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中山导游词

更新时间:2023-11-27 20:52:15 阅读: 评论:0

家政服务合同-十分造句

中山导游词
2023年11月27日发(作者: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中山导游词

中山导游词

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

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那么什

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山导游词,希

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山导游词1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文锦俊,大家可以叫我文导游。

今天我们要去参观的是汕头八大景点之一的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1926年兴建,1928年对外开放,是汕头最古老的公园,

中山公园里面的九曲桥和假山最有名。下面就由我来和大家介绍一下

吧!

九曲桥建于1926年,有四面通风亭三座,大的主亭居中,两边又

各有一个小亭,然后以桥连成一个体。九个直角曲成的桥体点就在湖

上,形成了江南园林建筑的特色。亭子用黄梳璃瓦盖顶,倒映在碧绿

的湖水中,如诗如画。桥是曲折的,人们漫步在桥上,能不断的变化

方向,得到”移步换景“的效果。凭栏可览湖山秀色,波光倒影,群

鱼戏逐,情趣应然。因此,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成为园中八景之

一。

假山是公园里的一绝。假山高三层,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全部

由海水侵蚀风化的石头和钢筋水泥建造。其间有弈亭、梅亭、叙方亭、

得月亭、月眉亭、七贤亭、摘星亭等七个小亭。是典型的中国南方园

林景致。由于石头奇形怪状,空洞而又相连;路径设计得迂回曲折,壁洞

既隐又现;山径盘旋,无中见有,有中又无。所以漫步登山,别有一番情趣。

登上山顶眺望,只见绿竹树木掩映,崎岖的.山石交错其间,有一种登高

舒展之感。海风吹来,倍感凉爽。所以老人们整日都愿在此流连;有

的在宽阔地带唱潮剧;有的在山洞里唱潮州歌册。人们一面乘凉,一

面欣赏,自得其乐。

中山公园的美景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希望游客们玩的

开心。

中山导游词2

中山纪念堂位于东风中路北侧。原是1920年非常大总统府所在地。

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

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纪念堂及庭园用地面积为620平方米,主体建

筑面积6600平房米,高52米,舞台口宽15米,深20米,座位3238

个。纪念堂的建筑吸收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优秀元素,整体呈现恢宏壮

美、金碧辉煌的特色。从屋头檐角的细部装饰处,均体现这一特质。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广州市大型集会

和演出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

由来

中山纪念堂是全国及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人民和海

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

筑物,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1920年动工,1931完成。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

浓厚的民族特色。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

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更显气

势恢宏。纪念堂及庭园用地面积为62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600

房米,高52米,舞台口宽15米,深20米,座位3238个。

经历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广州市大型

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1936年,广

州市各界人士在此举行禁烟行;19459月,驻广州地区的日本侵略

军在这里签字投降解放后,每年各种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省市的

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都在这里举行,如教育基金百万行、广州国际集

体婚礼、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纪念抗日

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等等。

现状

现在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整座建

筑面积约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

抱厦建筑组成,就像四层卷叠的龙脊,组成一个整体,拱托出中央巨

大的八角形攒尖式屋顶。重檐歇山顶的中央,高悬着一块蓝底红边的

漆金大匾,上面有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4个大字,雄浑有力。正

面檐下,内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围的朱色水磨大石柱,拱托着彩绘的

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图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细。那五盏巨大的`

长方形挂重穗嵌玻璃青铜大吊灯,悬在高大的走廊半空,映着镂花丹

门,衬托得殿堂越发的富丽堂皇,古色古香。

纪念堂总体布局呈方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60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纪念堂的主体建筑为大礼堂,高49米,系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宫殿式建筑,上部是八角攒尖重詹歇山顶。红柱黄

砖衬着宝蓝钯琉璃瓦盖,富丽堂皇显得庄严肃穆。梁柱周围装饰着世

族风格的彩画图案,金碧辉煌。大礼堂正门上方,挂有“天下为公”

四字横匾,是孙中山所书。大礼堂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我国高度的建筑

水平,礼堂内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撑大屋顶的8根柱子隐藏在壁内,

给人一种新颖、宽敞、明亮的感觉。礼堂的座席有上下两层,可容纳

5000人。

中山纪念碑

孙中山纪念碑,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修建物纪念性建筑之一,位

于越秀山山顶,与中山纪念堂处于同一轴线上。纪念碑占地30多平方

米,是一由花岗岩石彻成的方锥形建筑物,因其下大上小且四坡尖顶、

挺拔向上,颇有冲天之势。从纪念碑往下约百米,越秀山的山腰上,

另有一座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的建筑物,即孙读书治事处。

中山导游词3

大家好!我是你的导游。我叫文锦军。你可以叫我文导。今天我

们打算去参观中山公园,它是汕头的八大景点之一。

中山公园建于1926年,1928年对外开放。它是汕头最古老的公

的湖面上,风景如画。这座桥是曲折的。人走在桥上,可以不断改变

方向,得到“为风景而走”的效果。看圆柱,可以看到湖光山色的美

景,波光倒影,乐趣应该是。所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成了园中八

景之一。

公园里爬山是必不可少的。假山高三层,占地1700平方米,全部

由石头和被海水侵蚀的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其间有夷亭、梅亭、许

方亭、德岳亭、月梅亭、祁县亭、摘星亭等七个亭。是中国南方典型

的景观。因为《石头记》怪诞、空洞、贯通;路径设计曲折,墙洞有

隐有现;山路盘旋,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看不见。

所以走路爬山,别有一番滋味。爬到山顶往外看,只见青翠的竹林,

高低不平的岩石相互交错,给我一种攀爬伸展的感觉。海风吹来,感

觉很凉爽。所以,老人愿意整天在这里流连;有的大面积唱潮剧;有

的在山洞里唱潮州歌。人们一边享受凉爽,一边尽情享受。

中山公园有很多美景,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我希望游客们玩得开

心。

各位游客,我们要去的是中山公园。

我们首先来到中山公园最著名的`操场。看看绿色的柱子和红色的

栏杆。好美!人很多,有溜冰场,海盗船,骑马等。现在我们来到中

山公园的大湖。大湖静如镜,碧玉绿。多美啊!湖里有许多船,水里

有气球。从远处看,胡像一个五彩缤纷的广场。湖里有许多小鱼,包

括红色、黄色和金色。它们真是美丽的鱼。

重要的科普基地,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休闲观赏的好去处。博物馆位

于中山公园百花园,风景优美,占地3000多平方米。有古生物馆、脊

椎动物馆、无脊椎动物馆、昆虫馆、植物馆、矿物馆、石头馆、象龟

馆、热带雨林馆和录像厅。

两侧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儿童游乐场,是孩子们的天下。它配备

40米高的缆车、宇宙飞船、电动木马、小火车、碰碰车、空中电动

转椅、弹跳城堡等设施。中山公园经常举办花卉、彩灯和冰灯展览。

每年的展会期间,游客很多,高峰时人挤人。

中山自然博物馆是沈阳唯一的自然科学博物馆,是重要的科普基

地、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休闲观赏的好去处。

博物馆位于中山公园百花园,风景优美,占地3000多平方米。有

古生物馆、脊椎动物馆、无脊椎动物馆、昆虫馆、植物馆、矿物馆、

石头馆、象龟馆、热带雨林馆和录像厅。博物馆以“自然与人”、

“自然与艺术”为主题,将知识、兴趣和欣赏有机结合,展示生物物

种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揭示自然的发生、发展

和演变以及向自然学习的规律。

博物馆主要景观和展品:沈阳最大的热带雨林、世界最大的陆龟、

世界最大的贝类、世界著名的蝴蝶和甲虫、世界著名的蜗牛、珊瑚、

中国最大的龙化石、世界罕见的四角岩羊、最完美的古生物组合

中山导游词4

汕头中山公园于1920年奠基兴建,1920828日建成开放,

总面积20.18公顷,其中玉鉴湖面积6.3公顷,是汕头市现存建园历史

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为纪念中山先生而作,是中国内容最

丰富且最有地方特色的近代园林。

汕头中山公园位于广东省汕头市,于1920年奠基兴建,1920

828日建成开放,总面积20.18公顷,其中玉鉴湖面积6.3公顷,

是汕头市现存建园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它四面环水,北面濒临韩江,可以眺望韩江的自然景致,三面是

人工河道,用三座桥与市区相连。中山公园地处闹市区又没有闹市的

喧嚣。园内水面宽阔,绿树成荫,被称为是汕头的“市肺”。

汕头中山公园原名“中央公园”。1920年汕头市成立后,划出旧

月眉349亩荒芜烂泥地,初步指定为建设公园地点,因这地方的形势,

很像月眉,所以叫做“月眉坞”。1920年,在市区改造规划中,因公

园位置在市区的中央,故定名为“中央公园”。1920年,第二次东征

军进入汕头市,当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为了纪念他对中国民主革命

的功绩,在全市人民的支持下,把原来的“中央公园”正式改名为

“中山公园”。

园内六岛相接,筑长堤,东部小岛自然式,西部大岛规则式,园

中四绝:牌坊、假山、九曲桥、馆花宫。牌楼为庑殿顶,斗拱彩画,

仙人走兽;假山用海礁石,下构一洞,上建七亭,旁立一龟,十分壮观;

九曲桥有三亭,红栏杆,白桥面,红亭身,蓝屋,灰垂脊,黄宝顶;

中园馆花宫为盆景园,景墙最出色,有梅洞门、青瓦壁、卵石窗。

中山导游词5

大连中山广场总面积22000平方米,直径168米。广场呈圆形和

放射状,从这里向四面八方辐射出10条道路。它也被称为中山音乐广

场,因为它被高级音频包围,每天定期播放世界著名歌曲。

广场中央凸出的圆盘是露天舞台,是市民的公共娱乐场所。夜幕

降临时,数百人聚集在这里,随着音乐起舞。现场欢乐祥和。因为跳

舞不需要买票,来这里的.大部分都是工薪阶层和农民工。

广场周围的大多数建筑都是在日本和俄罗斯建造的。这些建筑现

在大多被金融机构使用,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

行、交通银行、信托投资银行等。,所以它也是大连的金融中心。广

场对面是大连宾馆,三星级宾馆。建于日本统治时期的1920年,是当

时大连最先进的酒店,叫大河酒店。旅顺还有一家同名酒店,但是比

这家酒店小很多。末代皇帝伯夷和他的妻子万荣住在那里。

中山导游词6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南、北、西三面环

山,东临珠江口,距中山市城区20公里,距广州城区90公里,距澳

30公里,隔珠江口与深圳、香港相望。本馆成立于1956年,目前

管理范围2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135人,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和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关于博物馆征

集收藏、展示教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和本馆业务情况,经上级批

准,本馆目前有三个机构名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民俗博

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

"中山市民俗博物馆"开展对翠亨村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民俗文化

研究、民俗文物收藏、民居与民俗风情展示,抢救与保护民俗文物、

民俗文化,并以此保护和烘托孙中山及其故居的历史文化氛围。

"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主要业务包括:

1、孙中山出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含珠江三角洲民俗)研究;

2、孙中山生平经历研究;

3、孙中山的家世、亲属与后裔研究;

4、孙中山与其同时代(特别是香山籍)人物研究;

5、孙中山相关文物研究;

6、孙中山思想研究;

7、相关的博物馆业务和观众服务项目研究;

8、相关科研组织工作。

纪念馆坚持"保护文物及其环境求发展"的宗旨,坚持"有特色才有

生命力"的理念,坚持"守旧"——守护价值、守护记忆、守护历史文化,

并以现代管理理念及技术手段开展业务和实施管理工作,积极创新。

20012月起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和ISO14001环境管理

体系,以现代系统理论和国际公认的标准体系实施对博物馆业务、文

物环境、自然生态的科学管理。

纪念馆的展示体系坚持以"孙中山及其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主题,

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翠亨村,兼具历史纪念性和民俗性,物质

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构成立体多元、与观众互动、独

具特色和丰富内涵的展示体系,具备了现代生态博物馆的基本要素。

中山市民俗博物馆组建于19981228日,是一所以孙中山

纪念馆为依托,以保护中山民俗文物、弘扬民俗文化为己任,展览与

示范相结合的新型博物馆,开馆以来深受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民俗博物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民居展示区,它分为民居展和民

俗展两部分,以文物展示为主,使参观者能身历其境,对孙中山成长

初期的社会状况和风土民情有直观的认识。农业展示区则以文物展示

与耕作示范相结合为特色,知识性、历史感并重,对青少年一代特别

有吸引力。

中山市民俗博物馆的建立,不但为民俗文物的保护作了大量的工

作,也为观众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奇妙旅程,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的展览陈列更丰富、更立体。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以翠亨村孙中山

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建立于195611月,其主体陈列有孙

中山故居、孙中山生平事迹展览和翠亨民居展览等。该馆行政隶属中

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085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

家一级博物馆。

孙中山故居是中山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南朗

镇翠亨村,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

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

的。

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

围墙环绕着庭院。围墙正门外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

故居”石刻牌匾。

故居正门南侧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孙中山

故居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

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的灰雕,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

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

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

该建筑物门多,窗多,通道多。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

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有一副对联:“一椽得所,

五桂安居。”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

庭院右边设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

生时的旧房所在地。186611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

故居正厅摆设是孙中山亲自布置的。1883年,他从檀香山带两盏

煤油灯回来,放置在条台上。后座是孙中山母亲卧室,正厅南侧为孙

中山的大哥孙眉与夫人谭氏的卧室。北边耳房是孙中山与元配夫人卢

慕贞的卧室,当年所用的大木床、梳妆台和凳等仍旧摆放着。1892

1895年和1912年,孙中山都曾在此住过。

二楼南边,是孙中山的书房,墙上挂着孙中山17岁时的照片。室

内有孙中山日常使用过的书桌、台椅、铁床。1893年冬,孙中山曾在

此书房研读古今书籍,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并曾在这里草拟《上李鸿

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的主张。

1895年与陆皓东在此书房商讨救国方略,还曾在这里为乡亲治病。

故居庭院南边,栽植一株酸子树,是孙中山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

来种子亲手栽种的,生势茁壮茂盛,北边是砖砌的花台。

在故居周围还有孙中山青少年时活动过的遗迹。孙中山712

时,常与他姐姐妙茜在金槟榔山打柴。山腰古井是他经常挑水回家的

水井,孙中山也常在山下兰溪的溪间捉鱼游泳。

故居庭院前的大榕树,是他童年时代常常听参加过太平军的冯观

爽老人讲述太平天国将领反清故事的地方。

据悉,孙中山故居项目总投资约130亿元,通过对核心景区孙中

山故居的打造,建设一个集现代与历史的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名镇,计

划在3年至5年内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占地198亩,总投资约3932万元,目前已

竣工。

中山导游词7

中山陵亲爱的朋友们,来到历史文化名城,一定要去看看该地区

最著名、最有特色的景点。到了南京,如果不去中山陵,只能看到南

京的一半。虽然南京号称:“六朝古都”拥有“金陵四十景”等等,但

中山陵无疑是最具吸引力和知名度的名胜之一。

说起中山陵,当然要提到它的主人,伟大的中国人民——主革命

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本名孙文,字逸仙。外国朋友称他为“孙

逸仙博士”。因为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使用了"中山桥"他的别名,

所以他在中国被尊为孙中山先生。孙中山18661112日出生于

广东省象山县翠横村。他野心不大,在檀香山、香港等地读书。毕业

后在广州澳门行医。后来弃医从政,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了中国同盟

会,被选为并提出了“驱逐满洲、恢复中国、建立人民国家、平均地

权”的著名纲领,以及“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理论。1911

10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孙先生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人民共

和国临时总统,并于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从那以后,我经历了

“袁世凯窃国”第二次革命民族保护运动保护法运动”1921年,他在

广州就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总统。1924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把旧的三民主义发展成新的三民主义,并

“提出:联俄共助农工”三大政策。同年11月,应冯玉祥邀请,北上商

讨国家计划,于1925312日在北京操劳过度而死。

中山陵的墓址是孙先生生前选定的。视野开阔,气候壮丽,是修

建陵墓的好地方。你可能会问;孙先生生于广东,死于北京。他一生

都在为革命奔走。他为什么选择南京作为他的安息地?

据说早在1912年孙先生就任临时会长时,灵谷寺僧就曾向他推荐

过这首曲子。平川前,清逸后”风水宝地。当年331日,中山先生

为了南北和平统一,毅然辞去总统职务。四月初的一天,他和胡、等

人在明陵打猎,来到现在陵墓所在的地方休息。孙先生环顾左右,对

左右说,以后我死了,我要向百姓要这块地安葬(再过一天我死了,我

要向百姓讨一块地安顿我的尸体)。当然,紫金山风水的气势不是孙先

生决定的根本原因。孙先生临终前问:“我死后,可以葬在南京紫金山

脚下。因为南京是临时政府成立的地方,所以我不忘辛亥革命。"所以,

虽然孙先生在南京呆的时间不长,但南京对孙先生来说有着特殊的意

义。他选择南京紫金山作为墓地,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纪念辛亥革

命,激励革命同仁。

中山导游词8

兰州中山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是兰州历史悠久的古桥,有

“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桥的前身始于明洪武5(公元1372

),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七里处建的浮桥;至明洪武9(1376)

卫国公邓愈移浮桥至城西10里处,称“镇远桥”;明洪武18(1385

),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遗存重10吨,长5.8

米的铸铁桥柱“将军柱”三根。清光绪33(1907),清政府在兰州

道彭英甲的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30.669万两,

由德国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

导,建起了长达23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

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

195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钢

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

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

一桥”之称。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

1372),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7里处始建的。明洪武九年(1376

),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10里处,称为“镇远桥”。明洪武

十八年(公元1385),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

塔山下。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浮桥

3根,人称“将军柱”。柱上铸有“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

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

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4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

5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

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

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桥。“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

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也是

指这种景色。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

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

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将浮桥改建

为长2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1942年改为“中山桥”。铁桥承建时,喀佑劳动保护曾保证保固80

年。

但历时仅42年,即194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夜。

后经抢修虽恢复了通行,但人行桥上桥面晃动不定,已难以担负日益

繁忙的运输任务。1954年,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

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使这座古老的铁桥不仅变得坚固耐用,而且还

威风凛凛,绚丽壮观。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

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

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

仰它、观赏它,因为它象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

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中山导游词9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景点是中山陵。中山陵是中

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

第二峰小茅山南坡。中山陵坐北朝南,前临平川,背靠青山,其建筑

采用依山为陵的形式,墓室建在海拔158米的山顶处,比独龙岗明孝

陵所处的位置高出90多米;从牌坊到墓道,高差70多米,平面距离

700多米,显得十分雄伟壮丽。

【孙中山生平—安葬紫金山的夙愿—陵墓设计者吕彦直】

各位游客:在到达中山陵之前,先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孙中山

先生的生平。孙中山,姓孙名文,字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

化名“中山樵”。他于186611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

(现已改为中山市),是中国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早年曾求学海

外,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曾一度行医。20世纪初年的中国,

灾难深重,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目睹清政府的腐败,

孙中山毅然放弃行医,投身革命,于19058月和一批资产阶级革命

的知识分子,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带有资产阶级政

党性质的组织“中国同盟会”,提出了“民族、民生、民权”即“三

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从1907年到191110月前,同盟会在我国

华南地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特别是在1911427日发动了广州

起义。广州起义虽然最终遭到失败,但为同年1010日的武昌起义

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从此各省纷纷响应,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

这就是中国近代影响深刻、意义深远的一次伟*——辛亥革命。

19111229日,在中央临时政府会议上,大家一致推举孙中

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商议成立中国临时政府并定都南京,确定

1912年为民国元年。19121l日,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任临时

大总统。但因袁世凯的扶持和革命党人的妥协,191241日,孙

中山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并定都北京。

革命虽然受到挫折,但是孙中山先生没有气馁,继续展开了护法运动、

护国运动、讨袁运动。19241月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

并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直到肝癌晚

期,他仍忍着病痛,北上与冯玉祥商讨国事。1925312日,终

因肝病恶化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喜欢钟山(紫金山)。早在1912年,就任临

时大总统时,就曾登山游览。同年41日被解除大总统之职后,来

这里打猎,看到这里山水相依,气势雄伟,就有了他回长眠此山的想

法。在北京弥留之际,他还念念不忘这一夙愿,再三叮嘱左右。当然,

孙中山葬于紫金山,不仅仅是个人的愿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

就是南京曾是革命的策源地和临时政府所在地,孙中山先生长眠于此,

表示了讨伐帝制和继续革命的决心。

为了尊重孙中山先生的遗愿,由孙夫人宋庆龄,儿子孙科等人组

成的孙中山葬事筹备处,通过登报悬奖,征集陵墓设计方案。在众多

的应征者中,年仅33岁的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警钟形图案被一致

评为首奖。他本人也被聘主持全部工程。吕彦直是山东省东平县人,

1894年生于天津。早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被公费派往美国康

奈尔大学深造,得到美国设计师茂菲的指导,回国后,在上海开设

“彦记建筑事务所”。为了设计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呕心

沥血,不辞辛劳。在工程接近尾声时,身患肝癌,于1929318

日病逝,时年36岁。

【陵园路—陵区总体概况—半月形广场—孝经鼎】

各位游客:我们的车已驶向陵园路。这条长达3公里的“绿荫长

廊”两侧,种植着南京最主要的行道树——梧桐树。这条路也是南京

绿化的一条林荫路。出了陵园路,前方便是中山陵前的半月形广场。

好了,中山陵马上就要到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就暂时

介绍到这里。请各位游客准备随我下车,一同去参观中山陵,瞻仰伟

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山陵。它于1926115日破土

动工,历时三年多,耗资220余万银元,于1929年春竣工。孙先生

的遗体是192961日从北京运抵这里的。整个陵区的面积达

836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由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台和墓室

等组成。根据吕彦直的设计,整个陵区平面呈警钟形,给人以警钟长

鸣、发人深醒的启迪。孙中山先生在临终遗嘱中说,他致力于国民革

命四十年,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吕彦直的警钟形设计,

寓意深刻,最贴切地表达了“唤起民众”之意。

中山陵作为一座陵墓,吕彦直在设计上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陵墓建

筑风格,如依山为陵,保留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等中国古

代陵墓中常用的基本建筑格局,但又剔除了古代帝王陵墓中属于封建

糟粕一类的`东西,如摒弃用于显示古代帝王威严的石人石兽,同时吸

取西方建筑的一些先进技艺。整个构思的确称得上是古为今用,洋为

中用,别具匠心,巧夺天工。

各位游客:进入中山陵,首先来到的是陵前的广场。广场位于中

山陵的正南端。虽然不很大,但却为陵墓平添了庄严肃穆的气势。请

大家留意,我们脚下的这片广场呈半月形,是“钟”的下缘。四周苍

松挺立,树大荫浓,恰似革命事业万古长青,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大家再看,广场南面的高台上,矗立着的是孙中山的全身铜像,气宇

轩昂,栩栩如生。

广场南面那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八角形石台上的紫铜宝鼎,高

4.25米,腹径1.21米,重约5000公斤,是中山陵纪念性建筑之一。

这尊鼎铸于1933年秋,是广州中山大学师生和校长戴季陶捐赠的、鼎

的一面铸有“智、仁、勇”三个字,是中山大学的校训。鼎内还刻有

戴母黄氏手书《孝经》全文,所以叫孝经鼎。

【博爱访—墓道—陵墓正门—碑亭—条堂—墓室—孙中山遗体安

葬经过】

各位游客:由广场拾级而上就是墓道。在墓道的人口处,大家请

看:这座冲天而立的花岗岩牌坊,高12米,宽17.3米,牌坊上端正

中的横帽上刻着“博爱”二字,因此又称为“博爱坊”。这座牌坊建

1930年,采用花岗岩仿木结构,建筑格局为四揽三闭门冲天式。牌

坊,在我国古代通常建在帝王陵寝的人口处,用来歌功颂德,至此朝

拜者必须下马步行。我们眼前的这座牌坊上所镌刻的“博爱”两字是

中山先生的手迹,也是他生前的座右铭,据说孙先生生前最爱题这两

字送人。

经过牌坊,就到墓道。整条墓道长480多米,分为三道:中道宽

12米,钢筋水泥路面;左右二道各党42米,柏油路面。墓道两旁

对称地种植着两排雪松和四排桧柏,代替了古代陵墓前道常用的石人

石兽,喻示着中山先生的浩然正气长留天地之间。其中的雪松已成为

南京市的市树

中山导游词10

汕头中山公园于1926年奠基兴建,1928828日建成开放,

总面积20.18公顷,其中玉鉴湖面积6.3公顷,是汕头市现存建园历史

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为纪念中山先生而作,是中国内容最

丰富且最有地方特色的近代园林。

汕头中山公园位于广东省汕头市,于1926年奠基兴建,1928

828日建成开放,总面积20.18公顷,其中玉鉴湖面积6.3公顷,

是汕头市现存建园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它四面环水,北面濒临韩江,可以眺望韩江的自然景致,三面是

人工河道,用三座桥与市区相连。中山公园地处闹市区又没有闹市的

喧嚣。园内水面宽阔,绿树成荫,被称为是汕头的“市肺”。

汕头中山公园原名“中央公园”。1921年汕头市成立后,划出旧

月眉349亩荒芜烂泥地,初步指定为建设公园地点,因这地方的形势,

很像月眉,所以叫做“月眉坞”。1923年,在市区改造规划中,因公

园位置在市区的中央,故定名为“中央公园”。1925年,第二次东征

军进入汕头市,当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为了纪念他对中国民主革命

的功绩,在全市人民的支持下,把原来的“中央公园”正式改名为

“中山公园”。[1]

园内六岛相接,筑长堤,东部小岛自然式,西部大岛规则式,园

中四绝:牌坊、假山、九曲桥、馆花宫。牌楼为庑殿顶,斗拱彩画,

仙人走兽;假山用海礁石,下构一洞,上建七亭,旁立一龟,十分壮观;

九曲桥有三亭,红栏杆,白桥面,红亭身,蓝屋,灰垂脊,黄宝顶;

中园馆花宫为盆景园,景墙最出色,有梅洞门、青瓦壁、卵石窗。

中山导游词11

汕头中山公园历史悠久,建成迄今历经80余年沧桑。公园的建设

始于1921年。首任市长(当时称市政厅长)王雨若选月眉坞349

荒芜烂泥地为筹建公园地址并报当时的省政府,1923年被批准,因公

园位置在市区的中央,故定名为“中央公园”。

汕头中山公园于1926年奠基兴建,1928828日建成开放,

总面积20.18公顷,其中玉鉴湖面积6.3公顷,是汕头市现存建园历史

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汕头中山公园四面环水,北面濒临韩

江,可以眺望韩江的自然景致,三面是人工河道,用三座桥与市区相

连。汕头中山公园地处闹市区又没有闹市的'喧嚣。园内水面宽阔,绿

树成荫,被称为是汕头的“市肺”。

汕头中山公园是我国南方著名的人工公园,位于中山路北侧,建

1926年,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四周绿水环绕,园中亭台楼阁、

假山奇石、绿树繁花、小桥流水,景色十分绮丽。正门牌坟,高30米,

背面有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4字。园内中常有老年妇女围聚在一起,

一面做针线活,一面唱潮汕特有的说唱艺术"潮州歌册"或潮剧,听者

甚众。园中的九曲桥、馆花宫、动物园、湖上餐厅等,也独具特色。

中山导游词12

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中山公园。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中山公园最有名的游乐场,看绿色的柱子,红

漆的栏杆,多美啊!有好多人啊,有溜冰场,有海盗船,有骑马等,

应有竟有。

我们现在来到中山公园的大湖,大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

个碧玉,真美丽啊!湖里有好多船,水里还有气球。远看胡像五颜六

色的广场。

湖里好多小鱼,有红的,有黄的,有金的,真是美丽的鱼。

看,中山公园多大,它周围的提岸更长,看见湖中心那个小岛了

吗?走过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中山公园到处都有魅力的`景色,我说也说不尽。

位于中华路南侧,占地面积161万平方米。始建于1924年。

日伪时期叫千代田公园,中国人被限制入园。解放后经过四十年

的规划建设,成为沈阳市的重点公园之一。园内绿树红花,假山亭阁,

小桥流水。虽地处繁华闹市区却自有一种宁静。

坐落在公园内的中山自然博物馆是沈阳市唯一一家自然科学博物

馆,是重要的科普基地、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和休闲观赏的良好场所。

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市中山公园百花苑内,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

米。设古生物馆、脊椎动物馆、无脊椎动物馆、昆虫馆、植物馆、矿

物馆、奇石馆、象龟馆、热带雨林馆、放像厅。

占地两面万多平方米的儿童乐园是孩子们的世界,建有高40米的

高空缆车、宇宙飞船、电动木马、小火车、碰碰车、空中电动转椅、

弹跳小城堡等设施。中山公园经常举办花卉、彩灯、冰灯展览,每年

的展出期间,游人络绎绝,高峰时人山人海。

中山自然博物馆是沈阳市唯一一家自然科学博物馆,是重要的科

普基地、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和休闲观赏的良好场所。

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市中山公园百花苑内,占地面积3000

平方米。设古生物馆、脊椎动物馆、无脊椎动物馆、昆虫馆、植物馆、

矿物馆、奇石馆、象龟馆、热带雨林馆、放像厅。博物馆陈列以“自

然与人”、“自然与艺术”为主题,以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

的中国龙化石、举世罕见的四角岩羊、最完美的古生物组合——龙鱼

戏、最大的海百合、国际国内获大奖的奇石精品等。

中山导游词13

中山陵音乐台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广

场东南。建于1932年至1933年,占地面积约为4200平方米,由关

颂声、杨廷宝设计,1932年秋动工兴建,19338月建成。音乐台

是中山陵的配套工程,主要用作纪念孙中山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

集会演讲。

音乐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布局呈半圆形。半圆形圆心处设

置一座弧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舞台及照壁,圆中心是舞台,舞台长约

22米,宽约1333米,高出地面333米。

台后建有大照壁,是音乐台的设计主体,仿中国传统五山屏风样

式,表面以水泥斩假石镶面,既为舞台背景,又是起到反射声波作用,

同回音壁原理相同,以汇集音浪。照壁坐南朝北,宽约1667米,高

1133米,水平截面为圆弧形。照壁上部及两侧,雕刻有云纹图案。

上部云纹图案之下,雕有三个龙头,突出墙体之外。在舞台边缘处有

数道波浪形台阶,阶内填土以栽花草。

紧靠乐坛正前方有一汪月牙形莲花池,呈半月形,池底有伏泉,

池半径为1267米,用以汇集露天场地的天然积水,池水终年不涸,

可以增强乐坛的'音响效果。乐坛两翼筑有平台,有台阶与花棚衔接,

上砌钢筋混凝土花棚。舞台下辟有休息室、盥洗室和贮藏室等。

舞台前为观众席。设计者巧妙利用草坪的自然起伏,设计成由高

到低的半圆形观众席。半圆形草坪呈坡面状,半径约5667米。草坪

上,沿同心弧方向展开三条小径;沿扇面坡道圆心方向建有五条宽二

米的放射形走道,每条走道有45级台阶。草坪被小径和走道台阶分为

12块,草坪上可容纳观众3000余名。

半圆形音乐台较高外缘上建有一条宽6米、长150米的紫藤花架。

走道内外两侧,各有36根立柱、36个花盆、30张石凳。花架下的同

一侧花盆之间,有长条形石凳,供观众品茶休憩。在花架边的紫藤外

围,有一条弧形水沟,上有五座小桥,为音乐台内的五条出入口。紫

藤长廊呈半圆形展开,形成等距离的节奏和旋律美。廊架上攀援著紫

藤等花木,是游人休息纳凉的佳境。现音乐台有许多白鸽,可以在音

乐台买饲料喂这些白鸽。

中山导游词14

中山广场最早建于俄国占领时期,当时叫尼古拉耶夫广场。在日

本占领期间,该地区被称为大广场。解放后改名中山广场,以纪念孙

中山先生,也叫中山音乐广场,因为周围有高级音响,每天定时播放

世界名曲。

广场呈圆形和放射状,从这里向四面八方辐射出10条道路。广场

周围的建筑大多建于本世纪初,包括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

折衷主义。这些建筑现在大多被金融机构使用,所以它也是大连的金

融中心。

中山导游词15

中山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是兰州历史悠久的古桥,有“天下

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桥的前身始于明洪武5(公元1372),宋

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七里处建的'浮桥;至明洪武9(1376),卫国公

邓愈移浮桥至城西10里处,称“镇远桥”;明洪武18(1385),兰

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遗存重10吨,长5.8米的铸

铁桥柱“将军柱”三根。

清光绪33(1907),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的建议和甘肃总督

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30.669万两,由德国商泰来洋行喀佑斯

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长达233.33米,

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

“中山桥”。 195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

座弧型钢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好素材-二年级几岁

中山导游词

本文发布于:2023-11-27 20:52: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0895352283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山导游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山导游词.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