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的森林世界
浅谈《挪威的森林》的特色
郭亚坤
(山西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山西大同037006)
[摘要]从现实性及人物塑造两方面论述了当代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品《挪威的森林》的小说
特色,诠释了"3-代日本都市小说所揭示的青年人内心的失落与困惑的主题。
[关键词]村上春树森林现实与梦幻精灵
[中图分类号]I106.4(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473(2012)05-0046-03
第一次接触村上春树的作品时,还是在那个爱 村上再三强调《挪威的森林》这部作品“是现实主义
的小说,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2 作者在创作中尽
可能让自己同读者及作品中的人物处于并列位置,
所以在读作品时,读者没有感觉到丝毫的说教成分,
做梦的年代,于是被他的那片爱的森林深深吸引;再
次接触村上春树的作品时,仍愿在那片繁茂的森林
中驻足不前,去回忆、寻找作品中的真实以及属于自
己的那片森林。
村上春树,日本著名小说家,被誉为日本第一个
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和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
它就像是一位朋友在向你述说着悄悄话,“一样的
亲切,一样的平和,理解的人自然理解。” 作品中
也找不出对除主人公“我”以外之人的心理描写,
“我”也很少表现自己,不声嘶力竭地强调自己的主
旗手。他的众多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创作于
1987年的长篇自传性小说《挪威的森林》 J,小说上
下册销量为700余万册,风靡全国,几乎每l5个日 实,那样的自然,作者不允许“我”踏入别人的精神
本人手中就会拥有一册;在日本国内快速获得了以
年轻一代为主的广大读者群,在海外也显露锋芒。 总是说自己如何“普通”——生活在普通的家庭,上
村上的文学世界如同他的文学森林一般,耐人
寻味;森林中四射的魅力,就像是我们情感曾经着陆
过的河床,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们…… 发现,他们是不普通的,奇妙之处在于他们的“不普
一
张,更不声色俱厉地训斥别人。一切都是那样的真
领土。作品中的主人公从不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
的是普通学校,过着普通的生活,结交普通的女孩。
然而,让我们将其作品中的人物单独提炼出来就会
通”是通过别人之口或是读者的思维说出或是反映
出来的。结果,这一自然而优雅的绅士加朋友般的
、
森林中的现实与梦幻
理解村上春树,就等于在理解自己,品味已逝的
青春年华。他的小说用恰如其分的语言道出了作者 动的那颗孤独而真诚的心,使得无数青年男女不知
人生每一阶段朦胧的苦恼,而那份苦恼又成为其再 不觉地融入书中独特的氛围,引发他们心灵的共鸣。
现读者人生的“装置”,这也许就是作者构建的那片
森林为什么会吸引我们的原因吧。
小说中的现实性首先体现在自然与普通之中。 视,也不对女性抱有一厢情愿的幻想。女性在文章
[收稿日期]2o12—06—04
态度,成功地使读者宽容而忘情地接受了小说中跃
其次在女性角色的塑造上,作者充分体现了现
实主义因素。作品中既没有对女性有意无意的歧
[作者简介]郭亚坤(1979~),女,山西省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中文系,助教。
..-——
46・--——
郢业
中是一个个独立体,而不是作为附庸出现的。脆弱
不安,美丽而接近透明的直子,她是作者内心世界完
美女神的象征。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
精神失常的直子的化身,但从直子的内心世界、精神
境界中,我们又把她上升为非现实的梦幻女神的化
身。她厌恶这个丑陋的社会,虽然内心充满着与世
界沟通的渴望,但她却始终未能找到所谓成熟的方
向,始终没有摆脱自身内部纯真的憧憬与残忍现实 的宁静与渡边代表的所谓“正常人”生活的都市形
之间矛盾的困惑。直子属于人类精神领域里对爱追 成鲜明的对比,对于都市人格的异化,村上有着一针
求的化身,但同样生活在这个不现实的现实中的绿
子,又把我们从梦想的天堂拉到了现实之中。她活 言,“阿美寮”才是人类真正的乐土,也许这正是作
泼、热情,充满生的希望。从某种意义上说,绿子才 者心目中干净的天堂,就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我
是真正正常的人,她属于现实世界。因为有了绿子
的出现,主人公渡边才可以脱离精神的空虚与痛苦,
活得真实与幸福。但无论是直子还是绿子,她们与
男主人公的关系已经脱离了日本文学中那种常见的
黏黏糊糊拉拉扯扯的关系,充分体现了现代日本女
性在现实生活中的感觉,容易被现代女性读者所接 向内心世界去思考与探讨生存的意义。这种现实与
受。
最后村上在作品中很注重细节的真实,注重用 之外,还多了几分对非现实理想社会的渴望和对现
小物件“小情况”体现现代社会的真实性。如作品 实“美丽”生活的遗憾与批判。
中对音乐的选用和安排上,既体现情节的需要,又对
主题及人物的塑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能是
因为作者对音乐的笃爱吧,在他的文学世界中到处 读罢小说,脑海中浮现出生活在现代繁华都市
洋溢着优美的音乐,作品中的人物也是极爱音乐的, 里的青年男女那种无药可救的孤独、无可排遣的空
于是音乐成为了作者再现特殊年代特殊情感的工 虚、无可言喻的无奈和惆怅,这正是作者一贯创作的
具。上世纪6o年代是村上春树的青春岁月,也是美 主线。他敏感、准确而又含蓄的通过对8O年代日本
国爵士音乐的巅峰时期,从大门、披头士到鲍勃迪 青年精神世界的“感性真实”与物质世界的“现实真
伦,从甲壳虫的《挪威的森林》、《昨日》到《太阳从这
里升起》这些背景音乐不仅唤醒了作者的创作灵
感,也惊醒了同时代读者封尘已久的情感日记。小
说《挪威的森林》所描述的时代正是爵士乐的时代,
再加上文章中会出现一些有时代代表性的音乐的标
题、作者的名字,把这一切作为世上唯一的“专有名 成年人,却全然不具实用性;他不太在意外界的事
给予失落的希望,而这种希望的化身就是——直子。
直子是男生“永远的梦”,是那种像梦幻般完美 生的真爱。
却虚幻的女孩。“回头的时候露出小小的耳朵与白 于是,读到这里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字“森”,
皙的领背”,虽然令人感觉缺乏常人的世俗的温度,
但却让渡边意识到自己心里的欠缺。精神失落的渡
边极度爱上了近乎完美的直子。于是,渡边一直努
力着想要把直子从那个扭曲的房间里拉出来,或许
他们都可以得救。 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想;而下边的两个“木”字,分别
可是单纯的渡边并没有想到这样的努力势必同
世俗现实发生冲撞,而最终可能酿成致命的悲剧。 俗但却是真实的美丽。这片森林因为有了上面的单
因为直子根本就抗拒出来,即使渡边再努力,也不会
有什么结果。最终直子用她的死来向世人宣明:柏 才更具博大的生活底蕴。因此,主人公虽然孤独、空
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只属于那些“注定失去的恋人 虚但并不等同于消极和懦弱,因为不论在精神还是
们”。渡边对直子的爱与追求,实质是作者唯美主
义的表露:直子是他心中完美的女神,生活在无忧无 真实和梦想的绚烂。
虑,纯洁无暇的理想世界中,有了直子,就有了追求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
完美的目标;而直子的死无疑是将渡边或是作者的 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
精神世界抽空,是他理想的破灭,精神的崩溃,因此, 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再相逢。”…村上春树的森林
面对无情地现实世界时,他不知何去何从!
当渡边要被现实生活所抛弃时,作者为了挽救
渡边,“绿子”出现了。“绿子”,名字就充满了生命
力与真实性。她是一个很不普通的女孩,但跟渡边
相比,她却非常踏实的生活着。绿子既要照顾书店 伤、现实中对理想的追求,都把我们已逝的青春年华
还要照顾生病的爸爸,有一个自私又缺乏幽默感的 封存在了那片记忆的森林中。
男朋友,但她热爱生活,她热情、大胆,一直很想任性
的做些什么。绿子的真实,总是在慢慢地扣敲着渡
边的心,让渡边感觉到生活的真实与爱的真实。绿
子迷人而奇妙之处在于她在成熟与稚气间徘徊,就
像“绿色”一样,绿色的叶子既不是白芽般全然的新
生,也不是转变成黄色的全然的成熟。用渡边的话
说“由于遇见你,才使我对这个世界稍微习惯了一
.--——
48---——
些。”是的,绿子就是现实世界送个渡边的一份活生
而作者为我们精心构建的这片森林其实就是由渡
边、直子和绿子组成的森林——最上面的“木”字是
直子的代表,她高高在上,是完美与纯洁的象征,是
梦幻与神秘的组合,她是渡边心中的女神,也是我们
是渡边和绿子的代表,也是我们的象征,虽然有些庸
“木”,变得瑰丽而迷人;也因为有了下面的双“木”,
物质世界中,有爱的存在就有了生存的希望、生活的
中充斥着一股似曾相识的感伤的气息,这气息来自
幽兰般的直子,阳光下小鹿般的绿子,还有孤独、冷
漠的渡边。无论是充满怀旧色彩的老歌、野外春天
的风景、午后安静的街市,还是都市中对青春的感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李少华译)[M].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9.5.
[2]湖南省作家协会.《文学界》临时增刊号[J].湖南省作家协会,
1991.
[3]村上春树.村上朝日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
本文发布于:2023-11-28 10:16: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1377832289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村上春树的森林世界——浅谈《挪威的森林》的特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村上春树的森林世界——浅谈《挪威的森林》的特色.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