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地理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27 21:13:33 阅读: 评论:0

工资支付规定-分手挽留的话

中山地理调查报告
2023年11月27日发(作者:两边走)

篇一:地理调查报告

地理调查报告

我的家乡是中山。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出海口。市境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

东与深圳市、香港隔海相望,中山港至香港51海里;东南与珠海市接壤,毗邻澳门,石岐至

澳门60公里; 北面和西北面与广州市南沙区和顺德市相接。

中山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可是,最近几年,秋季时还

是像秋天般热,我十分不解。

以下是近几年的部分秋季气温统计图:

20129

201310201410

这让我想起了从2012年政府实行的雨污分流工程。我发现,在进行雨污分流的路上,经常会

塞车,这造成了许多上班族的不便,往往在塞车或等红绿灯时,司机都不熄掉引擎,导致尾

气大量排放。而这或许就是其中的原因。

我上网查了有关雨污分流的资料,以前由于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较落后,没有对排水

管道根据水的来源进行分设,采用的是雨水和污水合用一条排水管道的形式,即合流制的排

水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增强,再加上水资源越来越珍贵,为了能够更好的利

用各种水资源,开始实施雨水和污水各用一条排水管道的排水方式,就叫雨污分流。其实,

雨污分流本质上是对我们有好处的,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废气太多,又造成

了交通不便,结果产生的废气就更多了,再者,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

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

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

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

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

暖这一现象。所以到了秋季,气温和夏季是大同小异的。

通过这次的学习和探究,我学到了很多,全球变暖不仅会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威

胁人类的生存,希望地球环境越来越好,中山也建设得越来越好!篇二:中山市乡土地理

《中山市乡土地理》社会调查报告

——地理暑假作业

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出海口。市境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东与深圳市、香港

隔海相望,中山港至香港51海里;东南与珠海市接壤,毗邻澳门,石岐至澳门60公里;北

面和西北面与广州市南沙区和顺德市相接;马鞍和大茅等海岛分布在市境东西的珠江口沿岸。

处于东经113°92″至113°46′,北纬22°1112″至22°4635″的中山市,位于亚

热带地区,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燥;地处

珠江入海口的中山,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这也为中山造就了一个良好的种植环境。近年来

中山在农业方面致力于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农业,以民众镇为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

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2007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77亿元,同比增长3.5%。农村人均

收入8254元,同比增长11.53%。镇内4个蔬菜产品正申请省级无公害产品认证工作。

除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因素,中山市还有不可多得的社会经济环境要素。 广珠城际轨道

中山站于201117日正式通车,该线和广深城际轨道交通是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a

字型网络中的两条主干线。广珠城轨以高速列车的方式沟通了中山与广州等大城市的交通,

这使中山市的交通发展到了河运、海运、高速公路和城轨相结合的全面交通网络,这也促使

了中山的工业与旅游业产值年年上升。

除了便捷的交通,中山还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还有港澳台地区的资金支持。也

正因为有了这些资金支持,中山近年逐步完善第三产业发展政策体系,进行发展目标责任考

核。并对民间资本从事第三产业实施优惠政策,政策拉动效应明显。鼓励现代流通业和旅游

业发展,商贸物流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火炬商贸物流园、西北部工业组团产业物流园和城市

配送物流园等三大物流园区顺利启动。

中山市坚持实 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和“产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突出抓好名牌战略和技术创新。这也使中山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健康增长

势头,增幅连续三年位居珠三角首位。

近年逐步完善第三产业发展政策体系,进行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对民间资本从事第三产业实

施优惠政策,政策拉动效应明显。鼓励现代流通业和旅游业发展,商贸物流业取得突破性进

展,火炬商贸物流园、西北部工业组团产业物流园和城市配送物流园等三大物流园区顺利启

动。

中山,这一座人杰地灵的城市正以迅雷之势蓬勃发展,相信不久后的中山将会成为享誉全国

的著名城市。篇三:陈允超人文地理调查报告

青岛市各种人文要素

发展调查报告

陈允超

专业班级 121

201203128

指导教师 刘敏

2013 12 28 日青岛市各种人文要素的发展调查

一、 基本信息介绍

1、调查时间:

20131221日——20131228

2、调查范围:

青岛市啤酒厂、青岛市城市规划展厅、青岛港、青岛市市北文化街调查、体育街调查、天主

教教堂、基督教教堂、湛山寺、清真寺、华楼宫等。

二、 调查目的

1调查青岛市产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影响

城市产生的主要因素,判断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预测城市发展趋势,确定城市职能。

调查青岛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所在经济区与周围

城市的联系,城市在地区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城市的规模和行政级别等。 调查青岛市城市

职能的演替,城市中心及地域范围的变化,城市人口及结构的变化,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

历史事件及人文遗迹等。

2)调查青岛市城市地域结构及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划分的历史演变和目前的土地利用功能区

分布特征。

3)调查港口的发展历史、码头的分布及功能、港口吞吐、货物的种类及数量、腹地范围、

集装箱班轮航线等情况。调查分析青岛港对青岛经济、社会、文化、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4调查宗教对青岛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调查各种宗教景观(如教堂、道观)对城市规划、

城市景观的作用。

5)调查青岛市的商业中心中山路、台东、李村等,分析青岛市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极其沿

革,分析商业中心等级结构的合理程度。

实习项目一青岛啤酒厂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认识青岛啤酒厂,了解青岛啤酒厂的总体特征,区位特征,调查内部结构,企业对外联系以

及企业发展规划,最后进行综合分析。

实习过程

1. 时间:20131221 星期三

2. 地点及其范围: 青岛啤酒厂

3. 过程:

当天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依次进入啤酒博物馆的a馆和b馆进行参观

4. 内容:

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清光绪二十九年)当时青岛被德国占领,英德商人为适应占领军

和侨民的需要开办了啤酒厂。企业名称为“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germania

brauerei akt.-ges.,tsingtau.

建厂初期的年生产能力是2000吨,生产设备和原料全部来自德国,产品品种有淡色啤酒和黑

啤酒。在上海、青岛、芝罘、天津、大连设有销售总代理。当时,产品质量就很出色。据日

本田原之次郎所著《胶州湾》一书记载:“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生产的啤酒1906

在慕尼黑博览会上展出,获得金牌奖。

191411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乘机侵占青岛。1916916日,日本

国东京都的“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50万银元将青岛啤酒厂购买下来,更名为“大日本麦

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于当年12月正式开工生产。日本人对工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和

扩建。1939年建立了制麦车间,曾试用山东大麦酿制啤酒,效果良好。大米使用中国产以及

西贡产;酒花使用捷克产。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外汇管制,啤酒花进口发生困难,

曾在厂院内设“忽布园”进行试种。由于设备能力的扩大,1936年实际产量四打装103202

箱(3208吨),最高年产量曾达到4663多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当年10月工厂被国民

党政府军政部查封;旋即由青岛市政府当局派员接管,工厂更名为“青岛啤酒公司”1947

614日,“齐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从行政院山东青岛区敌伪产业处理局将工厂购买,

定名为“青岛啤酒厂”工厂的主要管理人员从厂长到各主要生产部门配备的负责人和技师都

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在生产和工艺技术问题的处理上由专业人员负责确定。

1979年以后,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工厂的活力日益增强,基本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工厂大规模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技术装备。1981年,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关怀下,国家计委、

进出口委、财政部批准投资4551.62万元,进行10万吨扩建工程,19868月竣工投产;

1986年的产量在全国啤酒行业里首先突破10万吨。同年国家计委又批准拨款4998.39万元,

进行13万吨技术改造工程,并要求在1988年建设13万吨的同时,要统筹考虑建设20万吨

30万吨的发展规划,以加快青岛啤酒的发展步伐。这个时期,年产10万吨的青岛啤酒第

二有限公司于1991年建成投产;年产10万吨的青岛啤酒第三有限公司正在筹建中;年产2

万吨的青岛啤酒四厂,也于19912月开始生产。到1992年末,青岛啤酒的年产量已达24

万吨(一、二、四啤的青岛啤酒合计)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的变化,青岛啤酒厂的生产品种与生产结构,也不断有新的变化。

青岛啤酒厂主要生产12o淡色啤酒,但也曾生产过黑啤酒。后来由于啤酒出口量扩大,酿造

能力有限,故在1972年即停止了黑啤酒的生产,将青岛黑啤酒的技术工艺及有关设备,转移

到其他厂生产,使用青岛牌商标。在日本人经营时期开始的制药--维他益车间,1977年后改

“青岛啤酒制药厂”又增加生产三合素、酵母粉等,1980年,根据国家整顿药厂的要求,

停止生产。1964年,为了发展葡萄酒工业,市一轻工业局决定将果酒车间从青岛啤酒厂分出,

成立青岛葡萄酒厂。1958年,根据市一轻工业局要求,青岛啤酒厂成立罐头车间,增加罐头

生产(有午餐肉、猪肉罐头、鱼类罐头、苹果罐头等)1963年,为全力搞好啤酒的生产,

罐头车间下马停产。

1978年,青岛啤酒首次进入美国市场,由美国的莫纳克公司作为青岛啤酒的总代理。当年销

量为2万箱。此后,在有几十种国外啤酒激烈竞争的美国市场上,青岛啤酒以其较高的品质、

独特的风味加之美国代理的大力促销宣传,终于巩固了在美国的销售市场,并在美国50个州

建立了强大销售网络,进入了中国餐馆和国外开办的连锁饭店及超级市场。1978年青岛啤

酒首次进入美国市场到1992年的15年里,青岛啤酒在美国市场的销量由2万箱增至120

箱,销量排列名次由第十三位跃为第九位,所占市场比重由0.3%增长到1%以上。1987年至

1992年,青岛啤酒在美国市场上的销量占亚洲12个国家出口量的25%

在漫长的90年发展历程中,青岛啤酒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传统。因而,产品质量比较稳定,被国内外消费者公认为名牌产品。19634月在全

国第二届评酒会上,青岛啤酒被评为国家名酒,获轻工业部金质奖章;19799月获国家经

委颁发的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1980年、1985年两次获得国家质量金质奖。19804月获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著名商标”称号;19919月被评为中国十大驰名商标之一。在

国际上:1981年、1985年两次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评酒会上获得冠军;19875月在

美国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市举行的国际啤酒评比中名列榜首;19919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

行的蒙顿国际评比大赛上获金质奖。实习项目二 青岛港考察实习

二. 实习目的

认识青岛港,了解青岛港的区位地理、经济交流机制、外贸交流机制,以及公司的内部管理

状况,分析青岛港集团公司何以取得如今的成就。

三. 实习过程

5. 时间:20131225 星期二

6. 地点及其范围:青岛港,包括老港区(位于青岛)和新港区(位于黄岛)

7. 过程:

当天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邀请导游老师为我们解说青岛港新老港区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一路谈笑风生。让我们身临其境,参观了青岛港工作区、住宿区等地。

8. 内容:

公司介绍: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已具有115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全国512户重点

国有企业之一。由青岛老港 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现有职工16000

人。拥有码头15座,泊位73个,其中,营运码头13座,营运泊位49个。万吨级以上泊位

32个,可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30万吨

级船舶的泊位2个。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

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是太平

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

2005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qingdao port group co., ltd.)完成货物吞吐量1.87

亿吨,比上年(下同)增长14.8%,连续5年每年净增2000万吨,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五位。其

中,外贸吞吐量1.41亿吨,增长17%继续居中国大陆外贸口岸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630.7

万标准箱,增长22.7%,继续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三位;铁矿石吞吐量6317万吨,增长12.5%

其中进口铁矿石吞吐量4772万吨,继续居进口铁矿石世界第一大港;石油吞吐量3510万吨,

增长10%安全引领及时靠离船舶2.89万艘次,其中船长超过200米的大型船舶4370艘次。

港口总收入53亿元,增长26%上缴国家各种税费15.3亿元。通过港口外贸货物为国家创造

海关关税税源247.66亿元。

车边走,导游老师边给我们仔细介绍青岛港一切。原来,青岛港转运的货物还不少,包括煤、

油、矿、香、粮,主要用大型的船只、桥吊、集装箱装运。

父母碑文-比例比你

中山地理调查报告

本文发布于:2023-11-27 21:13: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090813356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山地理调查报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山地理调查报告.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