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挪威的森林》的物哀之美

更新时间:2023-11-28 10:08:39 阅读: 评论:0

朝花夕拾无常-热爱教育事业

【文献综述】《挪威的森林》的物哀之美
2023年11月28日发(作者:我思念着你)

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挪威的森林》的物哀之美

一、引言

村上春树是日本乃至世界享誉盛名的文学作家,他笔下的作品多以委婉的人物性格,简洁的

语言描述,社会环境多以篇章似的两个以上平行世界同时展开故事情节,在现实和理想中使剧情

穿梭前行,因此他的作品多含有浓郁的浪漫主义幻想气息和丰富的暗喻哲理。而《挪威的森林》

是他唯一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而一种叫做“侘寂”的美学文化被日本社会传承下来,这种不

完美,不完整,不全面,非永恒的状态渗透在各个方面。《挪威的森林》也因为有其侘寂的蕴

涵,显得作品中的人物间的爱情更加美丽和悲凉。

二、主题

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期刊室、中国期刊网上搜集的,主要是关

于村上春树作品的风格、题材、思想以及人物的分析和研究。在此,根据参考的内容,我将我所

参考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如下:

通过对这些参考资料的综合分析,我渐渐对“村上春树小说创作特征”这个课题有了较全面

的认识,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理解同时代的年轻

人灌输的残缺爱情观的可悲和人性的孤独。

第一部分:对于村上春树本人文学作品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的讨论。参阅村上春树的《挪威

的森林》《旋转木马鏖战记》《挪威的森林之秘密》,再继《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后,尝试另

一种方式来阐述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纯爱故事。村上把所有人物都放在一个平面上展示。在《村

上春树访谈:我这十年》中所定义为“百分百恋爱小说”的作品。通过了解这本小说的主旨大

意,明白日本传统没学只能给,对于“美”“寂”“静”等意境的描述,可以简单的说明为,在

时间的流逝中美学中所存在和推崇的不完美和残缺。也就是说《挪威的森林》是村上在手法上改

弦更张和怀有青春危机感的必然产物,这在《村上春树全作品1978-1989》第六卷中说过。

第二部分:对《挪威的森林》中的主人公在所在爱情观中的生存心态。这一部分,笔者主要

的可能性》《远方的鼓声》,村上春树的访谈《在像山羊邮信一般迷宫化的世界中》《村上春树

STUDIES》等书和一些期刊。举例如对描述主角渡边面对的两处爱情,短暂仓促,面对直子的自

杀的难言痛苦,而最后也没有和绿子走在一起的命运,这几段残缺的爱情实际上却成就了男主角

渡边的成长,这里参考了Eurea19896月临时增刊号《村上春树的世界》,在这个经济大发展的

消费社会,人们把性与爱置于互相分离的状态,冷漠代替了积极的对待人际感情的进取精神,

第三部分:对《挪威的森林》中爱情在当时大环境的体现。主要参考了陆晓光《“极端恋

爱”与“完整的人”——消费社会中的〈挪威的森林〉,韩晔的《〈挪威的森林〉中的都市青年

形象分析》等期刊,作品表现一群生在60年代的青年,正是日本作为战败国阴影笼罩下,经济大

发展的转型期。而这代出身的人的长辈经历了战争的洗礼,身心憔悴,对政府缺少了应有的信心

和支持,又因为工业社会的发展,需要高密集的合作化和制度化,导致人心涣散,人与人之间缺

少热情,冷酷是他们对待人际对待社会的基本表达方式。此书中的主人公以及身边的人组成一个

独特热情敏感的族群,在这个变态社会中显得分外突兀。不关心前途,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家

族,不关心历史,如同村上认为的生活和爱情,当他们两者产生交叉的时候,生与死便在他的思

考范围内,,这种对突入而来的爱情和死亡的面对,让一直洋溢年轻气息的主人公迷惘。也使人

对这个社会产生了认可和逃避。

通过对这些参考资料的综合分析,渐渐对“村上春树爱情观”这个课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第一,日本人对传统文化中的侘寂美学有着执着的追求,在不

同的作品中都有表现;第二,村上春树对人物的分析,相比于对剧情的叙述,更注重大环境和人

物命运的联系,他追求以悲剧的人物命运来提醒世人注意当前环境。

三、总结

综上所述,《挪威的森林》从1987年诞生,影响了整整23年,带着一种日本独有度侘寂文

化,让读者了解到属于村上的少有的创作风格,就是这种有着浓郁日式孤独,背离现实却接近现

实的爱情悲剧被读者所喜爱。就如日本版《挪威的森林》下册里村上说的“他们所追求的大多已

然失去,永远消失进退不得的黑暗的森林深处,一部,描写无尽失落和再生的、时下最为动人心

魄的百分百的恋爱小说”

[参考文献]

2

[1]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7月第一版

[2]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0

[3]韩晔:《〈挪威的森林〉中的都市青年形象分析》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2

[4]陆晓光:“极端恋爱”与“完整的人”难题——消费生活中的《挪威的森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83

[5]赵赤勇:《挪威的森林》“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的内涵 解放剧艺术学院学报 20102

[6]王玉莲:悬浮于理想与现实之间——谈《挪威的森林》中主人公的生活状态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74月第

二期

[7]丁俊龙:《挪威的森林》中的“阿美寮”的象征性意义的分析 黑龙江史志 20015

[8]李娟:从《挪威的森林》透析现代读书人的孤独失落与自我寻找 科技信息外语论坛 200923

[9]村上春树:《旋转木马鏖战记》林少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8月第一版

[10]《村上春树访谈:我这十年》 文学界1991年临时增刊号《村上春树book

[11]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之秘密》 文学春秋社刊 19894月号

[12]越川芳明:《村上春树:美国式罗曼司的可能性》Ereka19896月临时增刊号:《村上春树的世界》

[13]杰·鲁宾 《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6月版

[14]黑古一夫 《“丧失”或“恋爱”的物语——〈挪威的森林〉 六兴出版198912月版

3

起床困难户-先抑后扬

【文献综述】《挪威的森林》的物哀之美

本文发布于:2023-11-28 10:08: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1373192289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献综述】《挪威的森林》的物哀之美.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献综述】《挪威的森林》的物哀之美.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