰满的配角,他和直子

不仅在戏份上有所偏差,绿子的性格也被“陈英雄化”了。绿子是小说中最亮丽的

一道风景,她活泼直率,身上散发着阳光的气息,背负着成长的伤痛依然积极用力

地生活。她是作为和直子相对照的角色出现的,而电影中的绿子说话轻声细语,眼

神温柔暧昧,和直子非但没有形成反差,反而有几分相似。

玲子的塑造也有同样的问题,在原著中她身材瘦削却给人一种不羁强悍的感觉,头

发被剪得乱七八糟,满脸都是让人温暖的皱纹,眼神里都是故事。但在影片中她造

回顾一下之前根据村上小说改编的电影,虽大都没有引起什么太强烈的反响,却也

没有经历《挪威的森林》所遭受的非议和诟病。也许正是因为陈英雄选择的这本小

说太过深入人心了,或者是他作为一个外籍导演来执导这部对日本读者具有重大意

义的小说的略显尴尬的身份,陈英雄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仅从以上对文

本的角度分析就会发现,这诸多的非议并非没有根据。这一点,通过与以往改编的

改变,意味着要求重新思考,重新构思和充分理解戏剧性和文学性的本质区

别。”[4]但在“改变”的过程中势必要保留住那些原著中值得保持“不变”的独

特性,而不是削足适履,这样会适得其反。

自电影诞生以来,就一直从文学那里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至今已有无数根据文学

改编的经典作品。然而,“一部文学作品是否适宜于改编为电影,这个问题带出了

一些让人困惑的难题。关于改编的大多数的尝试往往会陷入一些误区,即通常会在

判断其改编价值大小的精确度上犯错误,或者有时甚至是对改编题材本身的背

叛”[5]。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改编成电影之后却乏人问津,而二三流小说改编

成经典电影的也不乏其例,这不仅需要改编者在选材的过程中具备独到的眼光,更

要求在改编过程中保存原作精神和创造新的形式之间找到平衡。笔者并无意对村上

春树小说适合改编与否做出定论,仅仅试图通过对《挪威的森林》这一具有代表性

的改编案例的分析,探讨文学改编成剧本所面临的问题和种种可能,也期待着今后

有更多勇于尝试的导演将村上的小说改编成电影,为今后的文学改编提供更加多样

化、更加成功的范本。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树 三天两夜长访谈[J].大方,201101

[2][3][4][美]L·西格尔著.苏汶译.影视艺术改编教程[J].世界电影.199601

[5][]莫尼克·卡尔科-马塞尔、让娜-玛丽·克莱尔著.刘芳译.电影与文学改编[M].

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少妇吧-闲的反义词

挪威没有森林——浅谈小说《挪威的森林》的电影改编

本文发布于:2023-11-28 10:31: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1387042289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挪威没有森林——浅谈小说《挪威的森林》的电影改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挪威没有森林——浅谈小说《挪威的森林》的电影改编.pdf

上一篇:荒诞中的真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